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溫庭筠> 望江南 溫庭筠讀音

望江南 溫庭筠讀音

望江南 溫庭筠讀音

  溫庭筠著有《握蘭》、詞集《金荃》二集,均已散亡,現存的《花間集》收集了66闋他的詞作、列為篇首,並在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

  《望江南》溫庭筠讀音

  教溫庭筠的《望江南》時,有學生問溫庭筠的筠怎麼讀。

  《現代漢語詞典》上“筠”字有“yún”(①竹子的青皮;②借指竹子)和“jūn”(筠連,地名)兩個音。所以人們對溫庭筠的“筠”字有不同的讀法。而以我掌握的音韻學證據來看,溫庭筠的“筠”字應當讀“yún”。

  有的學生以為,既然溫庭筠是個人名,“筠”字就可以仿照地名的讀法來讀。而有的學生以為,既然溫庭筠是個詩人的名字,並且還是個改出來的名字(他原名岐,字飛卿),“庭筠”就應當是個詩意的名字(庭中有竹),“筠”字讀“yún”才有文學意味。

  我想,用地名當人名的情況有兩種。一種是人和地名有某些聯絡,或是故鄉,或是出生地,或是某個值得紀念的地方,或是某個嚮往的地方;一種是胡亂抓個地名就當了人名。

  溫庭筠不可能是胡亂抓個地名就當人名的。那麼你如果主張溫庭筠的“筠”字讀“jūn”,還需要找到某些聯絡作為理由。

  但是,以上都是推想,都不如直接去查查唐朝的'字典管用,如果能找到唐朝的字典的話。

  唐朝曾經有一部《唐韻》,可惜失傳很久了。但是,宋朝的《廣韻》(即《大宋重修廣韻》)還在。

  我的手裡沒有《廣韻》,但是有《辭源》和《王力古漢語字典》,還有《漢語大詞典》和《漢語大字典》。以上這些嚴肅認真的漢語工具書都轉引了《廣韻》的反切注音。

  據查可知, “筠”這個字在《說文解字》中還沒有,而在《廣韻》中“筠”只有“為贇切”(yún)這一個讀音。

  也就是說,宋朝的字典上,“筠”字還沒有“jūn”這個讀音。那麼,我們就應該把唐朝的“筠”字讀作“為贇切”(yún)。

  結論:溫庭筠的“筠”字讀“yún”。

  溫庭筠的詞

  夢江南

  千萬恨,恨極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裡事,水風空落眼前花。

  搖曳碧雲斜。

  夢江南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

  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

  腸斷白蘋洲。

  玉胡蝶

  秋風悽切傷離,行客未歸時。

  寒外草先衰,江南雁到遲。

  芙蓉凋嫩臉,楊柳墮新眉。

  搖落使人悲,腸斷誰得知?

  菩薩蠻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

  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

  新貼繡(一作著綺)羅襦,雙雙金鷓鴣。

  菩薩蠻

  夜來皓月才當午,重簾悄悄無人語。

  深處麝煙長,臥時留薄妝。

  當年還自惜,往事那堪憶。

  花露(一作落)月明殘,錦衾知曉寒。

  菩薩蠻

  蕊黃無限當山額,宿妝隱笑紗窗隔。

  相見牡丹時,暫來還別離。

  翠釵金作股,釵上蝶雙舞。

  心事竟誰知?月明花滿枝。

  菩薩蠻

  翠翹金縷雙鸂鵣,水紋細起春池碧。

  池上海棠梨,雨晴紅滿枝。

  繡衫遮笑靨,菸草粘飛蝶。

  青瑣對芳菲,玉關音信稀。

  菩薩蠻

  杏花含露團香雪,綠楊陌上多離別。

  燈在月朧明,覺來聞曉鶯。

  玉鉤褰翠幕,妝淺舊眉薄。

  春夢正關情,鏡中蟬鬢輕。

  菩薩蠻

  寶函鈿雀金鸂鵣,沉香閣(一作關)上吳山碧。

  楊柳又如絲,驛橋春雨時。

  畫樓音信斷,芳草江南岸。

  鸞鏡與花枝,此情誰得知。

  菩薩蠻

  玉樓明月長相憶,柳絲嫋娜春無力。

  門外草萋萋,送君聞馬嘶。

  畫羅金翡翠,香燭銷成淚。

  花落子規啼,綠窗殘夢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