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閱讀答案> 舟人傳閱讀練習及答案

舟人傳閱讀練習及答案

舟人傳閱讀練習及答案

  〔清〕張光緯

  舟人不知何姓名,亦未悉其里居,及其所操何業。偶遇之舟,遂以舟人名。吾郡陳泰巖者,文士也,遣僕買舟,收債遠鄉。攜其侄與僕抵舟,見舟人髯如戟,目如炬,風儀偉甚,裸而刺船①。泰岩心異之。至舟中,復見一十六七女郎,依約閨中之秀。泰巖又竊竊然疑之。既放舟,鼓棹如飛,頃刻至岸。岸旁有牛三頭,蹲水中,妨舟泊。舟人招牧者牽之起,二牛起,其一猶浮沉水濱,格格不就牽。舟人乃探手掇牛後肘,擲岸上。岸上聚觀,無不辟易,泰巖愈疑。

  收債畢,泰巖持金數十歸舟。語舟人曰:“日且西,盍止諸?”舟人曰:“毋恐。雖數百萬緡,行數萬裡,可不辱命,何慮此瑣瑣也。”泰巖不能強,姑聽之。至中流,落日銜山,微風拂波,舟人忽艤舟就岸。泰巖恐甚,詢泊故。舟人曰:“風雨至矣。”稍頃,天半霹靂,水立雲飛,舟依巨柳而蔭。雨止,復行,卒無恙。

  未抵郡數里,泰巖復語舟人曰:“前村隱隱,簾出樹杪,可沽酒乎?”舟人曰:“諾。”提壺去。泰巖乃詢船尾女郎曰:“子何為?子何自從彼髯者行乎?吾恐彼髯非良人,且彼髯復何為?子心知之,試語餘。”女郎掩涕曰:“不然,妾亦宦之息也。向從父母行三泖②間,夜遇強盜,殺父母投之湖,擄資財及妾行。忽見此髯從暗中躍入舟,手刃群盜數十人,復攜妾去,妾涕泣請死。彼髯者曰:‘今子父母既死,煢煢何依。幸子仇既殲,吾當徐訪子親屬,送子歸,縱無所歸,吾更當覓倩③嫁子。吾義勿汙子,效彼群盜為也。’妾故忍死留此。”言訖,淚如雨下。泰巖又曰:“舟甚窄,奈起居何?且彼髯終何為?”女郎曰:“自妾來,彼髯恆臥篷櫓間,雖風雨無所苦。艤舟亦無定蹤,所往來不一人。所談者,妾皆不解,每痛飲輒去。夜必登高陵星斗,還舟恆猝猝不樂,亦未知甚何為。”

  舟人沽酒至,斜睨女郎,若已知其所言而嗔之者,泰巖乃稔為異人,長揖請罪。因煮酒扶坐,相語甚歡。舟人乃曰:“萍蹤相遇,願贈以言。天下大亂,各自愛,餘亦從此去。”訊之姓氏里居,舟人曰:“四海紊紊,安用此乎?”竟勿言。至郡,慷慨分手,後卒不遇。

  (選自《息廬剩稿》,有刪節)

  【注】①刺船:用篙撐船。②三泖:湖名。③倩:古代男子的美稱。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及其所操何業 操:從事

  B.妾亦宦之息也 息:子女

  C.吾當徐訪子親屬 訪:拜訪

  D.天下大亂,各自愛 愛 :愛惜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偶遇之舟,遂以舟人名 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

  B.泰巖乃詢船尾女郎曰 今君乃亡趙走燕

  C.且彼髯復何為 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D.萍蹤相遇,願贈以言 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

  11.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部直接體現舟人義行的一組是

  ①見舟人髯如戟,目如炬,風儀偉甚②舟人乃探手掇牛後肘,擲岸上③雖數百萬緡,行數萬裡,可不辱命④手刃群盜數十人,復攜妾去⑤彼髯恆臥篷櫓間,雖風雨無所苦⑥夜必登高陵星斗,還舟恆猝猝不樂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①③⑥ D.②④⑥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陳泰巖買了一條小船去收債,見到舟人與船上女子,心中就有疑慮,而舟人擲牛上岸,更加重了他的'疑忌。

  B.女子一家人出行,途中遭遇強盜,父母被殺,錢財被搶,舟人從黑暗中躍入舟中殺死了強盜,替她報了仇。

  C.陳泰巖知道了舟人的義舉後,對舟人疑慮全消,敬佩不已。回到郡中,兩人感慨嘆息著分了手,從此再也沒有見面。

  D.文章欲揚先抑,透過寫陳泰巖對舟人由疑慮到害怕再到敬為異人,塑造出舟人本領高強、行俠仗義、嫉惡如仇的形象。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語舟人曰:“日且西,盍止諸?”(3分)

  (2)今子父母既死,煢煢何依。(3分)

  (3)訊之姓氏里居,舟人曰:“四海紊紊,安用此乎?”竟勿言。(4分)

  答案

  9.C【解析】訪:查訪,這裡是“尋找”的意思。

  10.D【解析】D項,是介詞,可譯為“拿”“用”。A項,代詞,他/動詞,到。B項,表承接,可譯為“就”/錶轉折,可譯為“竟”。C項,連詞,表遞進,可譯為“況且”/連詞,錶轉折,可譯為“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