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感動> 有關感動的作文三則

感動的作文

有關感動的作文三則

  【佳作1:感動饋贈】

  一次,我和一位朋友結伴去外地旅行。火車上的時光很是難以打發,幸好列車播音室不斷地播放著一些很好聽的樂曲,聽著這些樂曲,倒是一種很有情調的享受——這些樂曲都是旅客們點播的。

  “其實,聽著這些樂曲,我的心裡常常十分感動。”朋友忽然說。

  “感動什麼?”

  “為這些點播者啊。”

  “你知道他們是出於什麼動機嗎?”我笑道。

  “不論他們是出什麼動機,我覺得自己都有理由感動。”朋友說,“如果他們為了獻給我們祝福,那麼我們應當感動;如果他們是為了讓我們和他們共同分享快樂,那麼我們也應當感動;如果他們並不快樂卻想給予我們一些快樂,那麼我們就更應當感動。不是嗎?”

  “可是你看看車廂裡的這些人,誰像你這麼容易感動?”我環視周圍,說道,“說不定還有人嘲笑他們,說他們既幼稚又神經呢。”

  “所以我為這些人感到有些悲哀。”朋友說,“在今天,當人們滿耳朵聽到的滿嘴巴講出的都是‘人心不古,世風日下’的感嘆時,卻不曾想到:有許多人連這種最起碼的感動都會遲純都會麻木都會吝嗇都會熟視無睹——甚至還會失去。也許只有到了有一天,當人們都能夠珍視感動、習慣感動,並且常常互相饋贈感動時,我們的世界才會變得真正美好起來吧。”

  感動。看著朋友的面龐,我忽然想:感動到底是一種什麼情緒呢?是不是對生活的感恩?是不是靈魂裡的觸動?是不是一顆敏銳的心最溫暖最柔軟的那一部分?

  也許這些都是,也許不僅僅是這些。

  我為自己對感動的感動而深深感動。

  【佳作2:回味感動】

  翻書的時候,一片銀杏葉悄然滑落。

  我彎腰,拾起,驚覺這是初中畢業時同桌送給我的,背面上寫著“珍重,朋友!”不記得當時是否有種想哭的衝動,只是現在,枯黃的葉片上早已是滴滴淚痕。想起,這世上還有一種心情叫感動。

  很長一段時間,我似乎已經忘了感動的滋味,是我心已冷漠,還是我的心被一些無關緊要的東西充斥得沒有了空間?

  曾有朋友寫給我這樣一句話:“我們之所以會擦肩而過,不是因為無緣,而是我們的生活中少了兩個字——感動。”的確,我們的心因此不再敏感,我們不再用心收藏起身邊的一絲一毫感動,只有當我們錯過它,再回首時,才發現原來我們真的失去了很多。

  總有人抱怨這世上可感動的事情越來越少。可是,只要我們靜下心來想一想,你就會發現,其實感動無時不在,無處不在。

  讀書累了,父母為我們削個蘋果,是感動;口渴了,朋友幫你打回一杯水,是感動;沮喪時,得到一句寬慰的話,是感動;高興時,有朋友與你一起分享快樂,是感動;平凡的日子,收到一份小小的祝福,哪怕只是一片花瓣,一片樹葉,也是感動……

  人啊,每天被多少平凡的事情感動著!或許,有時正是由於它們的平凡才讓我們視而不見。有這樣一句話:“人之所以會感動,是因為他生活在愛之中。”紅塵有愛,人間有情,我們又有什麼理由要讓庸碌矇住我們的眼睛而無法感受感動的滋味呢?

  感動是什麼?一千個人有一千種答案。但,無論是誰,都無法對一個毫無感情的人說出感動究竟是什麼。因為感動不是用嘴說出來的,而是用心品出來的。

  感動,如沁人心脾的甘泉。暢飲甘泉,我們的內心變得澄澈而又明亮。

  感動,如燻人欲醉的海風。感受海風,我們的內心變得純淨而又寬敞。

  感動,如令人心折的白雪。領略白雪,我們的內心變得安靜而又平和。

  當這個世上已無感動的足跡的時候,那它也就隨之成了一個冰封的天地。冷酷,亦無情。

  朋友,請把心從泥中拔出來吧!請騰出一點小小的空間來承載這足以讓我們回味一生的感動吧!

  【佳作3:感動,點一瓣心香】

  高樓越來越多,空間越來越小。冷漠越來越多,溫情越來越少。然而,感動,正以它清淡卻足以令人動容的方式,詮釋人文的內涵。——題記

  有淚水在,我感到自己仍然飽滿。

  早晨開啟窗,看著陽光穿透每一片樹葉,以一種無聲而又樸素的方式與生命對話,我感動著。

  傍晚散步,看夕陽落下,品味著李商隱“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意境,我感動著。

  感動,點燃了精神家園的一瓣心香,縈繞著人的一生。

  時代在發展,在經濟高度發展的同時,我們的精神家園是否已經荒蕪?我們是否缺失了心靈的一角?

  行色匆匆,有多少人停下腳步傾聽心靈的音?大多數人被生活磨礪得太粗糙,漸漸冷漠。

  紐約曼哈頓街頭,車水馬龍。一個小女孩守在一棵樹下不肯離去。人們驚奇地發現,她在等待秋天最後一片葉子的落下,孩子是純真的,她會為一個平凡的自然更替而感動。

  缺少感動的人不是一個真正的'人。

  缺少感動的社會談不上真正的發展。它缺少人文的養分,最終只能走向荒蕪。

  我們有多久沒有被那些優美的文字感動?李白的瀟灑,杜甫的沉鬱,托爾斯泰的浩瀚,雨果的雄奇。

  我們有多久沒有被那些高尚的背影感動?在冬天為人民打造一輪更溫暖的太陽的屈原;撒下“人生自苦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氣的文天祥;孤獨地守望著大漢三千里江山的蘇武……

  感動不是單純地落淚,不是膚淺地感時傷懷。感動是一種人文精神,是人與人之間心靈上的共鳴。

  在物質高度發展的今天,我們的精神之路通向何方?學會感動吧。

  當一顆心與另一顆心之間不再遙遠,我們的社會就多了幾縷溫馨。當每個人都能他人心絃的震動,我們的社會才會變得和諧。

  “為了看看陽光,我來到世上。”巴爾蒙特的話難道不會令我們感動麼?

  點一瓣心香,我們的物質家園與精神家園都將開滿長盛不衰的花朵,走向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