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端午節> 【精】家鄉的粽子作文

家鄉的粽子作文

【精】家鄉的粽子作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家鄉的粽子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鄉的粽子作文1

  記憶中的農曆正月初五,沒有別的,獨有滿屋子的粽子清香,或許這也註定了我與粽子間不解的情緣。

  小時候,最期待的莫過於過端午節。那一天,外婆總是忙裡忙外地包粽子。而我則站在一旁,非常有興趣。看著外婆動作嫻熟地將蘆葉卷好,把糯米倒入其中,用繩紮好,就這樣的一個稜角分明的粽子就完成了。看著看著,我的手也癢癢了。於是,也學著外婆的樣子,將蘆葉卷好,倒入糯米,只是蘆葉卷得不行,到處都是漏洞,穿得糯米滿地都是,到了扎繩子時,又是手忙腳亂,不知如何是好。這時,外婆笑著,手把手地教我,於是形狀各異的粽子就從我手中誕生了……待到粽子香飄滿屋時,我就迫不及待地品嚐自己包的粽子,心裡美滋滋的。

  去年的端午節的時候,我又回到家中,外婆仍在忙著,我彎下腰,像很小的時候那樣,學著外婆的樣子包粽子,包好後仔細一看,以前的美觀在多了。

  我品嚐著自己包的粽子,一種熟悉的滋味湧上心頭,如同粽子中的糯米那樣潔白,又如蘆葉那般的清香、脫俗。

家鄉的粽子作文2

  在我的家鄉中,有兩個我覺得最美味的東西,一個是炒肉圓,另一個就是粽子了。

  每年中秋、端午節期間,奶奶都會包粽子。

  奶奶先把糯米浸泡個幾分鐘,使糯米保持溼潤。然後把水倒掉,放入醬油、少許酒繼續浸泡。餡不用那麼著急,第二天早上再拌。第二天,奶奶一早就在準備餡了,先把肉切成一條條,用醬油醃製,接著她還準備了豆腐、青豆的餡料,正等著我們來。

  我盼呀盼,終於到你要到奶奶家包粽子了。我等待這一刻已經很久了,一來到奶奶家,我立即向奶奶學習包粽子。

  只見奶奶先拿起兩片粽葉,光滑的一面朝上,把兩個尖尖頭壓在一起,然後,好像要把它對摺起來,突然,手一彎,粽子的外衣就做好了。看著奶奶嫻熟的動作,我的手早就癢了,我也學著奶奶的動作,先把外形包好。然後把米在形狀上均勻的鋪一層,隨後又加入拌好的豆腐,肉,接著鋪上一層米,然後,用粽葉把它裹好,用繩子將它捆起來一個小巧的粽子就完成了。

  過了兩三個小時,奶奶終於把粽子給煮熟了。我迫不及待地剝去粽葉,放入口中,剛開始是一股淡淡的粽葉香,隨後咬開粽子粘牙的糯米與香脆的豆腐搭配在一起令人回味無窮……

  我吃過許多個粽子,還是家鄉的粽子最好吃。

家鄉的粽子作文3

  每到五月初五的時候我們都會吃粽子、賽龍舟。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接下來我就給你們說說。楚國時,朝廷腐敗無能,官員們魚肉百姓,人民怨聲四起。楚國慢慢走向衰落。

  當時,有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有著遠大的政治抱負,他連續幾次擬出改革朝綱的奏摺呈給皇帝。但是皇帝不但沒有采納屈原的正確主張,還把他拘禁起來。

  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屈原以死抗爭,毅然跳下滾滾汨羅河。屈原的愛國精神感動了人民。人們紛紛趕來,划著竹排小舟沿江找尋屈原,但尋找多日未果,只能無奈地往河裡撒一些白米,希望魚兒們不要吃屈原的屍體。可是米粒太小也容易分散,魚吃不到怎麼辦?

  於是有人就想到包粽子的方法。用葦葉捲成一個尖尖的小筒,往裡面塞上糯米,再用細細的馬連草纏好包成一個個粽子,丟進河裡,魚兒吃飽了粽子就不會吃屈原的屍體了。

  為了世世代代紀念屈原,人們就把每年的五月初五——屈原跳河的日子作為端午節。賽龍舟的時候用漿划船可以把魚打跑還可以給人帶來樂趣。在青海每到端午節人們都要去湖裡賽龍舟,賽完以後吃粽子,熱熱鬧鬧的。有的還跳起舞來了,有的唱歌,真是熱鬧非凡。

家鄉的粽子作文4

  我最喜歡吃粽子,尤其是肉餃子,那種肉味加上米香,想到它讓人流口水。

  粽子很好吃,但做起來不容易。我小時候在祖母家長大。每次奶奶做粽子,我都是她的小助手。首先,選擇糯米,洗淨晾乾,調味料拌勻,然後將粽葉擀成圓錐形,放入米飯,中間放一塊有沙司的肉,放上一些米飯,用粽葉包好,用線紮緊。這麼好吃的粽子吃完了。如果不喜歡吃肉,還可以加紅豆、紅棗等材料。說到現在,我對以上任何一點都無能為力。接下來,我應該讓奶奶休息一下。我帶了一個小凳子,在爐邊放了一個小鬧鐘。我坐在旁邊看著,防止水溢位來。一個小時後,冒著熱氣的粽子從鍋裡出來了,一家人都很香。

  後來,父親叫我吃粽子紀念屈原。原來,粽子不僅好吃,而且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家鄉的粽子作文5

  家鄉有許多讓我懷念的東西,其中家鄉的粽子香時常讓我懷念。

  小時候,經常看奶奶包粽子,奶奶的手法嫻熟,我學不會,只會一個勁地聞著粽香,邊聞邊高興地拍手大叫:“好香的味道啊!好好聞啊!”便追隨著香味朝煮粽子的鍋灶走去。

  每回吃粽子,總是吃不夠,一口接著一口,狼吞虎嚥,卻怎麼也吃不滿足。

  一粒粽子,對於我來說卻是人間美味,每當奶奶對我說:“吃完這粒就不能再吃了,再吃就會撐了。”我就會開始細嚼慢嚥,品味其中的滋味,十分不捨的樣子。

  吃粽子,聞粽香,對小時候的我來說是一種享受,不知從何時起迷上了聞粽香。

  現在,我吃著那有蝦,有肉,有香菇,有板栗,有蛋黃……的買來的粽子,雖然香味那麼濃郁,但是我看到這樣香噴噴的粽子,卻對這樣的粽子食之無味,毫無興趣。

  在我的夢中,我常夢到在家鄉吃粽子聞粽香時的情景,時常在我夢到正津津有味地吃著家鄉粽子的時候,媽媽就叫醒了我,心裡久久回味。

  如今,我再也吃不到小時候用鍋灶煮出來的粽子,聞不到那淡淡的粽香了。

  今天,我再次夢到了這個夢,我感到了一股粽香漫我心田。

家鄉的粽子作文6

  瞧!我家鄉的田野多麼寬廣,米飯多麼香甜,箬竹葉多麼碧綠,肉類多麼肥嫩。這些可口的食物漸漸變成了家鄉的特產——粽子。

  說到粽子,你就一定知道了我的家鄉在嘉興啦!沒錯,嘉興被稱為魚米之鄉,嘉興的'粽子名揚海外。說起粽子,我就想到每逢端午節,划龍舟吃粽子的習俗。

  關於這習俗,有這麼一個悲傷的傳說:據說,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投江後,楚國人民為了讓他能在江底生活下去,每到端午節,人們就划著小木船帶著飯糰子在江中投下。不過,沒多久,人們就夢見屈原回來,大家見他瘦得皮包骨頭,就連連問:“我們給你的米飯,你都吃了嗎?”屈原苦笑了一下答道:“都被水族吃啦,我總不好和它們搶著吃吧?你們以後把米飯包在箬竹葉裡,做成有尖角的角黍,水族以為它是菱角,就不會去吃了。”第二年的端午節,人們照著屈原的說法去做了,那天晚上,人們又夢見他回來了,他對大家說:“謝謝你們,可仍有不少飯糰被水族吃了。以後請你們把船妝扮成龍的樣子,水族見是龍王送來的,就一個也不敢吃了。”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代復一代,留下了在端午節吃粽子,划龍舟的習俗。

  傳說就是這樣,可這習俗形成的真樣是什麼呢?我真的好想好想知道……

家鄉的粽子作文7

  說起我們家鄉的粽子,那可是有說不完的話。一說起來,那誘人的香味彷彿在我的唇齒間纏繞著。

  粽子是端午節漢族的傳統食品。由粽葉包裹糯米蒸制而成,傳說是為紀念詩人屈原而流傳下來的。是中國歷史上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

  粽子大多以三角形為主,再加上外層包裹著一片粽葉,看著就像一個穿著綠袍子的三角形胖娃娃,粽子還是分口味的呢!蛋黃味有些鹹,蜜棗味有點甜。但其中我最愛媽媽做的那種獨特味道。

  每當到了端午節,媽媽便會開始忙。媽媽準備好了粽葉,糯米,和各種餡料後,就要開始包粽子了。媽媽的方法可真特別那!她用稻草灰把糯米浸泡一下,再把餡料放進糯米之中去,把糯米捏成三角形,最後把綠色的衣服給它穿上,這樣一個粽子就大功告成了。我拿來一個粽子,輕輕剝開它的綠衣裳,迫不及待地嚐了一口。啊,無論是這香味,還是這口感,都令人回味無窮。一口咬下去,一股清香直入肺腑,沁人心脾。媽媽做的粽子既有適中的鹹味,又有誘人的色彩。

  大家都說,一道菜只有做到色香味俱全,才能成為一到真正的美味佳餚,粽子可是俱備了這三點呀!

  這就是我們家鄉別有風味的小吃-----粽子。

家鄉的粽子作文8

  我家鄉的端午有許多風俗和外地一樣:裹粽子,把一張張粽葉裡放上餡,有的放肉、有的放豆沙、還有的放蛋黃;掛艾草,把一株株曬乾了的艾草掛在門上,可以“辟邪去妖”;喝雄黃酒,用雄黃酒在孩子們額頭上畫一個王字,這些都是很多地方都有的。

  端午,我最愛吃奶奶裹的粽子了。我們嘉興五芳齋的粽子是出了名的,只要外地的人一談起嘉興自然而然的就就會說到嘉興五芳齋的粽子。

  雖然五芳齋的粽子名氣很大,也很好吃,但是我奶奶裹的粽子也不賴,選用的都是上好的糯米,又白又香,連粽葉也都是最好的,還帶有竹子的清香。

  說到了粽子,就不得不提提我們這兒特有的迷你型的一口粽了,這一口粽就如同這名字,咬一口就沒了,放在餐桌上,大家一直喝酒餓了,就每人一個,墊墊肚子。

  我們這時幾乎家家戶戶都會裹粽子,裹粽子的程式非常複雜,而且裹粽子的手法、技巧都非常難,我就簡略的介紹一下:先把糯米洗乾淨,把粽子在水中浸一夜,把洗淨的糯米倒些醬油(包括白抽和老抽),再放些鹽和味精,把糯米攪拌均勻,切一些肉,要切成塊狀,也放些白抽和老抽,接著把肉和糯米裹到粽葉裡。

  這就是我家鄉的粽子!我一想到我的家鄉就會想起我家鄉的粽子。

家鄉的粽子作文9

  “百里不同於風,千里不同於俗”,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風俗和特色。在我們的家鄉橫縣,有很多特色,最難忘的是大粽子。

  這個大粽子通常是綁成一個五角形的塔,有四個角的平面,四個角的菱形,用糯米做。多用豬肉、綠豆、墨魚、蝦仁等填餡,口感以鹹鮮為主。粽子也有一個特色的包裝葉,這只是一個橢圓形的葉子與一個點在兩端。

  一般做餃子,醃製先豬肉,豬肉的脂肪一般是半半薄,所以新鮮的機智。培根是用食鹽醃,但不能放太多鹽,不要太鹹的味道。竹葉和青豆應先用清水浸泡,用熱水浸泡粽葉,在小黃可以浸泡。

  成品餃子後,他們將火做飯,炒菜的時候,葉香味滲入水餃,水餃開啟,頓時充滿了芬芳的整個房子,不攝取它一直陶醉。吃到嘴裡的感覺,新鮮的奶油給人以芬芳。

  小粽子似乎已經成為中國傳統的象徵,在人們心中佔有一定的地位。

  聽了我的介紹,你想嚐嚐家鄉的粽子嗎?那就快點!我在這裡等你!

家鄉的粽子作文10

  家鄉的端午有許多風俗和外地一樣:裹粽子,把一張張粽葉裡放上餡,有的放肉、有的放豆沙、還有的放蛋黃;掛艾草,把一株株曬乾了的艾草掛在門上,可以“辟邪去妖”;喝雄黃酒,用雄黃酒在孩子們額頭上畫一個王字,這些都是很多地方都有的。

  而我一到端午,就最愛吃奶奶裹的粽子了,我們嘉興五芳齋的粽子是出了名的,只要外地的人一談起嘉興自然而然的就想起了嘉興五芳齋的粽子。

  雖然說,五芳齋的粽子名氣很大,也很好吃,但是我奶奶裹的粽子也不賴,選用的都是上好的糯米,又白又香,連粽葉也都是最好的,還帶有竹子的清香。

  說到了粽子,就不得不提提迷你型的一口粽了,這一口粽就如同這名字,咬一口就沒了,這隻能是放在餐桌上,大家一直喝酒餓了,就每人一個,墊墊肚子。在家裡,大家一般都是裹一些比較正常大小的粽子。裹粽子的程式非常複雜,而且裹粽子的手法、技巧都非常難,我就簡略的介紹一下:先把糯米洗乾淨,把粽子在水中浸一夜,把洗淨的糯米倒些醬油,再放些鹽和味精,把糯米攪拌均勻,切一些肉,要切成塊狀,也放些白抽和老抽,接著把肉和糯米裹到粽葉裡。

  這就是我家鄉的粽子。

家鄉的粽子作文11

  今天上午,我和範奕均一起在家裡學,之前準備是;一碗調好料糯米,一些粽葉,蘭草和調好料肉。

  媽媽拿起兩張粽葉把葉子圈起來變成一個漏斗形,但一個小洞也不能有,接著把糯米裝進去,把肉埋進米里,再把口封住,最後用蘭草把它緊緊地綁好就OK了。

  我看了以後已經急不可待了,立刻抽出兩片葉子要圈起來,可我左圈右圈都圈不起來,只好讓媽媽幫助我圈,我把一大勺糯米倒進去,挑了一塊大大瘦肉放進去,在我要封口時“沙——”“啊喲!我粽子”我大叫一聲米全撒了,媽媽見了直搖頭,連聲說不行,媽媽把著我手輕輕媽媽說“好了”,現在我該看一看範奕均包粽子了,哈!她包可不是粽子而是肉包子——只有肉沒有糯米(她超愛吃肉)。媽媽把包好粽子放進高壓鍋了煮,不一會兒熟了,我們吃了好幾個,味道太好了。

  我以後要多練習,你會嗎?

家鄉的粽子作文12

  提前幾天媽媽就買好了粽葉、紅棗、花生、還有香腸。全家起了個大早開始,看起來簡單,包起來可有點難了,我好不容易包出了一個粽子,卻像個“受傷兵”,東倒西歪,好不容易扶起來又倒下了。媽媽看看不像樣子粽子拿過棕葉教起我來:“首先要有耐心不能急,把葉片上下疊好,注意別拿反了,把粽子葉靠近葉尖那一半折成三角鬥裝,手心向上用拇指壓住折過來葉尖部分,其餘四指在葉子下面拖住,先放一顆紅棗把尖部堵嚴,再放入江米蓋住紅棗,再把棕葉長出來部分折回來蓋住包嚴,在拿繩子捆好紮緊,多餘葉和線剪掉。”

  我聽了心想小小粽子還有那麼多學問,還是乖乖學吧!我把兩個差不多大粽葉按順序疊好,做成了漏斗狀,先放了一顆棗再放入糯米,三繞四卷,哈哈!一位大將軍出現了,給他繫上腰帶他更神氣了!

  中午,吃著自己包粽子,心裡美滋滋,真實又香又甜啊!

家鄉的粽子作文13

  說起粽子,肯定大家都吃過,口味有許多種:豆沙、甜棗、蛋黃、肉鬆……等等。而我的最愛則是外婆包的四川口味的鹹肉粽子。

  鹹肉粽子是南方的發明,而外婆包的,是四川獨有的鹹肉粽。不同於上海,蘇州,浙江的肉粽,四川鹹肉粽是白白的,並沒有把生抽,醬油和到糯米中。它的主要原料就只有糯米、黃豌豆和鹹肉,外加四川特有的花椒,加上一點點鹽。

  我和妹妹最愛看外婆包粽子。只見她首先把生糯米和豌豆裝在一個盆子裡,拿出兩片粽子葉,交疊在一起,一手握著捲成圓椎形,另一手拿起勺子,舀幾勺糯米和豌豆,直到盛滿圓錐形的三分之一時,夾起一片鹹肉,再鋪滿一層糯米,最後封底,紮緊繩子,整個粽子完成!

  很快,粽子煮好了,開鍋!一股香味撲鼻而來,鹹鹹的,真好聞,剝開葉子,輕輕一咬,一種豌豆的味道在嘴中化開,我迫不及待地咬了幾口,好吃極了。轉眼間,一個粽子被我吞了下去。已經飽了的我,回味無窮,還想再來一個。可是,媽媽對我說:“糯米不太容易消化,一次吃太多會肚子疼的。”我只好控制住自己的嘴,不再貪吃。

  聽了我的介紹,你是不是垂涎三尺?也想要嚐嚐這“正宗”四川鹹肉粽子的朋友,歡迎來我家品嚐!

家鄉的粽子作文14

  我最喜歡吃粽子了,尤其是肉粽,那肉香加上米香,想起來就讓人流口水。

  粽子好吃,不過做起來可不簡單。我小時候是在奶奶家長大的,每次奶奶包粽子的時候我就當她的小助手。首先,要挑選好糯米並洗乾淨在晾乾,拌好佐料,然後把粽葉捲成一個圓錐形,把米放進去,在中間放一塊醬好的肉,上面再放點米用粽葉把它包好並用線紮緊。這樣一個美味的粽子就完成了。如果不喜歡吃肉的也可以加入赤豆、紅棗等材料。說到現在,以上的我都幫不上忙,接下來應該讓奶奶休息一下了。我搬來小凳子在爐子邊上放上小鬧鐘,坐在旁邊看著不讓水漫出來。一個小時過後,熱氣騰騰的粽子出鍋了,家裡飄滿了香味。

  後來爸爸告訴我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原來粽子不僅美味,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家鄉的粽子作文15

  隨著幾聲嘹亮的雞鳴,整個家鄉醒來了。明天,姐姐將參加一場涉及前途的考試中考,此時,全家人的心都被揪緊了,似乎連空氣中也夾者緊張的氣氛。

  時間在“滴答滴答”地流逝,隨之,我的心也愈來愈沉重,我坐立不安,便下樓走走。“妹,敏敏能考上嗎?”“會的,會的。”大媽一邊包粽子,一邊喃喃地說?“咦,媽,今天又不是端午節,包粽子幹嗎?”我用疑惑不解的目光盯著媽媽手中的粽子。“真想知道嗎?好,你先告訴我關於粽子的來歷。”媽媽神秘地說。“話說屈原投江後人們為了表達對他的尊敬,特地制粽子。”“好。”媽媽一本正經地說,“你大媽希望你姐姐平步青雲,包粽包棕不就是包中嗎?也就是一定能中。這可是祖傳下來的習俗。”我聽了恍然大悟,原來這粽子為姐姐包的。“好,我也要包,我也為姐姐出一份力,讓姐姐高中。”“不用了,遙遙,你有這份心就行了。”我站在一旁,望著全神貫注包粽子的大媽,感到這小小的粽子裡卻包含了大媽無盡的期待和對兒女那無私的關愛

  雖說包棕“包中”是我們家鄉特有的習俗,可再這習以為常的習俗裡卻讓我看到了家鄉人那一顆顆淳樸的心靈,感受到天下最偉大的母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