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語文教案> 【實用】小學語文教案範文彙總6篇

小學語文教案

【實用】小學語文教案範文彙總6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6篇,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小熊和松鼠的友誼

  3、對怎樣交朋友和維護友誼有一定的廠家

  教學重點:

  學會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小熊、松鼠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匯入

  (一)指名讀課題

  (二)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生字請教大楓葉,難讀的句子劃一劃“……”

  二、學習生字詞

  1、出示4個句子①生自由讀

  ②指名讀讀

  ③評一評

  2、找課文中的生字,圈一圈,想一想你用什麼辦法記住這些生字

  ①4人小組討論

  ②派代表把自己的方法彙報一下

  ③其他同學邊說邊舉字卡

  3、小朋友記生字的辦法太棒了,下面有更精彩的內容等著大家,做一個遊戲,這兒有一棵神奇的樹,請一個小朋友上來摘果子,讀對了,這個果子就可以乘上去師的紙船(點名讀,逐字練習)

  三、感知課文

  1、現在老師就是小松鼠了,如果把這隻紙船送給小熊,小熊肯定會(樂壞了)大家一起齊讀第3自然段

  ①齊讀第3自然段

  ②拿出小熊圖片,看看小熊是怎樣的表情?(很快樂)

  ③帶著快樂的語氣讀一讀

  ④師簡筆畫

  2、大家看,松鼠又是什麼表情?(也是快樂的)朗讀第5自然段

  3、剛才送去祝福的小朋友樂壞了,收到祝福的小朋友也樂壞了,這紙船和風箏給他們帶去了快樂,我們一起朗讀(1--6段,配上音樂)

  4、是呀!紙船和風箏讓他倆成了好朋友,當他們沉浸在快樂之中時,快樂沒有了,可是有一天……(師範讀)

  5、小朋友,你想像老師這樣讀一讀嗎?邊讀邊體會,你有什麼感受?(自由讀)

  6、學生反饋

  7、出示“漂流”“漂盪”這兩個詞語貼在哪兒合適呢?指生貼一貼,說為什麼?

  ①風箏有風才會飄蕩

  ②紙船有水才會漂流

  ③有感情地讀讀“飄蕩的風箏”“漂流的紙船”

  ④撕掉這兩個詞語,這些東西都沒有了,讀讀第7段,想想他們是怎樣的心情(難過的心情)

  8、小朋友,這些難過的心情已經體會得很好了,你讀到哪兒心裡很受感動呢?(自由選擇段落讀)

  9、指生讀讀,適當表揚

  10、師讀1-6段,生讀後半部分

  11、小朋友都為他們的故事高興著、感動著,特別是最後一段,老題也深受感動,讀一讀

  12、松鼠把一隻只紙船放在小溪裡,心裡都會默默地給小熊說一句話,它會說些什麼呢?

  四、結束

  還有許多小朋友想把心裡的話說給大家聽,我們下節課再來體會這種美好的感受吧!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文章摘要:

  本文章的主要內容是關於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識字2最新教案四_教學實錄_反思案例,歡迎您來閱讀並提出寶貴意見!

  學習目標: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八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積累詞語體會詞語的節奏。

  3、留心觀察校園生活,體會校園生活的多彩多姿。

  重點:認字、寫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難點:積累詞語體會詞語的節奏,留心觀察校園生活,體會校園生活的多彩多姿。

  第一課時

  一、看圖引入:

  1、學生觀看校園生活的圖,議一議,說說圖上都畫了什麼?

  2、說說自已的學校生活經及自已的感受。

  二、學習生字。

  1、藉助圖畫讀本課的詞語,畫出生字。

  2、藉助拼音讀準字音,同桌互相糾正讀音。

  3、檢查讀音,重點讀準“琴”和多音字模。

  4、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交流識字經驗。總結識字方法。

  三、看圖讀詞。

  1、小組合作學習,找一找哪些詞語在圖畫中能找到,再讀一讀。

  2、哪些詞語是圖畫中沒有的?找出來讀一讀。

  3、再次練讀詞語,展示:喜歡讀哪一行就讀哪一行。

  4、比賽讀,看誰讀得最好。

  四、指導書寫

  1、學生觀察田字格中的範字,然後描紅。

  2、教師範寫,學生臨寫:

  胡:左高右低,左右寬乍基本相等。

  戲:左窄右寬,左短右長,又的捺變點。

  鋼;金字旁的起筆不要超過第二橫。

  第二課時

  一、複習字詞

  1、自已讀詞語,如有不會的可以向同學請教。

  2、指名讀詞語,看誰讀得準確讀得有感情。

  3、檢查學生認讀詞語的情況。

  二、誦讀詞語

  1、教師範讀。

  2、學生評說老師的範讀,教師提示從以下兩個方面:要邊讀邊想象,讀每個詞語都要讀出一個畫面來。要讀出詞語的韻律來。

  3、學生有滋有味地練讀詞語。指名讀第一行詞語,相機評議,最後齊讀。

  4、自主讀後三行詞語,邊讀邊做動作體會。指名讀,喜歡讀哪行就讀哪行,學生讀後可提問;你彷彿看到了什麼?你為什麼喜歡這個詞語?為什麼要這樣讀?

  5、男女生比賽讀。

  三、指導寫字。

  1、學生觀察描紅。

  2、教師範寫學生臨寫。

  觀;左窄右寬,左短右長,左邊又字捺變點,右邊見字的“撇”不宜太長,豎彎鉤要舒展開。

  彈:左窄右寬,左右相等長。

  琴:上邊的兩個王字要扁一點,下面的人字要舒展開。

  養:中間的豎撇要一筆寫成。

  四、讀讀說說

  學生先讀一讀課後的題目的意思,再來個生字開花。比一比,誰說得好,說得多,從理解詞語中積累詞語。

  五、實踐拓展

  學校還有哪些活動?把知道的說給同學聽。

  內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於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識字2》教學設計四,二上識字2,希望對你有幫助!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第一課時

  【預設目標】

  1、通讀課文,整體感知閏土是個聰明、能幹、活潑可愛又知識豐富的農村少年。

  2、學習作者對閏土的外貌描寫,感知語言的表達力度,體會閏土的健康和可愛,嘗試仿寫人物外貌。

  3、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學習描寫看瓜刺猹的片段,瞭解閏土的勇敢,體會“深藍的天空中……的西瓜”的景緻描寫蘊涵著作者對閏土生活的廣闊天地的嚮往之情。

  【教學重點】

  學習描寫閏土外貌的片段和第一畫面──看瓜刺猹的片段,瞭解閏土是個健康、純樸、勇敢的農村少年。

  【教學難點】

  1、學習作者對閏土的外貌描寫,感知語言的表達力度,體會閏土的健康和可愛。

  2、體會“深藍的天空中……的西瓜”的景緻描寫蘊涵著作者對閏土生活的廣闊天地的嚮往之情。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著名文學家魯迅先生在回到闊別已久的故鄉時想起了他三十年前兒時的夥伴,當母親和他提起這位朋友時,他的腦海裡就忽然閃出一幅神奇的畫面。

  (出示課文插圖。)

  2、音樂聲中聽老師講述閏土刺查的故事。說說聽了故事之後的感受。他就是魯迅小說《故鄉》中的主人公──閏土。

  板書:

  少年閏土

  二、整體感知課文

  你想認識這位朋友嗎?初讀課文,難讀難記的地方多讀幾遍。

  輔助閱讀:

  1、魯迅的文章語言精闢,同學們在初讀課文中是否有不理解的地方?請大家快速讀讀課文,找一找,注意文中生僻的字詞,做好記號,能聯絡上下文想想意思。

  (其間、彷彿、素、如許、單、無端。)

  2、反饋交流,部分問題存疑。教師從學生的問題中瞭解學生的關注點和疑問點。

  3、填填你讀課文後對閏土的認識:

  ( )的少年閏土,還能說說理由。

  學生反饋交流。

  (板書學生對閏土的認識。)

  三、提出問題,互釋疑點,保留問題

  1、這是一篇寫人的文章,以你多年的學習經驗,你覺得可以從哪些方面著手來學懂課文?

  (研讀外貌、語言、行動、心理活動的句子,瞭解人物特點。)

  2、提出本課的教學目標:

  透過人物外貌、形象的分析,瞭解人物特點。

  讓學生找到相應的片段。

  (第一小節和描寫閏土外貌的片段。)

  選擇讀書的方法。

  (自由讀,做旁註讀,圈圈畫畫讀。)

  四、教學第一段畫面

  1、輕輕地讀讀這段話,什麼地方給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反覆讀讀,體會體會。

  2、反饋交流,體味提升:

  ⑴ 第一句:

  ① 生讀第一句,說說你感受到了什麼?帶著理解,讀讀這句話,學生評價。比試讀。

  ② 教師點撥:

  A、句子中色彩的美。深藍金黃碧綠。

  B、環境的空曠美。在閏土賓士在一望無際的海邊時,我的心中是一種怎樣的感受?再把這種感受透過朗讀表達出來。

  (試背誦句子。)

  ⑵ 第二句教學:

  ① 生讀第二、三句,說說你感受到了什麼?帶著理解,讀讀這句話,學生評價。比試讀。

  點撥:

  閏土非常勇敢,看插圖中的少年分明是一個小英雄。

  ② 不同形式的體味朗讀,鼓勵生生之間的評價與賞識。

  ③ 小英雄的形象是否也刻在你的腦中了?閉上眼睛,再把這個形象回味一下,齊讀這一節。

  (試背誦句子。)

  ⑷ 看圖,試背誦這一段。

  五、學習閏土的外貌

  不知你們是否有這樣的疑問,三十年過去了,作者回憶起美好的.故鄉,就想到了閏土。

  1、請同學們找一找二人初次見面時閏土是怎樣的形象。

  2、指名讀,同學們仔細聽,聽完後說說閏土的形象有什麼樣的特點,並說說理由。

  輔助理解:

  請同學們拿出鉛筆,將“圓臉”的“圓”、“小氈帽”的“小”和“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一句話輕輕畫掉,然後看看他是誰,與他相對照,少年閏土有什麼樣的特點。

  (看出閏土是一個年少而又純樸、活潑的孩子。)

  再請同學們用鉛筆將“紫色的”一詞劃掉,然後換上“蒼白的”或“臘黃的”一類詞語,讀後說說有什麼體會。

  (看出閏土是一個健康的孩子。)

  3、抓住重點詞,帶著自己的理解朗讀這句話。

  六、仿寫外貌

  1、閏土是一個健康的孩子,形象非常可愛,可惜課文中沒有寫到“我”是怎樣的一種形象。再讀讀課文,你們能不能根據閏土的形象特點來想象一下“我”會有怎樣的形象?

  注意:

  要有想象力,但要有根據,合乎邏輯。

  2、學習作者對閏土外貌的描寫,將大家對“我”的設想用幾句話寫一寫。

  3、反饋交流,師生評價。

  4、師小結:

  同學們的想象力很豐富。這樣想的緣由,我們到下節課可以繼續研究。

  5、生小結,透過本課學習,我們有什麼收穫?

  (檢查目標的達成。)

  七、小結、導讀

  這樣兩個外貌、身份都截然不同的孩子,卻成了難捨難分的朋友。老師建議大家課外好好地去讀一讀魯迅寫的《故鄉》,讀了以後你會對他們有更全面的瞭解。然後再細細地讀讀課文《少年閏土》,你一定會有新發現的。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這篇童話透過風和太陽兩次比本領的經過,告訴我們各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本領,我們一定要正確地認識自己和看待別人。全文共有九個自然段。這篇課文情節緊湊,富有戲劇性變化。人物形象鮮明,語言活潑,頗有個性,適合訓練學生分角色朗讀。

  學情分析:

  初讀課文時,可用提問激趣,匯入新課:“風和太陽究竟誰的本領大呢?”細讀課文要指導學生抓住風和太陽比本領的不同起因、方式和結果,來認識他們各有各的本領,不能簡單地說誰的本領大。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詞語的意思,會用“覺得”寫一句話。

  2、能夠分角色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複述課文。

  3、讓學生懂得各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本領,一定要正確地認識自己和看待別人。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初讀課文,提出問題,學會生字詞

  一、提出課題

  板書課題,看了課題,你有什麼問題?(誰和誰比本領?他們究竟誰的本領大?)

  二、初讀指導

  1、這篇課文有幾個自然段?寫上序號。初步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

  2、藉助拼音,自讀課文

  3、學習生字詞。

  4、抽讀生字詞卡片。

  5、指名試讀課文。

  6、齊讀課文。

  三、描紅指導

  四、學生描紅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有感情地朗讀,分角色朗讀課文。

  2、理解風說的最後一句話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讀生字卡片

  2、默詞

  二、新授

  1、上節課,我們知道課文1—3自然段寫了風和太陽第一次比本領,他們怎麼比的呢?

  2、教學1——3自然段

  (1)指讀1——3自然段。

  (2)風和太陽為什麼比本領?

  (3)你覺得風怎樣?你從哪兒看出來的?能讀出風那驕傲的語氣嗎/

  (4)太陽又怎樣呢?“強烈”還可以換成什麼詞?

  (5)分角色朗讀1——3自然段。

  3、教學4——9自然段

  (1)第二天,風和太陽又碰見了,他們之間又怎麼比本領的呢?

  (2)此時,你覺得太陽怎樣?從哪些詞看出來的?“得意”可以換成什麼詞?請你透過朗讀把太陽那得意的樣子讀出來。

  (3)針對風的提問(出示掛圖)

  太陽怎麼做的?風呢?(出示掛圖)你們看。有了風的幫忙,小船怎樣前進的?書上用的動詞是多麼精彩。

  齊讀第7自然段

  4、太陽看到這一切,料想到會有這樣的結果嗎?你怎麼知道的?

  5、齊讀風最後一句話。(出示最後一句話)你從風的話中,讀懂了什麼?

  6、分角色朗讀4——9自然段。

  有感情朗讀全文。

  分角色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教學要求:分角色朗讀課文,複述課文。

  一、指名分角色朗讀課文。

  二、複述課文

  1、用板書內容引導學生複述。

  2、各人輕聲複述。

  3、同桌兩人交替複述、評議。

  4、指名向全班複述。

  三、課堂練習

  1、讀句子(文後練習4)

  2、用“覺得”寫一句話

  3、比一比

  各()吹()推()列()

  條()次()難()烈()

  4、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1)太陽光越(),船伕越(),船也就走得越()

  (2)風()帆,帆()船,像()一樣飛快地前進。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2、正確認讀本課的20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過程與方法

  1、讓學生在反覆誦讀理解文章的大意。

  2、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合作探究,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困難。

  3、透過實踐活動,領略中華文化的不朽魅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1、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的思想感情。

  2、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與他人合作學習習慣,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學準備:九龍壁的圖片

  課時安排: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激趣匯入

  出示九龍壁的圖片

  同學們,我們看到的這幅圖片,上面有不同姿態飛舞著的九條龍,這就是我國北京北海公園著名的九龍壁,它用琉璃瓦砌成,精美的造型,吸引了無數參觀的人,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

  二、自主識字,讀通課文。

  1、請同學們快快拼一拼,讀一讀,遇到不認識的字,自己動動腦筋,再和小組同學合作來解決困難。

  2、、教師出示要求認的字詞,誰有勇氣把自己認識的生字朋友介紹給大家?

  3、在小組內,認一認字,互相考一考,看誰是識字大王?

  4、我們來做識字遊戲,誰來試試?

  開火車讀詞語。也可以自己組詞。

  找到詞語所在的句子讀一讀。還可以把詞語的意思講給同學聽。

  5、檢查識字,讀文情況

  第二課時

  一、複習匯入

  1、複習生字詞

  2、師讀文

  二、誦讀課文,感悟大意

  如果讓你在“九龍壁”前加一個詞來形容它,你會用什麼詞?

  (精美的,聞名中外的,)那你是從哪感受到的?在文中找一找,讀一讀。

  1、讀課文,深入理解:

  (1)“聞名中外”是什麼意思?“讚歎不已”呢?為什麼參觀的人們對九龍壁讚歎不已?(精美的造型)

  (2)“形態各異”是什麼意思?你從哪裡可以看到就條巨龍是形態各異的?

  (3)自己一邊讀第三自然段,一邊想想一下九龍壁的的樣子。

  同桌一人讀,一人想象。

  老師也想給大家讀一讀,同學們可以邊聽邊想象。

  3、你想面對這九龍壁說點什麼?想象一下,人們是怎樣“讚歎不已”的?

  三、與綜合學習相結合

  這篇課文中的第三段,把九龍壁上的龍寫得多美啊,喜歡的話,就把它收集在我的採蜜集裡面吧!把你搜集的圖片也放在裡面,同學之間互相看看,看誰找的名勝古蹟的圖片有多,又漂亮。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學生學會掌握口述讀書體會的方法。

  2、透過一段話正確地表述自己讀書的感受,重點講述愛在哪裡。

  教學設計:

  一、激趣入題

  1、故事匯入:講“鑿壁借光”、“映雪夜讀”。

  2、交流自己看的書。說說自己最喜愛看什麼書?

  二、示例學法:

  1、示例:我先來說,我最愛讀《東方之珠》這一課。這篇課文以優美的筆觸描寫了香港“迷人的沙灘”,“著名的公園”和“繁華的街市”三大景觀,展觀了香港的繁華和美麗,學了這一課,我真想飛到香港,一睹“東方之珠”的風貌。我有說得不對的地方,請大家指出。

  2、討論方法:

  ⑴請想想討論要注意什麼?①開頭語。②具體內容,包括書名、作者、精彩片斷主要內容等等。⑶結尾完整。

  ⑵接著發言應怎樣說呢,應該用上“你說得很好,我也來談談。”

  三、舉行小小讀書交流會:請學著上面樣子,在小組內介紹你愛讀××。做到介紹清楚,內容正確、感想貼切、態度謙虛,比比誰說得好!

  1、小組練習,大組彙報。

  2、師生評議,評選讀書之星。

  四、作業:利用假日小隊開展一次“好書交流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