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楓樹> 大學生作文:深秋,痴戀

大學生作文:深秋,痴戀

大學生作文:深秋,痴戀

  這秋的腳步來的如此輕快、溫潤,莫不是來赴一場麗人的約會麼?

  其實這秋早來了,是思想還蜷縮在夏天,不想被漸漸冗長的黑夜所替代。看到一些枯黃的枝枝葉葉才撩撥了臨秋的情愫。我沒有出過遠門,所以無法像郁達夫一樣比較南方的、北方的秋,而獨愛那故都的秋。我的秋天在南方,我的家鄉。不管它的草木凋零的如何緩慢,空氣來的如何潮潤,抑或這秋的顏色如何寡然淡味,我都必須經過,必須從內心裡去喜歡這個季節裡的一草一木。而在那滿目的秋景中,我獨獨欣賞那如生命般燃燒得火紅的楓葉。用最熱烈的顏色去赴一場視死如歸的約定。

  我沒有到過香山,所以不知道那北京園林裡的楓樹是怎樣成林成片的壯觀。那一定是個雍容華貴的婦人,亦或是車水馬龍的鬧市,前往的一半是看楓葉,一半是湊熱鬧。很難想象一份躋身於嘈雜人群中的心情,要怎樣去欣賞和那種暮秋岌岌的淒涼和義無反顧燃燒的悲壯?只怕看樹不是樹,看葉不是葉。倒不如這家門口的楓樹,一株兩株藏於街市、山林之後,然看到,便一陣意外地驚喜。四周的濃綠襯托著這半邊清爽的嬌紅,如從那深閨大院款款走出的清麗女子,腋生香風與你擦肩而過,回頭那麼嬌媚的莞爾微笑,任你靜靜地看,靜靜地望,靜靜地心生狂瀾。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我想那杜牧是早把這霜天的紅葉比作了女人的。詩人獨坐於半山亭中,卻並不感到孤獨,漫山的楓葉如翩翩起舞的女子,泰然知性得如無聲靜美的畫卷。詩人完全不思歸路,陶醉於這花前楓下的傾心相交,只恨這世間的女子少有這般來去淡然的從容,心意相通的靈犀。

  街市旁的楓樹因無旁物烘托,那綠化帶中又因紮根的侷限,顯得散漫而清淺。只有尋那細細的小徑,去到密林深處,偶爾一樹紅雲映入眼簾,便格外覺得緣分不淺。中秋一過,一年的日子便開始變得清瘦起來。如果春夏是一個人的成長時期,那麼秋天就是人到中年了。難免生出些惶恐、悲涼的情緒來,就像小時候每到秋風乍起時,聽到母親說那句“天冷了,討債的來了”時的無奈。境由心生,此時此刻眼前被一片紅色鼓舞著,是斷然沒有那種秋天的悲愴。楓樹自顧自的直挺著,葉子火熱地召喚著頭頂的陽光,再把光圈揉捻成明晃晃的亮片拋灑於四周的落葉、枝幹上。幾根旁生的細細的楓樹枝條從身邊的灌木叢中鑽出來,舉著幾片稀疏的黃葉搖旗吶喊。更襯托出這腳下的落葉是多麼地蕭索孤寂。

  年輕時愛把黃得、紅得獨特的落葉撿拾起來夾在書裡,或藏在抽屜的某個小盒子裡。那是一份少女懵懂的心思。這一切又都來源於那個“紅葉題詩,流水傳情”的故事。漫漫人海,獨於祜邂逅了那片美麗的紅葉。使得一個滿腹閨怨的麗人隨那御溝流出宮牆。“白髮宮女在,閒坐說玄宗”,深宮之處,再好的韶華都在落寂寡歡中舊貌換新顏,只有楓樹在庭前堅貞不渝的紅了一秋又一秋。心事落楓箋,付諸東流水。試想如果於祜對一片飄零的落葉熟視無睹,又怎會有這纏綿悱惻的奇遇,一切都是緣在其中。詩化了的楓葉是紅娘,是那相思的開始,更甚於那南國的紅豆。

  喜歡上這深秋的楓葉,其實是一種年齡上的心結。這與智慧、美貌無關,唯一支撐它的是那如歌歲月的'沉澱。站於這楓樹底下,不由人生出頗多的感觸。這染盡了成熟的顏色,披著了滄桑的意境與姿態的葉片,總看不夠,賞玩不到盡興。此時的楓葉哪僅僅只是一位麗人,分明還是一杯濃郁的雞尾酒,讓我在這秋光裡沉醉。就在這半醉半醒間領略生命的絢爛、深沉、幽遠,是再合適不過的了。而踩於那些凋落的楓葉上,有輕微的呢喃,夾風的淡香,沁入心底裡極細微極柔軟的地方,滋生出許多的不忍來,潛意識裡還有那麼幾分的落寞。“一葉而天下知秋”的遙想,正是這季節裡倍感深沉、寡歡的地方。恍惚之間,又看見這漫山遍野的精靈,都幻化成了那俏麗的女子正從樹梢枝末款款走了下來,成熟如虹,熱烈如火,如寂寥之處也能燃燒出生命的本色。春秋之別,亦如超短裙之於旗袍,楓葉,就是那著深紅旗袍的感性女子,從青澀到資深,用最熱烈的顏色抒寫生命的斷章。

  年輕時候沒留意過秋天,那是因為總覺得有大好的時光在後面。而今已到了這楓葉般的年紀,而我的年紀,卻成了那件壓在箱底漸漸腿色的紅色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