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天柱山的刻石散文

天柱山的刻石散文

天柱山的刻石散文

  在安徽天柱山山麓,一條山溪順著山勢穿越跋涉,潺潺的溪流優雅的敲打著兩側的石壁,映襯著上面的刻字,於是人們稱之為山谷流泉文化園。園子裡蒼松翠柏,幽竹休篁輝映著溪中的流水,把園子襯托的幽雅寧靜的很。

  我來的時候正是秋天,三兩飄零的落葉在懶懶斜照的秋陽下烘托出秋的適意。園子裡的刻石密佈在山溪兩側的石壁上,被岸側的樹木環繞著,因為刻石被塗上了豔麗的顏色,讓秋天自然的黃紅生命主打色都成了陪襯。我第一眼看見這些密密匝匝的刻石就不由有些愣神。那是十年前的一天,我陪一個遠道而來的少年同學來這裡閒逛,無意間被它深深震動。震動的不只我一個人,還有同來的學友以及來這裡遊覽的許多人。他們的目光被深深的吸引,陷入深深的思緒又都化成不斷的唏噓與嗟嘆。我們被參天的樹木,盎然的花草,枝頭的飛鳥,悠長的溪流,流星般的刻石包裹的全然不覺,體味到了什麼叫物我兩忘。那一時刻,我甚至覺得那不是刻石,分明是一軼軼篆刻在石壁上的青史,是盛開在石壁上的燦亮霞光,是抱著琵琶淺唱低徊的青春美少女,是滌盪風塵兩袖清風的青衫士子,並由此演繹出一塊塊會說話會歌唱的石頭,這是上天賜予的傳神之作。

  天柱山的淺秋絲毫覺察不出蕭索和荒涼之意。即使經歷深秋的冷凍霜寒,紅楓也不能遮擋刻石的色彩,而是努力的向刻石的顏色靠近。炫目的紅色把刻石的蒼然之美推向極致,不由倏然擊中我的內心,讓我在歷史的卷冊裡沉浮恍惚。那時刻我心明眼亮,通體透徹,在歷史和現實間生出不可言說的明亮和怡悅。我在爬滿蒼苔的石壁上細細的辨認,企圖找出塵封於歷史煙塵中的某個背影、某個場景、或是人們來此的某種理由,而不想透過聽取導遊背誦般的講解來了解其中的秘密,或者說是關於這裡美的秘密。因為世上美的事物需要經過親歷和感受,在思考中窺探的。

  我常常久久地靜想,天柱山憑什麼讓皇帝垂青,文人鍾愛,遊人推崇。園子裡匯聚了從唐代到當代的近400方石刻,詩詞賦銘記文體兼備,楷行草隸鐫五體俱全,名冠安徽全省。它融進了許多文學的元素與時光的記憶,本身就是一軼歷史,一部文學典籍,一個發現美、探尋美、思索美的大觀園。

  在園子裡的一個亭廊裡,一個古代仕女打扮的現代女子正在古箏上忘情的彈奏著高山流水,聲音從弦上汩汩流淌出來,同時也流淌著時光的印記和情緒。琴音在園子裡迴盪,溪水、鳥鳴、清風、雲朵於是停駐在了枝頭,聽她獨自彈唱。在如水般浸潤的.琴音裡,我彷彿看見了歷代文人們一路驅馳的腳步,在此反覆吟哦的身影。當在石壁前精雕細琢的石工背影慢慢淡去,那些刻石便將天柱山的歷史和美的秘密呈現在了我的面前。就在我專心傾聽琴音的時候,我彷彿覺得自己成了歷史故事中的主人公。美有時會讓人產生一種憂傷和憐惜的感覺,一如此時我對園子的依戀已經深化成款款深情,心理填滿了一切關於美的東西。

  我曾無數次在園子裡進進出出,大多數是出於工作需要。然而,每次羈絆住我的目光的往往是這裡的幽雅的環境和折射著歷史光芒的刻石。春天,這裡是一首浪漫的唐詩,紅梅點點,花草飄香;夏天,這裡是一幅潑墨山水畫,蒼松翠柏,青翠欲滴;秋天,這裡是一曲激情狂想曲,楓紅似火,漫天歸流;冬天,這裡是一闋婉約的新詞,林木疏淡,梵唱悠然。由此,我想到春天用嗅覺、夏天用視覺、秋天宜觸覺、冬天用聽覺來感受這裡的美是最恰當不過的了。不論是哪一季,也無論用那種感官來感受它,你都會不由自己的捧出心靈。

  風起了,沿著風來的方向看,讓我們回溯到那個叫做唐的朝代,然後經過宋元明清,風最終停留在了上個世紀90年代。這些刻石乘風而來,凡經歷風的淘洗的事物大抵是自由的,自由帶給刻石生命的聖潔的光環,擺脫折戟沉沙的陣痛,散發著飄逸之氣。否則,它們又如何能行旅千年?而且讓人覺得它們會將美一直進行到底。我沿著溪邊的小徑徘徊,注視著點綴在石壁上的刻字,猶於與古代文人們面對面地對話。那些洋溢著儒家風骨和山水情結的刻字彷彿大仁大智之人予以我啟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長久的涉足山水之間,我又屬於誰者?上善若水、厚德載物,我心底有那麼的坦蕩、潤澤、豁達與大愛嗎?

  於是,我知道了這些刻字為什麼能羈絆住我的目光,挽留住我躑躅的腳步了!

  大多數時候,園子裡都是一派寧靜。靜靜的注視著這些刻石,我傾聽到了李白、白居易、王安石、蘇東坡、黃庭堅等文學大家在此留下的躉音。在那個動盪的歲月裡,情緒低落的情境下,一經來此,便使浮躁不安的內心泊歇于山水間。他們憐惜萬物的大愛都化成了一個個優美的句子,一個個俊逸的字跡與滄桑的石壁一起經歷風霜雪雨、晨風夜露,然後凝結成永恆的華美篇章。我不知道他們來此之前經歷了怎樣的浩蕩長風,是否也像人們所說的曾經飄蓬流散、淚溼青衫,但我卻感受到了他們在這裡隱身物外的脫俗超凡。將大愛獻給山水,所有的傷痛皆成美麗。

  在這個園子裡,所有的景物都成了他們思索和寫作的主題,進而化成某個美景、某個意象,那經過反覆錘鍊的句子在時光中傳承延續,讓整個園子充滿了文學和生命的氣息。

  在這種氣息裡,所有來自塵世的喧嚷和浮躁都化成平靜,並趨向於無。

  疏影橫斜,暗香浮動,夜幕從空中降了下來。那些刻字落在了溪水中,猶於落在水底的點點繁星,在薄暮下與水奏響了美的樂章。你會覺得它們僅僅是刻字嗎?它們分明是一道道山水的聖諭,一個關乎大自然之美的宣言。

  風中飄散著秋露的清寒與泥土的味道,天上偶有飛鳥和雲朵淺淺的劃過,顯現出秋日的閒淡與適意。秋楓一日日紅了起來,浸透著激情和浪漫情懷的生命色,與刻字和諧相融。我久久的凝視著刻石,忽然有一種徹悟的驚覺,這些刻字傳遞著幸福和大愛,散佈著快樂與希望。於人生,於生命,此時在心底湧起莫名的憂傷和期許。“半夜朝風起,常年澗水流”,想來,人生也需要這樣的心境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