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詩歌> 詩歌奇妙的數字運用推薦

詩歌奇妙的數字運用

詩歌奇妙的數字運用推薦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這麼幾個看來簡簡單單的數字,在詩人的筆下,充滿了魅力,構成了一首首美妙的詩作,令人回味不已。

  汪曾祺先生在他的一篇散文《新校舍》中談起過西南聯大的學習生活。他寫道,曾聽幾位名教授講課,吳宓先生講中西詩之比較,我很有興趣地去聽。不料他講的第一首詩卻是:

  一去二三里,

  煙村四五家,

  樓臺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這首詩是北宋哲學家邵雍所作,短短的.二十個字中,就有十個數字,寥寥幾筆,便為我們勾勒出一幅生動的畫面。由於這首詩樸實有趣,朗朗上口,不少家長都教自己剛開始學話的幼子背誦。吳先生以此詩開講,也正說明了數字在文學作品中的特殊魅力。

  司馬相如是西漢時期著名的作家,文君夜奔相如的故事,在中國流傳很廣。相傳司馬相如做官之後,有遺棄文君之意,文君察覺到這一點,就給他寫了一封信:

  一別之後,二地相思。只說是三四月,又誰知五六年。七絃琴無心彈,八行書不可傳,九連環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繫念,萬般無奈把郎怨。

  萬語千言說不完,百無聊賴十倚欄。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圓。七月燒香秉燭問蒼天,六月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冷雨澆花端,四月枇杷未黃我欲對鏡心意亂。急匆匆,三月桃花隨水轉,飄零零,二月風箏線兒斷。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為男。

  這首詩寫得纏綿哀婉,表達了一個女子對意中人又愛又怨,剪不斷理還亂的思戀。詩中反覆用了一至萬十三個數字,又表現了作者的聰明巧思。據說相如讀後很受感動,與文君和好如初。

  《牡丹亭》是明代大戲劇家湯顯祖的作品。《牡丹亭》第三十九出《如杭》有一段詞:

  [生」十年窗下,遇梅花凍九才開。夫貴妻榮,八字安排。敢你七香車穩情載,六官宣你有朝拜,五花誥封你非分外。論四德,似你那三從結願諧。二指大泥金報喜,打一輪皂蓋飛來。

  這段唱詞中嵌入了十個數字,非常自然貼切,我們從中可以窺見湯顯祖駕馭語言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