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800字> 過中秋節的作文800字集合七篇

過中秋節的作文800字

過中秋節的作文800字集合七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過中秋節的作文800字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過中秋節的作文800字 篇1

  八月十五還未到,我就在憧憬著,與她坐在草地賞月。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這些美麗的詩句已經成為中秋的代名詞。然而,別忘了,還有一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指的是一對愛人雖然相隔千里,卻因月光傳情而美好。可見,中秋月同樣屬於愛情,中秋夜比情人節更加浪漫。

  因為,中秋月,是一年中最圓的月。而人們對愛情的追求,不正是一個圓滿嗎?

  此刻,月亮正斜倚在這山的頭頂,圓圓地,黃黃地。稀疏的白雲散淡地鑲在天空,被月光襯托得那麼雪白,而深藍色的天空顯得那麼高遠。我多情的心開始飛起來,真想飛到月亮去,問問柔情的嫦娥,寂寞有多深,思念有多重,離別有多遠?

  當然,這隻能是一種離奇的想像,心怎麼能飛呢,心附在雲上,雲朵能飛嗎?

  就是這片雲今晚也不屬於我。因為臨時有事,她失約了,不能陪我月下漫步。於是,我獨自跑到附近的公園賞月。

  公園的人很多,我坐在石椅上。一陣清涼的風吹過,很是溫柔,消除了白天的浮躁。低頭,是野草的香味,蟋蟀的聲音;抬臉,是鼓脹的圓月,相伴的星星。好久好久沒有這般寧靜而恬然了,白天裡工作與家庭的雙重壓力,此時得到徹底釋放。我憶及幼時在鄉村,村民們在月的寧靜幽深世界共存同樂、互慰同憩的情景。我的父母,相親相愛的父母,坐在在村口的槐樹下,一邊嗑著瓜子一邊給我們講嫦娥奔月的故事。而如今,現代人不僅走出了日落而息的生活狀態,有了更豐富的夜生活,也走出了炊煙土屋,生活在鋼筋混凝土的高層建築物裡。科技帶來了便利,月亮卻離人類越來越遙遠。

  我起身,信步走向公園的一角。她發來簡訊說,孩子在,想送到老人那,老人電話打不通。短短一句話,讓我湧出莫明的情愫。原來,她一直在尋找機會,想出來陪我的,她心頭一直裝著一輪明月,裝著溫情和思念。前邊小路上走過來一對賞月的情侶。女的二十出頭吧,似曾相識。月光灑在她的臉上,顯得很平靜,她對我笑笑:“你好。”來自內心真誠的問候,讓我忽然覺得人與人和諧相處的美好。

  月光如水,雲捲雲舒。我走向林萌深處,細細品味著生命的這份寂寞,這份孤獨,這份淡淡的愁緒。她也愛月光的清冷,愛在月下漫步。她曾咬著我的耳朵,悄悄說,中秋月圓的時候我一定會陪你一起品嚐月色,讓你色個夠。而如今,就住在公園附近的她,咫尺天涯,卻不能相聚。這種失落可想而知。

  簡訊提示音響了。我開啟手機翻蓋,一看,是她發來的,上面寫著:你還在公園嗎?我睡了,你也要早點回家,不要讓月色迷失了。

  我沒有迷失,我在雲朵的指引下走到家的窗前。抬頭望月,月還是清清黃黃的。

過中秋節的作文800字 篇2

  八月十五還未到,我就在憧憬著,與她坐在草地賞月。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這些美麗的詩句已經成為中秋的代名詞。然而,別忘了,還有一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指的是一對愛人雖然相隔千里,卻因月光傳情而美好。可見,中秋月同樣屬於愛情,中秋夜比情人節更加浪漫。

  因為,中秋月,是一年中最圓的月。而人們對愛情的追求,不正是一個圓滿嗎?此刻,月亮正斜倚在這山的頭頂,圓圓地,黃黃地。稀疏的白雲散淡地鑲在天空,被月光襯托得那麼雪白,而深藍色的天空顯得那麼高遠。我多情的心開始飛起來,真想飛到月亮去,問問柔情的嫦娥,寂寞有多深,思念有多重,離別有多遠?

  當然,這隻能是一種離奇的想像,心怎麼能飛呢,心附在雲上,雲朵能飛嗎?就是這片雲今晚也不屬於我。因為臨時有事,她失約了,不能陪我月下漫步。於是,我獨自跑到附近的公園賞月。

  公園的人很多,我坐在石椅上。一陣清涼的風吹過,很是溫柔,消除了白天的浮躁。低頭,是野草的香味,蟋蟀的聲音;抬臉,是鼓脹的圓月,相伴的星星。好久好久沒有這般寧靜而恬然了,白天裡工作與家庭的雙重壓力,此時得到徹底釋放。我憶及幼時在鄉村,村民們在月的寧靜幽深世界共存同樂、互慰同憩的情景。我的父母,相親相愛的父母,坐在在村口的槐樹下,一邊嗑著瓜子一邊給我們講嫦娥奔月的故事。而如今,現代人不僅走出了日落而息的生活狀態,有了更豐富的夜生活,也走出了炊煙土屋,生活在鋼筋混凝土的高層建築物裡。科技帶來了便利,月亮卻離人類越來越遙遠。

  我起身,信步走向公園的一角。她發來簡訊說,孩子在,想送到老人那,老人電話打不通。短短一句話,讓我湧出莫明的情愫。原來,她一直在尋找機會,想出來陪我的,她心頭一直裝著一輪明月,裝著溫情和思念。前邊小路上走過來一對賞月的情侶。女的二十出頭吧,似曾相識。月光灑在她的臉上,顯得很平靜,她對我笑笑:“你好。”來自內心真誠的問候,讓我忽然覺得人與人和諧相處的美好。

  月光如水,雲捲雲舒。我走向林萌深處,細細品味著生命的這份寂寞,這份孤獨,這份淡淡的愁緒。她也愛月光的清冷,愛在月下漫步。她曾咬著我的耳朵,悄悄說,中秋月圓的時候我一定會陪你一起品嚐月色,讓你色個夠。而如今,就住在公園附近的她,咫尺天涯,卻不能相聚。這種失落可想而知。簡訊提示音響了。我開啟手機翻蓋,一看,是她發來的,上面寫著:你還在公園嗎?我睡了,你也要早點回家,不要讓月色迷失了。

  我沒有迷失,我在雲朵的指引下走到家的窗前。抬頭望月,月還是清清黃黃的。

過中秋節的作文800字 篇3

  適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見一輪圓月,但不是我們常說的一輪皎潔的圓月,天空中有層層清雲,如煙似霧,彌矇在月光下。月暈恰恰是這圓月與清雲的紅娘,牽於二者之間,淡淡的點上一圈,既不喧賓奪主,又有萬般嬌態。

  有人說,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圓月如西子之明眸。這似明眸的圓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實為不妥,諺語有“八月十五雲遮月”之說。雲生月隱,神秘、迷離。此中秋圓月雖不及西子之善睞明眸,卻獨具情調。

  我願隨月在雲中漫步,聽她講古老的傳說;也願站在靜處悄悄凝望。不過,這一切都化為柔和的月光灑在我身上。這才是真實的接觸,是老朋友的祝福。許多人願意在屋中歡飲度過這中秋之夜,而我卻更喜歡在寧謐的夜晚,在高高的陽臺或戶外傾聽月的歌聲,感受“月中清露點朝夜”。

  我曾讀過唐人曹松的《中秋對月》中“直到天頭無盡處,不曾私照一人家”的詩句,也曾看過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的絕對,還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這些難得的佳作中曹松的詩抒發的是不平,《峨眉山月歌》抒發對故友的思念,朱先生的文章抒發哀愁。他們均寫月,寫月的無私公平普照大地,寫月的淡淡月光給人的安慰,縱然其中並非都是中秋圓月。月亮從古至今都是思念、溫柔、恬靜的象徵。尤其是中秋圓月,多少詩人睹物生情,寫下傳世之作;又有多少離別之人的惆悵。而我卻沒有這樣的哀愁,我記起地震,它牽動著我也牽動著億萬炎黃赤子的心,一片片溫暖跨海傳情。中秋的月好象也正為此感人之舉默默流淚。她,繁忙的信差,祖國人民的安慰由她傳達。那麼,原來思念、溫柔、美好、恬靜的象徵中,更應添上一筆關愛和幫助,使無助的人看到她就想到希望,想到明天的美好。這月光雖不及太陽熾熱的光芒,但卻更能喚起聯想——在困難之時,定有人伸出無私的手,給你幫助和溫暖。這聯想不是對世俗的乞求,而是我們這生活在地球上的一類年輕生命的本性——人性。大海納百川,這中秋圓月彷彿是平靜的大海吸收這每個人的思索,在她的溫柔恬靜中,思索的波濤也在緩緩地釋放,化成雲霧環繞其周。這是意境,注入新象徵的意境。

  願這意境盪滌我陳舊的思想,沖刷掉世間的不平。或許你對這圓月還有些古老的思索,朋友,請開啟你思維的閘門,暢想明天,暢想屬於自己的“心月”吧。

過中秋節的作文800字 篇4

  家裡一直有個不成文的規定,中秋節的團圓飯家人是一個都不能少的。因為爺爺說每年的這一天,一家人在一起吃飯是他感覺最踏實最高興的事了。爺爺的.話相當有權威,沒人敢不聽。

  擁擠的車站,每個人都急著回家團圓。有的人甚至想爬窗戶鑽進車裡,被車站管理人員拖著腿往下拽。我站在售票口快被擠成了壓縮餅乾。下午3點我終於買到了一張回縣城的車票。可是我又後悔了。到了縣城也得晚上8點多了,而縣城到我們鎮上只有上午9點和下午3點的兩班車。從縣城到我們村怎麼也得2個小時吧。給父親打電話要不我把票退了吧,不回去了。父親請示爺爺,爺爺在電話那邊堅決的說“不行,我去縣城的車站接你”。晚風習習,吹得我打了個寒顫。縣城的車站行人已經很少了,我還沒下車就看到到爺爺和父親站在車站門口,爺爺的背有些駝了,連走到鎮上趕集都費勁。真不知他是怎麼來到縣城的。更重要的是,我們還得走兩個小時的路程回家。一邊走著我一邊埋怨爺爺“何必呢,不就是中秋節嗎。害得我們都這麼辛苦。讓我爸一個人來接我就行了,你走這麼慢,還來幹什麼?”爺爺什麼也不說,只管低著頭往前走。今晚的月真圓,皎潔的月光灑在鄉村小路上竟然有別樣的柔美。很長時間都沒有這樣的閒情雅緻了。因為很忙,忙工作忙應酬,忙得沒有時間常回家看看。

  晚上10點回到家,奶奶和我的母親趕緊端上飯菜,叫醒熟睡的小妹。給爺爺和我的父親拿來了酒杯。那晚我們在爺爺的葡萄架下邊吃邊聊一直到半夜。爺爺微微有些醉了“是你奶奶她想你,經常半夜在那流淚。除了過節放假你才能回來一趟。平時更是很少回來。我……我也想你呀”我從小跟著爺爺奶奶長大。

  這是20xx年我第一次去外地工作,回家過中秋節的那個夜晚。這麼多年過去了,爺爺蹣跚的腳步,還有喝醉酒時那蒼老的眼角的一滴淚,深刻的烙在了我的記憶裡。卻使我不能理解的是:什麼樣的動力,讓爺爺來回走了四個小時的路程接他的孫女回家過中秋節。也許只有我們也做了爺爺奶奶之後,才能切身的體會兒孫繞膝,一家團圓是怎樣的一種幸福滋味。對兒孫的牽掛又是怎樣的一種煎熬。

  什麼最重要?親人最重要。只要你心裡有這種想法,即使你身在千里之外的異鄉,回家的路途也並不是想象中那麼艱難。

過中秋節的作文800字 篇5

  又是一年中秋。

  八月十五那天晚上,藍得甚至有點兒發黑的夜空霸佔了整個窗戶,偶爾還可以發現幾顆閃著銀光的星星。天空下的樓房大多數都亮著燈,我猜大概都想在今夜一睹月亮姑娘的芳容吧?秋天的涼風時不時鑽進窗戶,調皮地掀起窗簾,然後再去人的褲管兒或袖口裡溜一圈兒,最後吹著屬於它的小曲子溜之大吉。

  我靜靜地坐在椅子上,望著夜空,腦子裡時不時就會浮想聯翩:嫦娥姑娘是否正在思念她最愛的夫君?是否正抱著玉兔默默流淚?說來也奇怪,七夕牛郎和織女兩顆星星的距離不是咫尺而是巨遠,但因為鵲橋,所以才得以相見。相隔一年,每當這一天到來時,心中不管有多少的思念都會化成無數的期待,恨不得快點兒見到自己最想念也是最愛的人。但嫦娥和后羿卻沒有鵲橋,就這樣分隔兩地,而且是天上和地下,距離無法再用巨遠來形容。那年,嫦娥沒有其他辦法阻止竊賊只好吞下長生不老藥時,其實她心裡早已經充滿了悲傷,也知道後果,但她沒有別的選擇了,只好這樣。再加上嫦娥就此長生不老,后羿卻要經歷歲月的變遷。這樣悽美的故事,怎麼能不讓人心裡產生壓抑與同情之情嗎?

  月亮還是蒙著一層用雲做成的紗,不願向人們展示它的美貌。它清冷的光照耀著寂靜的大地,給夜空增添了一絲溫柔,給雲增添了一絲朦朧感,周圍的事物都好像變得柔和了,像一幅水墨畫;它清冷的光又像一片一片的小雪花,潔白而輕盈,真是應了那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詩人揮舞毛筆寫下一篇篇它的心事,畫家用溫柔的筆觸描繪她的芳容。“它給人多少充滿美好的想象啊!”我不禁感嘆道。

  月亮不僅是溫柔而害羞的,還是多情的。用月餅來形容再合適不過了:月亮,它是心思細膩的。就像是豆沙月餅,細膩而甜蜜;月亮,它是善解人意的。就像五仁月餅,多樣但相配;月亮,它偶爾也耍耍孩子氣,就像各種水果月餅,猶如孩子的笑臉,天真而可愛。每當吃起這月餅,再細細欣賞這皎皎明月,品味它特有的韻味。這才是今年中秋之夜的享受。

  中秋之夜,一家人圍坐在餐桌旁享受美味的晚餐,餐後再來幾小塊月餅,這應該就是古人所說的團圓吧?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那些外國華人,那些漂泊在外的學子,那些很久沒回家去大城市打拼的人,都會像這句詩說的吧?抬頭望見這皎潔的明月,低頭時會不會一顆淚珠兒滑落臉龐呢?被風吹得劇疼呢?

  中秋,唯有和家人一起,才算得上中秋團圓吧?

過中秋節的作文800字 篇6

  今天是中秋節。爸爸、媽媽帶著我提著月餅、水果,大包小包的到爺爺奶奶家。爺爺奶奶見我們來了,十分開心,爺爺說:“今年國家規定中秋節全國放假一天,讓全國人民開開心心過好節,我們家也要和和美美過好這個團圓節。”我問爺爺:“那我們家怎麼過這個團圓節呀?”爺爺說:“中秋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我們就按老傳統方法過。”我又好奇地問“老傳統是怎麼過法啊?”爺爺說:“你看哪兒!”我順著爺爺手指,只見東窗臺上的香爐裡已燃了香,一股輕煙嫋嫋,滿屋香氣氤氳,長案臺上已擺滿了鮮果,有紅紅的柿子,雪白的香藕,嫩嫩的蓮蓬、香噴噴的月餅……,我伸手正想上前挑好吃的嚐嚐,爺爺忙說:“這是供月的,現在不能吃”。我又問:“為什麼要供月呀?”爺爺說:“供月和祭月表達的是人們對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激。在漫長的農耕文明時期,先人們用這種方式來享受豐收的喜悅和對來年及未來美好生活的祈願。”

  正說著,月亮從雲縫裡鑽了出來,露出了她皎潔美麗的笑臉,把一道柔和清麗的銀輝,灑在窗下的地板上,我腦子裡突然聯想起老師課堂上才教我們的李白的“靜夜思”那首詩的意境,正想在大人面前炫耀一番,只聽見爺爺在那邊一邊仰望著月亮,一邊又說道:“我們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先賢們是特別講究韻味和情調的,比如七夕在葡萄架下看牛郎織女;又比如友人遠行作別,不僅要飲酒送行還要吟唱作詩,古人的“行為藝術”,比當今的要高雅多了。中秋佳節,人們在賞月祭月的同時,更會吟詩歌唱,或抒發情懷,或寄託對家鄉和親人的思念,留下傳誦千古的傑作”。我聽到這裡,忙迫不及待地說:“對,我知道,我們剛學過李白的“靜夜思”,還有“古朗月行”!奶奶說:“那你就朗誦給我們聽聽。表演得好,奶奶把你最喜歡吃的月餅賞給你。”我清了清嗓子,運足了氣,抑揚頓挫,一字一句地把這二首詩背了一遍。爺爺帶頭,奶奶、爸爸和媽媽給我熱烈鼓掌。爺爺說:“今年過節我們誦讀名家名作,明年宇鑫就是十週歲了,我們每人要朗誦自己的詩作,好不好?”大家一齊鼓掌說:“好哇!”,說完我們大家一齊大聲吟唱起來: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但願人長,千里共嬋娟”

  我們全家過了一個歡樂的團圓節,歡樂的歌聲在香馨的空氣中迴盪,在溶溶的月色下傳播,我吃著奶奶遞給我的甜甜的月餅,心裡更是甜滋滋的。

  今年中秋節我過得特別開心。

過中秋節的作文800字 篇7

  婆婆和我們不住在一起,她總說搬過來會吵擾我們。但每逢過年過節,我們都會把婆婆接過來住,享受一家團圓的歡樂。婆婆也很樂意。上了年紀的人,對於“團圓”這個詞彙,自然會有更深的理解與感受。

  婆婆沒有其他嗜好,就是愛吃。聽說愛吃的人一般都很隨和,容易相處,這一點倒是不假,婆婆就是一個非常隨和的人。每年中秋節前夕,我都會去把婆婆接過來,然後婆媳倆一同上街去選購月餅。婆婆愛吃廣式月餅,說它皮薄、鬆軟、香甜、餡美。而我則偏愛徽式月餅和蘇式月餅,因為徽式月餅小巧玲瓏、潔白如玉、皮酥餡飽;蘇式月餅鬆脆、香酥,重油而不膩、甜鹹適口。婆婆愛吃蛋黃餡兒和冰糖餡兒的。我則愛吃桂花餡兒和黑芝麻餡兒的。每次去採購,我們總是會將各式各樣的月餅都只買一個,回家後逐一品嚐,覺得味道不錯的,就再去買一些,留作正式過中秋時吃。

  品嚐月餅最好玩。我們將月餅在餐桌上一字擺開,然後在每個月餅前放一隻盤子,用水果刀從各個月餅上分別切下兩小塊放在盤子裡,我和婆婆一一對其進行品嚐。光吃還不行,還得給月餅打分,最後選取總分排名前幾位的月餅,進行再次採購。其形式說起來與“鬥茶”極為相似。

  去年中秋節晚上,一家人將茶几搬到陽臺上,沏上一壺香茗,一邊觀賞月亮,一邊品嚐月餅。婆婆最能吃,每次都能吃好幾個,我勸她:“您有高血壓和冠心病, 少吃一點,太甜膩。”婆婆就笑著說:“你買了那麼多月餅,我不趁著在這的時候幫你們多消化一點,等我走了,那些月餅還不全都被你們浪費了呀!”看著老人家興致勃勃,我也不好再說什麼,只是不停地勸她多喝茶,別噎著,再就是讓她多吃瓜子和水果,轉移注意力。

  中秋節過後,我們總是希望婆婆能夠和我們再多住些時日。可每當這時,婆婆卻固執起來,非得回那所老房子。如果我們不送,她自己也要回去。去年的中秋節過後,我又想把婆婆留下來,婆婆不肯,我說:“您回去一個人住有什麼好的,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不如就住我們這,又不是沒房間。”婆婆說:“誰說我是一個人住?丫丫(我女兒)的爺爺在那兒陪著我呢!他每天都在夢裡和我說話。昨天還託夢給我,讓我給他帶幾塊月餅回去呢!”

  我和先生不再堅持,乖乖地將老人家送回老屋,送她回到老伴兒的身邊。或許,在那裡,她才覺得最溫暖,覺得不孤單。儘管公公已經去世多年。

  那天從老屋回來,我跟先生商量:“以後每年的中秋節,咱們都上媽這邊來過吧!”先生吻了我一口,沒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