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小學語文教學課堂氣氛營造方法論文

小學語文教學課堂氣氛營造方法論文

小學語文教學課堂氣氛營造方法論文

  摘要:課堂氛圍對於課堂教學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在新課改背景下,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熱情成為教師教學研究的重點。隨著新課改理念的逐漸深入,以及教學條件的改善,小學語文課堂氣氛與傳統課堂相比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其中也不乏問題,基於此,本文從小學語文教學的實際出發,從教學條件、學生主體、教師引導等角度對如何調動課堂氛進行簡要探索,以期對推動課程改革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氣氛;教學實踐;方法分析

  課堂氣氛是課堂教學的客觀環境,活躍開放的教學氛圍,能夠讓學生放下心中的顧及,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並在與學生、教師的思想交流中,提升綜合素質;相反,沉悶僵化的氛圍則會抑制學生的思考,讓學生因為害怕犯錯誤而不敢發言,從而造成了課堂教學的低效或失效。目前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課堂氣氛的營造效果並不理想,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不高,針對此,筆者結合教學經驗,對營造課堂氣氛的方法給出幾點建議。

  一、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

  (一)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

  在小學語文課堂氣氛的營造過程中,學生是其中最關鍵的要素。因此,引導學生參與到氣氛的營造中來,是教師落實教學措施的基本方法。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不應該僅僅利用課本知識,為學生提供教學引導,還應該從學生的主體地位出發,讓學生對教學內容形成自主思考,例如在《富饒的西沙群島》的教學設計中,教師首先應該根據文章內容,為學生營造一個生動的情境,以激發學生參與閱讀的興趣,讓學生在自主思考中,理解作者稱讚西沙群島富饒的原因;其次,透過學生的主動分析,發現文章內容與自我認知之間的矛盾,以激發學生的自主思考,讓在探討與分析中強化主體意識。這樣學生才能夠在良好的課堂氛圍中認識到自我價值,並樂於在課堂參與中展示自我。

  (二)改善學生的學習態度

  學生的學習心態會對其課堂參與產生重要的影響。如果在課堂氣氛的營造中,教師積極活躍,而學生則茫然無趣,這樣不僅會影響整個課堂氣氛,還會影響教師的教學熱情。基於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學生的態度,在發現學生缺乏課堂參與興趣的時候,應該及時進行溝通與引導,幫助學生渡過學習或心理上的難關,從而共同參與到課堂中來。如一些學生之所以不願意參與到課堂中來,是由於其無法全面理解教師的講解內容,這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分層教學,為學生設計差異化的教學目標,以幫助學生打好基礎,逐步建立學習的自信;還有一些學生天生羞澀,不願意在公共場合發言,這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合作學習的方式,透過小組的帶動與鼓勵,幫助學生突破心理障礙,慢慢地參與到課堂中來。

  二、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

  教師在教學中處於主導地位,所謂“為人師表”,教師的專業素質,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重要的影響。小學生正處於思想情感發育的初級階段,其對於教師有著本能的敬畏,因此也會不自覺地模仿教師的行為,而針對這一情況,教師更應該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積極投入到課堂氛圍的構建中來,與學生之間搭建良好的溝通橋樑,用獨特的教學風格對學生形成積極的影響。在小學語文課堂氣氛的構建中,教師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體現自身的主導作用。第一,注重師生關係的構建。和諧的師生關係是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教學實踐提出的基本要求。而教師要想打破傳統教學環境中不對等的師生關係,首先就要堅持相互尊重的原則,即在教學實踐中,尊重學生的意見、想法,為學生的獨立思考給予充分的包容,讓學生的自尊心得到呵護,進而從教師的.態度中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其次,對於學生的行為要進行必要的規範,良好的課堂氣氛不等於“放羊”,教師在與學生相處的過程中,也應該向學生講明自己的底線,並對學生一視同仁,對課堂上的不良行為給予嚴格的約束,讓師生在相互尊重中建立平等的關係。第二,逐漸滲透情感教學。語文是一門人文氣息濃厚的學科,一篇篇經典的文學作品中滲透著真摯的情感內涵,基於此,教師在發揮教學主導作用的過程中,不應該只將重點放在知識的解讀上,還應該注重對學生情感的引導,如在《可貴的沉默》中引導學生體會親情,在《月球之謎》中體會人類探索的力量,在《一面五星紅旗》中體會愛國情懷等。而只有建立在情感上的溝通與交流,才能夠真正激發學生的內心體驗,並樂於接近教師、相信教師,進而參與到課堂中來[1]。

  三、利用有利的教學環境,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

  在現代教育技術的推動下,小學語文課堂氣氛的營造方法變得更加多樣、可行,教師在實踐中,應該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提供生動有趣的教學環境,例如在《觀潮》一課的教學設計中,教師不僅要利用文字為學生展現錢塘江大超的宏偉壯闊,還可以利用教學影片,為學生提供逼真的視聽體驗,以引導學生形成動態化的體驗,構建活潑的課堂氛圍,並在文字與畫面的對照中,體會作者文字的精煉與準確。當然,資訊科技在營造課堂氣氛中的優勢是傳統教學方式不可比擬的,但是教師在利用的過程中,也應該把握一定的分寸,避免讓資訊科技控制整個課堂。從教育教學規律來看,課堂上的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交流才是營造課堂氛圍的關鍵,因此,在課堂實踐中,教師應該注重調整傳統教學方式,為學生營造一個合作互動的教學氛圍,以避免課堂中單調的人機交流,增強課堂中的人與人的情感互動,例如在《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的古詩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讓學生根據自主預習的結果,對古詩內容進行討論與分析,這樣在合作中,學生之間就能夠相互彌補觀點的不足,並建立活躍、開放的討論氛圍,進而提高課堂討論的實際效果,強化學生對古詩情感的深入理解,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2]。

  四、結語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對課堂氣氛的營造,結合語文學科特點、教學物件和教學環境等因素,利用多樣的教學方式,為學生構建一個積極上進的課堂環境,以提高語文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施丹平.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堂氣氛的營造方法探討[J].作文成功之路,2015,(2):76.

  [2]金麗麗.論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堂氛圍的營造方法[J].新課程小學,2014,(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