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 那時花開八年級作文

那時花開八年級作文

那時花開八年級作文

  餘處幽篁兮終不見天,路險難兮獨後來。——題記

  春蘭秋菊冬竹梅,梅蘭竹菊,四君子。其竹是最帶傳說色彩的,它極少開花,一入花期便是一場輪迴。於是,民間甚至是《山海經》都說此為不祥,我卻不苟同。

  青竹蔓蔓,在記憶的山中亭亭玉立。

  時值八九月,正是天氣轉涼的時節。她漾起笑靨,突兀地闖進我們班,闖進我們的腦海。

  我一愣,隨即便是深深地失望,校長怎麼會安排這麼一個看上去完全大不了我們多少的老師來教我們語文?她怎麼看都不像是一副滿腹經綸、學富五車的樣子。再說了,語文是華夏千年的文化積澱,理應厚重,可她卻輕靈地彷彿下一刻便會羽化。我微皺起眉,細細地打量著眉飛色舞的她。

  空氣微寒,第一批嫩筍突破土層。清雅的傲竹在風中蕭瑟。

  十月至,相處一月有餘,我也逐漸看到她一身靈氣下所掩蓋的穩重與睿智。她總有辦法隔三差五地用些俏皮的幽默,無形拉近我們的距離。我從昔日課堂上的昏昏欲睡到精神抖擻,好像都是一會兒的事。或許是因為年輕,她與我們的相處以大朋友自居,放低姿態,平易近人。課上聽得認真了,反而更容易發現她的與眾不同:在文言文領域、古詩文方面的獨到見解;課堂上時不時有意無意地妙語連珠;提問時探討的口吻;蓬勃的朝氣……無一例外的都成了我們喜歡她的理由。不久,她還笑意盈盈地當眾在課堂上給我安了個綽號,可我看著她明眸皓齒,一臉狡黠,卻怎麼也沒脾氣。這老師,唉,真是!

  竹子的'清冷香氣似乎縈繞鼻尖,它清幽、灑脫、虛懷若谷、枝幹遒勁。

  與她相處的第一個學期毫無波瀾地過去了,本以為會這樣一直下去,可我的心境卻不像從前那般淡然。

  十四歲,本就是個鋒芒畢露的年齡——年少氣盛,自視頗高。當時我自詡語文不差,也傻乎乎地有了些美名其曰“傲氣”的東西。她對我的要求越來越高,我對此有些不服氣,自認這樣也可以,何必盡善盡美。看著別人志得意滿、一帆風順,我表面雖了無痕跡,心中卻早已隱生鬱結。無人吐訴,越積越深。最後,這反而成了我偶爾偷懶時的藉口。

  醒悟是在又一年竹影婀娜時,青竹頎長的身姿婆娑于山間。

  一天,我一邊效仿《紅樓夢》,戲嘆自己終究不是老師前世的一滴淚,一邊品讀她印下的別人的佳作。忽然,我的目光被一句話所吸引,在別人看上去或許平平無奇的一句話,於我,卻在心裡捲起滔天巨浪:

  “努力的目的不是讓別人看到。”

  恍惚間,我彷彿又看見了那片繁密的竹海。它們四年只長三釐米,但它將根蔓延了百米,以後,它將瘋狂生長,蒼俊挺拔。

  做人做事亦是如此,不要擔心你此時此刻的付出得不到回報,因為這些付出都是為了紮根,等到時機成熟,你會登上別人遙不可及的巔峰!

  我陷入了沉思,突然覺得自己的所作所為真是既愚蠢又幼稚。古人有云:“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我可以保證老師不是在磨礪我嗎?想想,這倒也符合她大智若愚的性子。愧疚不安與感動充斥了我的心田。

  這就是她,沉穩又空靈,脆弱又堅強,隱忍又莽撞,成熟又天真。

  竹木本以根化筍,可它卻執意用生命,去醞釀,去激發,用所有精力開出世間最美的不萎的花朵。

  我在期待,一年後中考。在三年漫長的策劃後,茂林修竹、修竹成林,一朝花開,馥郁芬芳如蘭似麝。

  瀟灑寒林,玉叢遙映松篁底。那時花開,不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