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報告> 經貿局1-2月全市工業經濟執行情況分析

經貿局1-2月全市工業經濟執行情況分析

經貿局1-2月全市工業經濟執行情況分析

  今年以來,全市上下傾力打造xx“實力工業”,工業經濟開局良好。工業生產:1—2月全市完成工業總產值25.5億元,同比增長30,完成年計劃的15,超出預期進度目標;工業投資:1—2月全市工業在建專案118項,完成總投資2.6億元,同比增長19;外貿出口:1-2月全市自營出口737.6萬美元,同比增長57.5,完成年計劃的14.8。

  一、執行主要特徵

  (一)工業各項經濟指標全面趨好

  生產大幅增長。全市現價工業總產值25.47億元,同比增長30,這一增幅高於上年同期16個百分點,高於20xx年年度增幅1.6個百分點。效益同步跟進。規模企業工業增加值1.96億元,增長43;規模企業銷售收入8.6億元,增長23;規模企業利稅總額4595萬元,增長16,其中利潤1790萬元,增長36。

  (二)“六六”產業增勢突出,支撐有力

  1—2月,“六六”產業完成產值12.4億元(包括皮革注塑產業),佔全市工業總量的48.6,同比增長36,高出全市工業平均增幅6個百分點。“六六”產業規模企業增幅更為突出,達到41,高出全市規模企業增幅13個百分點。在“六六”產業中,超出全市工業平均增幅的有:紡織增長83,新型電光源增長79,消防器材增長53,機電增長51,皮革注塑增長37,綠色食品(白菇、蜂產品)增長33;行業生產總量排序發生積極變化,竹木加工產值4.4億元,躍居第1;機電產值4.3億元,排在第2。

  傳統支柱產業水泥、化工,今年頭兩個月增幅有些靠後。建材行業:產值2.9億元,增長24;水泥產量94.5萬噸,增長37;但同比效益大有好轉,利稅550萬元,增長204;利潤187萬元,而去年同期虧損773萬元;所以說,與去年初水泥行情的驟然下降相比,今年開局形勢還是不錯的。但就目前所具有的產能來講,1—2月僅發揮6成以下,水泥增長空間還是很大的。化工行業:產值2.5億元,增長18,其中化工規模企業產值、增加值、銷售收入、利稅、利潤均出現負增長,其原因主要是一批化工企業春節停產檢修,幾家化工大企業1-2月生產同比下降(江化-17,雙氧水公司-18,須江雙氧水-27,富士達-19),但這應該屬於階段性因素。而規模以下化工企業情況較好,產值增長高達110。

  (三)主要產品市場基本平穩,銷勢向好

  1—2月,全市工業產銷率為97,屬於正常狀態。機電產品市場普遍較旺,尤其是變壓器企業接單有了一定的選擇餘地;節能燈管產量、銷量均有大幅上升;紡織服裝行業普遍反映訂單較足;竹木、消防器材、食品、皮革注塑、羽毛球等行業的銷售情況都比較正常;化工產品的銷售與市場情況基本正常。在主要產品中,大宗產品水泥產銷率最低,僅為90,主要是受2月份春節假期及連續陰雨天氣的影響,造成水泥發運量不足,總體上水泥市場較為穩定,出廠價格已有較長時間維持在200元/噸左右。

  (四)春節及節後用工的影響程度降低

  今年春節假期雖然跨度兩個月(1月底至2月初),但對1、2月份工業經濟的影響,與往年相比,其程度有所降低,節後開工較快步入正常。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市裡積極倡導“就業在xx”,部門、鄉鎮積極發動組織用工招聘活動,使企業節後“招工”難狀況得以有效緩解。據瞭解,我市用工大戶如三友、江紡、華頓及賀村竹木加工企業都已招滿員,健盛公司連5月份投產新專案的'用工也已招足,進入了培訓期。

  (五)工業專案建設紮實推進

  一是“六六”產業成為工業投資的主力軍。按新口徑統計,1—2月完成投資1.9億元,佔全市工業總投資2.6億元的72,其中機電佔23;竹木佔20;皮革注塑佔11,這對產業結構調整將產生實質性影響。二是重大專案建設進展順利。1—2月,全市118個在建專案中,千萬元以上專案佔69個,許多企業春節期間趕工期,搶進度,博王服飾、松興食用菌、眾安消防等10多個重大專案相繼建成投產或部分投產;紅火鐵路、三星搬遷,以及倫寶、順泰、恆亮、金江等公司一批重大續建專案按計劃紮實推進。三是新開工專案不斷增多。1—2月,全市新開工專案達20多個,紅火、江化、三友、紀元等骨幹企業新專案開工建設,大眾鍋爐、玉蘭變壓器、歐派裝飾、恆盛竹板、易登針織、豐田飼料等一批新專案相繼上馬。四是工業投資專案審議協調製度順利啟動。至今共組織預審專案21個,原則同意落地專案15個,有6個專案因選址、環保等原因未獲透過,這項舉措進一步規範了空間佈局,提高了專案質量,提升了服務水平。

  (六)園區基地集聚效應進一步顯現

  1—2月,我市“兩區四基地”新開發土地面積387畝,其中銀碓山200畝、路口村21畝、江東區63畝;基礎設施投入930萬元,其中經濟開發區汙水處理廠建設520萬元,1號、18號道路建設235萬元,竹木專業區龍興路路基建設55萬元,周家山坂土地平整80萬元;新入園企業11家,其中市外投資企業4家;工業招商到位資金1875萬元,其中市外資金1282萬元(主要為一批續建專案);園區、專業區完成工業總產值10.2億元,工業入庫稅金1086萬元,分別同比增長59.3和35。從發展區域看,重點工業鄉鎮,特別是園區、基地所在鄉鎮,其工業總量和增速都得到進一步提升,1—2月上餘、淤頭的產值、銷售同比實現翻番,虎山、清湖、峽口產值分別增長34、32和38;賀村也顯現出較強的發展後勁。

  二、主要困難和問題

  (一)融資難問題依然較為突出。主要表現為:一是企業專案投資自有資金不足,銀行貸款額度偏低。二是流動資金相對不足,銀行流動資金貸款額度有限,企業難以達到均衡生產和滿負荷生產。三是企業可作抵押的財產不足,設定的抵押條件較為苛刻。四是有資格互為擔保的企業在我市相當稀缺。五是新辦企業尚未取得信用等級,貸款更為困難。六是由於資金緊張,一些專案調整實施計劃,放慢或分階段實施。

  (二)專案用地緊張仍將延續。我市工業熟地少,而新徵土地由於與村民洽談的難度增大,土地審批週期拉長,土地開發成本加大等因素,直接影響了一批專案落地實施的進度。

  (三)用工結構性、階段性矛盾尚存。企業普遍需求熟練工、技術工。有的企業招工仍顯困難,特別是地理位置偏僻的企業難度更大。勞動力成本攀升,顧慮招工不順,影響了一些企業的投資信心。

  (四)部分原材料價格漲幅較大。銅材價格目前達到4.8萬元/噸,比春節前上漲3000-4000元;鋁材價格目前達到2.1-2.2萬元/噸,也比春節前上漲了3000-4000元;對下游的變壓器、電器、消防器材行業增加了製造成本。石油化工原料價格的上漲,國內雙氧水產能的擴大,雙氧水產品面臨更大的成本壓力。原木價格從700元/立方,上漲到800元/立方,木材加工企業利潤空間縮小。受禽流感影響,羽毛球毛片亦有所漲價。

  (五)出口持續增長將經受考驗。到2月止,全市有自營進出口經營權的企業95家,比去年增加5家,但有出口實績的只有24家,比去年下降了5家。由於人民幣升值和歐盟、美國對我國部份服裝的設限,對一些服裝企業出口造成了較大影響。

  三、走勢分析與預測

  3月份工業生產將得以回升,預計當月現價產值為15.2億元,1-3月為40.67億元,比去年一季度增長30,完成年計劃的24,基本達到進度要求和開門紅效果。

  一季度的工業生產為全年開了好頭,預計我市工業經濟執行將持續向好。這一判斷基於以下幾點:

  (一)市場基本面較為穩定。市場景氣程度是工業生產快慢、經濟效益高低的重要前提。當前我市各產業和主要產品都面臨較好的市場形勢,銷售狀況穩中趨升,企業訂單較足,企業經營者信心和期望值普遍較高,全市加快發展的氛圍濃厚,動力強勁。

  (二)工業執行有規律可循。通常情況下,我市工業執行的年度走勢,一般呈逐步走高態勢,下半年基本上好於上半年。但3、4、5月份多雨天氣,會對工業生產銷售產生一定影響,尤其是水泥、竹木等行業更為敏感。

  (三)新的增長點不斷形成。從產業角度分析,頭兩個月增速靠後的化工、建材,將在今後月份發力;“六六”產業增勢突出,20xx年至今一直超過全市平均增速,初步改變了我市工業以往“一枝獨秀、獨撐天下”的局面。從專案支撐角度分析,老企業不間斷地技改、新企業不間斷地創辦,形成了一批新的經濟增長點。去年下半年,虎山熱電二期、江化DMAC工程、紅火日產5000噸水泥生產線等一批專案完工投產,產能將逐步得以釋放;今年,易登針織、金江紡織、江化公司等企業100來個工業專案年內可望陸續投產或部分投產,這將為我市工業注入新的動力。

  四、下一步對策措施

  (一)多措並舉,做大總量不鬆勁

  充分發揮市產業領導小組、工業部門和鄉鎮的組織、指導、協調、服務功能,調動各方面積極性,落實並督促執行年度工業經濟、“六六”產業目標考核責任制。密切關注國家宏觀政策取向和力度變化,強化工業經濟執行動態監測分析,針對發展中面臨的新形勢、新情況、新問題及時作出新判斷、新謀略、新對策,創新綜合協調機制,及時消除不穩定、不健康因素,最佳化軟、硬要素資源配置,確保原有和新增的產能得以充分發揮,力保一季度開門紅,力爭全年工業經濟走穩、走強。

  (二)多重保障,推進專案不動搖

  順勢而動,借力而為,及早抓,主動抓,進一步形成吸引、引導、促進、加快投資的良好環境。推行工業投資目標單項考核制度,構建相應報表制度,開展可行性、動態性、預見性、實效性分析與監測。突出重點,分類指導,做到意向專案抓前期,前期專案抓開工,開工專案抓進度,完工專案抓達產。堅持和完善工業投資專案審議協調製度,嚴把“產業政策、空間佈局、投資密度、環保達標、安全生產”五個准入關。加快籌建工業專案促進中心,提供產業政策研究、產業發展諮詢、市場調查、專案可研報告編制、專案包裝以及代辦專案審批等一系列服務,協助企業解決專案要素配套,開展專案有關的培訓,建立工業專案儲備庫和智囊團。

  (三)多路出擊,提升平臺不停步

  一要研究解決好規劃修編問題、失地農民保障問題、合格勞動力供給問題。二要及早落實園區、基地考核辦法,提升園區經濟在全市工業經濟總量中的比重。三要充分利用“山海協作”平臺和各類招商活動載體,承接發達地區產業轉移,開展有針對性的產業招商,積極推動園區、基地、企業招商以及全社會招商。四要把擬建工業新基地設想上升為方案,並組織論證,必要時進行規劃設計。五要在各工業園區(專業區、基地)及擬建工業新基地的地方,有意識地預留一些好的場地、成片的土地,作為大專案、好專案的優先配套要素。

  (四)多管齊下,破解要素不畏難

  一要加快工業用地開發力度,抓住省政府鼓勵開發低丘緩坡的新機遇,發揮我市多黃土丘陵的地形優勢,包裝專案,爭取省裡特殊政策。同時做好存量調整文章,加強對空餘土地的整合,鼓勵企業利用閒置土地、廠房開展招商。二要儘快出臺扶持骨幹企業的融資政策。吃透用足國家、省、市針對中小企業、微小企業的貸款扶持政策,加強政銀企合作,推動金融部門及早出臺新的信貸產品,並做好推介和對接工作。建立企業聯保網路,主動幫助企業互保結對。培育由自然人、企業法人、社團法人發起的小額貸款組織。

  三要構建要素供應預警機制,對煤電油運及用工等硬要素繼續予以高度關注,及時協調,特別要做好成品油和鐵路運力的監測協調。四要突出技術創新、人才、企業管理等軟要素的突破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