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李賀> 李賀的詩什麼水平

李賀的詩什麼水平

李賀的詩什麼水平

  【詩人簡介】

  李賀(約公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漢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後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後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聖”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有《雁門太守行》、《李憑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

  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 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期的一個代表者。他所寫的詩大多是慨嘆生不逢時和內心苦悶,抒發對理想、抱負的追求;對當時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和人民所受的殘酷剝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雲壓城城欲摧”,“雄雞一聲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李賀的詩作想象極為豐富,經常應用神話傳說來託古寓今,所以後人常稱他為“鬼才”,“詩鬼”,創作的詩文為“鬼仙之辭”。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後,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

  李賀因長期的抑鬱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27歲英年早逝。

  【詩詞特點】

  李賀的詩受楚辭、古樂府、齊梁宮體、李杜、韓愈等多方面影響,經自己熔鑄、苦吟,形成非常獨特的風格。李詩最大的特色,就是想象豐富奇特、語言瑰麗奇峭。長吉上訪天河、遊月宮;下論古今、探鬼魅,他的想象神奇瑰麗、旖旎絢爛。長吉刻意錘鍊語言,造語奇雋,凝練峭拔,色彩濃麗。他的筆下有許多精警、奇峭而有獨創性的語言。如“羲和敲日玻璃聲”(《秦王飲酒》)、“銀浦流雲學水聲”(《天上謠》)、“玉輪軋露溼團光”(《夢天》)等匪夷所思的奇語,比比皆是。可以說,尚“奇”是長吉所處的時代、特別是他的良師益友韓愈所代表的韓孟詩派共同的追求。他也有不少明快易懂的作品,如《勉愛行》、《感諷五首》其一、《京城》、《嘲少年》等。與“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豪”劉禹錫,“詩魔”白居易一樣,另有四字真言,鬼、泣、血、死,故被稱為"詩鬼"。

  長吉詩的另一大特點就是較多地寫古體詩、寫樂府,很少寫當時流行的近體詩,現存詩作無一首七律。李賀在樂府詩的繼承和創新方面作出了傑出貢獻,借古寓今,或諷或嘆,靈活多變,渙然有新意。在同時代的“元白”、“張(籍)、王(建)”兩派樂府外,別開境界,獨樹一幟。他特別擅長短篇,如《天上謠》、《夢天》、《帝子歌》等,是後人稱為“長吉體”的代表作。在唐代,李商隱、溫庭筠的古詩,就是走李賀所開闢的道路。宋人賀鑄、周邦彥、劉克莊、謝翱、文天祥,元人薩都剌、楊維楨,明人湯顯祖,清人曹雪芹、黎簡、姚燮,都受到李賀詩的影響。

  杜牧(《李長吉歌詩敘》)贊之為“騷之苗裔。”王夫之(《唐詩評選》)說:“長吉於諷刺,直以聲情動今古”,“真與供奉(李白)為敵。”毛先舒《詩辨坻》說:“大曆以後,解樂府遺法者,惟李賀一人。設色濃妙,而詞旨多寓篇外。刻於撰語,渾於用意。”薛雪(《一瓢詩話》)認為:“唐人樂府,首推李、杜,而李奉禮、溫助教(即溫庭筠),尤益另炷瓣香。”沈德潛(《唐詩別裁集》):“依約楚辭,而意取幽奧,辭取環奇。”高棅稱他為“天縱奇才”(《唐詩品彙》);姚文燮以為他“力挽頹風”(《昌谷集註凡例》);黎簡甚至說:“論長吉每道是鬼才,而其為仙語,乃李白所不及”。魯迅先生同情李賀的不幸,且“年輕時較愛讀唐朝李賀的詩”,在他手書古人的詩文中,李賀是最多的一位。毛澤東主席與陳毅元帥探討詩詞時也曾說:“李賀的.詩很值得一讀,不知你有興趣否?”(《致陳毅》)

  毋庸諱言,李賀的詩也有不少缺點。一方面由於過分雕琢求奇,有的作品語意晦澀、堆砌詞藻,藝術形象欠完整,情思脈絡欠連貫。杜牧含蓄地說:“賀能探尋前事,所以深嘆恨古今未嘗道者,如《金銅仙人辭漢歌》、《還自會稽歌》,求取情狀,離絕遠去筆墨畦徑間,亦殊不能知之。”錢鍾書評曰:“長吉穿幽入仄,慘淡經營,都在修辭設色,舉凡謀篇命意,均落第二義。”

  《談藝錄》另一方面由於李賀仕進無路,體弱多病,儘管是一個青年詩人,術特色李賀的詩想象力豐富,意境詭異華麗,常用些險韻奇字,作品中出現的“死”字達20多個﹐“老”字達50多個,風格同唐朝其他詩人迥然不同。他的詩作內容有一部分承襲了屈原《楚辭》中《山鬼》、《國殤》等篇的傳統,如《神弦曲》、《雁門太守行》、《金銅仙人辭漢歌》等。另一部分則很有現實主義風格,如《老夫採玉歌》,反映了貧民生活的艱苦。同時他的詩中也流露出對好景不常、時光易逝的感傷情緒。貶李者說是“牛鬼蛇神太甚”(張表臣《珊瑚鉤詩話》),甚至認為是“詩之妖”(潘德輿《養一齋詩話》)。王世貞用一個“過”字來簡要概括長吉詩,還是很有道理的。

  【唐朝李賀的著名詩句】

  1、 天若有情天亦老 ——李賀 《金銅仙人辭漢歌》

  2、 幽蘭露,如啼眼,無物結同心,煙花不堪剪。 ——李賀 《蘇小小墓》

  3、 茂陵劉郎秋風客,夜聞馬嘶曉無跡; 畫欄桂樹懸秋香,三十六宮土花碧。 魏官牽車指千里,東關酸風射眸子; 空將漢月出宮 門,憶君 清淚 如鉛水。 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攜盤獨出月荒涼,渭城已遠波聲小。 ——李賀 《金銅仙人辭漢歌》

  4、 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李賀 《金銅仙人辭漢歌》

  5、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李賀

  6、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雞一聲天下白。 ——李賀 《致酒行》

  7、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李賀 《雁門太守行》

  8、 射虎不成重練箭,斬龍不斷再磨刀 ——李賀

  9、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李賀

  10、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李賀 《南園十三首·其五》

  11、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李賀 《馬》

  12、 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胭脂凝夜紫。 ——李賀

  13、 花枝草蔓眼中開,小白長紅越女腮。 可憐日暮嫣香落,嫁與春風不用媒。 ——李賀 《南園十三首 其一》

  14、 無物結同心,煙火不堪剪 ——李賀 《題蘇小小墓》

  15、 吾不識青天高,黃地厚,惟見月寒日暖,來煎人壽。 ——李賀

  16、 黃塵清水三山下,更變千年如走馬。 遙望齊州九點菸,一泓海水杯中瀉。 ——李賀 《夢天》

  17、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李賀

  18、 幽蘭露如啼眼,無物結同心,煙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蓋,風為裳,水為佩。油璧車,久相待。冷翠燭,勞光彩,西陵 下,風吹雨。 ——李賀 《蘇 小小墓》

  19、 琉璃鍾,琥珀濃,小槽酒滴真珠紅。烹龍炮鳳玉脂泣,羅幃繡幕圍香風。吹龍笛,擊鼉鼓;皓齒歌,細腰舞。況是青春日 將暮,桃花亂 落如紅雨。 勸君 終日酩酊醉,酒不到劉伶墳上土。 ——李賀

  20、 石脈水流泉滴沙,鬼燈如漆點松花 ——李賀

  21、 秋墳鬼唱鮑家詩,恨血千年土中碧 ——李賀

  22、 少年心事當拿雲 ——李賀

  23、 雄雞一聲天下白 ——李賀

  24、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雲頹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崑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十二門 前融冷光,二十 三絲動紫 皇。 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 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溼寒兔。 ——李賀 《李憑箜篌引》

  25、 更容一夜抽千尺,別卻池園數寸泥。 ——李賀 《昌谷北園新筍》

  26、 赤兔無人用,當須呂布騎。 吾聞果下馬,羈策任蠻兒 ——李賀 《馬詩·赤兔無人用》

  27、 伯樂向前看,旋毛在腹間。 只今掊白草,何日驀青山? ——李賀 《馬詩》

  28、 東風方來滿眼春 ——李賀

  29、 遙望齊洲九點菸,一泓海水杯中酒 ——李賀

  30、 更容一夜抽千尺,別卻池園數寸埃 ——李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