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初一作文> 民間藝術七年級優秀作文範文

民間藝術七年級優秀作文

民間藝術七年級優秀作文範文

  現在中國民間的傳統藝術越來越少了,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民間藝術七年級優秀範文。

  第一篇:

  剪紙——讀書的女孩 一天,我去往在農村的公公家時,看見了一張栩栩如生的剪紙。上面有一位蒙古族的女孩,正在專心致志地讀書,寫字,見我看得這麼入神,公公為我訴說了這個小女孩的故事。 這個小女孩原是上天派給蒙古族的女神,可不料小女孩在人間的身世很是悽慘,剛出生不久便父母雙亡,只有奶奶悉心照料她,可週圍鄰居都不願意靠近她,說小女孩是剋星,一出生就把爸爸媽媽給剋死了,奶奶早晚有一天也會被她剋死。所以,小女孩每天都一個人悶悶不樂地待著。她很愛看書,知識面很廣,卻沒有展示自己的機會。 日子一天天過去了,有一天,小女孩突然在夢中夢見了一位天神,天神告訴她:“過幾天,蒙古族就要舉行一個‘學問大賽’,這是她展示自己本領的最佳機會,她本來就是上天派來幫助蒙古人民的女神。”小女孩醒了之後,把這件事告訴了奶奶,奶奶也很贊成小女孩去參加這個比賽,從這之後,小女孩每天都在很用功地讀書,學習,希望自己可以贏得一個好成績。時間不知不覺就從身邊溜走了。到了比賽的時候,人們不情願跟小女孩比賽,免得自己沾上了晦氣,但裁判說小女孩也是蒙古人民,有權利比賽,待小女孩謝過了裁判之後,便專心致志地開始比賽了。開始幾題很容易,人人都會做,可隨著題目難度的加深人們一波波的被淘汰了,最後只剩小女孩一人站在臺上,奪得了冠軍。人們不相信,說小女孩在作弊,正在小女孩極力辯解的時候,一陣狂風襲來,天神下凡了。天神告訴人們小女孩就是上天派來的女神之後,便又轉身飛向了天空。人們把這件事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全蒙古族人民都知道了這件事。可小女孩並不在意,依舊勤奮學習,但現在,她並不悶悶不樂,每一天都有許多人向她請教問題,而她的臉上掛滿了笑容。 公公向我講完了這個故事之後,我不禁讚歎:一把剪子一張紙,就能創造出如此豐富精美的藝術品,這就是咱們中國的剪紙 !

  第二篇:

  剪紙是中國最普及的民間傳統裝飾藝術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見、適應面廣,樣式千姿百態,形象普遍生動而受歡迎;更因它最適合農村婦女閒暇製作,既可作實用物,又可美化生活。全國各地都能見到剪紙,甚至形成了不同地方風格流派。剪紙不僅表現了群眾的審美愛好,並含蘊著民族的社會深層心理,也是中國最具特色的民藝之一,其造型特點尤其值得研究。民間剪紙作為中國本源哲學的體現,在表現形式上有著全面、美化、吉祥的特徵,同時民間剪紙用自己特定的表現語言,傳達出傳統文化的內涵和本質。

  剪紙,又叫刻紙,窗花或剪畫。區別在創作時,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刀,雖然工具有別,但創作出來的藝術作品基本相同,人們統稱為剪紙。

  剪紙從色彩上分,有單色剪紙和套色剪紙。用一種顏色的剪紙刻出來的作品就叫單色剪紙,它如同版畫中的單色木刻一樣,是最常用的一種形式,這類作品顯得十分樸素大方。而套色剪紙則是用不同顏色的'剪紙可出來的作品,這種形式並不常用,這類作品看起來生動形象。

  嘉靖中制夾紗燈,刻紙刻成花竹禽鳥之狀。隨輕濃罩色,熔蠟徐染,用輕紹夾之,映日則光明瑩徹,芳菲翔舞,恍在輕煙之中,與真者莫辨——明《蘇州府志》

  根據實踐把剪紙的線條歸納為五個字:“圓、尖、方、缺、線”。要求達到:“圓如秋月、尖如麥芒、方如青磚、缺如鋸齒、線如鬍鬚。”可以說線條是剪紙造型的基礎。

  第三篇:

  記得小時候,我常常看著奶奶剪紙花.一張大紅紙,折幾折,然後用大剪刀“喀嚓,喀嚓”那麼一剪,開啟來就是一張很漂亮的紙花了.奶奶說這很容易,大可以隨心所欲地剪,但我卻不明白其間的奧妙.

  如今,奶奶年歲大了,不常剪了,然而,我卻從老師那兒學來了剪紙花的技巧,也可以像奶奶那樣“隨心所欲”地剪了.當年的困惑也迎刃而解.其實,當你摺好紙,拿起剪刀,並不需要費盡心機去設計圖樣,隨隨便便在這兒剪個口兒,在那兒挖個洞,或者把邊緣剪成波浪狀……直到你把它開啟,你便會欣喜地發現,在你手下也許會不知不覺產生奇蹟.

  生活就像一朵紙花,一朵尚未完成的紙花.不要你刻意地裝飾,只須你“隨心所欲”盡情揮灑,留下生命中不悔的印跡,那麼,當你開啟它時,也許真的是一個奇蹟!

  評析:這篇400字的短文,小巧別緻,耐人尋味.作者由小時看奶奶剪紙花不解其妙,寫到大了跟老師學得剪紙技巧而頓悟其妙,給讀者一種欣賞民間藝術的享受,文章精妙處在於作者能由剪紙聯想到“生活就像一朵紙花”,而每個人都是工藝巧匠,只要不刻意裝飾,只須隨心所欲地揮灑,便可以創造出生活的奇蹟.這種看似孩子式的“狂言”卻包含著一種可貴的精神,這就是無拘無束的創造精神,一種無悔的追求精神.

  生活的“底蘊”往往寓於普通的小事之中,常常與平凡為伴,就像金子蘊藏在黃沙裡,白玉蘊藏在山石中.因此,要想發現它,還必須做到:第一,陶冶思想情操,不斷提高自己的認識能力,磨鍊自己的悟性,這是發現生活“底蘊”的根本和基石.第二,利用一切機會積極參加一些有意義的社會活動,細心看,用心聽,虛心問,潛心思,全心感.同學們,只有當你投身於生活激流之中時,生活“底蘊”的泉水才會汩汩湧到你的筆端;

  每當我看見剪紙藝術家在一張紙上飛快地揮舞著剪刀創作栩栩如生的作品時,我不禁讚歎不已.但是,藝術家們得心應手的剪紙技術,對於我來說,是一種工序繁雜,技術難度大的事情.

  “今天,我們要完成一幅剪紙作品.”老師說道,我頓時一愣,高難度的剪紙,要在短短的一節課裡完成,豈不是比登天還難?

  可是我的想法卻大錯特錯了,在老師的訣竅講解和示範剪紙之後,我恍然大悟,原來完成一幅剪紙竟然也是易如反掌之事.大部分剪紙是軸對稱的,只需要簡簡單單在用剪刀“飛舞”四分之一甚至八分之一個圖案便能整整齊齊地展現在我們眼前.

  “光說不練假把式.”我不能紙上談兵.我急不可耐地開始“行動”了.我先在紙上勾勒出半個蝴蝶,然後再用剪刀小心翼翼地賦予它“生命”.可是這隻蝴蝶仍然死氣沉沉的,沒有一點點活力.

  我決定在它的翅膀上加以點綴.我在蝴蝶翅膀邊緣剪了一條花紋.不料,我在剪的時候,一不小心邊緣剪破了,留下了一道刺眼的“傷疤”,我便用一點膠帶幫它“療傷”.儘管如此,那道“疤痕”仍然清晰可見.我更仔細地為蝴蝶“化妝”.

  很快“裝扮一新”充滿活力地蝴蝶在我的眼前“亮相”.看!美麗精緻的花邊,彷彿給蝴蝶穿上了一件新衣.一顆顆如明珠般的圓點,彷彿給蝴蝶戴上了一件件靚麗的首飾,在空中翩翩起舞.

  透過這次剪紙的經歷,我懂得了做什麼事情都要嘗試,你認為很難的事情,在只要你嘗試,掌握技巧,也許會變得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