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黃山> 【必備】遊黃山作文四篇

遊黃山作文

【必備】遊黃山作文四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遊黃山作文4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遊黃山作文 篇1

  今年三月的一個週末,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和媽媽一起去黃山旅遊。

  黃山被人們稱作“天下第一奇山”。明代著名的地理學家徐霞客曾對黃山留下了“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的讚譽。

  在黃山旅遊,與其它地方不同的是每個人手中都要有一根登山杖,因為黃山的路很高很陡。爬天都峰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一邊艱難地向上爬,一邊回頭望,黃山的景物盡收眼底。雲海一片一片,在陽光的照射下五光十色,瑰麗無比。

  黃山的景色秀麗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極了。瞧,那陡峭的山峰上有一隻可愛的小狗,正抬頭望著月亮,好像是想到月亮上去看一看呢,這就是有趣的“天狗望月”。黃山的奇石還有很多,如:“獅子搶球”、“仙女彈琴”、“猴子觀海”等等,真是千姿百態,惟妙惟肖。

  儘管我遊黃山已經很久了,但那秀麗的風景猶如一幅幅美麗的圖畫,仍然時刻浮現在我的腦海裡。

遊黃山作文 篇2

  寒假期間,爸爸媽媽帶我去黃山遊玩。爸爸開著車上了高速,大約開了三四個小時,終於到了“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大名鼎鼎的黃山市。

  走進九龍瀑的大門,沒走多遠,我們便看到了一面水平如鏡的湖。這條湖看起來很淺,清澈見底。但是如果你跳進水裡,就會覺得它很深。在湖的旁邊,一塊牌子立著,仔細一看,原來這湖叫做龍女潭。傳說東海龍王的女兒——小龍女出生在這裡,所以這兒就被稱為是“龍女潭”。順著山路往上走,我們終於走到了480級臺階。因為之前導遊曾經說過,一定要把這480級臺階爬完,前面只有進路沒有退路。為此,我們全都下定了決心,堅持不懈地來到了臺階終端。倏然,一陣轟隆隆的響聲傳進了我的耳朵,原來是瀑布的聲音,如同一場持續了好久的瓢潑大雨。我興奮地向瀑布跑去,只見眼前的九龍瀑從對面的山涯上衝下來,一顆顆晶瑩的水珠濺到我身上,我感到了一陣陣涼意衝向心窩,但是絲毫沒有減退我們一家人拍照留念的激動心情。

  第二天,陽光明媚,萬里無雲。我們乘著大巴車到達了雄偉、壯麗的黃山。 “上山去!”不知是誰喊了一聲,人群開始騷動,如同一條緩緩蠕動的蟲子。在山腳下,石路還可以容得下五六個人並排行走。但越向上走,石路就越窄,兩邊的護欄也就越寬。越往上走,人感覺越費勁。起初,周圍好似蒙上了一層薄薄的霧,一切都充滿了神秘感。越向上,霧就越濃,最後只能隱隱約約地看清來往的人,以及近處的樹木。到了山頂上,我極目眺望遠方,只見遠處的山好似用水墨畫出來的一樣,時濃時淡。山上的一切都看不清楚,顯得那麼虛無飄渺,那麼如煙如霧。

  雲遮霧罩的黃山,真令我流連忘返。

遊黃山作文 篇3

  黃山風景區是中國著名風景區之一,還是世界遊覽勝地。黃山集名山之長,泰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衡山之煙雲,廬山之瀑,雁蕩山之巧石,峨嵋山之秀麗,黃山無不兼而有之。明代旅行家、地理學家 徐霞客兩遊黃山,讚歎說:“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又留“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的美譽,更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稱。我的家鄉——涇縣雖位於黃山北麓,但我從小到大都沒去過黃山,我的心中一直渴望有機會登黃山的峻山險嶺,去領略一下黃山獨特的`美景。

  機會終於來了,今年暑假的一天晚上,我接到二姨、姨夫的電話說,明天要帶外公、媽媽和我去遊黃山,要我們早上在家等他們。聽到這個好訊息,我一蹦三尺高,一晚上興奮得都睡不著,天一亮我就起床。一會兒在門前東看看,一會兒西瞧瞧,看二姨他們來了沒,一會兒又打電話問一問……我是多麼想馬上就能飛到黃山呀!

  盼星星、盼月亮,終於把二姨他們盼來了,我好不容易向期望已久的黃山出發了。一路上,姨夫將車開的風馳電掣,馬路兩邊的樹都在飛快的往後倒。可我還是覺得車開得好慢,一個勁的讓姨夫開快點。開了大約兩小時的車。哦,到了黃山腳下了!原來黃山也只是我們平常見到的一般的山,我突然有一點後悔來玩。我們換乘上了大巴,大巴開動了,進入盤山公路,大巴在盤山公路上行駛,窗外一邊是懸崖峭壁,一邊是萬丈深淵,這時我才發現我的判斷是錯誤的,黃山原來如此壯觀,我玩黃山的激情馬上就高漲了。看著看著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生怕駕駛員一不小心將車子開進了萬丈深淵,我乾脆就將窗邊的窗簾拉了起來;耳邊也不時傳來一陣陣尖叫聲。過了一個又一個180度的盤山轉彎後,我們到了雲谷寺。

  我們來到雲谷索道,坐上纜車。第一次坐,上去時不免有點害怕,我都不敢往下看山,總覺得一睜眼就會掉下去。在二姨和姨夫的勸導下,我慢慢地睜開眼睛,我不但沒掉下去,還發現在纜車上面看下面的景色還真美!樹木鬱鬱蔥蔥有的還被雲霧遮掩,忽隱忽現,似乎有股神秘感。一些懸崖峭壁,原來還在它的山腳,一會兒時間就已經在它的山頂了,從纜車上看,覺得有無限的神奇感。本來在地上看起來參天的樹木現在已經在我們腳下了,我們就像巨人一樣,從樹上走過去了。彷彿伸伸手就可以觸控到潔白的雲朵,居高臨下的感覺簡直太棒了!到了電纜杆的地方了,我覺得纜車一抖,把我又嚇死了。再看看媽媽,閉著眼睛,都不敢說話了。過了大約10分鐘,我們下了索道,此時一股股涼風撲面而來,頓時就好像從夏天直越到了冬天。(哭呀!上了二姨夫的當,二姨夫說:“我們什麼也不要帶,現在你們不累,等一下爬累了,你們就會感覺兩隻手都是多餘的。”衣服放在車上,沒拿!那天把我冷得要命,回來就生病了!)不過最讓我在心理上的慰藉的還是,我一到黃山就見到我盼望已久的雲霧,我突然想起電視連續劇《西遊記》裡面的神仙,他們不就是天天在雲霧裡嗎!那我現在不就是神仙了,想到這裡我急忙讓二姨夫在這裡把我照一張相片,把這個時刻記錄下來。

  睜眼向遠處望去到處都是白茫茫的一片,全是雲海;連稍遠的山峰都是白茫茫的,難怪雲海稱為黃山四絕中的一絕,真是難得一見的世界奇觀。經過一陣討論,我們五人決定:從這裡步行經過白鵝峰—光明頂—百步雲梯—迎客松——坐纜車下山。

  “出發嘍!”我興奮的叫了一聲。踩在雲霧上走,有一種飄飄悠然的感覺,好像是在騰雲駕霧;這不知是我太興奮才有如此感覺;還是真的是這種感覺。一路上見到一些奇異松,一放眼也會看見許多奇松,它們大部分都生長在懸崖峭壁上,長在深壑幽谷,鬱鬱蔥蔥,生機勃勃。它們就是這樣從岩石迸裂出來,根兒深深扎進岩石縫裡,不怕貧瘠乾旱,不怕風雷雨雪,瀟瀟灑灑,鐵骨錚錚。可見他們的生命力是多麼的頑強!人們根據它們的不同的形態和神韻,分別給它們起了貼切的自然而又典雅有趣的名字。除了工作人員給他們取了名字,我也興致勃勃給他們取了名字。

  上了白鵝嶺,已到了中午。黃山天氣還真是變化莫測,剛剛還出著火辣辣太陽,在白鵝嶺突然竟淅淅瀝瀝的下起了雨。這雨一下讓我們全都亂了腳步,當看見別人都披上了雨衣,我們才想起來買雨衣。等我們已經買好了雨衣,我們衣服也溼了,而雨也停了(白白浪費了50元大洋,還不如買東東給我吃)。

  在白鵝嶺稍休息了一會兒,我們就開始向光明頂出發。“咦!媽媽,那邊許多人在照相,是不是有什麼好看的!”我拉著媽媽,向前面一群人走去,哦,原來是他們看見了遠處山峰上的飛來石;我向遠處的山峰一看,只見一塊尖石頭落在了山峰上,原來那個就是飛來石。我急忙喊二姨在別人照相的空隙間,給我也“咔嚓”照了一張。

  經過千辛萬苦,終於來到了光明頂,光明頂上有一個華東地區最大的氣象臺,頂上還有一個圓圓的大足球。人們常說:到了黃山,必到光明頂。頂上平坦而高曠,可觀東海奇景、西海群峰,煉丹、天都、蓮花、玉屏、鰲魚諸峰盡收眼底。站在光明頂上,呼吸著新鮮的空氣,欣賞著美麗的風景,這真是一種享受啊!

  從光明頂下來,有兩條路,一條是一線天,還有一條路是通往鰲魚洞。因為一線天很陡,所以最

  終我們選擇了從鰲魚洞走。鰲魚洞原是朱元璋避難之地,後朱元璋升官發財,所以鰲魚洞又稱升官發財洞。我們從這裡走還有一個目的,是想升官發財((*^__^*) 嘻嘻……)。鰲魚洞裡面很潮溼,還很滑,所以兩邊都安有鐵欄。可我這個小冒失鬼,還跌了一跤,褲子都溼了。

  過了鰲魚洞,我已經精疲力竭,可在這上不能上,下不能下的地方,我也只好硬著頭皮走下去。當我看見百步雲梯,我一開始的興奮和迫切的心情,一下子煙飛雲散。百步雲梯很高很窄,一邊是一道欄杆,還有一邊是山岩,我又不敢服欄杆走,可山岩又是溼的,每走一步都將心懸著,希望儘早走上去。可我又走不動,只有懸著心,一步三休息,到最後的20幾級,兩邊都有山體了,可離階梯還有一些距離。我害怕極了,兩隻手扶著上面的臺階,狗爬似的爬上去了。媽媽說,你這還真是爬山。

  最後我們去了迎客松,雖說只有幾百米。可我還是一路走,一路上抓著欄杆,一步也不願多出力,此時的我已經是筋疲力盡。原來幾分鐘的路程,這下我們足足走了20分鐘。終於來到迎客鬆了,據說這個迎客松已經800多歲了,還是黃山標誌性的景觀。確實,這個迎客松的確像在迎接客人,一側枝丫伸出,如人伸出臂膀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雍容大度,姿態優美。

  這一路上除了看了黃山的美景,還看見了一道獨特的風景:“黃山農民搬運隊”。走在路上總能看見一個個搬運工,他們挑著東西上黃山,挑著東西下黃山。我們遊客空著手山上,都會很累;而他們搬運工卻還要挑著東西上山,服務遊客;可想而之他們有多累,我的心中油然升起一股敬意。

  下山來到索道,足足等了2個小時,總算坐上了纜車。爬了一天的山,回到賓館我感到很累,覺得兩隻手都是多餘的。

  這一天雖很累,可我很開心,我目睹了世界第一名山——黃山的魅力。

遊黃山作文 篇4

  黃山是我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也是全國唯一擁有世界文化遺產、自然遺產和世界地質公園兩項世界級桂冠的景區。黃山位於安徽省南部黃山市境內,全山面積約1200平方千米,其實154平方千米為黃山風景區。黃山,古稱“黟山”。相傳中華民族的始祖軒轅黃帝完成中原統一大業、開創中華文明之後,曾在這裡採藥煉丹,沐浴湯泉,得道成仙。李隆基下詔書,將黟山改名為黃山,一直沿用至今。 神奇秀麗的黃山勝景,是地球內外引力長期持續作用的結果。在漫長的地質發展過程中,黃山歷經滄桑,逐漸演變成危巖峭壁、怪石林立的奇特地貌。黃山市一座著名的花崗岩名山,它具有泰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衡山之煙雲、廬山之飛瀑等。奇松、怪石、雲海、溫泉,歷來被譽為黃山四絕。近年來,有人將冬雪譽為第五絕。

  各位遊客,你知道黃山松的生命力為什麼如此頑強,能紮根岩石呢?原來啊,松樹的根系能不斷分泌出一種酸性物質,它可以溶解岩石,從岩石中吸收養分,再加上平時腐爛後的花草、樹葉,都給它提供了養料。所以,黃山松的生命力極其旺盛,能紮根岩石。

  俗話說,不到始信峰,不見黃山松。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龍爪松、黑虎松、探海松等名松。黃山無山不峰,這裡千峰競秀,峰峰稱奇,各有特色。歷史上先後命名的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有高聳的蓮花峰、平曠的光明頂、險峻的天都峰等。黃山無峰不石,名氣大的就有121處。站在北海的獅子峰上,你可以看到二仙下棋,丞相觀棋,仙人揹簍,還有夢筆生花,猴子觀海等。這些怪石,有的似人,有的像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目前,黃山開發的景點多達400餘處,可分為溫泉、雲谷寺、北海、玉屏樓、松谷庵、釣橋庵六大景區。 各位遊客,我們現在來到了玉屏樓景區。玉屏樓景區是黃山最絢麗的景區。當年陳毅元帥對黃山風景曾作出精闢的概括:“前山雄偉,後山秀麗。”玉屏景區則充分體現了黃山前山雄偉的地貌景觀特徵。其精華為三峰:天都峰、玉屏樓、蓮花峰,沿途有鰲魚洞、一線天、百步雲梯、蓬萊三島等奇妙景觀。 過了百步雲梯,便可以開始攀登海波1864米的黃山第一高峰——蓮花峰。從蓮花峰到峰頂約1.5千米,這段路叫蓮花梗。沿途有許多青松與黃山杜鵑,還有飛龍松、倒掛松等名松。穿過前面四個洞之後就到達峰頂,這絕頂是一個直徑約5米的圓臺,人們又叫它“石船”;圓臺四周有石柱鐵欄,中央有個凹處,裡面有積水,人們叫它“香沙井”。置身峰頂,萬峰拜其下,頗有頂天立地、一覽眾山小之感。 過了蒲團松,便到了玉屏樓,這裡被明朝大旅行家徐霞客譽為“黃山絕頂處”,古時建有文殊院,是黃山一座著名寺院,後多次遭受火災,現在在舊址上建了玉屏樓賓館。民間有“不到文殊院,不見黃山面”之說。樓後玉屏峰崖壁上刻有眾多摩崖石刻,由毛澤東手跡“江山如此多嬌”、“風景如畫”、“一覽眾山小”等。峰頂形成一尊臥佛,惟妙惟肖。在玉屏樓左邊,有一顆奇特的松樹,它一側松枝伸出,好像在迎接五湖四海的賓朋,這就是壽逾千年、被稱為國寶的迎客松。這裡還有陪客松、送客松相伴,極合乎中國的禮儀規範。 站在玉屏樓前,左望天都,右看蓮花,秀峰相擁,松石鬥巧,真是一個絕妙的境界。天都峰右邊有一座山峰叫耕雲峰,峰頂有一塊巨石像一隻大松鼠,構成“松鼠跳天都”奇景。從玉屏樓往下走,沒走幾步便到了文殊洞。再順著螺旋梯向下走,就到了蓬萊三島。一線天是一道峽谷,又深又窄,長約50米,兩側壁高25米,最寬處僅2.2米,最窄處不足0.5米,一個人還要側身才能透過。 再往前就是有名的鯽魚背了。鯽魚背是登天都峰的一段最險峭的是矼,長約20米,寬1至2米,最窄處不到1米,兩邊萬丈深淵。若在茫茫的雲海中走在上面,真像踩在一條露出水面的鯽魚背上,跟著它在水中游動呢。峰頂有“登峰造極”石刻。登天都峰確實很險,但是來到黃山不登天都峰又怎能領略到“無限風光在險峰”呢?

  從半山寺來到立馬橋,可以看到千仞峭壁上的巨型摩崖石刻:“立馬空東海,等高望太平。”每字邊長6米,其中“平”字一豎長達9.4米,為唐式遵將軍於1939年題寫,由6名徽州石工懸系在千尺的峭壁上,用了大半年時間才鐫刻成功。書法氣勢非凡,磅礴壯觀,而且寓意深刻,不僅對黃山勝景的高度藝術概括,更顯示了在國家危難之時我中華民族的豪邁氣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