查文庫>文明> 關於文明的話題作文3篇

文明的話題作文

關於文明的話題作文3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文明的話題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文明的話題作文1

  文明就在我們身邊,因為我們身邊的人都有文明的素質。比如:清潔工、老師、爸爸、媽媽、護林工人等。他們的文明素質就寫在下面:清潔工阿姨不管春夏秋冬都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無聞的掃地,冬天路過的行人們穿著厚厚的衣服帶著手套,可清潔工阿姨每天就只有那麼一兩件衣服,在刺骨的寒風中,她們仍然光著手堅持在暴雪中掃地,那雙凍得發紅的手誰看了都可憐呀。夏天路過的行人都穿背心短褲,而清潔工只能穿著長袖工作服,而且夏天人們喜歡吃冷飲食品,各種包裝袋加上行人吃冷飲的垃圾就更多了,讓清潔工阿姨要清掃的垃圾著實增加了不少。

  老師有無私奉獻的精神,他的任務很艱辛,要把祖國的下一代培養成參天大樹,老師上了一天的課,傍晚還要為學生批改作業,經常熬到深夜11、12點,老師一心為祖國培育棟樑的不辭辛苦,在這裡我要用幾句格言來讚美老師:老師如果您是辛勤的園丁,那我就是一棵小花朵;老師如果您是一盞路燈,那我就是路燈下的影子;老師如果您是廣闊的天空,那我就是一隻自由飛翔的小鳥;老師如果您是蒼茫的大地,那我就是一隻自由馳騁的小馬;老師如果您是浩瀚的海洋,那我就是海水裡的一隻小魚;那麼我就是……。還有一句話我要告訴你,俗話說一日為師終生為父,老師我早就把你當成了我的父親、母親。

  護林工人那中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沒有護林人員的艱辛付出,就沒有連綿起伏的森林,他們一年四季都深深紮根在深山老林,寂寞困苦,自己生了病要自己學會治療,家裡有了事也回不去,因為他們要看護森林。過年了,人們都在和家人團聚在一起,吃餃子看春晚。而他們卻日復一日,隨時警惕著森林火災的'危險,護林工人叔叔,我要送你們一句話:好心人一定會得好報。

  這就是我們身邊文明行為,我要向他們致敬!

關於文明的話題作文2

  文明禮儀是人類為維繫社會正常生活而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最起碼的道德規範。對一個人來說,文明禮儀是一個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養、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對一個國家來說,文明禮儀是一個國家、社會道德風尚和生活習慣的反映。

  在古代學說中,大多都以禮為天下先,強調以禮治國、以禮治家。像《禮記》,《論語》等一些書籍。還有像“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國尚禮則國昌,家尚禮則家大,身有禮則身修,心有禮則心泰”等等這樣一些名言,都證實了這一點。古人尚以文明禮儀為首,我們則更須注重文明禮儀。

  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素有“禮儀之邦”這樣一個光榮的稱號,而作為其中的一員,就應努力去把祖國的這一特點發揚光大,去弘揚中華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

  文明禮儀是人不可少的,正如孔子的那句話“不學禮,無以立”

  當我們坐在公共汽車上時,是不是該讓座於老人、幼兒或有需要的人呢?當我們在校園中遇到老師同學們時,又是不是要敬個禮,或點個頭,向他們問候一聲呢?當我們見到路邊的一片片垃圾時,是不是該彎彎腰,伸伸手,去撿一撿,再將它們扔金垃圾桶呢?當我們遇到殘疾人時是不是該對他們伸出援助之手,幫助他們過馬路,或者帶他們去目的地呢?

  文明不是一天兩天就有的,而是要成為你的良好習慣。見到了人行道上的一塊香蕉皮,你主動上前撿起,並把它扔進果皮箱,我想,你已經做到了“文明”二字;在公共場所中,說話儘量小聲,不影響他人,即使人多,也不推不拉。那麼,我想,你又做到了“禮儀”二字。文明禮儀就是這麼簡單。

  如果你忘記了知識,你不算失敗,因為知識可以再學;如果你花光了金錢,你也不算失敗,因為金錢可以再掙回來。但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人無禮不立,事無禮不成,國無禮不寧”我們學習文明禮儀,不應僅僅停留在口頭上,更重要的是要落實到我們的行動上。文明禮儀,從我們做起,從身邊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從自己的身邊小事做起,把文明禮儀真正融入我們的生活之中,讓文明禮儀真正伴隨我們成長。

關於文明的話題作文3

  文明之國禮儀之邦,讓文明禮儀攜手共創美好明天。——題記

  伴著中國五千年的傳統美德,講文明、用禮儀,已經展示了中華民族的精神面貌。中華兒女也因此感到驕傲,作為青少年的我們難道不應該弘揚中華民族文化嗎?

  對於文明禮儀的理解,古人曾這樣說過:“不學禮,無以立。”就是說,你不學習“禮”,就沒法在社會中立足,事實確實是這樣,從我們呱呱落地到慢慢地學習說話,那些“叔叔、阿姨、對不起、謝謝”無一不標誌著我們是一個文明的孩子,從我們邁入學校時,就意味著我們長大了,要做一個懂禮貌,講文明,用禮儀的孩子,當看見老師時,向老師問好;不隨意踐踏草坪,不亂扔垃圾,看見垃圾要有責任地撿起;不能和同學打架,要和同學友好相處。是的,在我們學習和生活中,父母和老師常常這樣囑咐我們,可做到的同學又有多少呢?在別人面前滔滔不絕地大談文明禮儀,看著校園中隨處丟棄的小食品袋,聽著某些同學口中吐出的髒話,我怎能不感嘆一句:悲哉!為何我們要做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人啊!

  在這文明的社會里,我們不能做行動的矮人,否則只會損中國五千年來的形象,讓自己沒有顏面。我們是生在新時代,是祖國的花朵,講文明、用禮儀,是我們成才的標誌,因此讓我們行動起來講文明用禮儀。

  記得一個校長曾寫過這樣一句箴言:“面必爭,發必理;衣必整,鈕必結;頭容正,肩容平;胸容寬,背容直,氣象勿傲勿怠,顏色宜和宜靜宜裝”。一個人的儀表就代表著自己的整體形象,作為學生時代的我們,儀表不僅要得體,還要大方和端莊,這樣才能展現出一個文明的青年。

  讓文明在我們心中駐紮、成長、爭做文明小青年,文明談吐,文明舉止,文明做人,文明做事,只有這樣才會讓中國傳統美德弘揚久遠,才會共創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