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第二單元]觀察日記X則> 關於觀察蝸牛日記彙編九篇

觀察蝸牛日記

關於觀察蝸牛日記彙編九篇

  很快一天又過去了,在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日記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日記頭疼,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觀察蝸牛日記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觀察蝸牛日記 篇1

  在最近的科學課上,我認識了一種可愛的、與眾不同的小動物,觀察這種小動物讓我大開眼界,它就是——蝸牛。

  科學課開始了,更多精品小學生作文請關注起步作文老師發下了一個小盒子,裡面有兩隻可愛的小蝸牛,蝸牛的殼是淺褐色的,上面佈滿螺旋狀的花紋。它的身體柔軟而光滑,身體下面是腹足,蝸牛爬行的時候會分泌一種液體,這種液體能溼潤蝸牛的腹足,還能保護它柔軟的身體不被尖銳的東西割傷呢!

  “不好了!不好了!蝸牛躲到殼裡不出來,怎麼辦?”我們著急地向老師求援。老師說:“把它放進一個裝滿水的瓶子裡,再耐心等待20—30秒就行了”。就這樣,兩隻可愛又膽小的蝸牛被放在一個裝滿水的瓶子裡,不一會兒,兩隻蝸牛都把頭和脖子伸出了水面,好像很討厭水的樣子。

  蝸牛怎樣排洩呢?原來,蝸牛從它那螺旋狀的“家”中間的小孔進行排洩,蝸牛的排洩物是一條一條的,很多人都沒有見過,但我們卻有幸在科學實驗課上見到了。

  蝸牛的殼是怎麼產生的呢?原來,蝸牛的殼是由一種構造叫“外套膜”所分泌和製造的,主要成分為堅硬的碳酸鈣與貝殼質。蝸牛的殼就像人的骨頭,更多精品小學生作文請關注起步作文所不同的是,人的骨頭長在身體裡面,而蝸牛的“骨頭”卻長在身體外面。

  沒想到小小的蝸牛身上有這麼多的科學知識!

觀察蝸牛日記 篇2

  20xx年10月24日星期二多雲

  我們今天老師要求要捉一隻或買一隻小動物,我選擇的是蝸牛。我從自家(露天)小花園裡捉了兩隻蝸牛,把它養了起來,它們的樣子小小的,有兩隻細細長長的處,如果你仔細看,還會發現,他的牙齒的數量,你是數不清的。

  20xx年10月25日星期三多雲

  今天老師讓我們觀察小動物的脾氣。我養的這兩隻蝸牛,他們都有著很固執的脾氣,把它放進水裡,他非要爬上岸來。

  20xx年10月28日星期六多雲

  今天老師讓我們觀察小動物的嬉戲,我養的這兩隻小蝸牛。他們倆很喜歡在一起玩,有時,一隻蝸牛爬在另一隻蝸牛的身上,有時,另外一隻蝸牛爬在一隻蝸牛的身上,他們都是一對不離不棄的好夥伴。

  20xx年10月29日星期天多雲

  今天老師讓我們觀察小動物的進食,我養的這兩隻小蝸牛。進食的速度,都很慢很慢。我先放了幾片葉子在他身旁,過了一個小時,我去看它們,發現葉子才少了一片。

  20xx年11月7日星期二晴

  今天老師讓我們觀察小動物的休息,他們只要一睡著就一動不動,把頭縮進了殼裡,只有用水,泡一會兒她才能醒來。

觀察蝸牛日記 篇3

  星期六早上,我寫完毛筆字去廚房洗手。 咦,水池上面的牆壁上有一隻可愛的小蝸牛。小蝸牛長得太怪了,它好像沒有骨頭,全身都是肌肉,身上揹著一座淡黃色的、螺旋形的小房子,頭上還長著兩對像天線一樣的觸角,只見它用扁平的像吸盤一樣的足,緩緩地向上蠕動,真是太奇妙了! 這時,我滿懷好奇地問媽媽:“媽媽,牆壁上怎麼會有一隻小蝸牛?”“可能是你奶奶送來的青菜上面的。”哦,原來是這樣,我還以為小蝸牛是從樓下爬上來的了。”說完,我就興致勃勃地拿來一個小盒子,輕輕地把小蝸牛捉下來放進盒子裡,小蝸牛頓時被嚇得縮進了小房子裡,一動不動。 於是,我就拿水來給它喝,又拿青菜葉給它吃……嘿,這個小東西卻不領情,任我用盡各種方法“誘導”,它還是不肯把頭伸出來,不吃不喝的,急死我了!

觀察蝸牛日記 篇4

  一天,不久下完雨,我走在回家路上,忽然看到草地上面有二隻蝸牛,一大一小,我源自好奇心,我當心的把她們帶到了家。我觀查了一下那二隻蝸牛,發覺大蝸牛並並不是像大家想像中的那般,只是更像一個大海螺。小蝸牛還略微像一點,倆對觸角,一對長、一對短,眼睛長在哪對長觸角上,殼圓溜溜。

  近幾天,我也常常盯住蝸牛看。我發現蝸牛是懶惰的,很大的蝸牛,常常一動不動地躺在小盒子上,也會掉到封面上,站著不動。有一次,我觀查了半個鐘頭,那一隻大蝸牛便是不願動一動,我確實心急了,就放了兩塊菜葉子進來吸引住他們。可他們便是不理我!小蝸牛的體殼太薄,人體緩緩動著,它的觸角能夠 伸縮式。用力輕輕地摸一下,小蝸牛會立刻縮成它的殼裡。我浮想聯翩的觀查著小蝸牛,看它是不是吃我給他們提前準備的葉子,發覺他們碰了一下葉子就離開,我又發火又心寒。過了一會兒,我忍不住愛看小蝸牛,我看見一片葉子漏了一個洞。沒多久,這幾塊白菜葉全被那二隻蝸牛吃完了。

  蝸牛一般 是夜裡出去主題活動,喜愛昏暗溼冷的自然環境。它經常漸漸地爬到大白菜葉子上,外伸觸角緩緩的先嚐一嘗味兒,再漸漸地剛開始大餐。

觀察蝸牛日記 篇5

  前天下樓的時候突然發現地上出現了很多的蝸牛,這種久違了的可愛的小動物,連續幾天的雨水給了它們舒適的生長環境,所以都出來活動了,呵呵。於是昨天趴在草叢裡抓到了三隻活的帶回了家,嘻嘻。這三隻個頭正好是大中小三個號,我分別給它們取了名字:大牛、二牛和小牛,哈哈。

  回家後在網上搜了搜如何飼養蝸牛,原來蝸牛吃的東西還不少呢。蔬菜、水果甚至吃紙。據說它吃的什麼顏色的食物拉的便便就是什麼顏色的,真有意思。我找了個空瓶子,墊了些泥土上面鋪了些葉子,這就是它們的家了。一開始它們還不太習慣,尤其二牛和小牛總是往外爬,大牛比較懶很愛睡覺。我虛掩著蓋子,給它們留些空隙,大概是爬累了,兩個小傢伙都貼在瓶蓋上睡了。

觀察蝸牛日記 篇6

  今天我觀察蝸牛,發現了許多我不知道的奧秘。

  蝸牛是一種爬行動物,它喜歡啃樹葉,它爬過的地方都有一層透明的粘液。你從遠處看,黑溜溜的.它跟一顆小石頭沒有太大區別,從近處觀察它,它可能有你的眼睛那麼大,才出生的蝸牛比小螞蟻大不了多少,我見過最大的蝸牛比成年人的耳朵還要大。蝸牛最明顯的是它沉甸甸的“小房子”,我很擔心它會被壓扁,可是“危險”的它一點也不在乎。蝸牛有一個扁扁的頭,頭上有一對觸角,觸角下有一對小而有神的眼睛。它有一個小腳丫叫——腹足,蝸牛是用腹足來爬的。它爬的時候非常慢,蝸牛經常出現在潮溼的地方,因此,下雨後能看見它的身影。

  我觀察蝸牛,發現了許多奧秘,我感受到了快樂,快樂在於觀察呀!

觀察蝸牛日記 篇7

  星期天,雨後天空晴爽,我出去到外面玩看見草地上有一隻蝸牛,我好奇,就拿回家。在家裡我仔細觀察,發現它頭上有一對觸角,嘴巴像一小縫,它是用腹足來爬行的,身上還揹著一個小房子,我用東西碰它一下,它就把身體鑽到貝殼裡,後來我把它放到水裡,它又從貝殼裡鑽了出來,蝸牛真是太可愛了。

觀察蝸牛日記 篇8

  今天,我去了哥哥家,一進門,哥哥就對我說:“快點,拿來一個塑膠袋,我帶你去捉蝸牛!”我們捉了一些蝸牛。

  回到家裡,我把蝸年放在桌上,拿來了一個放大鏡,開始觀察起蝸牛來。我發現,蝸牛的殼下方有一個東西,那是什麼?哦,它的名字叫腹足。

  我又找蝸年排便的氣孔,我拿著放大鏡仔細查詢,卻一無所獲。忽然,我發現蝸牛的殼上好象有個小孔,我立刻拿起放大鏡,沒錯,是氣孔,我立刻拿筆記錄下來。

  我還把蘋果、白菜葉子和雞腿放在桌子上,蝸牛對蘋果和雞腿都是無動於衷,卻向白菜爬去,原來,蝸牛愛吃白菜啊!

  透過這次觀察,我知道了蝸牛的身體和它愛吃的東西。

觀察蝸牛日記 篇9

  在科學課堂上,老師要我們觀察蝸牛。本來在課堂上聽了老師講蝸牛,我就感到很新奇。現在看到了真的蝸牛,我要把它仔細地觀察一番。它們的背上揹著一個漂亮精緻的“小房子”,柔軟的身體就藏在這個房子裡。它的觸角一對長一對短,在長觸角末端有一個小黑點,那是蝸牛的眼睛,是用來 感覺外界環境的器官。蝸牛的觸角好像盲人的柺杖,是用來觸控著行路的。蝸牛在走路的時候,如果用觸角接觸到障礙物,就會立即轉變前進的方向。但是,它真正 縮回去的原因,是為了自我保護。我把它們放在一個小盒子裡開始觀察。

  我發現蝸牛好像沒有骨頭,身體柔軟,全身溼漉漉的。頭部有一對螺旋形的觸角,對外界刺激有敏感的反應。如果把它放在陽光下暴曬,它們很快就從用薄膜封 閉著的“門洞”裡出來了,這說明蝸牛非常害怕強光的直射。蝸牛爬過的地方會留下一道白色的痕跡,在陽光下閃爍。這說明它行走時需要潤滑。

  可是,蝸牛的嘴在哪兒呢?我找來一個放大鏡仔細地看才發現一個很小的圓點,我想蝸牛一定吃得很慢。於是我做了一個實驗。我拿來一片菜葉放在盒子裡,把 蝸牛捉來讓它吃。我等了好長時間也沒有看到它吃菜葉,我就把盒子蓋嚴,不理它了,等我想起它時。我吃驚地發現蝸牛把葉子快吃完了。但我始終沒有看見它吃東 西 ,我想它可能是在黑暗中吃吧。我再仔細一看,盒子裡有許多黑色的小顆粒,放菜葉時並沒有這些東西,那一定就是蝸牛的排洩物了。我大概不理它大概五個小時, 這說明蝸牛是在黑暗中吃東西,而且吃得很慢。蝸牛真是一種神奇的小動物,特別是它那背在背上的保護著它的“小房子”,給人留下極其美好的感覺。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