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第二單元]觀察日記X則> 【精品】觀察日記集錦八篇

觀察日記

【精品】觀察日記集錦八篇

觀察日記 篇1

  星期天的下午,我跟爸爸到奶奶家去。聽說奶奶家的那條母狗生小狗了,我高興極了!到了奶奶家,我對奶奶說:“奶奶,我可以去喂喂小狗嗎?”奶奶說:“可以呀。”我拿上饅頭跟火腿腸跑去喂小狗了。

  我把火腿腸掰開分成幾瓣,往空中一拋,母狗一下子跳起來,搶到火腿腸,自己沒捨得吃,餵給小狗吃。小狗趴在地上一動也不動,狗媽媽一遍一遍的親吻小狗,用爪子拍,用舌頭舔。我跑去問奶奶:“奶奶,小狗不動,它怎麼了?”奶奶說:“噢,沒事,它可能是在睡覺吧。”

  這件事實在是太讓我感動了,狗媽媽也像人一樣愛著自己的孩子。回家後,我還是不放心小狗,會再找醫生給它看一看,我雖然不能每天都看到小狗,但是我還是非常細愛小狗的。

觀察日記 篇2

  9月20日 星期二 天氣晴

  昨天,媽媽給我幾個蒜,聲稱可以泡出蒜苗. 我有點兒不可思議了,這些大蒜簡直就像農村裡面糟老頭,別說體形了,那些青一層,紫一層,包在外面的"衣服"就好看不到哪裡去,恐怕扔了也沒人要.不過看著老媽一臉認真的樣子,我動心了,說不定真可以泡出蒜苗哩.懷著半信半疑的心情,我把盤子裝滿水,再放入大蒜,蒜就泡好了. 今天,我一大早就起來觀察.大蒜沒啥變化,只是底部變得土黃,上面出現了八九個小孔,密密麻麻,排列得很有規律.有的小孔上,還露出了潔白的小根,不到一釐米,潔白而細軟.像可愛的蠶寶寶,卻比蠶寶寶細小許多.我認為,這是一個好兆頭.

  9月21日 星期三 天氣晴

  後來,大蒜底部的根變長了,已有二釐米了.奇妙的是,大蒜頂部都鼓起了一個個小包.不久,小蒜苗就從包裡探出了小腦袋,綠油油的,十分可愛.給了"小胖頭們"濃濃的生機,好像早春的小草在尋找陽光的足跡. 現在,小苗有一釐米高了,白色中泛著淡淡綠色,還有著淺綠色的條紋,胖胖的身體告訴我小苗優良的身體狀況,還泛著植物特有的芬芳,一點兒也不像從大蒜中成長出來的.倒像一種名貴的植物.

  9月22日 星期四 天氣晴

  大蒜的根也非常漂亮,表面十分光滑,有一點透明,雪白雪白,猶如一條潔白的細繩,又宛苦一條價格不菲的銀絲,讓人感覺還能發出淡淡的光輝.但那濃濃的蒜臭味仍然掩蓋不了它的身份,也顛覆了之前我對它的第一印像. 蒜苗的變化比較明顯,頭部都裂開了一個個小口子,小小苗像趕集似的長了出來,苗尖深綠,苗身卻是橄欖綠,透著一股靜態美,而且身上長出了更小的苗,光蒜苗新鮮油綠,大蒜也開始泛綠了. 9月23日 星期五 天氣晴

  至今為止,大蒜根已經長得超乎我的想像,交錯,纏繞,怎麼也分不開. 蒜苗長得不錯,有一根,長得很粗壯,頂部油綠,是蒜苗家族中的高個子,碧綠的葉子如迎風招展的旗幟,活脫脫就像一個健美先生,我親切地稱它為"高肥帥". 還有根,底部白得透人,一道道顯眼又漂亮的淺綠條紋布滿全身,就像穿上了條紋外衣,頗具大小組風範,它叫作"白肥美".這根,歪歪扭扭,起名"長不直." 大蒜,謝謝你,給我了一片茂盛可愛的蒜苗小森林.

觀察日記 篇3

  xx年xx月xx日 星期x 天氣:x

  我有一隻非常可愛的小白兔,我給它起了個名字,叫做小白,我把它養在衛生間裡。

  小白兔的眼睛紅紅的,像剛剛哭過。耳朵與筆芯差不多長短。小白兔的嘴巴是三瓣嘴,聽說小白兔的三瓣嘴有一個傳說呢。

  傳說,兔子在天宮生活,因為貪吃,偷吃了聖果。被王母娘娘用銀針紮了三瓣嘴,然後把它押下人間。從此,兔子便在人間生活。

  小白兔全身都是白色的,好像跳進了白色的塗料裡。小白兔的耳朵可靈敏啦,只要有一點點響動,小白兔就會警覺的抬起頭,小小心心的探望一番,如果沒有危險,就會躺下來睡覺;如果有危險,就會“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小白兔不但可愛,而且聰明著呢。

  有一次,我獨自帶著小白兔去爬山,爬到山頂了的時候,卻忘了回家的路了。突然,小白兔跳下了地面,跑了起來,我呢?也跟著小白兔瘋跑。跑了不到半小時,就下了山頂。小白兔也停了下來。

  原來,小白兔在我爬山的時候,東張西望,所以記下了下山的路。

  可愛的小白兔,我喜歡你。

觀察日記 篇4

  xxxx年x月x日 星期x 天氣x

  我家陽臺前有一種特別的植物,我叫它蕃薯島。

  它是前不久奶奶從菜市場上買的一堆蕃薯的其中一個,被奶奶放到陰暗的角落。因為長期沒見到陽光,所以開始發芽了。奶奶喜歡種花,看見後便把它放到了裝滿水的花盆之中,和其它花一樣放在陽臺上,享受著陽光的照耀。

  日子一天天過去,它很快吸足了水份,讓小芽變的茁壯,慢慢的又長出了小巧玲瓏只有指甲大小的葉子,再慢慢地變的更加翠綠。再後來,終於在那紅紅的土壤上長出了一棵又一棵的小樹苗。走近之後,你會看到成片成片的葉子手拉著手,快樂地生活在蕃薯島上。

觀察日記 篇5

  我們人珍愛自己的生命,動物也應該珍惜自己的動物哦!

  以前,在我們家裡有一隻大狗生了許多小狗,棕色的小毛,兩隻大眼睛,圓圓的小臉蛋,見我就搖起尾巴衝我笑。它是我最喜歡的一隻小狗,小狗開開心心的生活著,我們一起玩耍,摔跤······生活的很有趣!但是——我的小狗忽然有一天不高興了,總是趴著,不和我玩,而且什麼都不吃,它多麼的可憐呀!“它活不了了!”我傷心的說著。爸爸聽了也點了點頭。“但是它也許會珍愛自己的生命的!”我傷心的說。“不,不,它···活活···不了····几几···天了”那能活幾天?“我激動地說。”也許是一兩天吧。爸爸說。我傷心的點了點頭。

  一天過去了,小狗並沒有動靜,只是還是趴著。第二天,小狗和我玩了起來。我本以為它已經好了,但是,第三天又變成了原樣。第四天···第五天······我數著。

  正當過著第六天的時候,小狗沒精打采的跑到大門前,望著太陽,也許它在許願,但是,他卻躺下了閉了眼睛,我以為他睡著了,但是後來我回到了屋裡,一會,爸爸說:“你喜歡的那隻小狗給死了。”我傷心的哭了。

  媽媽卻在旁邊安慰我說:“小狗它沒有忘記你,難道你沒有發覺嗎?它比你爸爸想象中多活了幾天!我聽了擦了擦眼淚說:”對呀,我怎麼沒有想起來呀!於是我不再哭了。

  我家的小狗雖然已不在但我知道了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小狗就是珍惜了最後幾天的生命!

觀察日記 篇6

  我的水仙花又長高了!最大的球莖中間最大的那個芽已經長出了六片長長的葉子,而且,從葉子中間長出了一個小扁豆;它是青綠色,有一層薄薄的膜包著,裡面好像還藏著幾顆小扁豆粒兒呢,媽媽說,那是水仙花的花骨朵兒!這個芽上的葉子已經有16.4釐米高了,有2.2釐米寬,快1毫米厚了。它的葉子長長的、扁扁的,越往上顏色越淺,是淺綠色的,越往下顏色越深,是青綠色的'。

  這頭水仙花已經有十一個芽兒了,每個芽上差不多都長了58片長葉子。花骨朵兒也不止這一個芽上有,十一個芽上已經有了六個花骨朵,而且都是扁扁的,像個小扁豆似的。不久以後,水仙花就要開花了!

  水仙花的根兒也是我最關注的了,長長的、白白的,很像綠豆芽兒或黃豆芽兒的根,也更像榕樹爺爺的鬍子,但是,它脆脆的,不小心容折斷。

觀察日記 篇7

  一天,我去買了一些綠豆,放進有水的小瓶裡,然後把一張保鮮膜貼上去。

  接下來,我不停地觀察著瓶子裡面綠豆是否有變化。過了2小時,綠豆仍然變化不大,只是漲大了一點。我想:綠豆,綠豆,你快點發芽吧。第二天,我看到瓶子裡的綠豆長出了一些白白嫩嫩好像一條尾巴一樣的小芽,衝破外衣,鑽出來呼吸新鮮空氣。綠豆讓我見識到它生命力的強大。第三天,豆苗慢慢地長出了兩片白裡透綠的葉子,綠豆終於發芽了。第四天,我去換水時發現,豆苗長得快有瓶子的一半這麼高,葉子也變大了,而且葉子也從原來的白色變成了嫩綠色,哦,葉子長大了。第五天,葉子從嫩綠色又變成黃色。豆苗又長高了4、5釐米,一些綠豆皮貼在葉子上,大人說:“可以吃了。”綠豆長得真快啊。

  從觀察中發現,綠豆長成豆芽的生長過程非常短。

觀察日記 篇8

  今天我從花鳥市場買了兩隻蝸牛。

  一到家,我就仔細觀察蝸牛,發現蝸牛的殼是螺旋狀的,而且兩隻蝸牛殼上的花紋不一樣:一個是花紋向左旋轉,叫左旋紋;一個是花紋向右旋轉,叫右旋紋。是不是很有趣呢?它們長著兩對奇怪的觸角,一長一短的。如果用鉛筆去碰它的觸角,觸角就會“嗖”的一下縮了回去。

  當天我還去了自己的花園裡撿了幾片樹葉和樹枝,又挖了一點潮溼的土壤,再把這些東西拿去佈置蝸牛的生活環境,能讓蝸牛適應我給它的家。

  我和蝸牛還有趣事哦!我給蝸牛餵食物這件事就是個例子:我

  顆粒,放菜葉時並沒有這些東西,那一定就是蝸牛的排洩物了。我大概睡了三個小時,這說明蝸牛是在黑暗中吃東西,而且吃得很慢。

  蝸牛真是一種神奇的小動物,特別是他那背在背上的保護著它的“小房子”,給人留下極其美好的感覺。

  蝸牛是一種軟體甲殼類小生物。它爬行的很慢,揹著一個大大的“房子”,呈螺旋狀,有左旋的,也有右旋的,左旋的非常少見。

  我把十幾只蝸牛裝在塑膠碗裡,拿出最大的一隻放到另一個碗裡,找來放大鏡,開始觀察。

  聽說把蝸牛放進水裡,就可以使它探出頭來。恰巧,這隻蝸牛被我嚇得把頭縮排去了,我打了一些水,往裡面

  倒。不一會兒,蝸牛就乖乖地探出頭來,並伸出兩個長長的觸角。我仔細地用放大鏡觀察它。發現,蝸牛的下腹部有很多點點,這是什麼呢?有什麼作用呢?我又繼續觀察,發現蝸牛的殼上還有一個小洞,這又是起什麼作用的呢?於是,我帶著這兩個疑問來到媽媽面前詢問。媽媽回答說:“蝸牛腹部下面的小點是它的腹足,蝸牛就是依靠這些腹足爬行的,殼上的洞是蝸牛的氣孔呀!”“噢!”我恍然大悟。

  爺爺告訴我,蝸牛通常是晚上出來活動。因為它害怕白天直射的陽光,喜歡棲息在陰暗潮溼的環境裡,所以一般太陽下山後才出來。它慢慢地爬到青菜葉子上,伸出觸角輕輕地嘗一嘗味道,再慢慢地開始美餐。

  透過觀察,我瞭解了很多關於蝸牛的小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