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傳統> 【精華】剪紙傳統作文合集九篇

剪紙傳統作文

【精華】剪紙傳統作文合集九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剪紙傳統作文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剪紙傳統作文 篇1

  今天,我來給大家介紹一項中國傳統文化——剪紙。

  剪紙是由手工做成的,常用的方法有兩種:剪刀剪和刀剪。剪刀剪是藉助於剪刀,剪完後再把幾張剪紙貼上起來,最後再用鋒利的剪刀對圖案進行加工。刀剪則是先把紙張折成數疊,放在由灰和動物脂肪組成的鬆軟的混合體上,然後用小刀慢慢刻劃。

  剪紙可以剪出各種樣式,有人、有小狗還有字……媽媽對我說過,有個老奶奶剪了一條几十米長的龍;讓人想不到的是,有的人還能剪出一個故事。我想:咱中國人真了不起,能剪出這麼多樣式的剪紙。

  咱們中國人都喜歡剪紙、都熱愛剪紙,剪出來也非常好看。你作為一箇中國人,是不是很自豪?

剪紙傳統作文 篇2

  一天晚上,我看見奶奶坐在燈下剪紙。她剪得非常仔細,有的是花草,有的是小動物,還有一個大大的“福”字。我問奶奶:“剪紙是誰發明的呢?”奶奶說:“它是我們的傳統文化呀!”我心裡想:“剪紙為什麼是中華傳統文化,我一定要弄個明白”。於是我上網查了起來。

  剪紙是中華傳統文化。並且我還知道了它的來歷。剪紙是我國最為流行的民間藝術之一,早在商代就有人用金銀箔、皮革和絲織品進行鏤空刻花製作裝飾品。直到公元105年紙張的發明後,人們開始用紙張進行鏤空刻花,這就是現在的剪紙。剪紙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見、適應面廣而普遍受歡迎,它最適合農村婦女閒暇製作,並且可美化生活,它是中國最具特色的民藝之一。

  看到這裡,我對中華傳統文化---剪紙有了一個基本認識。我心裡想:“我們中華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悠久歷史。在這漫長的歲月中,我們勤勞的勞動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雙手創造出了更為寶貴的民間文化,流傳至今是多麼不容易呀!我們一定要將這些傳統文化繼承和發揚下去,讓中華傳統文化更加精彩。”

剪紙傳統作文 篇3

  剪紙是我國傳統文化之一。

  在我們村,有幾位剪紙老藝人。在媽媽的帶領下,我見到了她們。雖然她們已經老了,但談起剪紙還是津津樂道。很久以前的農村,過年過節,或是有什麼喜事,剪紙老藝人們就要忙碌起來。節日裡剪窗花,有蝴蝶樣的,樹葉樣的,菊花樣的……什麼樣的都有。

  婚慶時剪大紅喜字,為新郎打扮新房,為新娘裝飾嫁妝。有時,還要教新娘子親自剪幾個,幫忙的,湊熱鬧的,擠在一塊兒,可有趣了。老藝人們還能剪門神呢!聽說妖怪也喜歡過節,節日裡總喜歡到人間走一遭,特喜歡吃小孩,可害苦了老百姓。老百姓們就把老藝人們剪的門神貼在門口,有了門神的庇護,妖怪們就再也不敢靠近村子。

  說著說著,老藝人們就拿出了剪刀和彩紙。雖然她們都戴上了老花鏡,但剪起“囍”字來還是毫不含糊。不一會兒,一個大紅喜字就剪出來了。我學著老藝人的樣子,拿出一張紅紙,照著折,照著剪。不一會兒,一個變形的“囍”字在我的手中產生了。老藝人一看,笑了,說:“孩子,剪紙看起來簡單,剪起來可就要細心了。慢慢來,你能剪好的。”第二次,我可不敢馬虎了,認真仔細地剪每一刀,好一會兒,一個基本成型的“囍”字出來了。老藝人們還誇我:“一次比一次進步!”

  剪紙是一門藝術,想要學剪紙可要下苦工哦。

剪紙傳統作文 篇4

  剪紙是中國的民間藝術魂寶,是民間藝術的一朵奇葩,看了讓人羨慕不已,嘖嘖稱讚。剪紙的內容包含著濃濃的生活氣息。鳥、蟲、魚、獸、花草樹木、亭橋風景。這些人們熟悉而又熱愛的自然景觀成了人們剪紙的花樣。每逢過節或喜事臨門,人們都要剪一些“福”“喜”“壽”,等貼在窗戶上、門上來表示慶賀。

  剪紙藝人剪得十二生肖也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就連外國人也嘖嘖稱奇,豎起大拇指一個勁的來誇讚。十二生肖被印成郵票飛到世界各地,讓全世界的人都來認識中國博大精神的剪紙文化。

  例如:十二生肖剪紙中的子鼠。它的腦袋圓圓的;鼻子尖尖的;還長滿了許多鬍子;身子活像一顆大瓜子;它的尾巴彎彎的,很像英文中的“S”;眼睛黑黑的、小小的,好像小黑豆;手和腳像書法中的一點;兩隻耳朵豎起來,直直的,好像是怕別人發現它上桌偷油吃。

  民間藝術剪紙,是它展示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光輝與燦爛。它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

剪紙傳統作文 篇5

  那天,是個下雨的晚上,毛毛細雨,沒有阻擋住我和姐姐去圖書館的步伐。晚上圖書館有“非遺之夜”週末講堂。

  圖書館地下的講堂人不太多,吳老師已經到了。

  我和姐姐找了個空位坐下,等待老師開始。老師先進行了自我介紹,老師名字叫做吳志娟,她是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員,我聽了,心裡不禁生出一股敬意。

  她介紹了剪紙的種類,剪紙的.技法,剪紙的步驟。雖然我都聽不懂,不過我還是認真地在聽。我最喜歡的還是後來吳老師教我們剪喜字,向日葵,小蜜蜂。

  老師對我們說了講剪喜字的口訣,叫做三二一一,可惜我才懶得聽,還是動手最好,但我們坐的位置離老師有點遠,我站起來看老師在前面剪,就剪錯了正反面,姐姐非常生氣地罵了我,說我浪費了一張紅紙,我覺得有些羞愧,頭低下了。

  姐姐教我把紙折成四折,要折得妥帖乾淨。我便折了起來,姐姐又罵我,說我應該在平面上折,而不是在空中隨便對摺,摺好後,我看著姐姐已經剪好的喜字,剪去方塊,哈哈,我終於剪好了,興沖沖地拿給姐姐幹,姐姐拿起剪刀在我的剪紙上又剪一個方塊,原來我剛才太性急了,忘了剪最後那個一了。我真是個小馬虎。

  教師評語:本文以“學剪紙”表達了“耐心”的主題。 作者寫作本文從“毛毛細雨”切入,又以剪紙結尾,不僅照應周到,而且用心良苦,全文對“剪紙”問題,並進行了深刻挖掘和反思,以小見大,有較強的現實意義。

剪紙傳統作文 篇6

  中國是擁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古國,無數個發明在中國誕生,剪紙便是文化藝術瑰寶之一。我看見一幅幅五彩繽紛 、形象生動的剪紙,情不自禁的展開白色的翅膀,飛向了想象的王國。 從前有個小男孩叫羅卡,他從小喪父喪母,只好在地主家當小童工。地主對他十分刻薄,每天讓他從早到晚為地主的幾頭駱駝洗澡,還要他拉駱駝在草地上吃草,整天伺候那幾頭駱駝,只要有一點沒做好,就不讓他吃飯。 來自:作文大全 有一天,羅卡照例帶駱駝去喝水是遇到了一位仙女,那個仙女看到他衣服又破又爛,而且看起來幾天沒吃飯了,便變成一位老婆婆去探察他的生活情況和他的心靈善不善良。

  老婆婆走到羅卡面前,說:“孩子,能給我一點水喝嗎 我太渴了! ” 羅卡晃晃自己的水壺,還有最後一點點水了。羅卡把水遞給老婆婆,說:“ 婆婆,您喝水吧!”老婆婆又說:“孩子,我的肚子好餓啊,有沒有東西吃呢 ”羅卡摸摸自己的口袋,只有最後半塊餅了,羅卡把餅遞給老婆婆說:“婆婆,您吃吧!”

  就這樣,經過多次的試探,仙女發現這個小孩十分善良可愛。老婆婆又問:“孩子,如果你有很多的錢,你會做什麼 ”羅卡想了想,說:“我要幫助所有需要幫助的人!”

  仙女非常高興,給了羅卡很多錢,從此羅卡過上了美好的生活,但是他仍然很善良,幫助了很多的人! 中國的剪紙藝術不僅豐富了人們的物質生活,同時也是一種高層次的精神享受啊!

剪紙傳統作文 篇7

  最近,我們班開展了“生活中的傳統文化”這項活動。我們小組最感興趣的傳統文化是剪紙,現在,就讓我把它詳細地介紹介紹給大家吧!

  民間剪紙是中國最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它的來歷是很久以前的西周時期,周成王突發奇想,將梧桐樹葉剪成了玉圭影象,贈送給了他的弟弟姬虞,表示了封他於唐國(今山西西南部)去當諸侯的意圖。於是,當時便逐漸產生了剪紙。

  剪紙真正昌盛的時間雖然是在清朝中期以後,但其它朝代出土的剪紙也非常多。比如湖南省的黃泥礦出土的晉代金片裝飾物;新疆吐魯番火焰山附近出土過五福團花剪紙;還有“人勝”剪紙……中國古代出土的各種朝代的剪紙遺蹟非常多,可以分成過年窗戶上貼的窗花、當成禮物送給親朋好友的禮花、門上貼的門籤等。剪紙大多數用紙作為主要材料,除了用剪的方法外,還能用雕、刻、鏤空的方法做成。記得小時候,我在學剪紙時,經常把一幅剪紙作品弄“分家”,最後在我的堅持不懈下,終於學會了剪紙。

  透過這次查詢,不僅讓我明白了中國傳統文化有很多,還讓我懂得了許多關於剪紙的知識。剪紙是中國獨有的,我們要把它傳承下去!

剪紙傳統作文 篇8

  每當我看見剪紙藝術家在一張張紙上飛快地揮舞著剪刀,創作者栩栩如生的作品時,我便不禁讚歎不已。在我的語文書上,就有著四幅剪紙作品。

  瞧瞧這四幅剪紙。沒每一幅上的人物,動物都惟妙惟肖。或與動物嬉戲,或翩翩起舞,或與夥伴互相幫助,或津津有味的讀書,一副其樂融融的樣子。

  其中,我最喜歡的是翩翩起舞的一幅:一位十幾歲的姑娘在花海里翩翩起舞。她身著少數民族的服裝,跳著優美的民族舞,給人一種民族團結友愛的和諧氣息。她的身後是一叢叢的蒲公英。一眼望去,無邊無際,潔白如雪,彷彿給大地鋪上了一層白色的絨毯。一副美不勝收的樣子,使我不禁來到了想象的王國

  從前,有一位心地善良,富有愛心的壯族姑娘。她的名字叫做瑪日娜,今年17歲了。瑪日娜從小就熟讀四書五經,她非常愛學習。瑪日娜還是一個非常熱情好客的人。她總是喜歡將天南海北的客人請到自家家裡,為他們唱歌,請他們在自家吃飯,讓客人們永遠也忘不了壯族人民的熱情。

  回到現實的生活中,我不禁在一次對這幅剪紙作品嘖嘖讚歎。這就是我國著名的民俗文化——剪紙。它是華夏廣大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它處處都散發著華夏廣大勞動人民團結,和諧的氣息。

剪紙傳統作文 篇9

  今天,我看到了這幅剪紙:一個美麗的姑娘頂著三個瓷碗在跳舞。看著看著,我進入了想象的世界:

  她――尤麗塔是星探從一個很偏僻的小村莊“挖”出來的。

  現在,尤麗塔正在舞臺的幕後。

  突然,她聽到主持人報了她要跳的舞的名字,慌忙走上臺。當聚光燈全射向她時,她的臉上浮現出兩塊紅暈,一如天邊的彩霞。

  觀眾的眼中,她是這樣的:穿著赭紅色的、樸實的但並不老土的衣裳,頭戴帽子,帽子上有絲帶,頂著碗,略有些害羞。

  這時,舞曲響了起來。她的害羞立刻無影無蹤,腰肢像一條蛇似的扭著;舞步旋動,時而快,時而慢,時而輕柔,時而狂野;手臂隨著樂曲有節奏地舞著,時而上,時而下,時而左,時而右;纖細的手指也時而直挺,時而彎曲,時而微翹,時而攥緊。她的左手呈波浪形滑向右手,右手又呈波浪形滑向左手,手上的裝飾也隨之顫動。她全身的關節異常靈活,可以自由扭動。這舞姿,沒有刻意做作,而是全然發自內心啊!(碗竟始終沒掉。)

  人們看呆了,一“舞”終了,人們還沉浸在裡面,等他們清醒過來,全場立刻爆發了雷鳴似的掌聲!

  媽媽的喊聲把我拉回了現實,我盯著剪紙,真想大叫一聲:剪紙,你真是民間一個最偉大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