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板報大全> 關於清明節小報

清明節小報

關於清明節小報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下面是小編分享的關於清明節小報,一起來看一下吧。

  清明節的來歷

  清明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由於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農事活動。《淮南子?天文訓》雲:“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著密切的關係。

  但是,清明作為節日,與純粹的節氣又有所不同。節氣是我國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誌,而節日則包含著一定的風俗活動和某種紀念意義。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

  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

  清明節的詩句

  1、欲清明把酒釋別愁,欲賞春花且忘憂。《清明祭詩》

  2、一沾春雨一斷腸,飄零無計覓君鄉。《清明祭詩》

  3、新鶯嘹亂柳煙低,斷魂春雨斷腸期。《清明祭詩》

  4、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清明》

  5、晚霽龍門雨,春生汝穴風。《清明日自西午橋至瓜》

  6、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閭門即事》

  7、賞芳時節清明日,清明把酒釋別愁。《清明祭詩》

  8、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

  9、清明暮春裡,悵望北山陲。燧火開新焰,桐花發故枝。 《清明》

  10、清明節氣杏花天,詩酒清吟祭華年。折盡長條倚春雨,為君垂淚小窗邊。《清明祭詩》

  11、輕紅沾雨不勝衣,才回倦眼又迷離。《清明祭詩》

  12、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血淚染成紅杜鵑。《清明》

  13、內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閒分白打錢。《長安清明》

  14、漫見新柳嬌眼垂,疑君逸影踏風歸。《清明祭詩》

  15、滿城風絮一層紗,寂寂青山不見家。料得百年身作土,人間孤月映梨花。《清明》

  16、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途中寒食》

  17、撩亂春風惹杏花,斷送清芬到天涯。《清明祭詩》

  18、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蘇堤清明》

  19、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遊衍莫忘歸。《郊行即事》

  20、江南煙雨畫屏中,半鏡斜窗弄小紅。燕子不來樓閣回,柳絲今日向東風。《清明》

  21、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清明》

  22、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獨繞回廊行復歇,遙聽絃管暗看花。《清明夜》

  23、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送陳秀才》

  24、粉杏輕柔岸柳新,清明春雨兩相侵。《清明祭詩》

  25、春雨杏花滿清明,追思猶怨水煙輕。《清明祭詩》

  26、春雨清明溼杏花,小山明滅柳煙斜。《清明祭詩》

  27、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寒食》

  28、出犯繁花露,歸穿弱柳風。《清明日》

  29、朝聽細雨潤門扉,年年一度送春回。《清明祭詩》

  30、半園新杏連綿雨,送盡清明百姓家。《清明祭詩》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