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古籍> 魏忠賢肅寧人少無賴與群惡少博閱讀答案及譯文賞析

魏忠賢肅寧人少無賴與群惡少博閱讀答案及譯文賞析

魏忠賢肅寧人少無賴與群惡少博閱讀答案及譯文賞析

  魏忠賢,肅寧人。少無賴,與群惡少博,少勝,為所苦,恚而自宮,變姓名曰李進忠。其後乃複姓,賜名忠賢雲。忠賢自萬曆中選入宮,隸太監孫暹,夤緣入甲字型檔,又求為皇長孫母王才人典膳,諂事魏朝。朝數稱忠賢於安,安亦善遇之。長孫乳媼曰客氏,素私侍朝,所謂對食者也。及忠賢入,又通焉。客氏遂薄朝而愛忠賢,兩人深相結。

  光宗崩,長孫嗣立,是為熹宗。忠賢、客氏並有寵。未逾月,封客氏奉聖夫人,蔭其子侯國興、弟客光先及忠賢兄釗俱錦衣千戶。忠賢尋自惜薪司遷司禮秉筆太監兼提督寶和三店。忠賢不識字,例不當入司禮,以客氏故,得之。

  天啟元年詔賜客氏香火田,敘忠賢治皇祖陵功。御史王心一諫,不聽。及帝大婚,御史畢佐周、劉蘭請遣客氏出外,大學士劉一燝亦言之。帝戀戀不忍舍,曰:“皇后幼,賴媼保護,俟皇祖大葬議之。”忠賢專客氏,逐魏朝。又忌王安持正,謀殺之,盡斥安名下諸閹。客氏淫而狠。

  忠賢不知書,頗強記,猜忍陰毒,好諛。帝深信任此兩人,兩人勢益張,用司禮臨王體乾及李永貞、石元雅、塗文輔等為羽翼,宮中人莫敢忤。既而客氏出,復召入。御史周宗建、侍郎陳邦瞻、御史馬鳴起、給事中侯震嘮先後力諍,俱被詰責。給事中倪思輝、殊欽相、王心一復言之,並謫外,尚未指及忠賢也。忠賢乃勸帝選武閹、煉火器為內操,密結大學士沈紘為援。又日引帝為倡優聲伎,狗馬射獵。刑部主事劉宗周首劾之,帝大怒,賴大學士葉向高救免。

  初,神宗在位久,怠於政事,章奏多不省。廷臣漸立門戶,以危言激論相尚,國本之爭,指斥營禁。宰輔大臣為言者所彈擊,輒引疾避去。吏部郎顧憲成講學東林書院,海內士大夫多附之,“東林”之名自是始。及忠賢勢成,其黨果謀倚之以傾東林。

  (節選自《明史·魏忠賢列傳》)

  【小題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恚而自宮恚:怨恨 。

  B.及忠賢人,又通焉通:勾結。

  C.盡斥安名下諸閹斥:斥責。

  D.章奏多不省省:審閱。

  【小題2】下列各句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3分)

  A.其後乃複姓 乃瞻衡宇,載欣載奔

  B.安亦善遇之 蚓無爪牙之利

  C.朝數稱忠賢於安於是太子預求天下之利匕首

  D.宰輔大臣為言者所彈擊既自以心為形役

  【小題3】請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 忠賢不識字,例不當入司禮,以客氏故,得之。(4分)

  (2) 及忠賢勢成,其黨果謀倚之以傾東林。(4分)

  【小題4】魏忠賢不識字,為何在宮中能“如魚得水”?(5分)

  【參考答案】

  【小題1】C

  【小題2】D

  【小題3】(1)魏忠賢不識字,照慣例是沒有資格進入司禮監的,完全是因為客氏的關係,才得到這個重要的職位。(句意通順,譯出大意2分;關鍵詞“例”、“以”,一個1分。)

  (2)到魏忠賢勢力形成後,這些人果然圖謀依靠他來打倒東林黨。(句意通順,譯出大意2分;關鍵詞“謀”、“傾”,一個1分)

  【小題4】①巴結、攀附,對魏朝討好奉承。(1分)②魏朝多次對王安講魏忠賢的好話,王安對魏忠賢也很關心。(2分)③與客氏系很深。(2分)

  【解析】

  【小題1】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正確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意。文言實詞是文言文常見考點,涉及一詞多義、古今異義、通假字、詞類活用等多個知識點,對於常見文言實詞,應熟練掌握。C項,斥:排斥。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小題3】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考生文言翻譯能力。文言翻譯,除關注文言實詞虛詞所涉及的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學科網等文言現象外,還要注意是否包含特殊句式,這些都是考點,有時也是得分點,是我們在翻譯要處理好的關鍵地方。

  考點: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考點: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參考翻譯:

  魏忠賢,肅寧人。年輕時候就是個無賴,和一群品行惡劣的年輕人賭博,輸了,被他們搞得很苦,一氣之下,自行閹自己,化名為李進忠。後來才複姓魏,皇帝給他賜名忠賢。魏忠賢在萬曆年間被選入宮,隸屬於太監孫暹手下,透過巴結、攀附,調到內十庫中的甲字型檔,又請求給皇帝長孫的母親王才人主管膳食,對魏朝討好奉承。魏朝多次對王安講魏忠賢的好話,王安對魏忠賢也很關心。皇長孫的奶媽叫客氏,一向私自侍奉魏朝,和他相好如夫婦,他們就是宮內所謂的“對食者”。到魏忠賢進供以後,客氏又和他勾搭上了。終於薄待魏朝而愛魏忠賢,兩人關係很深。

  光宗去世,長孫繼承了皇位,就是熹宗,魏忠賢和客氏都得到寵信。不到一個月,封客氏為奉聖夫人,蔭庇她的兒子侯國興、弟客光先和魏忠賢的哥哥魏釗都成了錦衣千戶。不久,魏忠賢從惜薪司提升為司禮監秉筆太監兼提督寶和三店。魏忠賢不識字,照慣例是沒有資格進入司禮監的,完全是因為客氏的關係才得到這個重要的職位。

  天啟元年,皇帝下詔賜給客氏香火田,講述魏忠賢治理定陵的功勞。御史王心一進諫,皇帝不聽。到皇帝結婚以後,御史畢佐周、劉蘭請求把客氏遣出宮外,大學士劉一燝也這樣說。皇帝依戀客氏不忍分離,說“皇后年幼,全靠老太照顧,等皇祖(神宗)的.葬禮舉行後再說。”魏忠賢獨佔客氏,趕走魏朝。又怕王安主持正義,謀殺了他,並把王安手下的太監全部排斥掉。客氏是個荒淫而又狠毒的人,魏忠賢不會寫字,記性很好,為人猜忌殘忍、猜忍陰毒,很會討好拍馬。皇帝非常信任這兩個人,兩個人的勢力越來越大,用司禮太監王體乾和李永貞、石元雅、塗文輔等做黨羽,宮裡的人對他們都不敢冒犯。不久客氏離開了皇宮,又召回。御史周宗建、侍郎陳邦瞻、御史馬鳴起、給事中侯震暘先後極力勸諫,都受到反問、斥責。給事中倪思輝、硃欽相、王心一再次進諫,都被貶到外地,其實他們在指責客氏時還沒有涉及魏忠賢。魏忠賢竟然勸皇帝挑選粗壯有力的宦官,製造使用火藥的武器,在皇宮內操練,秘密勾結大學士沈紘為幫手。又經常勾引皇帝與唱戲的人、歌伎舞女混在一起,縱狗策馬,射箭打獵。刑部主事劉宗周首先彈劾魏忠賢,皇帝大怒,全靠大學士葉向高解救才得以免罪。

  當初,神宗皇帝在位時間很長,懶於過問國家大事,大部分章奏都不看。朝臣逐漸分成黨派,故意做驚人的言辭,激烈的論調,以壓倒對方,抬高自己。在爭論朱常洛和朱常洵誰應該當皇太子的問題上,指責宮廷。內閣大臣被監察方面的官員彈劾攻擊就說有病辭職走了。吏部郎顧憲成在東林書院講學,各地讀書做官的人多數向他靠攏,“東林”的名字就是從這裡開始的。到魏忠賢勢力形成後,這些人果然企圖依靠他來打倒東林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