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清明節> 有關於清明節的作文(精選8篇)

有關於清明節的作文

有關於清明節的作文(精選8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有關於清明節的作文(精選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有關於清明節的作文1

  每年的四月四日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節,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這時,每個地方都會蒙上一層淡淡的憂傷,我的家鄉也不例外。

  在家鄉,每年清明節的頭幾天,人們都要忙著刻紙錢,買黃紙、香蠟。家族的族長要集合全族人開會,會上定好誰家買吃的,誰家買祭祀用的材料。定好後,大家各自行動。

  一到大街上,琳琅滿目的祭祀用品會讓你眼花繚亂,處處可見香、蠟、紙錢、大串紙……人們精挑細選,貨比三家,目的是選出物美價廉的物品。一些沒有上街的婦女可忙開了,在家準備著上山要用的食物,小孩們也來幫忙,添著自己的一份力。清明節的那一天,一些年事較高的老爺爺、壯個兒的叔叔,帶上買來的大串兒紙,到親人墳上掛紙,掛紙就是把串兒紙栓在木棍上,將木棍插在自己親人的墳頭上,意為給逝去的親人房頭上“掛花”。掛完花後要面對墓碑鞠躬磕頭,祈求平安得福,多添富貴。

  在家裡的人們則準備鍋、碗、瓢、盆、筷、勺,還要預備必不可少的鞭炮。清明拜祖是莊重的、嚴肅的,如果哪家哪戶少去了一個人,就是對祖先的不敬,要被族長罰跪的。清明時節,很少有豔陽天,一般天上都會下著濛濛細雨,人們行走在上墳的路上,悲傷之情油然而生,“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正應了這句詩中所描繪的意境。

  在我的家鄉,逝去的人的墳墓大都立在林子裡。人們進了林子,找一個較寬敞的地方支鍋點火。一部分人開始侍弄飯菜,一部分人則在墳前燒香點蠟、擺放貢品。所有工作都做完後,就點放鞭炮,族人按輩分依次到原始祖先那兒磕頭祈福。祈福完畢之後,便將做好的飯菜盛裝在一個盆裡,八人圍坐在一起,共享美味佳餚。在家族墳地裡聚餐,大概是與老祖先共餐的意思。表達的是對祖先的懷念、感激之情,同時也是想讓祖先們看看這個家族有多興旺。用完飯後,由族長將剩餘的飯菜均勻地分給族裡每一戶人家,帶回家去,意為族內人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人群散開後,人們各自去親人墳前痛苦一場,訴說一些思念之類的話,祈求佑護等等。回家的時候,還要撿幾個石頭帶回去,當是撿著元寶了,還要折幾根松樹枝,當搖錢樹,將它們放在家神面前,祈求祖先佑護。

  死去的人雖然都不在了,但活著的人卻把他們放置在心裡。每年的清明節,家鄉的人們都要把對逝去親人的那份記憶拿出來晾曬晾曬,表達的是親人之間那份血濃於水的感情。

  有關於清明節的作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是唐代詩人杜牧關於“清明”的千古名作。

  清明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它是重要的掃墓和祭祖的日子,距今已經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

  今年的清明,爸爸開車帶著媽媽和我回老家給奶奶上墳。爸爸的老家在東至縣的一個山清水秀的小村莊。奶奶的墳墓建在半山腰,我們把奶奶墳前的枯枝、雜草和落葉清掃乾淨,然後我們獻了美麗的鮮花,我還恭恭敬敬地磕了三個頭。媽媽告訴我:“古時候的清明,人們除了掃墓、祭祖之外,還喜歡踏青遊玩,如果天氣晴朗,無論男女老少都可以出去遊玩。”於是上完墳後,爸爸陪著媽媽和我四處遊玩了一番。

  我一蹦一跳地走在鄉間小路上,呼吸著清新的空氣,真舒服啊!看,遠處有一片麥田,微風吹過,青青的麥苗像娃娃一樣搖晃著可愛的腦袋,又像是一群“綠精靈”在翩翩起舞,難道是在歡迎我們的到來嗎?

  我問媽媽:“清明,除了掃墓、踏青還能做什麼呀?”媽媽拉住我的手,說:“清明還有許多其他的習俗,比如:放風箏,盪鞦韆,插柳戴柳……這個節日既有掃墓時的悲傷,又有郊遊時的歡樂,是個很有意思的傳統節。”

  你知道嗎?清明不僅是個節日,而且還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呢。俗話說“清明前後,種瓜點豆”,清明時節,氣溫回升,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

  相比其他傳統節,清明真是一個特殊的節日呀!

  有關於清明節的作文3

  相傳,在春秋戰國時代,有一個晉獻公,他有個妃子叫驪姬。由於驪姬的兒子奚齊想繼承王位,驪姬便千方百計地設計謀害太子,太子申生被逼無奈,只好懸樑自盡了。驪姬奸計得逞之後,又想殺害申生的重耳,重耳聽到風聲就連夜慌忙逃出了皇宮。

  重耳逃出皇宮時,身後跟著數百個隨從,可是在逃亡路上,需要經歷的磨難數不勝數,幾百個人的隊伍變成了幾十人,最後只剩下幾個人了。有一次,公子重耳餓得快昏倒了,手下的忠臣介子推就把自己腿上的一塊肉割下來,烤熟了給重耳吃,以表自己的一片忠心……

  在外流浪了十九年,重耳得知驪姬已被誅連九族時,便回到皇宮執掌了政權,這就是後來的晉文公,讀後感。晉文公把以前忠於自己的人,都封官加爵,卻唯獨忘了介子推。後來一個人說起了介子推,晉文公才猛然想起了他,就派御林軍出去找他,然而,並沒有像想象的那麼順利。御林軍去介子推家三次都家門緊鎖,晉文公就親自去他家,不想,介子推卻揹著老孃,二人一起逃上了家對面的綿山。有人給晉文公提議說:“我們把這座山三面點火燒了,只留下一面不燒,介子推就會從不燒火的一面下來的。”

  晉文公果然採用了他的意見,照他說的方法做了。結果,大火燒了三天三夜,仍然不見介子推的影子。等到大火熄滅後,御林軍就上山去看,只見介子推和他的老母親,抱著一課燒焦的柳樹而死了。這棵柳樹的樹洞裡有一片衣襟,上面寫著一首血詩: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柳下做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名。

  後來,晉文公為了紀念介子推,把放火燒山的那天定為“寒食節”,把第二年去祭拜的那天定為“”。唐朝時,人們把寒食節和清明節合二為一,就是現在的清明節。在民間清明節裡就有吃寒食的習慣了。

  有關於清明節的作文4

  又是一年清明時,再過幾天就是清明瞭,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熟悉的古詩縈繞在耳邊,我的絲緒就想起了掃墓時的情形。

  清明,讓人緬懷!令人悲嘆息回味前幾年的清明美好與無憂的時光總是那麼的短暫,就像放起的一隻風箏掙斷了線,便消失的無影無蹤到處也尋覓不到了,從去年開始,清明對於我來說,便多了一絲絲的哀悉和思念。特別是奶奶離去後這感覺愈來愈重,也許是奶奶太年輕的原姑,才五十多歲就離我們而去,有人說對親人的思念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淡。而我恰恰恰相反,在每次想起她的音容笑貌時,我的心中會有些酸酸的感覺“男兒有淚不輕彈。”每當清明時,我儘量控制自己。

  今天是4月3日,天下著雨,我們一家人驅車半個多小時來到了錢江陵園,天雖下著雨,但是來祭祖的人絡繹不絕,我們踏著沉重的腳步來到了奶奶的陵墓,用抹布擦去塵土,獻上一盆鮮花,再上一些奶奶喜歡吃的菜,一些水果,還有黃酒,恭恭敬敬地放在奶奶墓前,所有的人手中拿著點燃的香按輩份大小依次叩頭行禮祭拜,最後我們給奶奶燒紙錢,我想奶奶在世的時候,她不分愛美還很喜歡打麻將,就多燒一些給她吧,讓她在九泉之下過著幸福的生活,盡情地享用。奶奶你知道嗎,我們有多麼懷念你呢?你與我們近在咫尺卻陰陽相隔不能相見。我們要離去了大家又一次向奶奶拜了一拜,才依依不捨地離去,回頭看那一排排的墓,像梯田一樣一層層。傍邊的小松樹比去年長得更加茂盛,似乎長大了很多,也開始懂得了苦澀的滋味,心裡有一種莫名的哀愁不甚強烈卻揮之不去,就這樣在心頭繞著糾纏著。

  清明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是那麼的有意義,是那麼的不同尋常啊!

  有關於清明節的作文5

  清明節那天,我參加了區政府廣場遊玩的假日小隊活動。

  太陽公公好像知道我的心情一樣,早早地就露出了紅彤彤的臉龐。我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早早地爬起床了,恨不得插上翅膀馬上與同學們會合。好不容易盼到了約定時間,我和媽媽飛快地騎上腳踏車,奔向了區政府廣場……

  進入廣場,我們幾個男孩頓時如脫了韁的野馬,瘋跑了幾圈後停在了噴泉邊上。噴水池裡養了顏色各異、數量眾多觀賞魚。看到它們成群結隊地向我們游來,我們忍不住拿出好吃的與魚兒們一起分享。魚群離我們越來越近,李世卓風趣地說:“你們準備把魚引誘過來抓魚嗎?”聽了之後,我們轟堂大笑。

  一會兒,不知誰大喊一聲“拔河了”,三五成群的同學們立刻聚集過來。男生、女生分成兩隊,激烈的拔河比賽拉開了帷幕。前兩局由於配合不當,連續兩局我們都慘敗給了女生。我們不服氣大聲嚷嚷著再來一局,這回我們吸取教訓,再加上爸爸們的技術指導——人往一塊走勁往一起使。雙手緊緊抓住繩子,身子用力向後傾,腳拼命往後蹬,齊心協力之下,女生隊終於不敵男生,被拔倒在地。這下我們士氣大振,乘勝追擊,接著又連勝女生兩局,最終以3:2取得勝利。耶!男生們歡呼雀躍。

  經典的時光總是很短暫,我們又自由活動一會就合影分手,我只好戀戀不捨地離開了廣場。我愛清明節,我愛春天的郊遊!

  有關於清明節的作文6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又到了4月5日的清明節。海安清明集市是遠近聞名的',每年的這一天,大街上人頭攢動,人山人海,非常熱鬧。

  你瞧,街道兩旁的商販們大聲地吆喝著,叫賣聲此起彼伏,他們各自使出奇招來招徠生意。我們一家人也融入了喧譁的人群中,艱難地慢慢向前移動。街上可熱鬧了,我最喜歡玩的了,蹦蹦床、海盜船、旋轉木馬、碰碰車……還有許多我說不出名字呢!

  我和老媽先坐飛機,飛機時而上升,時而下降,非常好玩。接著,我又玩蹦蹦床。一開始,我怕繩子斷了,不敢跳。後來,在老媽的鼓勵下,我鼓起勇氣,越跳越高,越跳越起勁了。

  海安的清明集市真好玩,我真希望下一個清明節會有更好玩的東西。

  有關於清明節的作文7

  今天是清明節,按照習俗,我們應該為逝去的親人掃墓,在一路的公交車上,並不像以前那樣熱熱鬧鬧的了,有的人默默不語,一直看著窗外的風景;有的人看著手機;還有的人甚至在一旁悄悄地流淚。

  墳墓在一座風景秀麗的山上,這天,漫山遍野都是來掃墓的人,山上熱鬧極了。我們一家人把貢品都拿了出來,擺在墳上,還燒了許多紙錢,墳上都是灰煙,嗆得我喘不過氣來,我對著碑說:“祖先保佑呀!讓我考的高分吧!別再是中等成績了啊!”奶奶樂呵呵地笑了,也拿起幾根香,燒了又燒,口中還唸唸有詞,還不停地燒紙錢,我猜想,現在的日子,死去的親人肯定是享受不了得了,奶奶可能就是想要他們能在天堂多點錢來用個痛快吧!我磕了幾個頭,說了幾句安慰的話,便隨長輩一起去踏青了。在公園裡,百花齊放,鬱金香十分惹我喜愛,美麗的景色更是消除了人們的想念和傷心。清明節一直說明著中國人有恩不忘,表達了對先人的懷念和家人團聚踏青的機會。

  有關於清明節的作文8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已經悄悄地來到,清明,一個令人懷念的日子。這個時節,萬物祥和而生動。漫山遍野的花,紅的、粉的、白的、紫的花開得十分鮮豔 ,彷彿要把積了一冬的能量都釋放出來,好像這些花兒也懂得思念。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也是我們家每年團聚和掃墓的日子。無論有多麼繁忙,我的家人都紛紛從四面八方趕回來掃墓。清明年年有,年年盡不同。人們的觀念在更新,生活的品質在提升,唯一不變的是緬懷先人之情。清明清明祭祀的可喜變化,亦讓人欣慰。

  要是在以前,家人只能徒步清明祭祀,特別辛苦。在清明祭祀的時候人們總是用一把火就把墓地旁邊的野草燒盡,因此常出現“野火燒不盡”之滾滾濃煙景象,還會引起火災事故,另外,有些人為了不走冤枉路,還會在街頭路邊燒紙,弄得到處都是灰燼。可如今,農村人都騎上了摩托車,甚至開小車的也不在少數,大家清明祭祀出行方式越來越輕鬆。

  而今,文明清明祭祀之風興起,人們過清明節不再是單一掃墓的方式,儘管在農村還沒有興起城市裡提倡的網上拜祭先人,但是已經少了放鞭炮,少了焚香味,多了鮮花,多了現代氣息,部分農村人已然在用實際行動來詮釋文明清明祭祀新風。人們在清明祭祀的時候都懂得防火了,走的時候更會仔細清理火種。

  清明節淵源於掃墓祭祖的習俗,祖先在中國人的心目中,享有神聖而崇高的地位。清明節祭祖,其中蘊涵著我們民族感恩、不忘本的道德意識,這就是我家鄉的清明節,懷祭逝去卻永存的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