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端午節> 端午節學包粽子優秀作文(通用16篇)

端午節學包粽子優秀作文

端午節學包粽子優秀作文(通用16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資訊。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端午節學包粽子優秀作文(通用1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端午節學包粽子優秀作文1

  今天正是農曆五月五——端午節。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這不,我今天就來學包粽子。

  奶奶在給我示範的時候,我站在奶奶身邊,目不轉睛地盯著奶奶的手勢,一邊看一邊心裡默記:奶奶首先把一張箬葉放在手心,擺成類似漏斗形狀,然後在箬葉上鋪一層糯米,接著放上事先準備好的菜餡,再用糯米給餡蓋層被子,最後用箬葉把糯米完全包裹住並用線纏繞紮緊,一個粽子包好了。看著奶奶那行雲流水般的動作,我想:包粽子竟然如此簡單。

  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張箬葉,有模有樣的照著奶奶所教的動作開始動起手來。可是沒想到那小小的粽子在我手中卻成了一個不聽話的“小孩”。我想把餡給包裹進去,可它偏偏要露出一個小肚子,把我累得我手忙腳亂,只得大聲求救奶奶:“奶奶,這粽子不聽話。你看,糯米又從箬葉中鑽出來了。你看……”奶奶一邊舞弄著手中的粽子,一邊笑呵呵地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你把糯米塞得太多了,在扎繩時手要握緊粽子。”在奶奶耐心地指導下,我靜下心來,重新包。終於,一個有模有樣的粽子在我手中誕生了。小心地捧著粽子,我歡呼雀躍地喊:“耶,我學會包粽子了!”有了第一次包粽子的經驗,我越包越好。得到了奶奶的誇獎,我聽了心裡美滋滋的。

  今年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粽子,品嚐到自己的勞動果實,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蜜。

  端午節學包粽子優秀作文2

  又是一年端午節,我一人在家裡包著一點都不像粽子的粽子。手上放著粽葉,右手拿著筷子……這個姿勢保持了半個小時。在這半個小時內,我究竟在想什麼——

  還記得小時候的端午節,都是在婆婆家度過的。每到端午節,婆婆都要包粽子。婆婆包的粽子可是獨一無二的,最拿手的還是鴨蛋黃粽子。

  在包粽子前,婆婆總是要先問我一個問題:“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誰呀?”我總回答:“龍舟!”“呵,傻孩子,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呀!”

  “好,我現在就要紀念屈原。”說完,我拿起一個剛剛蒸的粽子吃了起來。

  “叮咚!”婆婆家門鈴響了。

  “婆婆,我來吃粽子了!”

  “喲,快進!快進!”

  婆婆給我包粽子,我則在一旁看著。婆婆那嫻熟的手法,一分鐘就包了一個粽子。

  “粽子出鍋了!”婆婆說,“還是你最喜歡吃的鴨蛋粽子。”

  還是小時候的味道。婆婆問我:“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誰呀?”雖然婆婆每年端午節都會問我這個問題,答案也總會說無數次。可我仍不假思索地回答:“龍舟!”婆婆也總說我“傻!”

  我放下手中的粽葉和筷子:“走!去婆婆家吃粽子去!”

  雖然現在自己會包粽子了,不過包出來的,還是沒有小時候的味道。不然,怎麼說婆婆包的粽子是獨一無二的呢?

  端午節學包粽子優秀作文3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吃粽子,這是我們家鄉的一個習俗。聽說是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我家也不例外,提前幾天,奶奶就買好了粽葉、糯米、紅棗、花生、葡萄乾、紅豆等包粽子的材料。

  端午節那天,我們一家人都起得很早,全家總動員開始包粽子。

  包粽子看起來簡單,做起來可就難了。你瞧,“啪”粽葉散架了!我好不容易包出了一個粽子,卻像個“歪嘴老頭”。他東倒西歪,好不容易找了個落腳點站下,卻又不由自主地搖晃起來;又像個不倒翁,我看了不禁捧腹大笑。

  站在一旁的奶奶瞥瞥那不像樣的粽子,又瞄了瞄我,不由分說拿過粽葉,耐心地教導起來:“包粽子要專心致志,把葉片上下疊好,注意正反。”我聽了很奇怪,心裡想:小小的粽子還有學問哩,還是乖乖學吧,免得我包的粽子又不成樣子了。

  我把兩張大小差不多的粽葉一順兒摞好,從中間捲曲,做成漏斗的形狀,先放一半糯米,再放入一個紅棗,接著把米填滿,壓緊,然後三繞四卷,一位“大肚將軍”出現在我面前,最後給他繫上“腰帶”,他就顯得更神氣了。

  人多力量大,沒過一會兒,我們全家就包出了好幾串粽子。

  透過這次學包粽子,我終於明白“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這句話的真正含義了。

  端午節學包粽子優秀作文4

  端午節當天,我決定和奶奶學包粽子。在我的央求下,奶奶終於同意了。

  奶奶先告訴我,包粽子需要準備的材料是糯米、粽子葉、米草,包粽子的步驟雖然不多,也不難,但一定要有耐心才能包得好。接著,奶奶給我一片粽子葉,一邊示範,一邊教我包粽子。

  首先,奶奶把粽子葉捲成一個圓錐形,裡面是空的,可以放米。這一步並不難,我做好了。接著就是放米,只見奶奶用勺舀了一些米,倒入“漏斗”中,並輕輕拍打“漏斗”底部,這樣做是能讓米充滿粽子底部。這一步比第一步更簡單,我做得很好。第三步比較複雜,也比前兩步更難。只見奶奶把粽子多餘的葉片從兩邊折往中間,封住米,然後把上面的葉片蓋下來壓緊,並捏住其餘部分往右邊繞半圈,用拇指和食指捏好,不讓米撒出來。這一步我失敗了好幾次,不過,在奶奶耐心地指導下,我終於做好了。最後一步,也是最難最關鍵的一步——繞繩子。奶奶告訴我,繩子要先繞頂部的兩個角,再繞粽身,最後中間打結。說著,她還耐心地演示給我看。這一步看著簡單,可我卻總是做不好:不是繞太多圈繩子不夠綁,就是綁得太用力,把米草弄斷……

  不過,奶奶很有耐心,一遍又一遍地示範給我看,還手把手地教,我終於自己包成了第一個粽子。雖然不怎麼好看,但是我親手包的,心裡感到很開心。

  我終於學會了包粽子,過了一個別樣的端午節。

  端午節學包粽子優秀作文5

  又到一年端午節,吃著來自異鄉的蜜棗甜粽,想起小時候媽媽教我包江米粽子,雖然簡單,卻是最美味的。

  媽媽會在前一天晚上用涼水泡三斤江米、兩捆煮過的棕黃色竹葉。第二天上午,媽媽開始教我包粽子。洗淨手,她先為我示範一個,拿起一片沾水的葉子,將一頭捲成一個圓錐形,保證尖頭不會漏米,就開始往裡面灌三把江米,用手把包裹的江米稍捏扁一些。然後,用另一半葉子蓋住江米,繞著胖粽子纏一圈,再拿提前準備好的繩子緊緊綁住粽子。一個粽子就包好了,真神奇啊!

  我也學著媽媽的樣子,卷竹葉、灌米、纏葉子。可不知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總是漏米。

  媽媽看著我的窘樣子,笑著手把手教我。在嘗試了幾個之後,終於不漏米了。可包成的粽子總是有些醜,個頭小,形狀不一。“沒關係,熟能生巧,慢慢來。”聽了媽媽的話,我更加仔細地體會包粽子技巧。

  中午,媽媽端上煮好的粽子,竟然有漏米的,再一看都是我包的醜粽子出了問題,只有兩個小粽子完好無損。我正覺得有點沮喪,爸爸媽媽卻先剝開我包的醜粽子品嚐。怎麼樣,怎麼樣?我直嘀咕。只聽爸爸邊吃邊說:“嗯,咱家閨女手真巧,粽子好吃極了!”聽著爸爸的話,我也剝開一個醜粽子,蘸著白糖咬了一大口。雖然味道沒有媽媽做得好,卻甜進了心裡。

  此後三年,我多次和媽媽一起包粽子,經過反覆練習,終於學會了包江米粽子。

  長大後,我吃了北方的蜜棗豆沙粽,嚐了南方的鹹肉粽,可總沒有媽媽教我的江米粽美味。

  端午節學包粽子優秀作文6

  明天就是端午節了,按照傳統習俗,在端午節要吃粽子。我吃過了很多粽子,但從來不知道粽子是怎樣包的。今天媽媽準備了一些材料,要在家包粽子,我可高興了,我心中的謎可以揭開啦。

  上午九點媽媽開始包粽子了。我想包,但我不會,我只有看媽媽包的份了。只見媽媽先用棕葉圍成一個圓錐形,再用事先就泡了很長時間的糯米給填滿,然後再用棕葉把口給封上,最後再用一根白色的長線把棕葉固定住並且繫上。看著媽媽熟練地包著粽子,我的心也癢癢了,便提出我也要包。媽媽先讓我講端午節是紀念誰的,為什麼要包粽子等等,然後才允許我包。她一一告訴我包粽子的步驟和要領,我按照媽媽的指示去做,但實際包出來的一點也不好看,我感到很沮喪。

  媽媽說:“沒關係,第一次能包這樣就不錯了。”但我還是不滿意。這時爸爸走過來,看到我包的醜粽子,嘴都快笑歪了。我本來就生氣,現在又受到爸爸的嘲笑,我舉起粽子,衝爸爸嚷道:“笑什麼笑,你認為好包嗎?你包個試試,說不定還不如我包的呢。”這時粽子裡的糯米卻不爭氣地像小雨點似的漏下來。我難過得差點哭出來。媽媽說:“做什麼都要一步步來,看著我,我包一步,你包一步,保管比前面包得好。”我平靜下來,耐心地跟媽媽學。我包了一個又一個,越來越像樣了,爸爸也情不自禁地誇起我來,我興奮得一蹦三尺高。

  今天我吃著自己包的粽子感到格外的香。

  端午節學包粽子優秀作文7

  今天已是放寒假的第一天了,大家都高興萬分,都顯得無憂無慮,在操場上,在空地裡,都可以看到玩耍的孩子,都可以聽到一串清脆的笑聲。

  這天,我在外婆家,弟弟和妹妹也在,可是不知為什麼變得那樣的無聊,因為我們沒有像小時侯那樣天真了,幼稚了,我們根本想不出來有什麼好玩的遊戲,只知道那些遊戲太幼稚了。

  在這個時候,外婆走了出來,說道:“我們來包粽子吧!正好我現在有時間包,今天一次性包完算了。”我們都非常地贊同外婆的意見,大家爭先恐後地說:“我要包,我要包。”心裡想著:太好了,總算有事情幹了,包粽子一定很有趣。

  先把粽子外面的一層皮擦乾淨,再把米給淘乾淨,再準備好捆粽子的繩子,還要準備好粽子的夾心,就可以開工包粽子了,以前,我不包,便只傻傻地看著大人包,現在我想自己動手包了,可是,我連包粽子的第一步還不會,經過媽媽的指導我順利地完成了第一步,第二步便是放米了,也不可隨意的放米,米放進去之後,一定要用力地按緊,要不然粽子就變成米飯了,不會聚在一起了。第三步就是把粽子包好,再用繩子繫好,一個粽子便包好了。

  可是,看看簡單做做難呀!我嘗試了好多次都沒有成功,我非常地沮喪,我垂頭喪氣地對媽媽說:“媽媽,我粽子包不好。”媽媽說:“沒有關係,你照著我做。”我學著媽媽的方法做,總算一個粽子包好。

  外婆表揚了我,我高興極了。

  端午節學包粽子優秀作文8

  這天一早,正在睡懶覺的我被媽媽揪了起來,揪就揪吧,還在我耳邊大吼“起床啦!太陽曬屁股啦!”我發誓,當時我的耳膜真的快被震穿了。在老媽的威逼利誘下,我十分,十分,個性不情願的坐了起來,穿衣服。

  刷牙時媽媽還在嘮叨“我說你這熊孩子,速度還能再慢點麼,早飯要冷了。”吃過早飯,我又被拖著去了菜市場,買了一大把粽葉,又買了些其他東西,而我,很榮幸地做起了搬運工。回到家,媽媽立刻拿來一個大桶,在裡面倒入清水,將粽葉泡在裡面。隨和又拿了些小米和蜜棗放在籃子裡。之後便開始包了。

  我還就是個新手,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媽媽包,邊看邊學。只見媽媽拿起兩三片粽葉,重疊在一齊,左手那麼一扭,就構成了一個筒狀。然後用勺子舀了一些米,又拿了一個蜜棗放在筒裡,用餘下的粽葉一層層包裹起來,最後用草繩緊緊紮起來,免得煮的時候鬆開,一個粽葉就保好了。

  看著媽媽包,我也忍不住了,學著媽媽的樣貌拿起粽葉,開始包……一開始包的不怎樣樣,不就是沒紮緊就就是米放多了或放少了。可就是熟能生巧嘛!我一個之後一個包,越包越好。

  很快,粽葉被我們用完了,粽子也下鍋了。不一會兒,粽子就熟了,我輕輕拿起一個剝了皮,咬了一口,嗯,真好吃,甜而不膩,酥而不軟,讓人吃了想再吃一個。

  端午節學包粽子優秀作文9

  我很愛吃粽子,所以,不管什麼時候,家裡的粽子都是成堆成堆的。

  一天,奶奶要包粽子,媽媽叫奶奶順便教教:我。我不滿地說:為什麼要學包粽子?包粽子有什麼用?反正我想吃粽子了可以去買。”媽媽生氣了:“不學的話,奶奶包好粽子你別吃!”面對粽子的“威脅”,我只好乖乖地妥協了。

  到了奶奶家,我看見桌上擺著一盆又一盆的粽子餡,高興地大喊大叫:“奶奶,多放點五香乾!”“不不不,多放點肉!”“不是,多放點香菇!”“不……”奶奶在一旁笑眯眯地說:“都放都放,要不然我準備這麼多粽子餡幹嘛?”

  開始包粽子了,奶奶叫我看著她做。奶奶先把洗好的粽葉做成像簸箕一樣的鬥,再放進半勺米。奶奶做得那麼熟練,好像不費一點兒力氣。而我呢,要不是鬥做得破破的,讓米漏出來了,就是鬥做得太小了,放了米就不能放餡了。好不容易,做了個勉勉強強能用來做粽子的鬥,不過,還是沒有奶奶做得好看。奶奶說:“多做就會做得好看起來的。奶奶以前也做得不好看,做熟練了就會好看起來的。”

  接著,奶奶在米上面放了餡,又放了一勺米。我覺得這步很簡單,所以沒太在意,沒想到手擺的位置沒擺正確,把米撒了一地。我正哭喪著臉,奶奶安慰我說:“沒關係,再來跟奶奶做一次。”奶奶用大拇指把鬥多出來的葉片一按,一彎,做好一個粽子,和我重新做粽子。

  這之後,我做得順手多了,一口氣包了好幾個粽子,這可能就是“熟能生巧”吧。

  吃著自己包的粽子,我真開心。

  端午節學包粽子優秀作文10

  我特別喜歡吃香噴噴的蘆兜鹹肉粽子,可我從沒自己包過,今年,我想親手包一包。

  媽媽是包粽子的能手,包出來的粽子能和商店裡賣的媲美,我纏著媽媽,硬是要學包粽子。媽媽把包粽子要用的材料:蘆兜、鹹肉、糯米、紅豆、鹹蛋黃都準備好了。開始包粽子了,我站在媽媽身旁,看媽媽給我示範包一個,只見她嫻熟地把蘆兜捲成圓筒狀,封底,先拿調勺舀一些紅豆糯米放在裡面,放入鹹豬肉,再放一些紅豆糯米,用筷子均勻搖好,然後放入鹹蛋黃,再放入紅豆糯米至全部裝滿為止,最後搖均勻封頂,用繩子在粽子的四個尖角附近纏兩圈,結上繩頭,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

  包粽子看著簡單,可真正包起來就難了。我拿起蘆兜七手八腳地捲成圓筒狀,封好底,裝模作樣地學著,可能因為我的手不夠大,底封不好,我下的材料總是從底部漏下去,我很不耐煩地將粽子一丟,說:“我不學啦!”媽媽苦口婆心地對我說:“學東西,就要學徹底,不要遇到小小挫折就撤手不幹,這樣半途而廢是學不到任何知識的`。”在媽媽的鼓勵下,我重新選了一條比較細的蘆兜包了起來,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於包好了我的第一個粽子,繼著我又包了幾個。最後一個工序是煮粽子,我們將包好的粽子逐一放到鍋裡,然後放入冷水滿過粽子1釐米左右,點火煮上8小時即可。

  香噴噴的粽子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品嚐了自己的勞動成果。啊!真好吃。

  端午節學包粽子優秀作文11

  今年的6月6日就是我國傳統節日——端午節。相傳古代大詩人屈原在農曆五月初五投江自殺,後人為了紀念他,把這天當作節日,包粽子緬懷他。

  很多同學都喜歡吃粽子,粽子的種類更就是五花八門,有肉的,有點心類的,有香米的……可大家有沒有自己動手包包試試呢?包粽子可真不容易,俗話說“櫻桃好吃,樹難栽”,其實,“粽子好吃,卻更難包”。聽姥姥說,包粽子的過程麻煩之極,首先要把粽子葉刷好,把米淘好,然後才能開始包,包完還需要煮上兩個多小時呢。

  星期天,我終於有機會親看去實踐一番了,舅媽領著我一起來包粽子。我首先挑了一大一小兩張粽葉疊在一起,用手捏住葉子的兩端,小心翼翼地捲成一個漏斗形,放入米和棗,最後扎繩子,由於不小心,包好的米突然全撒了出來。真就是好事多磨啊,眼看馬到成功,只因為一疏忽……哎,包粽子也大有學問哪。

  再包粽子,我可就積累了不少經驗了,要重點做好扎繩子這個環節。選葉子、疊成漏斗形、放米都非常順利,到扎繩時我更加小心,舅媽也在旁邊提醒我:“你動作不熟練,一定要小心啊!”我點點頭,隨手拿起一根繩子,在粽子外面纏了又纏,直到扎得十分牢固了,才放心地打了個結,得意洋洋地遞給了舅媽,舅媽直誇我進步大。

  端午節學包粽子優秀作文12

  這天,就是一個值得紀念又值得回味的日子。在“六一”兒童節的前一天,我們的教室裡迴盪著一陣陣爽朗而經久不息的笑聲,教室裡迴盪著一股清新的粽子香。我們包粽子了。

  這天我們都按照老師的安排,帶來了各自需要帶的東西:米、蘆葉、餡、勺子、線、盆子……

  我也不例外,拿起搭好的蘆葉,小手輕輕一扣,一個粽子的“餡地”就出來了,我心想“嘿!這點小活對我而言就是小菜一碟。”之後,開始放餡了,我拿出勺子勺了米,放入餡地,就在我得意之時,一個疏忽,米都逃了出來。哎!只好重來了!

  這次,我謹言慎行,征服重重“關卡”,來到最後階段——綁線,綁線就是包粽子中最難的,它講究方法,技巧。一開始,我也亂了手腳,心裡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我極力讓自我冷靜下來。開始試驗,找出技巧,透過多次試驗,我最後明白,綁線時要紮緊,還要把一些口紮緊,才能保證粽子在煮時不會變成蘆葉粥。

  老師把我們包的粽子送到食堂去煮。傍晚,我吃著自我包的粽子,真開心呀!與此同時,我最後體會到了包粽子的麻煩,也明白了外婆平時在百忙之中抽出時光包粽子給我吃有多麼不易,我以後必須也包粽子給外婆吃。

  到了傍晚,老師端來了一盆粽子,粽子的香味飄滿了教室,也飄進了我們的心裡……

  透過包粽子這件事,讓我懂得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冷靜,要去試驗,要去發現。

  端午節學包粽子優秀作文13

  “姥姥,是這樣包的嗎?”我拿著剛包好的粽子問姥姥。姥姥點了點頭。耶,我的第一隻粽子“研製”成功了!

  為了慶祝端午,我們學校開展了學包粽子的活動。姥姥就是“特邀指導老師”之一。我裹的是一隻長粽。相對來說,包長粽要稍簡單些。拿兩片蘆葉,上下疊好,將蘆葉折起一部分,再把兩端的蘆葉向中間折,就會形成一個“小口袋”,往“小口袋”裡裝些米,不要裝太滿,留一些蘆葉折下來封住口,再用棉線裹緊,一隻長粽就完工了。

  初戰告捷,我決定挑戰高難度—裹三角粽。我將三片蘆葉疊放好,整理平整,扳成個錐形,一隻手捏住交叉口,另一隻手向裡面裝米,再把多餘的蘆葉折下來蓋住,並捏成三角形封口。這一步可沒那麼容易,我一捏,那些淘氣的小米粒一個接一個往外鑽,一連幾次都沒成功,只能求助姥姥。姥姥手把手的示範,我再試,終於成功了。雖然有些難看,可總算把那些小淘氣全關在粽葉裡了。再繫上棉線,一個威武的三角粽就“新鮮出爐”了……

  我們把各自包出的粽子帶回了家。晚上,我就把“粽子君”們請進了電飯鍋。第二天一大早,我開門第一件事就是衝進廚房。掀開鍋蓋,一股粽子的清香撲鼻而來。撈出一隻,稍冷片刻,剝開粽葉,咬上一口。

  嗯,香香的,糯糯的,真是美味啊!

  端午節學包粽子優秀作文14

  清早,一陣清香把我打醒,我起來一看,原來是棕葉啊!一提到棕葉,我就聯想到了粽子。於是,我湊上前去瞧了一瞧。

  “來,看看粽子怎麼包。”外婆和藹地說。我睜大眼睛看,原來棕葉必須要經過熱水裡浸泡才能包粽子的。“為什麼一定要熱水浸泡呢?”我不解地問。“為了讓它軟化,這樣包粽子時才不容易破!”外婆說。

  接下來就該包粽子了吧!只見外婆隨手拿起一片棕葉,右手拿葉尖,左手按住梗,一眨眼就把兩頭裝成了三角形形狀,再把糯米倒進去。我不禁皺起了眉頭:“為什麼要這樣包呢?”“這樣才不容易漏呀!”外婆細心地為我講解。外婆拿來一個線團,抽出線把粽子緊緊地綁住,這樣就可以緊緊地把糯米包在粽子裡了。

  我的手“癢癢”了,就求外婆:“我也要包嘛!”外婆點點頭表示答應。我高興地從溫水裡拿起一片棕葉,學著外婆的樣子包了起來。先把右手拿棕葉尖,左手拿梗,我生怕自己做不好,手忙腳亂地,手都拿錯了方向。外婆急忙把我的手勢擺好,然後對我說:“包粽子要點是姿勢,更重要的還是耐心。”我聽了外婆的話,便用心做了起來。跟著外婆做,再把線纏在粽子上,就很快包成了粽子,等待著新鮮出爐的粽子。

  一陣清香撲鼻而來,只見外婆端上來兩個粽子,我嚐了嚐外婆做的粽子,軟軟的、粘粘的,還有棕葉的清香,口裡感到十分舒服。再嚐嚐我做的,味道真是南轅北轍。

  這次包粽子,我做的粽子雖然難吃,但也使我懂得了做事要有耐心。

  端午節學包粽子優秀作文15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當我唱起這首兒歌時,端陽節又快來了,去年我就和媽媽鬧著要學包粽子,媽媽答應今年一定讓我親手包一包。

  我和媽媽一起上街買了粽葉、糯米、紅豆還有豬肉以及繩子等物件回家,包粽子的工作就開始了。媽媽先把粽葉放到熱水裡泡了一下,讓粽葉變得柔軟不容易破掉,然後把粽葉從水裡撈出來,再把根剪掉,把淘好的糯米和紅豆拌起來,放在一邊備用。媽媽給我做了示範,只見她拿起兩片粽葉,大姆指朝下往前推,使粽葉捲成一個園錐狀,再往裡面新增糯米,放滿以後再用力擠了擠,有了空隙,再抓了米往裡塞,這樣反覆幾次,最後媽媽用食指和中指再往裡推推後,順著角再用一張粽葉封了口,用繩子把粽子嚴嚴實實紮了起來。你看,一個小巧而又結實的粽子就包好了。看過媽媽的示範教學後,我也拿了兩片粽葉包了起來,可我怎麼也不能像媽媽一樣收放自如,中間用力太大了,粽子還散了,經過媽媽耐心的幫助和我反覆地實踐,功夫不負有心人,我慢慢地掌握了包粽子的方法,我終於學會包粽子了。

  媽媽把粽子放進高壓鍋裡煮了兩個小時。我品嚐著自己包的粽子,感到比蜜還要甜,透過包粽子這個事,讓我懂得了“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

  端午節學包粽子優秀作文16

  我愛吃香噴噴的粽子,也看過別人包粽子,卻從未自己動手包過,開始動手,我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學著媽媽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摺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豬肉,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得意了,比想象中還順利地完成了一大半。當我再把粽葉蓋好時,糯米就像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排著隊地跳出來。我急得直跺腳,幸好媽媽替我“解了圍”割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氣。

  哈哈,經過小挫折,總算到了最後的,也是最簡單的步驟——扎棕繩。小KS(小意思),看我大顯身手。地球人都知道,粽子要包紮嚴實才好吃。

  我接過棕繩,先把粽子五花大綁捆了一圈,還認為媽媽她們包的樣子特老土,不好看,就自作主張地用棕繩打了一個漂亮的蝴蝶結,理由很充分,只要不隨便碰到繩子,也是十分結實的。

  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準備放入碗中,可是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繩那短的一部分,只聽得“嘩啦”一聲,粽葉散開了,糯米們像飛珠滾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我只得重新又做了一遍。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後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三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之後把包好的粽子放進鍋裡用猛火煮,大約1小時後,改文火煮30分鐘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因為從鍋裡飄出那粽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