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黃山> 有關登黃山作文8篇

登黃山作文

有關登黃山作文8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登黃山作文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登黃山作文 篇1

  作為土生土長的黃山人,我已經三上黃山。95年夏天第一次爬黃山,全程步行,走的路線是前山上後山下。當時有位倪姓同學在湯口工作,不僅騎著摩托車帶我直接到景區大門口,還提前為我安排了山上的住宿。那一次的黃山之行,因為年輕,因為玩伴的特殊,玩得沒心沒肺,甚至大清早起來趕去看日出未遇都沒有太大的遺憾。只是在天都峰經歷了差點喪身谷底的險情,讓我之後多年不再萌生登黃山的念頭。20xx年“三八”期間又登了一次黃山,天氣灰濛濛的,心情也灰濛濛的,觸景傷情,毫無遊玩的情致,跟著同伴索道上下,很快就返回了。回家還沉浸在低沉的情緒中,寫了三首頗為消極的詩歌。20xx年6月陪同遠道而來的客人去了一次。之後,終於寫了一篇《黃山行》,算是對心中的黃山有了一點點的交代。這幾年來,每每看到那些黃山雪景美輪美奐的圖片,我都有雪中登黃山的衝動。而這種衝動,終於在上週祁醫戶外群的召集貼後付諸實施。

  2月13日早上六點半,祁醫戶外二十五名群友從集合地出發。本次登路線黃山選擇的是登山難度相對較大的西海新道,從太平的焦村小嶺腳大門步行上山,到光明頂後,由雲谷寺返回。據介紹,本次徒步西海新道海拔1700米,全程15公里左右。之前,剛從黃山下來的好友馨特意打電話提醒我路途的險、腳下的滑、山風的冷,一再告誡我要小心再小心,準備工作要充分再充分,所以平心而論,此次出行,我的心是非常忐忑的。

  車子一路順暢,開過雖無“千畝良田湧金”,卻有“萬畝竹海滴翠”的焦村,在感受一路田園風光之後,到達一個看似工廠大門的電動門口。這裡,就是黃山西大門——小嶺腳。

  從小嶺腳沿著盤山公路前行大約四公里,便到了一個開闊的停車場。來不及看停車場周邊的建築和景觀,一行人沿著溪流徑直朝前走。一路上,曲徑通幽,澗流清亮,碧水滌心。長長的大峽谷內,大大小小的青石形態各異,或立或躺或正或斜,像一個個看盡世間百態體味人世滄桑的高人,任由白雪隨意停落,任由山泉縱情穿流,甚至如慈祥的爹孃,將安靜的山泉攬入懷中,任由百轉千回、柔情萬種......有橋,單孔石拱橋,立青石溪流之上,不經意間讓山谷的寧靜中多了一些婉約。彼時陽光明媚,微風輕拂,泉水叮咚,步隨景移,神隨景遊。與之前遊過的翡翠谷和鳳凰源這兩個黃山大峽谷相比,此峽谷別有一番風騷情韻。偶爾走過冰雪覆蓋的石板,多了些許的小心,更多了些許的驚喜:總算能見識和體驗一下冰雪黃山!

  帶著一路的輕鬆和喜悅,大約九點半,我們到了分岔路口——三溪口。因為地勢的增高,三溪口已經是白雪覆蓋,照片中所見到的白雪覆蓋的登山臺階就真實的'放在眼前,並且是隻能讓人仰望的高高的石階。照片中呈現出來的美,現實中卻是殘酷的挑戰。三溪口的值班民警善意地建議我們靠左走乘西海索道上山,而不是走右邊的臺階步行四個多小時上步仙橋。在等待後面的群友趕到的那一刻,我有過遲疑:都奔五的人了,是不是應該安全第一?終究抵擋不了要登雪山的誘惑,我還是隨大部隊開始踩著白雪覆蓋的石階一步步往上走。

  美景總在高處。剛開始往上爬,同行的驢友就開始不斷驚呼和感嘆風景的美好,只是真的覺得詞窮,除了驚歎和舉起手中的相機和手機,不知還有什麼更好的表達方式。不再是雪後初霽,晴了幾天的黃山早已失去了銀色世界的純美和靜謐,但綠樹夾雪道的詩意依然給人以無盡的遐想。林間的雪山地,讓我總是想起了《熱愛生命》裡雪原的曠遠和深藏其中震撼人心的故事。峭壁上懸掛的冰柱,總能讓人回憶起童年隨堂姐步行到塔坊陽光二伯家路上那些難忘的細節......抬頭所及,除了不斷延伸沒有盡頭的石階,更是蓮峰丹壁、峭拔攢蹙。天空如水洗般清澈,仙人指路一直在對面指示著。姿態萬千的黃山松,或聳立挺拔,似擎天巨人;或翠枝舒展,如流水行雲;或枝根盤結,如虯龍凌空;或拾級排列,如藤蘿繞壁......在海拔幾百米的地方向四方仰望,大大小小聳立的山峰如同跳出五行之外的仙人,淡然看著腳下這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凡人自找苦吃而無動於衷。越往上爬,離天越近,那些曾經俯視凡夫俗子的仙人們被這幫凡夫俗子們俯視了,只是畢竟就是凡夫俗子,淡定不起來,那種互幫互助、共同超越的自豪感,從舉杯共慶的一聲吶喊衝出,被一個個V 型POSE攝入鏡頭......

  一路向上,確實如傳聞所說的那樣,西海新道路滑難行。在到三溪口之前,除了我們祁醫戶外的二十五隻驢,沒有遇到一個行人。往步仙橋的過程中,遇到對面下來的遊客也不過二三十人。走過最艱難的四小時後,直至到達光明頂,那一段山路難度一下子降了下來,大家夥兒頓時都豁然開朗起來。這樣的豁然開朗,不僅僅是心理上的完全放鬆,更是登高遠眺視野的開闊和氣韻的豁達。

  此番出行,讓我心有觸動的人,一個是本次出行的嚮導燕子,另兩位則是太平本地的一對老夫婦。聽領隊揹包客介紹,燕子是屯溪人,為了給我們帶路,大清早趕到小嶺腳景區大門口等我們,與工作人員協調了相關事宜,讓我們能順利儘快進入景區。一眼見她,我立即產生好感:一個個頭不高、圓臉、微胖、濃眉大眼的中年女子,滿面紅光,看上去善良熱情,滿滿的正能量。沒跟她說什麼,但看到她,就讓我覺得,我應該像她一樣,讓自己活得更好。而那對在三溪口遇見的、看上去鄉里鄉氣的老夫婦,竟然在這樣冷的天氣騎摩托車來登黃山。聽老太太說,她男人原來是三溪口的公安民警,退休之後對這裡、對黃山依然戀戀不忘,每年都要騎車過來走西海這條道登黃山。其實,人總是會有一些割捨不了的情結,無論表達的方式是樸實的,還是浪漫的,都跟身份無關,跟年齡無關,就像我們這些一樣不辭辛苦趕來的驢友們,何嘗不是心中有著一份對黃山的難以言說的情結?!

  我已暗暗下定決心,來年,一定跟黃山來一場真正的冬雪約會。

登黃山作文 篇2

  今天一大早,我和爸爸媽媽乘車來到黃山腳下,我們今天的行程是登黃山。

  我們乘著纜車徐徐升起,起先我看見山是被雲霧纏繞著的。忽然,風吹開雲霧,我看見的是神話般的景象,真是人間仙境啊!

  我們一下纜車,迎面撲來的是清新的山風,我深深地吸了一口,就跟著爸爸媽媽來到了始信峰。果然跟書中講的一樣,這裡到處奇松怪石林立,大自然真偉大啊!

  中午,我們終於登上了光明頂。只見雲從下面直往我們身上撲過來,我有孫悟空般騰雲駕霧的感覺,真是太爽了!

  後來,我們離開光明頂來到玉屏峰。玉屏峰有一棵古松,因為樣子像張開雙手迎接客人的樣子,所以名為迎客松。這棵古松既是黃山的標誌物,又是安徽的一張“名片”。

  由於排隊坐纜車的人太多,媽媽說:“步行下山也不錯,還能欣賞沿途的美景呢!”

  一路上,只見人們有的拄著柺杖走,有的側著身走,還有的倒著走。雖然走得很辛苦,但是大家臉上都掛著開心的笑容。我和爸爸媽媽剛開始走得很輕鬆,後來腿越來越酸,走得我腳底也痛了,但是最後還是咬咬牙堅持了下來。媽媽說:“你真棒!做事就是要有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才能有所收穫!”我堅持步行下山,所以我收穫了一路的美景,一天的辛苦太值了!

登黃山作文 篇3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我曾在二年級學過《黃山奇石》這篇課文,所以黃山一直是我心馳神往的地方。去年的十一長假,我終於如願以償——登上了黃山之巔。

  站在山腳抬頭望去,山頂雲霧繚繞,一派朦朦朧朧的景象,只能隱約瞧見山上的幾抹新綠,如同仙境一般。

  拾級而上,只見一道瀑布飛瀉而下,那氣勢頗為壯觀。瀑布宛如一條白色玉帶,倒瀉於巨石之間,飛濺起晶瑩的水花,在山石間砸出無數顆透明的珍珠。這時,你會不禁想起唐代詩人李白所作的詩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慢慢向上攀登,我見識了許多傳說中的奇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隻“石猴”,它正端坐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雙手緊緊抱著兩腿,靜靜地凝望著一望無際的雲海,好像在思考著什麼,人們戲稱它為“猴子觀海”。“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瞧!遠處山上有個“仙人”筆直地站立著,一根手指遙指著遠方,好似在為來自五湖四海的遊客指路呢!這裡的奇石真是千姿百態,妙趣橫生,怎能讓我忘懷呢?

  終於登上了山頂,一棵棵松樹矗立在黃山頂峰,紮根在懸崖峭壁中,像一個個堅強的戰士,任憑風吹雨打也毫不動搖。其中最為著名的要數“迎客松”了,它蒼翠挺拔、造型奇特,沒有哪一棵松樹能與之媲美。

  下山了,你一定會想:既然有“迎客松”,會不會也有“送客松”呢?果不其然,我在下山途中的一塊樹牌上驚喜地發現了“送客松”的蹤跡。

  黃山,你是多麼雄偉,多麼壯觀。我愛你,無論我身在哪裡,都不會將你遺忘。

登黃山作文 篇4

  第一次聽說黃山的美麗,是二年級的語文書本中認識的,當時課文的內容非常生動,使我有想去爬黃山的慾望。

  今年的暑期終於有機會去遊黃山了,爸爸早就計劃好去黃山自助遊的準備工作。我放假的第五天,我們就背上行李,坐上第一趟的交通工具向著黃山開去,經過一天一夜的行程,我們終於來到爸爸預訂的酒店—雲海樓。我的心情越來越興奮了,因離我爬黃山的目標是這麼的近,喜悅從情難以平伏。遲遲不能入睡。明天快點到吧!

  第二天一早我們坐上新國線,汽車向著黃山腳下奔去。原來爬黃山的人真多,排隊坐纜車的人就有好幾千人,世界各國各人種的人者都有,黃山真的有這麼美嗎?我心中打了個疑問,我要上去看個究竟。

  排了大半個小時,隊伍終於輪到我坐上纜車了,我沿著纜車窗外看去,開始感覺跟其它山沒什麼兩樣,只是松樹多一點而已。但隨著纜車抬升,景色變得越來越不同了,,眼前都是險峻石頭,或者是生長在石頭最危險的地方,每棵松樹有都有自己的奇型怪狀,長相非常強壯有力,好像在比誰更漂亮更強壯。我真不敢相信松樹能長在石頭上,這是我頭一次見到,纜車到達終點後,這些都是真實的了,這次來黃山真沒有浪費,使我對閱讀課文,課外書有了更大的興趣,因沒閱讀課文。親身下河知深淺,親口嘗梨知酸甜。

登黃山作文 篇5

  在我看到的景色中,最壯觀的莫過於黃山了。於是在今年暑假時,我和父母又來到了那高聳入雲的黃山。

  來到黃山山腳下,向上使勁的望,怎麼也看不到山頂,在黃山腳下有幾個人在賣登山杖。爬起山來,似乎可以給人帶來無限的快樂,沿途的風景真是美不勝收。啊,黃山,你給人激情、給人歡樂,讓人煩惱全消。

  爬到半山腰,我被眼前的美景迷住了,四周都是樹木,中間有一條路,路上一個挑山工正向山上的小賣部走去,猶如一幅美麗的風景畫。閉上眼,仔細聆聽,有許多不知名的小蟲子在叫著,鳥叫蟲鳴成了一曲悅耳的交響曲。

  繼續向上爬,突然有一股清新的味道,這種味道是城市裡找不到的,我覺得是山的味道。這時,眼前出現了一條小溪,玩了玩山中的溪水,才知道溪水比自來水要涼爽數倍。過了幾小時,登上了黃山山頂,站在山頂上,看汽車如螞蟻一樣,真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啊!

  不久,夕陽西下,我和爸媽依依不捨地下了山,站在山腳下我再次仰望黃山,心中默默感嘆:真不愧是一座名山啊!

登黃山作文 篇6

  在一個下著小雨的日子,我來到了雲霧繚繞的黃山。

  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帶著對黃山的無限期待,我和夥伴走在石階路上。可是越往上走,霧越來越濃,遠處的風景被雲霧遮住,一切都變得朦朦朧朧。我們穿著雨衣,時而穿過滴水的山洞,走過陡峭懸崖邊沿,在雲霧之中穿梭,猶如進入了仙境。

  在一絲絲的小雨中,一棵高大而又奇怪的松樹映入我的眼簾。它的樹幹從根部往上一分二、二分四、四分八……所有的樹幹筆直往上緊緊貼在一起,就像祖祖代代的子孫一樣,人們稱它為“子孫樹”。看那邊有一棵松樹,從懸崖的石縫中探出身來,青翠的松樹針圍成一個半圓形,像一把雨傘,據說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參觀黃山時,把這棵黃山松命名為“雨傘松”……

  正當我們為眼前的松樹讚歎不已時,山上的雲霧不知什麼時候已經散去,美麗的黃山露出了它壯麗的一幕,遠處的奇松、怪石都呈現在我們眼前。山脈忽高忽低在雲彩間蜿蜒盤旋,惹得遊客們都停下腳步讚歎不已。看那邊的山峰上,坐著一位“老奶奶”和一位“老爺爺”,它倆背靠背,中間還隔著一堵“牆”,看來它倆正在吵架呢!這些怪石是怎麼形成的啊?太神奇了!

  美麗的黃山處處是風景,無論在雨中還是在晴天、在山頂還是在山間,你都能感受到不一樣的風景。

登黃山作文 篇7

  登黃山,天下無山。這不,這次我們就去了聞名遐邇的黃山。

  早晨,我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踏一路幽靜開始了行程一日的黃山之旅。行程的起點是慈光閣。我們從慈光閣到索道站,然後上索道,一個階段比一個階段 興奮。坐在索道上,黃山之雄偉,黃山之壯麗,黃山之陡峭盡收眼底。隨著索道越升越高,我們就離地面越來越遠。不一忽兒,便到了下一個目的地。

  我們經一路奔波,到達了迎客松,在哪兒之前,還有送客松。瞧那迎客松張著手臂,歡迎五湖四海的客人,那麼筆直的身軀,那麼堅定的信念,紮根在石頭縫 中,無比美麗,無比自豪。這迎客松的來頭可不小呢。和它留影紀念還得排隊哩!幸虧我們有先見之明,早早地就來到了迎客松那裡。不一會兒,長隊就排起來了, 個個人都那麼興奮,因為可以和迎客松照相呢。迎客松的造型永遠不變,不管和誰照相,它都是張著手臂,還絲毫不覺得累哩!

  我們朝下一個目標前進。我們一路走一路看,邊走走,邊唱唱。“啦啦啦啦啦啦……”毫不覺得累。百步雲梯,百步雲梯顧名思義就是有一百步的樓梯,而云 呢,就是在雲之中的樓梯。因為是下坡,我們走的格外有勁。我還看見有的客人拄著柺杖一步一步艱難的走,還有的客人都直接爬了。我看他們是走的格外有累吧。 我邊走邊數,總共有200階左右。和我們同行的姐姐差不多連吃奶的勁都使出來了。還有一個男生,都累趴下了

  我們到了一線天,啊,一線天可真陡啊,我們照完相後就接著走,而我是爬著走,一個爬一下,“呼~好累。”然後接著走。我和姐姐一路狂爬,然後在往下 望,那麼高啊,令人發抖,令人震驚。我不敢往下望,就分散注意力,和姐姐聊天,但是還是有幾分恐懼。我邁著艱難的“四腳”步步驚心,生怕一不小心,踩空 了。就這樣,我帶著幾分恐懼,幾分小心,幾分興奮,慢慢的往上爬。心裡那恐懼感別提多旺盛了。心情沉重,身體沉重,步伐沉重的我,就像揹著一座大山,我就 是隻小蝸牛,揹著自己的殼,一步一步往上爬。“終於,到……頂了……”我有些如釋重負的感覺,心裡的成就感那,沒辦法用語言形容。我在看看還在半路的媽 媽,只得在後面望塵莫及啊。在看看我,到頂了,哈哈,那高興勁,就是在爬一次,也不在話下。我等著媽媽上來,耗盡了體力的我連忙摸出一個白麵饅頭三兩下就 幹完了。

  我們爬到山頂,風好大啊,似乎只要輕輕一吹,就可以將我們全部垂下山頂,無奈地我們只能找一塊石頭後面蹲下,等風小一點的時候才出來,我們找了一塊 平坦的石頭睡下,不爭氣的眼睛就快要閉上了,就被媽媽叫走了。我們到了北海,因為午飯還沒好,我們就去看了猴子觀海。我們又是一邊走一邊看,看到了許多奇 花異草,漂亮的,美麗的,可愛的,都有。一路來我們走過的地方都留下我們的腳印,因為出了相片什麼也別帶走,出來腳印,什麼也別留下。猴子觀海在那裡!別 說,還真像哩,唯一遺憾的是沒有云海,不過這點小小的遺憾又算得了什麼 呢?絲毫不會打擊我們的愉快心情。我看著猴子觀海,好像哦。真像一隻瞑目蹲身的猴子,坐在懸崖峭壁上,形象,生動。我看著猴子,就好像我就處在那猴子的身 邊呢,和它一起看海。時間到,去吃飯了。

  我們吃的是自助餐,在吃飽喝足之後,我們一天的旅程就再次結束了,再見了,黃山,再見了迎客松!

登黃山作文 篇8

  我和媽媽很早就起床了,因為有一件很重要的事等著我們去做,那就是登黃山。

  我們先坐盤山車到慈光閣站,再乘玉屏索道從海拔1864.8米的黃山最高峰蓮花峰旁經過,到玉屏站。

  我們看見黃山美不勝收的景色,其中松、石、霧最令人難以忘懷,迎客松是黃山十大名松中最有名的一種松樹,黃山冬天積雪很多,一般松樹很快就會折斷,可迎客松儘管風吹雨打,依然聳立在岩石之中,歷盡千年不倒,看它伸出的樹枝,彷彿一個巨人伸出雙手在歡迎五湖四海的遊客,真是松如其名啊。這裡的送客松原名:望客松,真正的送客松已經枯死,但它一點也不比真正的送客松差,它的枝條向四周伸展,遠看好像一把綠色大傘。黑虎松是黃山十大名松中最粗壯的一種,它整體形狀像大寫的虎字,有位畫家十來黃山,有九次畫的是黑虎松。

  黃山以自然景觀為主,石頭就是大自然雕刻出來的,我們最先看到的是玉屏睡佛,最左邊成凹字形的是它的帽子,中間是它的頭,右邊凹進去的是脖子,最右邊的是身子,旁邊是他的坐騎:一頭大象。接著我們在百步雲梯上看見了犀牛望月,這塊石頭像犀牛的頭,眼睛往上看,或許晚上這裡真可以看見一輪明月呢。

  我們又走了五百多米,終於來到了光明頂,它是黃山的第二高峰,海拔1860米,此時,光明頂一片霧濛濛的什麼也看不見,有一種騰雲駕霧的感覺,又好像是在仙境一般。

  第二天早上雖然沒有看見我們盼望已久的雲海和日出,但能親眼目睹這美麗的風光,我已經很滿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