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故鄉> 故鄉美作文12篇

故鄉美作文

故鄉美作文12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故鄉美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故鄉美作文1

  走進我的家鄉綦江,腦子裡就剩下一個字:美!

  樹是美的。綦江的樹是綠油油的美,是挺拔的美。這種美是高大的美:幾十米高的銀杏樹拔地而起,綠油油的葉子在風中顫抖,使人看了神清氣爽、心曠神怡。什麼“小葉榕”,什麼“黃角樹”,聽著名字就讓人回想起森林。這種美,是一種磅礴的美:不是一樹獨秀,也不是三五樹呼應,而是千花萬樹綿亙直延。“綠色走廊”、“百花聖殿”令人浩氣長舒。這種美,是一種隨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或直上雲天,或花香四溢。相對相依,宛如“熱戀情人”;亭亭玉立,則好似“窈窕淑女”。

  水是美的。綦河像一個婀娜多姿的女孩子,十分有修養。與大地公公手牽手,並肩而行。曾經的它並沒有這樣整潔漂亮,可經過我們的細心照料後水面波光粼粼、清澈無比。我們坐在划艇上,與水擠碰著,水花四濺,近看似小人國瀑布,我們的心怦怦直跳著

  彩虹橋是美的,它和彩虹一樣美,及彎的弧線,彩色的光芒雖然經過多年的風吹雨打,滾滾河水流向遠方,可你依然如舊七彩的霓虹燈在月光下格外耀眼,這種美無語倫次。 在這綦江城裡走,人也變美了見到垃圾主動拾起,扔向

  垃圾桶;見到老年人坐公共汽車主動讓座;見到盲人過馬路主動攙扶 這種美是——心靈美!

  我愛我的家鄉!那裡的一花一草一木都是美得人更是美的!

  教師點評:小作者用優美的文筆介紹了家鄉的樹美、水美、橋美人美,恰當地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的手法,全文詳略得當,安排合理。

故鄉美作文2

  我的故鄉在——河源。那是一個山清水秀的旅遊勝地。

  當春燕呢喃時,屋外果園裡的果樹長滿了新鮮的嫩葉。春風吹過,小嫩葉發出“沙沙”的聲音。清脆的鳥叫鳴不時從園中發出,我喜歡聽見這種鳥兒自由自在玩耍時發出歡快的聲音,這難道不想一支美妙的樂曲嗎?寒冷的冬天過了,草兒從地下探出頭來,微風輕輕掠過,它們都伸了伸懶腰,懶洋洋的曬著溫和的陽光。小花們都是膽小的小姑娘,嬌嫩的身體正躲在綠油油的小草下面。許多小昆蟲都因為春天來了而眼笑眉飛。

  當夏蟬高唱時,無論是小樹還是小花綠草,都長大了。樹兒的葉子更加茂盛了,花兒顯得更加鮮豔了,草兒更加強壯了。夏天的池塘肯定是魚兒蝦兒的天地了。它們都喜歡在水草地下快樂地玩耍。我偶爾會想:小魚小蝦們為什麼要在水草底下玩呢?難道是為了躲避強烈的陽光?池塘邊有幾棵柳樹,她們彷彿是幾位披著長髮的姑娘。我愛家鄉的池塘。碧潑盪漾,在金燦燦的陽光照射下,波光粼粼,真是叫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啊!如果到山上,一定能看見遍地都是草莓藏在茂密的綠葉下,咬一口,又酸又甜,美味極了。孩子們最愛吃葡萄了,一顆顆,一串串,又大又圓,晶瑩透亮的,還散發出一陣陣誘人的香氣。

  當秋風送爽時,他把沉甸甸的果實奉獻給了人們。許多果子、稻穀都成熟了,一陣陣香氣撲入了我的鼻子。金黃的樹葉因為秋風的到來,像蝴蝶半翩翩起舞的飄下來。大地都換上了金色的衣裳。許多小動物都在勤奮的準備過冬。秋天是一位裁縫家。

  當冬風來臨時,這位姑娘總是保持沉默。大地媽媽換上雪白的棉襖。冬天雖然冷,但有我最愛吃的梨和甘蔗。

  家鄉的一年四季都是一幅美麗的畫面,我為我的家鄉感到自豪!

故鄉美作文3

  青山綠水,漁舟唱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我這鄉村老家,它是我記憶的源頭,也是我生命的避風港;它的美是潺潺溪流中的蜻蜓點破水面的微猗。它的美,是油油綠葉下知了唱夏日的歡歌,它的美,是藍藍天空上大雁穿過重雷的哀鳴。

  灑滿月光的鵝卵石小路連著河邊的小屋,在靜靜的鄉村夜裡,小孩子們用蒲扇把空中飛舞的“小燈籠”扇下來,用透明的玻璃瓶裝著,還在瓶蓋上鑽幾個眼,用線串著吊在臥室彷彿一個星星燈;小橋下魚兒與溪流演奏,橋是坐滿了乘涼的聆聽者,不過他們大多是不忠實的,有的抬頭抑望星空,有的聊聊家常,在晴郎的夜空裡總能看到明亮的北斗七星,它們像一把勺子,舀起了這片淨土的安溢。

  夏季雨後的小溪比平時增添了幾分風度,這時小孩子們三三兩兩的分成幾組,彼此幫助挺起水裡的鵝卵石,用手在裡面摸,因為河蟹總是在石縫裡掩藏著,如果抓兩隻公蟹放到一個盆子裡,它們會用大子夾住另一隻的腿,要是運氣夠好,還會抓到大龍蝦,它們是身材魁梧的`大力士,驕傲地在水裡摸行,彷彿要將整個小溪據為已有,往往每年的大雨之後,為數眾多的翹嘴魚會來小溪產卵,這也是一年一度的絕佳漁秀,稻田裡青蛙的鳴囊一鼓一鼓,彷彿世界聞名的歌唱家正演奏豐收的協奏曲,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農民們聽著蛙聲安然入睡,夢的那邊是滿滿的穀倉和一堆堆的紅薯。

  我愛我這故鄉!

故鄉美作文4

  期盼已久的暑假終於到了,媽媽帶著我坐上了長沙開往西寧的列車,踏上了千里回鄉之路,實現了我的故鄉夢,讓我真正領略了青海夏都的美景。

  到達西寧後,我們便迫不及待地去看門源的油菜花。出了市區,沿途就會看到大片青稞田和零星的油菜花田,我被這從未見過的風景吸引著。嫩綠的草場一望無際,牛群、羊群悠然的散落在草地上,有趣的是遠遠看去,我以為草場上是一塊塊石頭,等車開到近處時,我才發現原來全是一隻只羊!

  遠處的山脈高聳入雲,巍峨壯麗,細濛濛的小雨使空氣溼潤涼爽。這樣的畫面讓我忍不住下車拍照、歡呼、雀躍……就這樣不知不覺幾個小時過去了。眼前出現了成片成片的油菜花。原來是門源的油菜花觀賞臺到了,金燦燦的油菜花鋪天蓋地,望不到邊,宛如金黃色的大海。媽媽興奮地驚呼:“太美了!美的讓人窒息!”這時候的媽媽比我還像小孩子呢!她買了花環戴在頭上,站在花海中好像花仙子呀!趁她不注意,我用相機捕捉了這個美麗的畫面。花海中還有許多人在拍婚紗照。

  照完相我才知道原來門源並不是我們的目的地,我們要去的是祁連山,所以,看完油菜花後,我們便出發去祁連山了。海拔越來越高,草也越來越矮。羊群和犛牛越來越多了,看著犛牛個頭不大,胖胖的,跑起來還挺快,我一上前去拍照,它們便跑開了。可他們不怕車,經常搖搖擺擺地在公路上晃,擋住我們的去路,我們只有耐心地等著它們離開才能繼續前行。傍晚時分,我們到達目的地的時候在下雨,一圈雲圍著山腰,彷彿絲巾一般。幸運的是第二天是個大晴天。我們開始盤旋上山,卓爾山的藍天一碧如洗,大片的油菜花田與祁連雪山遙相輝映,像一幅巨型畫卷,美不勝收!天空中,白雲一會在右邊,一會在左邊,彷彿藍天觸手可及,雪山剛剛還在上面,一會兒就與我們並肩了,再繼續盤旋,我們來到了最高點:大冬樹山埡口。站在海拔4120米的大冬樹山埡口上,我大口吸著稀薄的氧氣,望著遠處的景色,感受著這片土地的遼闊與神奇。雖然我沒有在這片土地上生活過,但我依然被它的壯闊和寧靜震撼到了。這一刻,大自然神奇的景色讓我陶醉了!

  青海鳥島,鹽湖,天池……還有太多美麗的風景,我無法將它們說盡寫完,那金燦燦的油菜花海、一碧如洗的天空、滿山遍野的牛羊都深深印在我的腦海裡。

  大美青海,我的故鄉,我深深愛著你!

故鄉美作文5

  我的老家在河南省羅山縣昊家灣。爸爸說過,故鄉的春天是十分美麗的。清明節前,我隨大伯回故鄉一趟,真是親飽眼福了。

  吳家灣是個半山區。一進村,我發現爸爸講的那種泥巴牆、茅草屋都不見了,每戶人家住上的是紅色磚瓦房屋。在家裡歇了一會兒,大伯引我在村內走了一趨,只見房前屋後,栽花種樹,花香撲鼻,樹木高大,鬱鬱蔥蔥。街頭巷尾,人們正在劈築織簍,忙忙碌碌。

  第二天吃罷早餐,大伯帶我到地裡看看。我們首先來到北山,路邊的迎春花、紫薇花把山間小道鋪成了五彩的地毯。山上種滿茶樹。茶林間,穿著豔麗上衣的阿姨們正採摘著新茶,遠遠看去,就象神話裡的春姑娘下凡。

  來到村西,我看見一條小河。我問大伯這叫什麼河。大伯說:“銀河。”他指著河面上遊動的鴨群,接著說,“鴨子每天晚上在水邊下蛋,第二天大早,河邊淨是鴨蛋,使水色一也變白了,太陽光一照,銀光閃閃,那不就象銀河嗎?”大伯一邊興致勃勃地說,我一邊聽著默默地想:我的家鄉多美好啊!

  我們又來到地勢平坦的南烷。這裡是全村水田的地方。田何,農民伯伯叔叔腳不停、手不住地往田裡追肥。秧苗長得旺騰騰的。大伯笑了笑,自言自語地說:“苗兒肥壯,豐收在望。”我瞧瞧大伯喜悅的樣子,又瞧瞧一眼望不著邊的綠瑩瑩的農田,連連點頭。

  村東頭有幾排整齊的平房,說是過去副業隊用的。大伯告訴我:“現在副業生產由幾家專業戶承包了,這裡成了全村實驗站。”在這平房裡,年輕的“科學迷”,研究消滅害蟲、選種育種。大伯還說:“吃罷晚飯,這兒可熱鬧得很哪!”

  第三天天剛亮,我又隨大伯去看他自家承包的花圃。昨夜下了幾陣小雨,空氣顯得更新鮮。我們跨過小橋,來到“銀河一”西面,大花圃就出現在眼前。花圃裡栽種著牡丹,杜鵑,玉蘭,茉莉……有的象粉操,有的象喇叭,有的象燈籠,姿態都很美。小雨珠綴在葉片上、嵌在花瓣上,陽光照射,晶瑩閃爍,叫人目眩。

  回村的路上,大伯問我,“蔚蔚,你看家鄉美不美?”我立刻脫口說:“美!就象一個大花園!”

故鄉美作文6

  故鄉水土養育了我們,它好比我們的母親一般。在我們每個人的骨子裡都有一種鄉情,這並不亞於親情。或許這種鄉情只有遠在千里的有力才能更深刻的體會到吧!

  幾年前,我跟隨父母離開了那個兒時的樂園--故鄉,千里迢迢來到這裡。在這裡的幾年,無論運到什麼開心或難過的事,總是會勾起我對故鄉的思念。"每逢佳節倍思親"這句話真的一點也不假,每到節日時,思鄉之情就愈烈,歸鄉之情也愈急切。離開故鄉已經那麼多年了,但是故鄉的種種卻至今記憶猶新。

  依稀記得,剛邁入校園的稚嫩孩童,滿懷著激動與興奮。六七歲,什麼都不懂的年紀,天真而又傻得可愛。進入校園一切都覺得新奇,陌生的環境,陌生的面孔。竟沒有給我帶來一點膽怯,想到今後要在這裡讀書,和小夥伴們一起玩,竟然覺得無比自豪,從學校回家的路上,我象一隻快樂的鳥兒,嘰嘰喳喳的唱著專屬我的歌謠。

  依稀記得,在那冰天雪地的隆冬時節,人們都躲在屋子裡不敢出來,我們這一群活潑、不甘寂寞的孩子可受不了了。瞞著媽媽,偷偷的溜出來,個個都穿的象個企鵝,手和鼻子都凍的紅嘟嘟的,鼻子裡冒著白煙,大家看著別人可愛的摸樣,然後一起相視而笑,拿著雪團互相擲著,每個人身上都沾滿了白雪,活象個雪人。

  依稀記得,故鄉的豐收時節,田野裡滿是一大片一大片的金黃色。最令我們小朋友喜歡的就數玉米了,看著那玉米,就象看到那香甜的爆米花一樣,不禁流起了口水。這時節,也是蟲兒的盛期。最好玩的遊戲當然是到田野裡去捉蟋蟀,然後用狗尾草串起來,比賽誰捉的最多。

  依稀記得,那碧綠的田野,綠茵的草地,曲折的羊腸小徑,春夏秋冬都換衣裳的環境,那些兒時的傻事,我們一起哭過,一起笑過的場景。

  原來,我們對故鄉是那麼的依戀,如嬰兒依戀母親溫暖的懷抱一般。在此之前,我也曾讀過那些文人騷客關於思鄉的文章,總覺得他們是誇大事實。但現在看來,卻是感同身受。無論我們將來走多遠,故鄉永遠是我們停泊休息的港灣,是我們心底最深的眷戀。

故鄉美作文7

  我的家鄉臨潼,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璀璨、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地方。目之所及,風景秀麗;心之所想,無限魅力。

  驪山因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愛情而得名。在這裡,你可以吟誦千古名篇《長恨歌》,也可以撥動琴絃,奏一曲千古絕唱《霓裳羽衣曲》,思接千載,心遊萬仞。站在驪山山頂俯視,故烽火臺、貴妃沐浴池、蔣介石行宮、捉蔣亭等歷史古蹟盡收眼底。放眼望去,滿目皆綠,林木鬱鬱蔥蔥,風兒輕輕的吹過耳際,彷彿訴說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特別是張學良和楊虎兩位將軍活捉蔣介石,逼蔣抗日,促成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解救中華民族於危難存亡之際,更是為驪山在近代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可歌可泣的光輝一頁。來驪山,讓精神接受文化的洗禮,觸發你青春活躍的心靈。

  “冢下絕無藏匕客,可須兵馬俑三千”,世界八大奇蹟之一兵馬俑坐落在這裡規模宏大,氣勢磅礴,兵俑的形態千奇百怪,有的站著,有的跪著,有的騎馬,有的手持兵器……兵馬俑博物館文物更是琳琅滿目、精品薈萃,看的人目不暇接。兵馬俑已然成為陝西乃至中國對外的一張旅遊名片。

  臨潼石榴甲天下,九月笑臉迎嘉賓。每年九月中旬,當你來到臨潼,火紅的一片美景會吸引你的眼球,讓你停步不前!她就是臨潼的有名的土特產——石榴。白居易曾寫詩讚美:“日照血球將滴地,風翻火焰欲燒人”。石榴全身都是寶,石榴籽、皮可入藥,顆粒可以釀酒釀醋,是不可多得的養生佳品。臨潼有順口溜“吃臨潼石榴,日子紅紅火火;送臨潼石榴,添福添吉慶”。

  這就是我的故鄉臨潼!有這樣的故鄉我很自豪,歡迎朋友們來我的家鄉做客!

故鄉美作文8

  有一年春天,我回到家鄉。走進村子,首先看到幾棟兩層的舊式小屋。屋頂是六角型的,看上去很寬,其實很小,因為樑柱大,佔了屋裡的四分之一。

  “唧唧”兩聲,我抬頭一看,啊,是燕子!瞧,那隻活潑、機靈的小燕子正在為大地剪春。你再看,小燕子還在屋簷上叫,好像在說:“不借你的油,不借糧,只借你的屋來住住。”還有一些小燕子在巢裡爭著吃小蟲,彷彿從沒人打擾過它們那悠閒自得的生活。

  街上,還有一大群狼狗,臉上貼著兇巴巴的表情,好像憤怒得要想“吃人”似的。地上還有一些名副其實的“走地雞”,有的自由自地走來走去,有的走起來像跑步似的。它們到處跑,看得出它們已熟透了這裡的地形。可是,“走地雞”可怕人了,一見人就跑。

  再往前走有一個荷花池塘。池邊還有幾棵柳樹,柔柳隨風飄蕩。池塘裡有很多大片的蓮葉,蓮葉中還看到綠綠的蓮蓬。池中荷花最美,白白的花瓣,黃黃的花心,亭亭玉立其間。看著這美麗的風景,我不禁讚歎道“這裡實在是風景如畫啊!”

  一到晚上,你就會聽見一陣陣牛蛙“呱呱”的叫聲。抬頭一看,這裡的天空比城市的天空清晰多了。天上有圓圓的月亮,還有閃閃發光的星星,加上藍得發黑的天空,真是一個美妙的夜景啊!

  這就是我的家鄉,美麗可愛的家鄉!

故鄉美作文9

  煙雨絲絲綿綿,朵朵杏花盛開,一種高尚的故鄉情又激盪在心頭,久久不能平靜。行走在雨中,看不見前方的迷茫,只是在追隨著鄉情的氣息摸索前進。路邊的小草青青,鮮花的花瓣有的未開有的已慢慢凋落。

  煙雨散去,一抹紅霞攀上藍天。來到那片充滿東方神韻的杏林,小路依舊彎曲的延綿通向盡頭,小時候,這裡沒有籬笆,只是屬於孩子們遊樂嘻嘻的寶地。春季到了,杏花林裡又再現了昔日的嬌豔和繁雜,但是一切卻又顯得那樣有秩序,蝴蝶不在漫天飛舞,而是停在枝頭,去享受心中的那片光焰的綠地,陽光不再四處躲藏,而是盡心的去滋潤那一方熱土。

  故鄉情懷在激盪,心中的硝煙難以散去,憧憬著兒時那光輝的一頁。藍天下,我們捉蝴蝶,我們在歌舞中歡笑,享受著童年的逍遙。快樂的思緒萬千悠揚,永遠守護在我心靈的深處,渴望保留著那片兒時最美好的回憶,努力追憶著最美好的故鄉情懷。

  春季的故鄉,最美。你看,杏林在彰顯著生命的輝煌,藍天與大地舉杯在吟唱,每一個角落都有一個沒有羈絆的靈魂在歡呼雀躍,在生命的起點,創造出第一個美麗的樂章。

  夏季的故鄉,最豔。你看,莊稼在成長,生命在生長,力量在成長,勇氣在成長,萬物在成長,成長過後,大樹會結果,小草會長大。田野裡,小路旁,大樹下,所有生命的力量都在享受著最高巔峰的力量,帶給我們的,也是那一陣陣最幸福的美的享受。

  秋季的故鄉,最忙。你看,人們開始行動了,大街小巷,田間地頭,忙碌的故鄉人的身影在穿梭,身邊的一切都是力量,他們的信念就是以前的痛苦和汗水。故鄉的人,不怕忙,秋季最忙,秋季最快樂,最幸福,最充滿力量。

  冬季的故鄉,最靜。你看,白雪素裹在往日繁華的大地上,攏住了靈魂的昇華。冬季,故鄉的世界,沉重而莊嚴,這一刻,人們停下了,去享受慢的生活,在家中,盡情的享受著春季的快樂,夏季的完美,秋季繁忙背後的雀躍。

  故鄉的真情,不能用柔媚的語言去裝飾,太清脆,柔滑而清涼。

  故鄉情,表真情。一聲孩蹄聲,帶去了寂寞與沉靜,帶來的更是所有人那沉重的故鄉情。

故鄉美作文10

  家鄉,是一個神聖的地方,有很多令人懷念的味道。我的老家在宜興,那裡有很多美食:蔥油餅、手撕鴨、梅乾菜扣肉餅……而我最愛的,是那小小的、圓圓的小湯包!那個東西對我來說很重要。

  對於較少回家鄉的我來說,回到這裡就一定要去徐舍的街上吃一頓,而必點的就是那誘人的小湯包。

  我坐在小吃店的座位上,猴急猴急地左顧右盼,看著別人桌上的湯包一份份的上來了,心裡就會一陣的著急。聞著那一股股誘人的香味,對於吃貨的我來說,嘴裡不禁地流起了口水。而這時,我的小湯包上來了。九個湯包圍坐成一圈,比拳頭要小一點,它放在一個蒸籠裡,上面還有一些精緻的折皺。吃湯包可是有很多講究的,有很多人抱怨吃湯包卻喝不到湯,咬一口湯就全流走了。哎,那他們可真是外行啦!

  我小心翼翼地夾起湯包,先慢慢咬了一小口。裡面的“湯汁”立刻流了出來。我用嘴輕輕地吸了一口,頓時,舌頭上的味蕾就開心的跳起了舞呢!這實在是太美味了!這股湯如山上的清泉喝到肚子裡,都可以感覺到它們在胃裡歡樂的翻筋斗呢!然後把剩下的肉吞入肚中,你感覺到他雖像快艇那樣滑入了胃中,香味卻在唇齒間久久徘徊。

  雖然時代在變,國家在變,世界在變。可是,家鄉的美味不會變,愛家鄉美味的那一顆心,也永遠不會變。

故鄉美作文11

  因為從我的祖輩們都生活在浦東,所以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小浦東。我也非常自豪我是一個浦東人,因為浦東是一個充滿了希望和活力的地方。由於媽媽出生和成長在三林,現在我也學習生活在三林,所以,我就變成了一個“小三林”。三林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蘊藏深厚文化底蘊的城鎮。我熱愛我的故鄉——三林。

  說到三林,那必須提到三林老街。從我有記憶起,每年三林老街都會舉辦“聖堂廟會”。廟會的時候人頭攢動,浦東的美食和浦東的特色文化盡收眼底。你可以吃到正宗的傳統“老八樣”,可以吃到香噴噴的豬油搨餅,還可以買點早已名聲在外的三林醬菜……體驗一把舌尖上的三林。在廟會上你可以看到三林的傳統文化,三林的刺繡、瓷刻、三林的龍獅隊,三林的織布……我每次都會買上一兩件紀念品作為留念。

  說完了好吃的和好玩的,我也必須帶領大家領略一下老街的風景。三林港自西向東貫穿三林老街,南岸是楊柳岸,亭臺樓榭點綴其中,北岸是江南小鎮風情,湯氏、任氏、龐氏民宅等老建築。三林港上面有三座古老的石橋,平時有幾艘小木船停靠在河岸邊,人們依水而居。這些美景拼接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麗的江南古鎮山水畫。

  太婆告訴我,別看現在的三林老街這麼美,幾十年三林港曾經被現代工業和生活垃圾汙染,整天惡臭沖天。後來隨著浦東和三林地區的重新規劃,又經過這麼多年勤勞的人們的建設,才有了今天的三林和今天的三林老街。

  聽完太婆的話,我感觸很深:我熱愛的故鄉能有那麼迷人的景色,是因為有了我們黨正確的指導方向,是因為有著許許多多勤勞的人們。作為新時代的接班人,我更加應該認真學習,在未來肩負起建設祖國、建設家鄉的重任。我想,這也是我熱愛祖國、熱愛家鄉最實際的行動吧!

故鄉美作文12

  一池風景,勾勒在故鄉小屋旁。

  池邊的早春,是“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的早春。新,綠,是早春的特色,也是水池的特色。所有的新綠喲,在春風中,仿若天上的七仙女提裙翩舞,柔絲飄飄,深情婉婉。池的東邊是一片柏林,如彬彬有禮的紳士,他們在向迷人的春天發出約會的邀請;池的西邊就是溫婉多情的垂柳,她們在風中盡情地展露自己美麗的身姿;池的東南兩面都是小路,路下水上,是一叢叢羞澀的淺草,她們卻都在悄悄地偷瞄自己在水中的身影,不經意間又是一次愛美的裝扮。村裡的行人路過,一切又都靜默了,保持著少女般的矜持。

  夏日,一池藍天,是我最愛的風景之一。幽幽的藍,是一池不忍心玷汙的聖潔;純純的白和著那幽幽的藍,在這一池清水中凝成一塊巨大的琥珀,折射出由時光積澱下來的透明與美麗。

  聽,那一池風景還配有動聽的鋼琴曲。那一縷縷唯美的陽光是指揮,枝頭休憩的鳥兒是鋼琴家,一圈圈波紋是伴奏,樹葉的婆娑是熱烈的掌聲,而我,則是最忠實的聽眾。

  偶爾,會有一群活潑的鴨子和鵝來水池嬉戲。它們的到來,讓這裡寧靜的氛圍變成熱鬧的樂園。時而鑽入水底,時而互相競賽,時而啄起一隻田螺,時而洗洗光滑的羽毛,時而蜷頭在翅膀下游進幸福的夢裡。如果說這裡就是上帝創造的童話世界,那麼它們就是童話裡的精靈。

  池裡,還有遠山,只是不從特殊的角度很難發現。遠山時隱時現,第一眼,仿若池裡別有洞天。山如著青衫男子,清雅而神秘;山中是否有寺廟,廟中是否居有仙人?莫非人間仙境就藏匿在這一汪清池中?

  金黃的秋,在水池裡是達芬奇的一幅向日葵。找不到蕭瑟,只有成熟與收穫。這是收穫理想,收穫思想的季節,一切都在水中找到了答案。在水中,我們給予的是什麼,得到就是什麼。

  冬季,是國畫家用筆墨描繪的簡單而均稱的線條。畫家足足描繪了一池的冬季,被白雪覆蓋的小屋,用雪花裝點的柏林,淺抹一層白的柳條,以及那白雪是留有足跡的小路。池裡的冰,晶瑩剔透,如水晶;一縷炊煙,將整個冬季溫暖。

  這一池風景,溫婉,清晰,寧靜,簡單。這一池風景,是故鄉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