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喜鬧一家人散文

喜鬧一家人散文

喜鬧一家人散文

  (一)

  週六上午,孩子們在院子裡寫作業,我坐在一旁的藤椅上翻閱雜誌。

  這時婆婆戴著眼鏡,拿著她的聖經書,從房間裡走出來,並徑直走到了女兒跟前。

  陽陽,這幾個用鉛筆圈起來的字我認不準,你給我讀讀。

  女兒忙站起身來,微笑著,像個老師一樣耐心地一一給她注音、解讀。

  而一旁的兒子湊過來看了一眼。

  奶奶,這麼簡單的字,您都不認識?簡直能和我們班裡最差的那個學生相媲美了。

  兒子的話讓我們不覺都笑了起來。

  真是傻孩子,口無遮攔的。我心想著,忙用眼睛瞪了一下他,他竟然頭都不抬。子不教,父之過。讓我們作父母的真慚愧啊。

  我小學四年級都沒上完,當時一學期才有兩本書,老師半農半教,學生半學半玩,我的許多襪子、手套還有兩條圍巾都是在老師的眼皮底下偷偷完成的,所以,書上的字好多都不認識我的,上初中的孫子能這樣說,還真是高看奶奶了。

  老人說著笑著,眼鏡只想掉下來。

  而一旁,孩子們笑得前仰後合,讓正想對兒子說些什麼的我,一下子語塞了。

  (二)

  女兒做中考試卷時,有一道數學題擋住了她的去路。老公卻不在家,我只好趕鴨子上架了。

  看了半天,演草紙劃了半本子,眉頭擰成了疙瘩,還是不能撥雲見日。

  好了,媽媽,不難為您了,我看還是等爸爸回來吧。一旁的女兒笑了。

  要不,我在電腦上為你查查?我的臉有點紅。

  媽媽,拜託,那不是語文,也不是政治、歷史,您那個法子不頂用的。兒子接話說。

  唉,別看你媽媽在打假單位上班,以此來看,她的大學文憑也真不到哪裡去啊。

  坐在板凳上正文縐縐看聖經的婆婆,不經意中調侃道。

  她的話讓孩子們都樂開了花。

  你們別笑,奶奶說的對,那時科學沒有現在發達,我們所學知識很淺顯易懂,我的大專文憑充其量相當於你們的初中畢業證。我補充說。

  家裡再次笑聲迭起。

  (三)

  下午,老公檢查兒子的英語作業時,發現由於過於粗心的緣故其中出現了許多不應該出現的錯誤,便隨口批評了他一句,兒子的脖子就生硬地擰著,眼睛瞪得溜圓,嘴裡不住地小聲嘟囔著,極為不服氣的樣子。老公見狀很生氣,多說了他兩句,他就毫不含糊地頂撞了起來。惹得老公大發雷霆,好久不曾動手的他終於揚起了巴掌。兒子左躲右閃,奮力抵擋,還大聲地控訴著什麼(我知道那是一種心靈的呼喊,也是一種宣洩,多半是讓婆婆聽的)。

  我也很氣惱,但怕愛孫心切的婆婆聽見,便放下手中的衣服,趕緊走進書房,示意老公小點聲,併為他們關上了房門。在我正尋思著怎麼哄騙婆婆出門避開這一幕時,卻為時已晚,果不其然地,婆婆聞風小跑了過來,不由分說地對著老公開始了數落。

  小得像螞蟻一樣的數字,孩子的眼睛為此都瞅近視了,而且又那麼多的功課,錯個題很正常的,改過來就成了,犯得上發如此大的脾氣!?你小時候,學習還不如我孫子認真呢,我也從沒有像這樣責打過你,你不也照樣成才了嗎?見過你們這樣做家長的嗎?(我清楚又連帶上了我,沒辦法,我也如此的不識相過)……

  迴圈戰爭就這樣開始了,我好不容易把婆婆拉了出來,婆婆還極不情願離開似的;這邊老公火氣正旺,不依不饒的;兒子的委屈也更大了,家裡簡直亂成了一鍋粥……

  正巧鄰居來家借氣筒,我故意高聲應答著去開門,或許是為了怕給各自也給家庭造成不良的影響吧,家裡的狂風暴雨一下子平息了。

  我長出了一口氣,天上的烏雲慢慢散去了。

  好在這樣的天氣,這麼的不和諧之音並不常在,且轉瞬即逝,沒有人會去牢記這一切的陰鬱的,否則,我們早被煙霧吞噬了。

  (四)

  晚飯後,女兒要刷碗。

  婆婆慌忙站起爭搶著去刷。

  媽,今天是星期天,讓孩子們刷吧,平時作業多,顧不上,初中生了,做些家務累不著的,也是應該的,你在老家的日子裡,雙休天他們總是輪流著刷洗的。我忙阻止老人道。

  孩子小,別嘮叨他們了,你洗了半天衣服,也不讓你刷,我刷。這是婆婆一貫的作風。

  她話音未落,女兒一溜煙似的跑了。

  哎,五年前她都是這樣為孩子開脫的,但現在孩子們都十多歲了,個子比我還高,她依然把這當藉口,能說得過去嗎?而且,從婆婆來的這將近三個月的時間了,孩子們都快被她寵壞了,以往掃地、擦桌子、拖地板、洗刷,從不用大人吩咐,都爭著幹,現在啥家務都不想伸手了。但我知道有老人庇護著,我再說什麼也枉然,孩子們反感,老人不悅。別自尋煩惱了。

  我無奈地搖了搖頭,只好在婆婆刷碗的時候,把飯鍋和菜鍋不聲不響地洗刷一淨。

  (五)

  刷洗完畢,兒子去洗澡。

  乖,水涼嗎?我去給你調調水溫吧?在洗腳的.婆婆關切地問。

  隔窗玩電腦的我笑了,又把他當小孩子了。

  不用的,奶奶,我會調。兒子唯恐老人跑進衛生間,便大聲應答。

  香皂在外面,我給你送去吧。

  衛生間裡還有呢,您別操心了。兒子有點不耐煩了。

  哦,那我去給你搓搓背吧,你一個人夠不著的。

  您事真多,我身上不髒的,您忙您的去吧。

  你這孩子真是,不髒洗啥子澡啊?說謊也不會說了,別跟奶奶見外,我給你搓搓背,不好嗎?你小時候天天賴在我懷裡,推都推不走的。婆婆沒完沒了。

  不好就是不好,我不用您搓就是不用的,我自己會。兒子急了。

  婆婆長嘆一聲,回自己房間裡去了。

  我忙走出房間,隔著衛生間的門對兒子說:“你今天吃槍藥了?說話這麼衝?中學生了,和誰說話的,這麼沒大沒小的,傻不傻?一會去給奶奶道歉哈。”

  在嘩嘩的放水聲中,我聽見了兒子“嗯”的一聲,雖然不夠響亮,但我還是聽得真真切切的。他沒再做聲,或許他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了吧。我也不敢再囉嗦什麼,怕多說下去,他會把槍頭指向我,逆反期的孩子心理脆弱、敏感得很,做家長的必須小心謹慎啊,若捅了馬蜂窩,自己無法招架不說,還會讓家裡再次硝煙瀰漫的。划不來的,剋制吧,衝動是魔鬼嘛。過了逆反期就好,今年女兒不是較去年強多了嗎?我自己勸慰自己,並寄希望於明天兒子的脾氣會重新變溫和的。

  轉過身,我又去安撫正在氣頭上的老人。

  媽,現在孩子正處於逆反期,別和他們一般見識,我已經批評過他了,他犟得很,不識好歹,您年歲大了,以後別管他那麼多的事情了,省得鬧心。

  婆婆點點頭,有些許的失落在眉間滑落。

  (六)

  同樣的心情也在我的心裡綿延。

  記得前年我洗澡時,一向丟三落四的我有時忘記了拿換洗衣服,有時忘了拿手機(泡澡的時候我愛聽著音樂),有時忘了帶花露水(尤其夏天總愛滴上幾滴),有時懶了不想動彈,就喊叫女兒來為我搓背。而當我的聲音透過門縫時,兒子只要聽到總會第一個跑過來,為我效勞,一點也不避嫌的。但從去年開始,我洗浴時兒子再也沒有走進過衛生間的大門。就連我在臥室休息時,他也很少再會貿然進入過,而且他換個衣服,也要關起門,避開我。讓我好失落的。

  是啊,孩子大了,不再是那個依偎在我們懷裡撒嬌,聽我們雲天霧裡編故事的小孩子了;他們長大了,知道男女有別了,懂得含羞了,也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見解了;我們的話他們不僅不再像小時候那麼唯命是從了,而且多是不屑於故的,有時還要理論半天。你說不服他了,他也更不服你管了。

  好像極其令人氣惱的,但細想來,也並非壞事,畢竟是他們長大的標誌啊。

  孩子儘管長大了,不用喂吃喂喝了,不用肩扛懷抱了,不用噓寒問暖……但繼而帶給家長的卻是更多的揮之不去的擔憂,怕他不求上進,怕他沉迷網路,怕他不懂事理,怕他跟著一些壞孩子學壞……

  總之,從生下他們的那一天起,做家長的就一輩子別想安生,為他們歡喜為他們憂愁,一如我已年邁的婆婆。

  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