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400字> 【實用】小學中秋節的作文400字合集六篇

小學中秋節的作文400字

【實用】小學中秋節的作文400字合集六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資訊。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中秋節的作文400字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中秋節的作文400字 篇1

  中秋節這天,外婆請我們到她家去吃晚飯。媽媽說本該是一家人圍著桌子可以邊吃飯邊賞月,可是,中秋的夜晚正下著大雨,看不到月亮。而我們在外婆家吃的這餐團圓飯卻異常的有滋味,因為其中有一道菜的一部分,是我和姐姐的傑作。

  我們一到外婆家,就看見外婆繫著圍裙,在廚房裡忙得不亦樂乎,外婆看到我們來了非常高興,招呼我們先吃大閘蟹,她說:“我還有一道沒做的菜,等做好了你們一定喜歡。”這時,我和姐姐跟著外婆進了廚房,外婆看到我們便說:“我現在要開油鍋了,快出去吧……”可我和姐姐賴著不走,想看看外婆的手藝,經我們再三央求,外婆終於同意了讓我們看她燒菜。

  外婆做的這道菜叫“兩面黃”,外婆先放了一勺油,然後再將已經燒熟的麵條放了進去,等麵條變黃了給它翻個身。我們看外婆一手拿勺子,一手拿鍋柄,輕輕往上一挑,“兩面黃”就翻了一個身,我和姐姐覺得太有趣了,爭先恐後地搶著去翻,外婆在旁邊叫我們不要搶,最終我和姐姐用石頭剪子布來決定誰先翻,我出剪刀,姐姐出布,哈哈我贏了。於是我迫不及待得去翻“兩面黃”,外婆對我說:“小心點,別燙著!”於是我小心翼翼地去翻,但滾燙的油還是濺到了我的手上,我“哇”的一聲叫開了,外婆見狀,趕快用冷水幫我沖洗,當然,我跑出廚房,讓位給了姐姐。

  有著我們三個人功勞的“兩面黃”終於端上了菜桌。看到這份蓬鬆微黃的麵條,我不禁垂涎欲滴,夾一筷送進嘴裡,脆脆香香的,真好吃!這次的中秋節,我學會了做一道菜,真是收穫不小啊!

小學中秋節的作文400字 篇2

  每年農曆的正月初一,是中國農曆的新年。在中國的傳統節日中,這是一個最重要、最熱鬧的節日。因為過農曆新年的時候,正是冬末春初,所以人們也把這個節日叫“春節”。

  中國人過春節有很多傳統習俗。從臘月二十三起,人們就開始準備過年了。在這段時間裡,家家戶戶要大掃除,買年貨,貼窗花,掛年畫,寫春聯,蒸年糕,做好各種食品,準備辭舊迎新。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拜年一般從家裡開始。初一早晨,晚輩起床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

  春節的前夜叫“除夕”。除夕之夜,是家人團聚的時候。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一頓豐盛的年夜飯,說說笑笑,直到天亮,這叫守歲。除夕零點的鐘聲一響,人們還要吃餃子。古時候叫零點為“子時”,除夕的子時正是新舊年交替的時候,人們在這時吃餃子,是取“更歲交子”的意思。這也是“餃子”名稱的`由來。

  過了除夕就是大年初一。從初一開始,人們要走親戚、看朋友,互相拜年。拜年,是春節的重要習俗。拜年時,大家都要說一些祝願幸福、健康的吉祥話。

小學中秋節的作文400字 篇3

  今天,是農曆八月十五,正是中秋佳節,天上的一輪明月滿乾坤,高懸在天幕上的月亮好似一盞明燈。我們一家早早地吃完了美味佳餚,迫不及待地端出了大腕和篩子,開始博餅了。我們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準備大試運氣。

  該輪到我擲骰子了,我把六顆骰子放在掌心,心裡默唸:一定要搏個狀元哇!六顆骰子在大碗裡滾動,四顆落定——1個一,1個2,1個四,1個五!再來看看暫未落定的,1個三,1個六,啊,對堂!家人都為我歡呼起來。一陣陣歡叫聲,一陣陣搖頭嘆息聲,還有清脆的骰子跳躍聲,匯成了優美的音樂,在客廳上空迴盪著……

  輪到爺爺了,只見爺爺把骰子用力一放——“噢,五子帶二喲!”沒想到爺爺這一放,竟放出了個“五子”,我有點氣餒的感覺。接下來就輪到弟弟了,只見他搓了搓骰子,用力一扔,誰知,一個骰子調皮地掏出了“家”,就是跳巢了。無論弟弟如何求情,可是按照規矩,還是要讓他停一輪。

  幾輪過後,桌上的獎品逐漸減少,只剩下一個對堂了,但我們並沒有放鬆,屏氣凝神,等著狀元的最終出爐,那才是真正的好彩頭呢!

  轉了一輪,又輪到我了。我往骰子上吹了一口“仙氣”,輕輕地鬆開手,骰子像故意和我作對似的,轉了老半天才停下來。“呀!是狀元呀,五子帶三!”噢噢,我也是狀元啦,還超過了爺爺的。最終,狀元大獎納入我的囊中。

  最後,每個人都抱著一堆豐厚的禮品高興地回去了。我也搏到了兩個四進、一個三紅、一個對堂,還有一個五子呢!

  今年中秋,我的收穫可真不少,這還得歸功於我的好運氣呢!

小學中秋節的作文400字 篇4

  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中秋節。這一天,我起了大早,陪媽媽去菜市場買菜。

  媽媽忙碌了一個上午,做了一頓豐盛的午餐。我們一家人品嚐著媽媽做的美味佳餚。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就到了晚上,我們來到月牙湖公園賞月。今晚的月亮特別圓,月光特別皎潔,我們一邊吃月餅,一邊賞月。

  這皎潔的月光引起了我的遐想:啊!天上的嫦娥一定很後悔,她偷偷地望著后羿,后羿卻在地上看著給嫦娥的水果。吳剛,他卻在日夜不停地砍著桂樹……玉兔正在搗藥……

  “又是一年中秋節,又是一輪滿月時”。中秋的相思是寒冷的!家人之間不能團聚是痛苦的,家人和朋友之間只能互寄思念。月亮的寒冷,寄託著人們對自己朋友之間的思念和對家人團圓的渴望,古人就是用月亮帶寄託相思之情和團圓之苦。

  月是思鄉的魂。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觀望著流瀉的月光,鄉情波動,牽掛故鄉的親人,思鄉情愫一齊湧來,只有如霜的月亮才知道詩人內心的鄉愁。這一份鄉愁讓人夜深難寐,遙望遠方,惟有情寄明月才慰藉心中的相思之苦。

  中秋是快樂的,中秋是溫馨的,中秋是美好的,中秋是……

小學中秋節的作文400字 篇5

  今天是中秋節,我和媽咪還有阿公、阿婆一家人去吃團圓飯。一路上只見拎著大包小袋月餅的行人,喜氣洋洋,他們一定和我們一樣,回家吃團圓飯看月亮的吧!

  說到月亮,我就會想起小時候,阿婆給我講嫦娥奔月的故事,據說嫦娥偷吃了后羿的仙藥,飛到了月亮上。阿婆還說,如果你是一個好孩子,月圓的時候,準能看到月亮上的桂樹、玉免還有吳剛,太奇妙了,我多麼想見到這美麗的一切啊!可是無論我怎樣乖,在月圓的時候老是遇到陰天,就是中秋節也如此,哎,怎麼回事呢?

  現在我上學了,知道了這一切都是神話。月亮上只有巨石嶙峋的荒原和遠處聳立的高山。不過隨著科學的進步,人類已經開始了對月球的探索。如今中國航天飛船已經七次登上了月球,給我們帶來了許多關於月球上的資訊。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月球一定能成為人類的另一個家園。

  公太家的晚宴開始了,大家歡快地舉起了酒杯。來自憄陽的三舅爺提議說:地震發生之後,千千萬萬的志願者們和援建人員來到成都默默地付出,謝謝他們!是的,老師對我說過,要學會感恩,感恩的謝意要大聲說出來。我也舉起了酒杯(裡面裝的豆奶),說:為志願者乾杯!

  回家的路上,月亮仍然害羞地躲在厚厚的雲層裡。可是夜空中升起了許許多多的孔明燈,一閃一閃,越升越高,那裡面滿盛著人們的快樂、希望、感謝。

  在茫茫的夜空中,孔明燈發出柔美的光環,顯得特別美麗。在這個團圓祥和的中秋佳節,孔明燈就是我們的中秋之月,它為所有人而圓。

小學中秋節的作文400字 篇6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根據我國的歷法,農曆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關於“團圓節”的記載最早見於明代。《西湖遊覽志餘》中說:“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說:“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中秋晚上,我國大部分地區還有烙“團圓”的習俗,即烙一種象徵團圓、類似月餅的小餅子,餅內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壓月亮、桂樹、兔子等圖案。祭月之後,由家中長者將餅按人數分切成塊,每人一塊,如有人不在家即為其留下一份,表示閤家團圓。

  中秋節時,雲稀霧少,月光皎潔明亮,民間除了要舉行賞月、祭月、吃月餅祝福團圓等一系列活動,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除月餅外,各種時令鮮果乾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節起源的另一個說法是: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