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高中作文> 以家為話題的高中作文(精選7篇)

以家為話題的高中作文

以家為話題的高中作文(精選7篇)

  相信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特別是作文中不可忽視的話題作文,話題作文往往不限文體,允許考生自由發揮。我們該怎麼去寫這型別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以家為話題的高中作文(精選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以家為話題的高中作文1

  每天,都是爸爸忙東忙西的吵鬧聲把我從夢鄉叫起,使我從夢中回到了家!

  家,是每個人值得依靠的地方,在我幼小的時候,媽媽常輕輕地朗誦“爸爸如山,媽媽如海,一東一西呵護著我,組成幸福家庭”的詞句,哄著我進入甜蜜的夢鄉,每當回憶起在幼小時媽媽朗誦起這首詞句時,我不禁油然而生一種對家的眷戀之情。

  週末時

  週末,我總是想多睡一會,但媽媽總是把我早早的叫醒,說我是太胖了,帶我晨練。

  “先是繞著學校的操場跑三圈。”媽媽邊跑邊說。{因為我家住在學校旁邊!}

  “我不想跑,好累啊!”

  “快跑。”媽媽瞪著眼赫赫的告訴我。

  “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三四。”{要命啊!!!}

  終於,熬過了早晨,我回到家就做作業。媽媽爸爸就開始忙午飯。

  廚房裡

  鍋碗瓢盆噼啪聲響,爸爸把準備好的材料下了鍋,媽媽則是在一旁做美味的西紅柿炒蛋,饞得我只好在一旁流口水,只好默默的告訴自己快好了,在等一會吧,總會等到的。

  哈哈,熱騰騰飯菜終於端上了桌,惹的我直流口水。沒有洗手就抓了一塊五味鵝的肉拼命的往嘴裡塞。哇!好燙,只好讓我不停的吹氣,爸爸見了,就笑呵呵說我這隻小饞貓是自找苦吃,誰叫我是饞到家了呢,哈哈!

  下午

  爸爸媽媽和我一起看電視,上網,看書,網購。有時爸爸還會和我一起下下圍棋,有時教媽媽一些英語小知識,提高一下媽媽的英語水平。

  一晃眼的功夫,又到了晚飯時間了,媽媽就去下廚了。

  月色下

  在月色下散步是一件很愜意的事情,爸爸的左手媽媽的右手勾著我的雙手組成了和睦的一家子,我們都在笑,笑得那麼的甜!

  夢鄉好甜

  finally:

  在我的想象中,我想說的是隻有我這幸福小家,才能為我遮風避雨,伴著我幸福成長。我永遠愛我的家,我將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爭取用智慧把我的家建設得更加美麗、可愛,用勤勞的雙手為我那幸福之家錦上添花,為我那幸福的一家人給予美好的生活!

  以家為話題的高中作文2

  有人說,家園是避風的港灣;有人說,家園是我們的根之所在;也有人說,家園是情感的發源地。

  我想每一個人都該有家園吧,有家園的孩子永遠都擁有一塊心靈的天堂,每當遇到創傷或挫折時,都會在第一時間想起家園,想起爺爺奶奶的疼愛,想起父母的關懷,多麼想一下子回到家園那溫暖清新的環境中,享受心靈的療傷。我想此時,你的心裡一定會好過些,舒服些,這也許就是家園給了我們一種潛移默化的心裡治療吧。一份疼愛,讓我們享受親情的甘露;一份關懷,讓我們吮吸營養的精華;一份舒適,讓我們體驗家園的真諦??

  一個孩子,在離開家園遭遇挫折後一定會在夜暮來臨時,躲在拐角,獨自一人偷偷地哭泣吧,夜空中,無比悽慘早已滲透進你的靈魂深處,淚灑大地,大地之母也為你締造了一份夜的寧靜,沒人打擾,讓你獨自一人盡情排解遠離家園的苦痛,讓你體驗夜的懷抱,慢慢消融你心中的感傷,家園是避風的港灣。

  我想每個人都該有家園吧,即使像老大爺那樣失去了家園,也還有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園的大門永遠為你敞開。每個人失去了家園,不免會有一種難以言語的惆悵,就如老大爺一樣,即使家園被毀了,但還想去家園看一看,去看一看有沒有自己親手種的果實蔬菜,因為那終究是生我育我的家園啊。無論如何那種千絲萬縷剪不斷理還亂的情結是怎麼也揮之不去的,即使新的安置點再好,但也永遠抹不去這種思鄉的情懷,只因為家園是我們的根之所在。

  以家為話題的高中作文3

  每個人都有家,但我覺得我的家,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家。

  爸爸是個大管家,整天精打細算。媽媽性格開朗,既溫柔又活潑。我則像一個小廣播,會給全家帶來歡樂。在這個家中,我感受到父愛,每到冬天,上學前,爸爸都把我的鞋子烘熱,再讓我穿上,讓我一雙冰冷的小腳得到溫暖。同樣,我也會感受到母愛,那是一個週末的夜晚,我和媽媽去逛街,一路上,寒風呼嘯著向我們襲來。媽媽摸著我那冰冷的小手,便把自己的手套給了我,而自己那雙手已經被凍紅了。

  啊!父母的愛是何等的珍貴,再想想平時自己的所作所為,真羞愧。在家裡,父母是我的長者,更是我遊戲的夥伴。

  記得有一次,我趁爸爸午睡時,給他紮了兩個小辮子,弄得爸爸哭笑不得,把全家人都逗樂了,歡笑聲在屋子裡久久迴盪。

  家是快樂的海洋,家是溫暖的港灣,無論走到哪裡,我都會想念她。

  以家為話題的高中作文4

  生命的旅途中,家猶如溫暖的懷抱,讓我們能依偎在它的懷抱裡,每個家有酸、甜、苦、辣,但我這個家,給予我的是甜的。

  每次我回家一踏進門,總會對著爸爸和媽媽打招呼,這才覺得安心。記得有一次,雨“嘩啦”不停地下,我撐著傘回家,到家門口誰知我的雙鞋被雨淋溼了,我把它脫了放在一旁,爸爸見了說:“女兒呀,鞋溼了放到門旁,不要弄得滿地是水。”“好的。”我應著。說罷,我把雙鞋放在門旁。媽媽回來了,見了那雙溼鞋,著急地跑到我房間問:“我的女兒,你有沒有淋溼身體呀?快,讓媽媽看看。”我微笑著說:“我沒事,只淋溼了雙鞋。”“沒淋到身體就好,媽媽叫你爸爸用吹風機吹乾你的鞋。”媽媽的神情平靜了下來。下午,我剛要上學問媽媽:“媽媽,鞋吹好了嗎?”媽媽對我說:“你爸爸在吹。” 我應了一聲走到樓下,見爸爸正在全神貫注地吹鞋,問: “爸爸,鞋吹乾了嗎?”“快好了,寶貝。”爸爸邊吹鞋邊應。吹了一會,爸爸把那雙溼淋淋的鞋吹得暖烘烘的,我穿進鞋,舒服極了,覺得從腳底暖到心窩裡。當我把鞋穿好,爸爸已把我的車牽了出來,說:“女兒,上車吧。”“好,我來了。”我急匆匆地跑到門外騎上車上學,回頭望著爸爸,朝他揮揮手,開開心心地去學校。

  多麼和諧的家庭,它給了我多少溫暖,多少愛,生活在這樣的家庭中,怎麼不會感到生活的甜美呢?

  以家為話題的高中作文5

  我的父親,他個頭高高的,臉上總是露著一幅和藹的笑容。語氣動作間總是會帶著一絲穩重,他經常在我犯錯時耐心地教導著我,永遠只考慮著我的安全和品質,他在我傷心時永遠會給予我鼓勵和關懷,他總是在學習上鼓舞著我。不得不承認,他有時候比我還愛學習,經常會跑到我這來借書,然後“廢寢忘食”地讀了起來。

  父親在家中永遠是老大的地位,媽媽也都只敢聽他的話。父親支撐著這個家庭,但卻一點抱怨都沒有。他總是自己偷偷地吃苦,在面對我們時卻又露出一副閒適自得的表情。父親,在自己默默付出的行動中,隱藏了多少對我和媽媽的愛呢?父親,是這個家的精神支柱,是維持、創造這個家的一個偉大核心,永不破碎。

  我的母親,她總是喜歡穿著打扮,喜歡在我和父親面前親手展開一場時尚秀。母親雖然在家中的地位不比父親大,但她卻總能活躍起這個家庭的氣氛,不會讓這個家庭變得像字型一樣枯燥乏味。

  母親總是能在餐桌上、客廳裡、臥室裡隨時講出幾句能讓我與父親哈哈大笑的故事。母親,在這個家裡,當然也是十分重要的呢!

  家,我不相信有人會不戀家。也不相信一些“浪子”在外面流浪會不想家,會不思念家人。家或許是一個你想忘也忘不了的地方!家總有讓你牽掛的東西,那些東西,是無論用多少錢也換不來的。無論多豪華的飯店,也比不上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家。俗話說得好:“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這話說的沒錯,一點都沒錯!就算讓你在五飯店的總統套房住著,也比不上在家住得舒服。而飯店,或許真的只是像字典裡所說的那樣——一個住所。而已!

  何謂“家”?家是一個幸福的地方,那兒充滿的是親情的味道。家就是無論外頭多冷,都能讓你感到無比溫暖的地方。家就是有人讓你靠,哭了有人聽你說,甜了有人與你分享的地方。

  家,是由人組成的。珍惜好家人,失去後才會懂得家是什麼。

  以家為話題的高中作文6

  我先是被鳥的鳴聲吵醒的。

  是個夏日的清晨,大概有幾十只小鳥在我窗外的槭樹上集合了,除了麻雀的吱喳聲之外,還有那種小綠鳥的嚶嚶聲。我認得那種聲音,年年都會有一兩對小綠鳥來我的樹上築巢。在那一段時間裡,我每天都能聽到它們那種特別細又特別嬌的鳴聲,聽了就讓我想微笑,想再聽。

  屋子裡面還留有昨夜的.陰暗和幽涼。窗簾很厚,光線不容易透進來,可是,我知道,窗戶外面一定有很好的太陽,因為從鳥的嗚聲裡,可以聽得出它們的雀躍和歡喜。

  而且,孩子們也開始唱歌了,就在我的窗下。仔細分辨,唱歌的人有的是坐在矮牆上,有的是爬在樹上。他們一面唱一面嘻笑,那種只有孩子們才能發出的細嫩的歌聲,還有不時因為一種極單純的快樂才能引起的咕咕格格的笑聲,讓睡在床上的我聽了也不禁微笑起來。

  原來,早起的孩子和早起的小鳥一樣,是快樂得非要唱起歌來才行的啊!

  在這些聲音裡,我也聽出了我孩子的聲音,對一個母親來說,自己孩子的聲音總是特別突出、特別悅耳的。一早起來不知道有些什麼事情讓他們覺得那麼好笑的,那樣清脆和圓潤的笑聲,真有點像荷葉上的露珠,風吹過來時就滑來滑去,圓滾滾的、晶亮亮的,一直不肯安靜下來。

  然後,忽然間傳來一聲低沉的喝止:“小聲一點,你媽媽還在睡覺。”

  那是一種低沉而寬厚的男中音,是比我起得早的丈夫出去干涉了。其實,這個時候我已經完全醒了,可是我願意假裝安靜地躺在床上,享受著他給我的關懷。

  在陰暗和幽涼的室內,在我們乾淨而舒爽的大床上,我一個人伸展著四肢,靜靜地微笑著。把臉貼近他的枕頭,呼吸著我最熟悉的氣息,枕頭套的布料細而光滑,觸到我的臉頰上有一種很舒服的涼意。這是我的家,我的親人,我熱烈地愛著的生命和生活。我雖然知道在這世間沒有持久不變的事物,雖然明白時光正在一分一秒地逐漸流失,可是,能夠在這一刻,能夠在這個夏天的早上清楚地感覺到自己的幸福,一種幾乎可以聽到、看到和觸控到的幸福,我恐怕是真要感謝窗外那十幾棵的槭樹了。

  在房子剛蓋好的時候就種下的這些槭樹,長得可真是快,七八年前只有手臂樣粗細的幼樹,現在卻個個都是龐然巨物了,跟著四季的變化,把我們這棟原來非常普通的平房也帶得漂亮起來。它們實在很漂亮也很盡責,春天時長出好多軟軟的葉子,綠得逼人,一簇簇的小花開得滿樹,在月亮底下每一小朵、每一小簇好像都會發亮。夏天時給我們整片的濃陰,風吹過來,說要多涼就有多涼。秋來時可以變得很黃很紅,幾乎所有路過的人都會忍不住摘下一兩片。到冬天的時候,滿樹的葉子都落了,屋子裡就會變得出奇的明亮,而那些小綠鳥留下的窩巢就會很醒目地在枝杈之間出現了。孩子們爬上樹去拿了下來,當作寶貝一樣地獻給我,小小的鳥窩編織得又圓又溫暖,拿在手上雖然沒有一點重量,卻能給人一份很紮實的快樂。

  對我來說,我的這一個槭樹下的家,和它的小小窩巢也沒有什麼不一樣啊!

  我越來越愛我這個家了。仔細想一想,從小到大,我好像從沒能在一個地方久住過。年少的時候,愛向朋友吹噓,扳著指頭向他們數我走過的地方和搬家的次數,越數越多,越數越興奮,讓那些從來沒離開過家的朋友們聽得一怔一怔的,我就會越發地眉飛色舞起來。

  長大了以後,慢慢地懂了,遇到有人問起,也不大愛說了。心裡面有了一種說不出來的悶悶的感覺,好像有一種委屈,也有一種不安,更有一種渴望。

  渴望的是什麼,自己也不大清楚,不過倒是常常會做著一種相似的夢。在那種夢裡,我總是會走到一扇很熟悉的門前,心裡面充滿了欣慰的感覺,想著說這次可是回到家了,以後再也不會離開了,再也不會走了,然後,剛要伸手推門,夢就醒了。

  每一次都是這樣。只要是夢到回家,每一次都是這樣,剛要推門、剛要看清楚家的面貌,剛要享受歸來的快樂,夢就醒了。

  在小的時候,家對於我來說,就是父母所告訴我們的那些祖先所傳下來的美麗的故事,就是那一片廣大的原該屬於我們的土地,小小的心靈因而總覺得自己和身邊的其他人是不一樣的。等到長大了以後,出了國門去到歐洲讀書的時候,才恍然於民族之間真正的異同,才發現,原來不管我怎樣戀念於那些美麗得如神話般的故事,不管我怎樣耿耿於懷那失去的塞外芬芳的草原,命運既然把我安置在這裡,一定有它的寓意,我真正的家應該就是這裡了。我和所有的朋友一樣,從小一起長大,說著相同的話,懷著相同的心思,揹負著相同的負擔,我實實在在是一個和身邊的朋友們完全相同的人啊!

  因此,在歐洲的學業告一段落以後,就強烈地想要回來。開始的時候,長輩們並不太諒解,大家都希望我們能再考慮一下。丈夫和我,兩個人求學的過程一直很順利,如果再多留幾年,也許還能再多有一些發展。可是,我們兩人一封又一封的信寫回家,只希望能讓我們回來工作。

  終於,他的母親同意了。接到信的那天晚上,布魯塞爾正下著大雪,我和他牽著手在漫天雪花的馬路上飛奔而過,一面跑一面笑,路旁有行人停下來微笑地注視著我們,我就向他們揮手,大聲地說:“我們要回家了!我們可以回家了!”

  真的,我那時候心裡只有這一個快樂的念頭;我沒有什麼遠大的志向,更不認為我能有些什麼貢獻,我想回來的原因其實是非常自私的,流浪了那麼多年,終於發現,這裡才是我唯一的家。我只想回到這個對自己是那樣熟悉和那樣親切的環境裡,在和自己極為相似的人群裡停留下來,才能夠安心地去生活,安心地去愛與被愛。

  所以這個槭樹下的家,就該是我多年來所渴望著的那一個了吧。不過是一棟普普通通的平房,不過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家庭,不過種了一些常見的花草樹木。春去秋來,歲月不斷地重複著同樣的變化,而在這些極有規律的變化之中,樹越長越高,我的孩子越長越大,我才發現,原來平凡的人生裡竟然有著極豐盈的美,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我的心中因而

  常常充滿了感動與感謝。

  昨天傍晚,因為不放心後院裡新移植的荷花,儘管從臺北忙了一天回來,儘管天色已經很暗了,我仍然開了後門去探視。院子裡很安靜,荷花也無恙,這個時候,我聽到在我身後的番石榴樹上,在濃密的枝葉間,有小鳥撲著翅膀的聲音。晚霞已從暗紫變成深灰,其他的小鳥們早就睡著了,只有這隻小鳥在翻來覆去地撲著翅膀,大概是一隻新來的吧,也許還不習慣。我屏息地站在樹下,聆聽著它小小的微弱的聲音,好一會兒之後才慢慢靜止,它終於睡著了。在我的已經開始結果的高大番石榴樹上,它終於有了一個還算滿意的窩。

  我想,到了早上,它一定會和那幾十隻在我窗前喧鬧的鳥群會合,在槭樹上唱一些快樂的歌的吧,而在槭樹下的孩子們,恐怕到時候也是一樣會忍耐不住的。

  我想,對著那樣美麗的一個早上,任誰都不得不從心裡唱起歌來的啊!

  以家為話題的高中作文7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小時候看見這句話很不理解,不就是故土嗎?四海為家,豈不灑脫。又因為我小,從未踏出家門半步,那強烈的思念之情便無從體會,直到遠離家,踏入了高中的校門。我才明白,故鄉亦家,家亦故鄉。

  “叮鈴鈴,叮鈴鈴。”鬧鐘響個不停,我不耐煩的關掉了它,心中堅定地想,就再眯一會兒,一會兒。就這樣,再望向鬧鐘時,全身冷汗,竟然都上課好幾分鐘了,懷著忐忑的心情向教學樓奔去。心中默唸著老師還沒到,還沒到,沒想就和老師撞了個滿懷。結果可想而知,被老師嚴厲而又語重心長地責罵了一遍後,就默默地在教室後面站了一節課。腦中不禁回憶起母親轟我起床時,我幽怨的眼神,現在既感激,又懷念。家,我想你了。

  晚上,望著那傾瀉而下的月光,四周格外的寂靜。那一刻,我明白了離家是何等的煎熬,雙眼早已被淚水所充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千古名句,訴說不盡的是,濃濃的思念之情。

  “起床了,再不快點,就遲到了。”我彷彿聽到了母親地召喚,但睜開眼睛,只有一陣頭暈目眩,這時我才明白我生病了。讓舍友請了假後,就重新又趴了回去。想著,起來一切就好了。睡夢中,母親擔心的話語,焦急的眼神在我的腦海裡浮現,但全被口乾舌燥的難耐所打破,但再也沒有了,早已遞到手邊的溫水。無奈地自己起身,端著手中傳遞出絲絲溫暖的水杯,惆悵的望著窗外澄澈的天空,禁不禁呢喃到:“家,你在那裡。”

  路旁青翠筆直的青松向後飛奔而去,看,在前面是一座公園,一個超市,一座小山坡。一切的一切,原來早已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腦海裡。我彷彿早已穿越了時間,穿越了空間,望見了那日思夜想的家,淚水不禁緩緩地湧出。為什麼我的眼裡長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

  未踏離故土,卻開始思念,這就是故鄉情。未遠走他鄉,卻開始懷念,這就是家的魅力。故鄉亦家,家亦故鄉。願自己的家與故鄉同在,自己的故鄉與家同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