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工作計劃> 下半年教學工作計劃

下半年教學工作計劃

下半年教學工作計劃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我們又將接觸新的知識,學習新的技能,積累新的經驗,一起對今後的學習做個計劃吧。計劃怎麼寫才不會流於形式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下半年教學工作計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校教學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為工作核心,以規範常規教學為基點,以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的有機整合的研究、實踐為重點,以以校為本的教師培訓為切入點,以特色發展為突破點,力爭使學校教學工作得到進一步的提升,特提出以下工作計劃:

  二、教學重點工作

  (一)提高教師合作意識和團隊意識。

  提高教學質量,需要我們上上下下以主人翁的精神,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領導做表率、骨幹帶好頭、全員來參與,使各項工作井然有序地高效運作,全體教師要團結協作,拼搏進取、視團結為生命,互幫互助講奉獻,力求在合作提高自己的整體素質,凝聚團隊智慧,使學校各項工作不斷取得新勝利、新發展。

  (二)、繼續加強教師的教育理論學習,教師們繼續學習《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學習本學科新《課標》。

  備課和教學面向全體學生,切實做到“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而施教;加強教學研究,狠抓過程落實。

  備課、講課、聽課和評課都以新課程為標準,教師們利用教研活動時間切磋教學技術,改革舊的教育教學理念。

  讓現在新的教學理念深入人心,使教學工作紮實穩步的向前推進。

  (三)、調整教育常規要求,突出實效性。

  教師教學常規本學期,我們將本著抓過程管理、突出實效的原則,讓多媒體最大限度地輔助好課堂教學,對教學常規重點做如下要求:

  1、備課:備課要完成的主要任務是制定學期教學計劃、單元教學計劃和課時教學計劃(編寫教案)。

  備課至少要做到通讀全冊教材,熟讀單元教材,精讀課時教材。

  備課的基本要求是:在鑽研課標和教材,研究學生的基礎上,撰寫教案。

  做到:內容科學、準確、全面,結構完整;形式規範、合理、清楚;詳略得當,切實可用。

  教案應具有創新意識,不生搬硬套公共教案,不照搬教參代替教案,不用往年教案代替現行教案;教案在上課前編寫好。

  具體要求:

  (1)各種課型(包括新授課、複習課、實驗課、講評課、作文課)都要有書面的教案。

  電子教案除了要有教材分析、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傳統教案應有的環節外,還應根據需要增加具有課件、資料庫、友情連結等能夠充分發揮現代資訊科技優勢的新環節。

  (2)要求重教法、學法指導的設計。

  針對本班學生具體情況,教案要有自己個性化的`改進或創新。

  (3)備課要有教師學期個人工作計劃、單元計劃和課時計劃。

  (4)每節課要有知識、能力、德育目標、重點、難點、學具等,教學過程(匯入、教學方法、學法指導、例題、練習、歸納、板書設計等)、小結、作業分類設計等。

  (5)要有單元教學後記或反思。

  2、聽課:(1)聽課記錄重在體現評課意見,包括他人評價和自己的評價;

  (2)每學期聽課節數不少於15節。

  3、作業:日常作業要求教師本著分類(根據實際情況可以分成2—3類)、適量(小學科不佈置書面作業)、有佈置就要有批改的原則,批改要規範,要求有等級、鼓勵性評價、日期,堅決制止有佈置不批改的做法;教導處將組織教研組成立教學常規評比小組,透過不定期專項檢查、隨堂聽課的同時檢查和學生家長座談、調查問卷等形式加大力度檢查教師的教學常規,尤其要加強備課的檢查,堅決杜絕不備課上課的現象。

  時機成熟時我們將組織優秀教案展。

  常規檢查結果除及時反饋到教師本人外,還將記入教師崗位責任制考核並予以公示。

  4、做好月考、期中、期末考試工作,進行教學質量跟蹤,及時開好成績分析會。

  學校對各年級繼續採用“月考”制度,對每次考試都要質量跟蹤到每一個學生、學科、班級、年級。

  透過跟蹤分析,查原因,促質量提高。

  學科教師小考每學期不少於4次,用好成績冊,加強對畢業班工作的領導和中考的研究。

  20xx年中考命題充分體現了新課改的理念,加大新課改理念的滲透力度。

  今年,初三全體教師要吃透考綱,認真鑽研近三年的中考考試說明,為教學質量穩中有升打好基礎。

  學生學習常規針對以往學生中出現的學習習慣不良的現象,本學期我們在抓教師教學常規的同時,還將督導全體教師抓好每個學生(尤其低年級)的學習常規,培養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也是我們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保證。

  1、教師要指導學生養成預習的習慣。

  預習是上好新課、取得高效率的學習成果的基礎。

  基本要求:

  (1)及時預習。

  根據教學進度和教材的難易程度,適當地提前預習新課。

  (2)認真預習。

  認真細緻閱讀分析教材,切忌馬馬虎虎看一遍書了事。

  (3)善於預習。

  依據知識基礎、教材內容和學科特點等,選擇適合自己實際情況的預習方法。

  要記錄好新教材中的重點問題和不懂的問題,以便上課時加以注意。

  2.教師要指導並監督學生養成良好的聽課習慣。

  聽課是學生獲得知識、發展智慧、培養健康情感的主要途徑。

  聽課的基本要求是:

  (1)要做好聽課準備。

  包括學習用品、相關知識和心理準備。

  (2)要集中注意力,專心聽講。

  (3)要注意突出重點,抓住關鍵。

  (4)要踴躍回答問題。

  積極思考,敢於發問,敢於發表自己的不同見解。

  (5)要做好筆記。

  記住重點內容以及分析、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等。

  教師要定期檢視學生的學習筆記,及時進行指導。

  3.教師要指導學生養成複習的習慣。

  複習是學生自己或在教師指導下,加深和鞏固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檢查學習效果,防止知識遺忘,提高記憶能力和自學能力,為下一次新課的學習打好知識基礎的重要過程。

  複習的基本要求是:(1)要及時複習。

  複習要及時,每天覆習以鞏固當天所學的知識。

  一個單元、一個章節後,也要及時複習,及時鞏固知識。

  (2)複習要有針對性,要抓住要點,對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和基礎知識,透過理解加深記憶。

  (3)複習要注意歸納總結,使知識更加條理化、層次化,網路化。

  4.教師要培養學生養成認真、及時完成作業的習慣。

  作業是學生加深和鞏固所學知識,檢查當天的學習效果,提高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重要環節。

  基本要求是:

  (1)要及時完成作業。

  當天的作業要當天完成。

  (2)要獨立完成作業。

  養成獨立思考和完成作業的習慣。

  (3)要注意解題方法,總結答題規律,答題要有一定的速度。

  (4)要正確對待作業的評價。

  要及時訂正,找出錯誤的原因所在,要認真總結解題規律。

  各教研組按月及時檢查教師的教學計劃、教案、作業批改記錄、學生作業、教研活動記錄、課後輔導記錄,開展評教評學調查,並舉行教案和作業展覽。

  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基本上能夠按照新課程的要求備課,做到不求全面,但求突破。

  佈置作業時,做到少而精。

  語、數、英作業控制在半小時以內,理、化作業在15分鐘左右,其他學科不留課外作業,當堂掌握。

  教師的講課時間一般控制在30分鐘左右,留下更多的時間供學生自學、複習、整理。

  這樣,真正把課堂改革引向深入,有力的推動了素質教育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