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金色的魚鉤》說課稿8篇

《金色的魚鉤》說課稿

《金色的魚鉤》說課稿8篇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說課稿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優秀的說課稿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金色的魚鉤》說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金色的魚鉤》說課稿1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金色的魚鉤》是魯教版小學語文第九冊第八單元的一篇閱讀課文。文章記敘了紅軍過草地時,一位老班長接受黨的囑託,照顧三個生病的小戰士過草地而光榮犧牲的感人故事。透過老班長的神情、動作、語言,映射出老班長閃著金色光芒的崇高的內心世界。

  本組課文的教學,重點是抓住我們感動的地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認真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結合單元訓練重點,根據學生實際,圍繞新課標的精神,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12個生字詞,理解“喜出望外、奄奄一息”等詞語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對“金色的魚鉤”的理解。

  2.快速默讀課文,瞭解文章的主要內容。

  3.抓住描寫老班長的外貌、動作、語言等重點詞句,體會老班長忠於革命、捨己為人的精神。

  重點和難點:

  訓練運用圈劃的讀書方法,理解在人物刻劃中關鍵詞語的作用,體會從多種角度刻劃人物的寫作方法。

  為了達到以上教學目標,突破這一重點和難點,在教法上,按照“以學定教、順學而導”的教學理念,以生為本,以讀為主,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關注學生學習過程的體驗與感受,儘可能地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主動”中發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創新。讓學生在閱讀的全過程中自讀自悟,讀出自己的情感體驗,讀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基於此,我設計這樣的教學過程:

  首先是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主要藉助導學案學生自主完成,課前已經發給了學生預習提綱,在導學案明確的要求下,讓學生運用已有的方法獨立認讀和識記“青稞面、抽噎紅鏽、顴骨、兩鬢、搪瓷碗、熬過、收斂、攙扶、奄奄一息、喜出望外、無邊無涯”12個詞語,初步瞭解生詞的意思;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透過檢查本文的主要內容建立對文字內容的初步印象,以培養學生主動閱讀的習慣和自主閱讀的能力。

  其次是質疑探究,精讀體驗。

  在初步感知的基礎上,我首先出示學習提示,出示這樣一個問題:那你為什麼感動呢,相信大家肯定心裡有話可說,有話想說。下面我們根據學法提示再靜心地默讀課文。在自己感動的地方,透過哪些詞語感受到了什麼,寫出自己感動的原因。運用讀文,圈劃,領悟等學習方法將課堂充分放手交給學生,朗讀與默讀結合,讀與動筆圈畫相結合。讓學生去抓文中關鍵的語句,引領學生再讀文字,精讀體驗。學生在教師的組織下,透過進行個體探究性閱讀,從而讓老班長這一光輝形像在每個同學的心中逐漸清晰起來。

  再次是品讀提升,互動悟法

  在學生充分精讀及小組內交流的基礎上,進行小組展示交流文中的哪些地方讓自己感動的原因。在學生的交流中利用精心設問、角色體驗等策略,引導學生緊緊抓住老班長的“外貌,動作,神態,語言”的句子,不斷讓學生抓住重點詞、進行品讀,在理解、感悟的基礎上促使學生入情入境,讀出感覺,讀出味道,使學生與文中的情感產生共鳴,感受到老班長那忠於革命、捨己為人的精神,以及領悟塑造老班長這一形像的寫法。

  最後是拓展運用,鞏固反饋

  這裡主要是透過再現一段運動會上於航同學獲得跳高比賽的冠軍的簡單過程,讓大家運用本節課學到的刻畫老班長形像的表達方法進行修改練習。這樣可以讓學生學以致用。

  跳高

  跳高架前只剩下於航同學一人了。這時橫杆已升到了1.56米,比去年的跳高紀錄高出一釐米。比賽的哨聲響了,只見李鶴同學向前飛奔而去,在離橫杆不到半米的地方,他縱身一跳,一下子飛過了橫杆,輕鬆摘得金牌.

《金色的魚鉤》說課稿2

  文章記述了紅軍過草地時,一名老班長接納黨的囑託,照應三個抱病的小士兵過草地而名譽捐軀的感人故事。透過老班長的神氣,動作,說話,映照出老班長閃著金色光芒的崇高的內心世界。

  結合單元練習重點,依據門生現實,環繞新課標的精神和修訂教材的要求,我計劃瞭如下教學目的:

  一、瞭解本課四個生字。

  二、有情感地誦讀課文,領會課文的思惟情感,學習班長忠於革命,捨己救人的崇高品格。

  三、實習快速瀏覽,扼要地複述故事:

  力求突破重點:實習快速瀏覽,透過重點語句領會老班長忠於革命,捨己救人的崇高品格,領會作者對老班長的敬愛和懷念之情。

  在教學方法上,為了突破這1重點和難點,我計劃瞭如下教學程序。

  一、教學前,應用多媒體播放錄相,簡介時代背景,創設情境,初步感知課文。

  二、從課題入手,直引課文的末了一段,讓門生領會“金色”的含意,捉住中心,引誘門生從課文中離別找出老班長的兩“笑”,我的3“哭”,並以兩“笑”3“哭”為突破口,讀中感悟,領會課文表達的思惟情感。結合老班長的外貌,舉措,說話,神志的文句剖析,進一步領會老班長的崇高的內心世界。

  在學法指點上,本課偏重指點快速瀏覽的法子。課前預習初步感知課文,課中交換顯現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態勢;重點明白,捉住重點句感悟全文。課前做到學習甚麼,解決甚麼題目,成竹在胸。在“快速瀏覽文章”指點上,藉助引誘門生勾勒兩“笑”3“哭”,琢磨領會,悟出法子。透過練習,門生悟出快速瀏覽的重要性,為之後的學習打下基礎。

  在教學程式上,我首要分兩個步驟進行,一是課前鋪墊。認識課文配景,尋覓有關長征的歷史資料及課件,為課中教學的有用施行打下基礎。2是一條主線貫串始終:即快速瀏覽──勾勒──領會。快速瀏覽的物件是全文,勾勒的物件兩“笑”和3“哭”。領會的物件是老班長的崇高品格和作者的敬愛與懷念之情。既凸起了本課的教學重點,又公道地串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從知識的條理性看,由淺人深;從兒童心理看,吻合認知。

  在教學環節上,我是如許計劃的:

  1、緊扣課題,設定牽掛,使快速瀏覽有目標的進行

  一、板書課題《金色的魚鉤》,由課題引出題目:“這是一個怎麼樣的魚鉤?魚鉤隱蔽了一個甚麼故事?為何以金色的魚鉤為題?”

  二、門生帶著題目自由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思索這些題目。

  2、互動交換,勾勒重點,細心研讀,進步快速瀏覽的質量

  一、交換課文的主要內容和陳述次序。

  二、交換初讀課文後的感悟,引誘提出本課必要解決的重點題目。文章的首要人物是老班長,而標題為什麼是“金色的魚鉤”?為何說這個長滿紅鏽的魚鉤上,閃灼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

  三、引誘勾勒老班長的兩“笑”和“我”的3“哭”,讀中感悟:

  起首讓門生快速找到老班長讓我們喝魚湯的先後笑了幾回並勾勒出來。讓門生對比先後兩次“笑”有甚麼不一樣,透過讀來領會老班長忠於黨的奇蹟,捨己救人的心田運動和崇高品格。

  第一次是:他笑著說:“吃吧,就是少了一點。唉!一條好年夜的魚已經中計了,又跑啦!”

  第二次是:老班長看著咱們吃完,臉上的皺紋蔓延開了,嘴邊露出了一絲笑意。

  然後讓門生勾勒出文中“我”的三次“哭”。剖析我為何會哭?領會“我”的“3哭”所表達的思惟感情。

  ⑴ 望著他那非常嚴厲的臉,我一句話也說不出來,竟撲倒在他懷裡哭了。

  ⑵ 我把碗端到嘴邊,淚珠大顆大顆地落在熱火朝天的魚湯裡。

  ⑶ 咱們撲在老班長身上,抽泣著,良久良久。

  四、捉住重點,直奔中心,深切體會:

  老師質疑,“我”為何小心腸把魚鉤留存起來?“我”說生鏽的魚鉤閃灼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這“金色的光芒”是指甚麼?為何以“金色的魚鉤”為題?讓門生進一步透過老班長的神氣,動作,說話來領會老班長的精神。

  五、情感誦讀,體會感情:

  讓門生找出最使自己打動的部份有情感的誦讀,透過誦讀,加深對老班長的欽敬,愛戴的思惟情感,感悟今日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在板書設計上,首要表現中心明白,重點凸起,簡捷明晰三個特色。

  【板書】

  老班長兩“笑”

  金色的魚鉤

  “我”3哭

  忠於黨,忠於革命,捨己救人

《金色的魚鉤》說課稿3

  一、 說教材。

  《金色的魚鉤》選自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十二冊第六單元“英雄”中的第二篇課文。這是篇敘事課文,講的是長征途中的感人故事。在紅軍長征過草地時,一位老班長接受黨交給的任務,盡心盡力地照顧三個病號,在即將走出草地時,老班長犧牲了。透過這個感人的故事,讚頌了老班長忠於革命、忠於黨、捨己為人的崇高品質。

  二、 說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堂標準的要求,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的知識、學情、智力層次,圍繞老班長的感人故事,緊扣“老班長忠於革命、忠於黨、捨己為人”的崇高品質,把本課設計為兩課時,現主要說說第二課時的目標和重難點。

  〈一〉、學習目標:

  1、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

  2、抓住描寫老班長的外貌、語言、動作等重點詞句,體會老班長忠於革命、忠於黨、捨己為人的精神;

  3、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對“金色的魚鉤”的理解。學習紅軍戰士團結友愛、顧全大局、勇於獻身的崇高品質。

  〈二〉、學習重點:透過老班長的外貌、語言、動作等重點詞句,體會老班長忠於革命、忠於黨、捨己為人的精神品質。

  〈三〉、學習難點:、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對“金色的魚鉤”的理解。學習紅軍戰士團結友愛、顧全大局、勇於獻身的崇高品質。感悟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三、 說教法、學法。

  根據素質教育的新思想和語文課標的新理念,充分考慮本課在教材中的地位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綜合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三維目標,結合本區的學案導學模式,我採用了導讀式教學法,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學法。讓學生透過自讀、自悟、合作學習的方法,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化,讓學生之間碰出火花,結合生活實際,體會當年革命先烈的精神品質,感悟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學生使用“讀”(發現並提出問題)——“思”(思考問題)——“議”(討論解決問題)——再讀的方法仔細回味,體會文章感情的方法。

  四、 說教學過程。

  主要說說第二課時的教學程式設計。

  〈一〉 複習匯入,直奔重點。

  1、 齊讀課題,繼續學習,快速瀏覽課文,回顧主要內容。

  2、 本文圍繞老班長主要寫了哪幾件動人的事?這裡直奔重點,長文短交。

  〈二〉 入情入境,重點賞析。

  1、 我設計了探究樂園:

  (1)用“——”勾你感受深刻的語句,批註你的感受;

  (2)帶著你的體會讀感受最深的句子;

  (3)小組內交流自己的體會。

  2、 以小組為單位,充分尊重學生個性,讓他們在小組中碰出火花,體會真情實感。

  3、 全班彙報交流,為了讓學生能夠身臨其境,在彙報“夜摸野菜苦釣魚”這個環節時,我設計了一個感人的影片片斷,想讓學生一下子入情入景,體會老班長找吃的不容易,困難重重。在“奄奄一息讓魚湯”這個片段時,我設計了一段感人的音樂,再次透過學生的讀,讓感情得到昇華,進一步教育學生,讓他們真正體會到老班長那崇高的品質和感悟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4、 拓展延伸:你還知道哪些革命先烈的英雄故事。目的在於讓學生去收集資料,去繼承和發揚老一輩革命先烈的優良傳統,感悟和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去創造明天的輝煌。

  五、說板書設計。

  緊皺眉頭咽魚骨

  金色的魚鉤 夜摸野菜苦釣魚 忠於革命

  命令戰士喝魚湯 忠於黨

  奄奄一息讓魚湯 捨己為人

  板書設計體現了主題“英雄”,四個環節緊扣重點,讓學生能一目瞭然,對今後的寫作具有很大的幫助。

《金色的魚鉤》說課稿4

  一、說教材

  《金色的魚鉤》選自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十二冊第三單元“英雄”中的第二篇課文。這是篇敘事課文,講的是長征途中的感人故事。在紅軍長征過草地時,一位老班長接受黨交給的任務,盡心盡力地照顧三個病號,在即將走出草地時,老班長犧牲了。透過這個感人的故事,讚頌了老班長忠於革命、忠於黨、捨己為人的崇高品質。

  根據新課堂標準的要求,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知識、學情、智力層次,圍繞老班長的感人故事,緊扣“老班長忠於革命、忠於黨、捨己為人”的崇高品質,現主要說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一)學習目標

  1.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

  2.抓住描寫老班長的外貌、語言、動作等重點詞句,體會老班長忠於革命、忠於黨、捨己為人的精神;

  3.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對“金色的魚鉤”的理解。學習紅軍戰士團結友愛、顧全大局、勇於獻身的崇高品質。

  (二)學習重點

  透過老班長的外貌、語言、動作等重點詞句,體會老班長忠於革命、忠於黨、捨己為人的精神品質。

  (三)學習難點

  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對“金色的魚鉤”的理解。學習紅軍戰士團結友愛、顧全大局、勇於獻身的崇高品質。感悟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二、說學法

  根據素質教育的新思想和語文課標的新理念,充分考慮本課在教材中的地位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綜合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三維目標,我採用了我校的“導學式”五環節教學模式,讓學

  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學法。讓學生透過自讀、自悟、合作學習的方法,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化,讓學生之間碰出火花,結合生活實際,體會當年革命先烈的精神品質,感悟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三、說教法

  本節課(轉載於:小龍文件網:小學語文金色的魚鉤說課稿)我主要採用“導學式”五環節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教學。以指導學生學會“主動學習、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為目標,以“學習目標”為核心,以“五環節”課堂教學為基本結構,以“問題”為教學切入點,以教師主導、學生主體、訓練主線的“三為主”為教學原則,以“多種教法”為教學手段,以“激發興趣”為教學宗旨,以“形成學生能力”為根本目的的教學策略。分為五個基本環節,即“當堂預習,生成目標;指導學法,自主學習;問題切入,合作探究;練習鞏固,達標測試;師生質疑,再生目標”。

  四、說教學過程

  (一)當堂預習,生成目標(5分鐘)。

  1.出示預習要求,指導學生預習:瞭解本課寫作背景,認識生字、新詞。瞭解課文大概內容。

  2.檢查預習結果,生成本節課學習目標。

  (上新課前,老師要激發學習興趣,指導學生預習方法和步驟。預習以後,師生根據課標要求和教材內容,共同制訂出具體、分層並簡明扼要的學習目標,形成不同的學習提綱。)

  (二)指導學法,自主學習(10分鐘)。

  1.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2.課文運用了哪些描寫方法塑造老班長的光輝形象?請用波浪線劃出來。

  3.交流、彙報,抓住重點句子感悟人物高尚的品格。

  (老師根據學習內容、學習目的和達標測試的需要,指導學生學習方法,學習步驟和學習的注意事項。學生根據自學提綱進行課堂自主閱

  讀、思考練習,發現疑難問題畫在課本上或者寫在課堂筆記本上,便於在小組合作時解決問題,完成學生的“首次學習”。)

  (三)問題切入,合作探究(10分鐘)。

  學生質疑、問難。(課文主要寫老班長,為什麼課題卻用“金色的魚鉤”?)

  (學生提出學習難點、困難和疑惑,互相交流答疑釋惑,共性問題、複雜問題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完成學生的“再次學習”。沒有複雜問題進入下一程式。)

  (四)練習鞏固,達標測試(10分鐘)。

  1.投影出示:這篇課文運用了()描寫、( )描寫、()描寫、()描寫等手法,塑造了()高大光輝的英雄形象,讓我們為老班長的( )和( )的革命精神而感動,鼓舞和震撼。

  2.朗讀檢查。

  (這一環節是學生鞏固課堂教學內容與檢查學生當堂達標情況的重要保證。老師在備課時要根據課堂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針對性地編寫A、B、C三個級別、不同層次的練習題和檢測題,練習結果或者測試結果當堂進行教學反饋,老師要及時發現問題,向學生指出錯誤原因,進行點撥、糾錯和總結,把問題解決在課堂中,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五)師生質疑,再生目標(5分鐘)。

  課題為什麼不是“老班長”而是“金色的魚鉤”呢?

  透過達標練習或測試,師生共同解決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在尋找問題的過程中,老師要巧妙引匯出下一個教學環節、或者是下一節課需要解決的問題,最好是在教學當中自然生成預習目標,使一堂課帶著問題開始,再生成問題留待下一節課學習,讓課堂教學目標具有開放性和未來性。

  說板書設計

  緊皺眉頭咽魚骨

  金色的魚鉤夜摸野菜苦釣魚忠於革命

  命令戰士喝魚湯忠於黨

  奄奄一息讓魚湯捨己為人

  板書設計體現了主題“英雄”,四個環節緊扣重點,讓學生能一目瞭然,對今後的寫作具有很大的幫助。

《金色的魚鉤》說課稿5

 一、說教材

  《金色的魚鉤》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九冊第五單元的一篇閱讀課文。“閱讀要有一定的速度”是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本組課文的教學,重點是培養學生快速閱讀的能力。透過不斷練習,熟能生巧,使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閱讀能力得到提高。選擇這篇的目的我認為有兩個:一是對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二是進行快速閱讀能力的培養。

  記敘了紅軍過草地時,一位老班長接受黨的囑託,照顧三個生病的小戰士過草地而光榮犧牲的感人故事。透過老班長的神情、動作、語言,映射出老班長閃著金色光芒的崇高的內心世界。

  二、說目標

  結合單元訓練重點,根據學生實際,圍繞新課標的精神和修訂教材的要求,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4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學習班長忠於革命、捨己為人的崇高品質。

  (3)、練習快速閱讀,簡要地複述故事。力求突破重點:練習快速閱讀,透過重點語句體會老班長忠於革命、捨己為人的崇高品質,體會作者對老班長的敬愛和懷念之情。

  三、說教法

  在教學方法上,為了突破這一重點和難點,我設計了以下教學過程。(1)、教學前,運用多媒體播放錄影,簡介時代背景,創設情境,初步感知課文。(2)、從課題入手,直引課文的最後一段,讓學生體會“金色”的含義,抓住中心,引導學生從課文中分別找出老班長的兩“笑”、我的三“哭”,並以兩“笑”三“哭”為突破口,讀中感悟,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結合老班長的外貌、行動、語言、神態的詞句分析,進一步體會老班長的崇高的內心世界。

  四、說學法

  在學法指導上,本課側重指導快速閱讀的方法。課前預習初步感知課文,課中交流呈現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態勢;重點明確,抓住重點句感悟全文。課前做到學習什麼,解決什麼問題,胸有成竹。在“快速閱讀”指導上,藉助引導學生勾畫兩“笑”三“哭”,揣摩體會,悟出方法。透過訓練,學生悟出快速閱讀的重要性,為以後的學習打下基礎。

  五、說程式

  在教學程式上,我主要分兩個步驟進行,一是課前鋪墊。瞭解課文背景,尋找有關長征的歷史資料及,為課中教學的有效實施打下基礎。二是一條主線貫穿始終:即快速閱讀——勾畫——體會。快速閱讀的物件是全文,勾畫的物件兩“笑”和三“哭”。體會的物件是老班長的崇高品質和作者的敬愛與懷念之情。既突出了本課的教學重點,又合理地串聯了課文的主要內容;從知識的層次性看,由淺人深;從兒童心理看,符合認知。

  在教學環節上,我是這樣設計的:

  (一)緊扣課題,設定懸念,使快速閱讀有目的的進行。

  1、板書課題《金色的魚鉤》,由課題引出問題:“這是一個怎樣的魚鉤?魚鉤隱藏了一個什麼故事?為什麼以金色的魚鉤為題?”

  2、學生帶著問題自由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思考這些問題。

  (二)互動交流,勾畫重點,仔細研讀,提高快速閱讀的質量。

  1、交流課文的主要內容和敘述順序。

  2、交流初讀課文後的感悟,引導提出本課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的主要人物是老班長,而題目為什麼是“金色的魚鉤”?為什麼說這個長滿紅鏽的魚鉤上,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

  3、引導勾畫老班長的兩“笑”和“我”的三“哭”,讀中感悟。

  首先讓學生快速找到老班長讓我們喝魚湯的前後笑了幾次並勾畫出來。讓學生比較前後兩次“笑”有什麼不一樣,透過讀來體會老班長忠於黨的事業、捨己為人的內心活動和崇高品質。

  第一次是:他笑著說:“吃吧,就是少了一點。唉!一條好大的魚已經上鉤了,又跑啦!”

  第二次是:老班長看著我們吃完,臉上的皺紋舒展開了,嘴邊露出了一絲笑意。

  然後讓學生勾畫出文中“我”的三次“哭”。分析我為什麼會哭?體會“我”的“三哭”所表達的思想情感。

  (1)、望著他那十分嚴峻的臉,我一句話也說不出來,竟撲倒在他懷裡哭了。

  (2)、我把碗端到嘴邊,淚珠大顆大顆地落在熱氣騰騰的魚湯裡。

  (3)、我們撲在老班長身上,抽噎著,很久很久。

  4、抓住重點,直奔中心,深入領會。

  教師質疑,“我”為什麼小心地把魚鉤儲存起來?“我”說生鏽的魚鉤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這“金色的光芒”是指什麼?為什麼以“金色的魚鉤”為題?讓學生進一步透過老班長的神情、動作、語言來體會老班長的精神。

  5、感情朗讀,體味情感。讓學生找出最使自己感動的部分有感情的朗讀,透過朗讀,加深對老班長的崇敬、愛戴的思想感情,感悟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六、說板書

  在板書設計上,主要體現中心明確,重點突出,簡潔明瞭三個特點。

  老班長兩“笑”

  板書:金色的魚鉤

  “我”三哭

  忠於黨,忠於革命,捨己為人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不當之處敬請指正。謝謝!

《金色的魚鉤》說課稿6

  一、說教材

  《金色的魚鉤》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九冊第五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課時為1課時。“閱讀要有一定的速度”是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本組課文的教學,重點是培養學生快速閱讀的能力。透過不斷練習,熟能生巧,使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閱讀能力得到提高。選擇這篇文章的目的我認為有兩個:一是對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二是進行快速閱讀能力的培養。

  文章記敘了紅軍過草地時,一位老班長接受黨的囑託,照顧三個生病的小戰士過草地而光榮犧牲的感人故事。透過老班長的神情、動作、語言,映射出老班長閃著金色光芒的崇高的內心世界。

  二、說目標

  結合單元訓練重點,根據學生實際,圍繞新課標的精神和修訂教材的要求,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12個生字和新詞,理解“喜出望外、奄奄一息”等詞語的意思。

  2、快速默讀課文,會概括出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對“金色的魚鉤”的理解。(重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找到文中令你感動的地方,並做上批註(重點)。

  4、抓住描寫老班長的外貌、動作、語言等重點詞句,體會老班長忠於革命、忠於黨、捨己為人的崇高品質。(重點)

  難點: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對“金色的魚鉤”的理解。(難點)

  三、說學法

  在學法指導上,一是做好課前做好預習工作:自讀課文,為課文標段;藉助課文內的拼音為課後的生字注音組詞;畫出文中的好詞語,並聯繫上下文,理解這些詞語的意思,標出自己還不理解的詞語;蒐集紅軍長征途中的故事。二是本課側重指導快速閱讀的方法,讓學生結合課文導讀,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透過這樣的訓練,學生悟出快速閱讀的重要性,為以後的學習打下基礎。

  四、說教法

  本節課是一篇略讀課文,所以在教法上,我採取課前讓學生預習字詞,課上進行認讀和書寫;抓入導學問題,以老班長的外貌和課文中感動的地方兩條主線,透過多種形式的讀,來體會老班長的崇高品質。雖然課前進行了充分備課,但是更要注重課堂上的生成,在找學生問答問題時,以學生的回答和讀貫穿整個課堂,不能牽著學生的思維走。

  五、說教學過程

  詩歌匯入,情境渲染:

  1、(課前聽《長征》這首歌曲)引到背誦毛澤東《長征》詩。

  長征是世界軍事歷的一個偉大奇蹟──一個由偉大的中國工農紅軍創造的奇蹟。同學們可知道,在這個奇蹟的背後,是紅軍戰士歷盡的千難萬險,是無數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走進一個老班長的故事吧。──板書:金色的魚鉤,出示學習目標,學生齊讀。

  2、認讀本課的生字並組詞,在本上書寫“顴”、“鬢”。(對應目標1)

  整體感知,領悟情感:

  1、看著課題,同學們有什麼想問的問題嗎?(自由提問)

  2、認真閱讀課文導讀後,快速默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想想課文主要講誰,講了一件什麼事。(1935年秋,在二萬五千里長征途中,一位老班長接受黨交給的任務,盡心盡力地照顧好三個紅軍傷員,在即將走出草地時,自己卻犧牲了。)(對應目標2)

  入情入境,重點賞析:

  可以根據課文學習過程的需要,擬定兩條學習主線。

  (一)以老班長為主線(對應目標4)

  1、再次默讀,邊讀邊思考:課文中幾次描寫了老班長的外貌,從課文中摘錄出描寫老班長外貌的語句。(板書:老班長)

  2、這幾次描寫老班長的外貌有什麼不同,說明了什麼?

  (1)“炊事班長快四十歲了,個兒挺高,背有點馱,四方臉,高顴骨,臉上佈滿皺紋,兩鬢都斑白了。”

  師:三十多歲的老班長為什麼會有五六十歲老人的外貌特徵?(可以看出老班長在長征途中飽經風霜,長征的艱苦。)

  (2)“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攏眼”→“他喜出望外地跑回來”

  (日夜為小戰士們操勞,因為找到了一個能讓戰士們吃上好一點的東西的辦法,而無法抑制內心的激動,可以看出他是多麼盡職盡責。)

  (3)“他抬起頭,望著夜色瀰漫的草地,好久,才用低沉的聲音說”

  (這裡沒有直接的外貌描寫,但是我們可以從句子中進行拓展訓練:想象老班長望著遠方草地時的眼神,那眼神中一定充滿憂慮。)

  (4)“老班長看到這情況,收斂了笑容,眉頭擰成了疙瘩”→“老班長看著我們吃完,臉上的皺紋舒展開了,嘴邊露出了一絲笑意”。

  (老班長看到三個小戰士不肯喝魚湯,生怕他們餓壞了身子,他又心疼,又著急,責怪自己沒能完成指導員交給的任務,因此眉毛擰成了疙瘩。

  戰士們喝下了魚湯,他的眉頭舒展開,充分表現了他心中只有戰友,唯獨沒有自己的高尚品質。)

  (5)“瘦得只剩皮包骨頭,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

  (老班長曆盡艱辛,任勞任怨,照顧三個年輕的病號。他勝利地完成了上級交給他的任務,可是自己已經衰弱到不能支撐的地步,死亡的威脅正步步朝他逼來。)

  過渡:從老班長的外貌變化,我們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心中只有戰友,唯獨沒有自己的優秀共產黨員。

  (二)找出最讓自己感動的片段,以此為主線,品析全文。(對應目標3)

  1、學習“硬嚥草根、魚骨頭”片段。

  (1)指名朗讀,讀後議論:為什麼這個段落令人感動?

  (2)抓住“皺緊眉頭”“硬嚥”等詞和“我”當時的心情,體會老班長的品質。

  (3)感情朗讀,注意體會人物的內心。

  2、學習“夜裡釣魚、摸野菜”片段。

  (1)自由朗讀,感受老班長尋找食物的不易:白天,老班長要帶著戰士們行軍,晚上宿營時有要忙著張羅食物,而草地上都是黑水潭,哪有多少魚,為了釣魚,找野菜,老班長的眼睛都瞅壞了。

  (2)抓住“翻了多少草皮”“一棵一棵的摸”等重點詞朗讀。

  (3)說說此時自己內心的感受。

  3、學習“命令戰士喝魚湯”片段。

  (1)學生自由朗讀這一片段內容。

  (2)觀察課文插圖,想象小梁和老班長的心理活動。

  (3)思考:老班長前後的表情有什麼變化?為什麼有這樣的變化?

  (4)指導朗讀“我端起搪瓷碗,覺得這個碗有千斤重,怎麼也送不到嘴邊。”到“可是我的心裡好像塞了鉛塊似的,沉重極了。”

  4、學習“奄奄一息讓魚湯”片段。

  (1)自由輕聲讀這部分內容,注意自己內心的感情。

  (2)說出內心感受,並說說為什麼有這樣的感受?

  (3)指導分角色朗讀。

  ①老班長“奄奄一息”,身體已經極度虛弱,同時又對戰士們充滿牽掛和關愛。

  ②為救老班長時的心急如焚,無盡的擔心和難過。

  (過渡語:為了傷員,老班長快耗盡了自己全部的生命。如果你是傷員,面對奄奄一息的老班長,會有怎樣的感受?)

  ③老班長犧牲時,戰士們悲痛欲絕、催人淚下的呼喊。

  (過渡語:“老班長的手垂了下來,他耗盡了生命的全部,眼看著要走出草地,他卻不能動了,也不能照顧我們了。此時,你該用怎樣的感情呼喚他呢?”)

  (四)品味金色,昇華遷移

  1、讀最後一段,重點是“在這個長滿了紅鏽的魚鉤上,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

  師:為什麼說長滿了紅繡的魚鉤上,閃爍著金色的光芒?

  魚鉤記錄著老班長的英雄歷程,閃耀著老班長金子般的思想光輝,象徵著老班長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對應目標2)

  2、你覺得老班長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忠於革命、忠於黨、捨己為人)

  (五)拓展延伸

  1、拓展閱讀《草地夜行》。(如有時間分享學生們蒐集的長征故事)

  2、過渡語:可親、可敬的老班長永遠離開了我們,戰士們撕心裂肺的呼喊也無法喚醒他了。他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戰士們的生命,他用自己的忠誠和無私完成了黨的委託。他永遠地留在了那片無邊無際的草地上,留給戰士們的只有那根用縫衣針彎成的釣魚鉤。如果有一天,你在博物館裡見到了這隻釣魚鉤,你的心裡會想些什麼呢?在以後的學習中你要怎麼做呢?請寫一寫。(放歌曲《十送紅軍》)

  (六)小結:同學們,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的革命先輩用他們的青春與熱血換來的。我們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

  (七)檢測

  六、說板書設計

《金色的魚鉤》說課稿7

  一、說教材

  《金色的魚鉤》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本篇文章對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及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有著重要意義。

  文章敘述了紅軍過草地時,一位老班長接受黨的囑託,照顧三個生病的小戰士過草地而光榮犧牲的感人故事。表現了老班長忠於革命、捨己為人的高尚品質。

  二、說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文章蘊含的思想感情。

  2、透過人物神態、語言、動作等描寫,體會人物內心活動,學習老班長忠於革命、捨己為人的崇高品質。

  3、練習快速閱讀,簡要複述故事。

  三、學情分析

  本文篇幅較長,故事性強,情節扣人心絃,容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面對五年級學生,他們已經掌握了一定的學習語文的方法,在此基礎上引導。

  四、說教法學法

  在教學方法上,依據新課程標準理念,我採用了以下方法:

  1、朗讀法: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獨特的意蘊,只有反覆朗讀,才能領會其中深刻而豐富的思想內涵,在教學中我讓學生反覆讀,在讀中感悟老班長忠於革命,捨己為人的精神。

  2、情景設定法:在本節課上,充分利用課件展示創設情景,使學生很

  自然地融入到課文的意境中去,思想產生共鳴。

  3、提問法:逐步引導,逐漸深入。

  4、點撥法:展開聯想,拓展思路。

  五、說教學過程

  為完成教學目標,本課我分兩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讓學生在課堂上交流課前查閱的歷史資料,瞭解故事背景,對長征有進一步的認識,為理解老班長的`高尚品質奠定基礎。同時處理生字新詞。第二課時,注重朗讀教學,要求學生找出最讓你感動的地方,以此為主線,再次走進課文,感受老班長忠於革命,捨己為人的品質。下面我著重介紹第二課時的教學流程,本課時我是這樣設計的:

  <一>、圖片匯入,情景渲染

  1、請同學們認真地看幾幅紅軍長征過草地的圖片,說說看後你有什麼感受?

  (透過看圖片,極大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併為學習本課奠定感情基礎。)

  2、引入:在長征途中像這樣感人的故事太多太多,今天就讓我們走進草地,繼續去感受那動人的故事。

  <二>、合作交流,品味賞析

  1、用較快的速度讀課文

  (1)瞭解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2)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各部分主要講了什麼內容。

  (3)再讀課文,什麼地方最能打動你,從中你感受到了什麼?有感情地讀一讀。

  2、交流後,引導學生找出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教師加以指導。

  3、讓學生透過外貌、神態等描寫方法感受老班長的品質。

  4、接著學習“喝魚湯”片段,學生回答,課文幾次寫到了喝魚湯?每次分別是什麼情景?讓學生齊聲朗讀並想象老班長與“我”當時的心理。

  5、然後分角色朗讀“奄奄一息讓魚湯”片段。引導學生體會戰士們對老班長的感激與不捨之情。這時我提議:全體起立,再一次呼喚老班長,希望他能聽到我們渴望他醒來的聲音。 6、自由讀最後一段,體會最後一句話含義。“在這長滿紅鏽的魚鉤上,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小組合作討論)

  7、創設情景,複述課文。

  8、感受責任,聽歌曲《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

  <三>、總結

  正是老班長的這種品質像金子一樣附在這個長滿紅鏽的魚鉤上,才使它閃光發亮。我們學課文不僅僅是把課文讀好,更重要的是吸收其中的精華,老班長的品質是高尚的,希望同學們能學習這種品質,當好共產主義的接班人。

  <四>、板書設計

  金色的魚鉤

《金色的魚鉤》說課稿8

  《金色的魚鉤》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九冊第五單元的一篇閱讀課文。“閱讀要有一定的速度”是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本組課文的教學,重點是培養學生快速閱讀的能力。透過不斷練習,熟能生巧,使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閱讀能力得到提高。選擇這篇文章的目的我認為有兩個:一是對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二是進行快速閱讀能力的培養。

  文章記敘了紅軍過草地時,一位老班長接受黨的囑託,照顧三個生病的小戰士過草地而光榮犧牲的感人故事。透過老班長的神情、動作、語言,映射出老班長閃著金色光芒的崇高的內心世界。

  結合單元訓練重點,根據學生實際,圍繞新課標的精神和修訂教材的要求,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

  1、透過入情入境閱讀課文,體會文中人物間令人震撼的情。學習老班長捨己為人的崇高品質,培養學生團結友愛的精神。

  2、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

  3、收集戰爭期間令人感動的人或事。

  4、訓練運用圈劃的讀書方法,理解在人物刻畫中關鍵詞語的作用,體會從外貌動作語言神態多種角度刻畫人物的寫作方法

  5、訓練朗讀能力 ,培養自主合作學習能力

  教學重點

  入情入境地讀,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理解外貌,語言,神態,動作描寫的含義和作用

  教學難點

  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

  在教學方法上,為了突破這一重點和難點,我設計了以下教學過程。(1)教學前,運用多媒體播放錄影,簡介時代背景,創設情境,初步感知課文。(2)從課題入手,直引課文的最後一段,讓學生體會金色的含義,抓住中心,讀中感悟,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結合老班長的外貌、行動、語言、神態的詞句分析,進一步體會老班長的崇高的內心世界。

  在學法指導上,本課側重指導快速閱讀的方法。課前預習初步感知課文,課中交流呈現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態勢;重點明確,抓住重點句感悟全文。課前做到學習什麼,解決什麼問題,胸有成竹。在“快速閱讀文章”指導上,藉助引導學生勾畫兩“笑”三“哭”,揣摩體會,悟出方法。透過訓練,學生悟出快速閱讀的重要性,為以後的學習打下基礎。

  在教學程式上,我主要分兩個步驟進行,一是課前鋪墊。瞭解課文背景,尋找有關長征的歷史資料及課件,為課中教學的有效實施打下基礎。二是一條主線貫穿始終:即快速閱讀、勾畫、體會。快速閱讀的物件是全文,勾畫的物件兩“笑”和三“哭”。體會的物件是老班長的崇高品質和作者的敬愛與懷念之情。既突出了本課的教學重點,又合理地串聯了課文的主要內容;從知識的層次性看,由淺人深;從兒童心理看,符合認知。

  在教學環節上,我是這樣設計的:

  (一)緊扣課題,設定懸念,使快速閱讀有目的的進行。

  1、板書課題《金色的魚鉤》,由課題引出問題:這是一個怎樣的魚鉤?魚鉤隱藏了一個什麼故事?為什麼以金色的魚鉤為題?

  2、學生帶著問題自由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思考這些問題。

  (二)互動交流,勾畫重點,仔細研讀,提高快速閱讀的質量。

  1、交流課文的主要內容和敘述順序。

  2、交流初讀課文後的感悟,引導提出本課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文章的主要人物是老班長,而題目為什麼是“金色的魚鉤”?為什麼說這個長滿紅鏽的魚鉤上,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

  3、抓住重點,直奔中心,深入領會。

  教師質疑,我為什麼小心地把魚鉤儲存起來?我說生鏽的魚鉤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這“金色的光芒”是指什麼?為什麼以“金色的魚鉤”為題?讓學生進一步透過老班長的神情、動作、語言來體會老班長的精神。

  4、感情朗讀,體味情感。讓學生找出最使自己感動的部分有感情的朗讀,透過朗讀,加深對老班長的崇敬、愛戴的思想感情,感悟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教學目標

  1.透過入情入境閱讀課文,體會文中人物間令人震撼的情。學習老班長捨己為人的崇高品質,培養學生團結友愛的精神。

  2.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

  3.收集戰爭期間令人感動的人或事。

  4. 訓練運用圈劃的讀書方法,理解在人物刻畫中關鍵詞語的作用,體會從外貌動作語言神態多種角度刻畫人物的寫作方法

  5.訓練朗讀能力 ,培養自主合作學習能力

  教學重點

  入情入境地讀,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理解外貌,語言,神態,動作描寫的含義和作用

  教學難點

  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言

  《金色的魚鉤》是發生在紅軍長征過草地時的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相信同學們讀過這篇課文之後,一定會被那位老班長的精神所感動。上節課我們已經學習了字詞,讀熟了課文,下面我們來聽寫。

  聽寫,同桌交換檢查書寫情況並推薦字好和得100的同學,得星星。

  二 、新授:

  1、下面請同學們快速閱讀課文,注意要入眼看得快,入腦想得快,並結合下列閱讀要點進行閱讀:

  (1)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2)劃出課文中最使你感動的部分。

  (3)說說你“在這個長滿了紅鏽的魚鉤上”這句的理解。

  2、課文的主要人物是誰呢?

  (老班長)對他的刻畫主要從外貌,語言,動作,神態等描寫來完成的,我們來找一下(在書上畫出來)並說出其含義。

  A 外貌描寫:(第2 8 21 22 23 28 段)

  含義:劃出描寫班長外貌的詞句

  全文有六處描寫班長的外貌,這是課文思路的主線。這六處是:

  課文第2節,班長一" 出場" 就寫了他的外貌:" 個兒挺高, 兩鬢都斑白了。"

  第二次描寫是在第8節,小梁看見班長吃病號吃剩的魚骨頭,他" 皺緊眉頭硬嚥下去。"

  課文21節裡,寫病號們不肯喝魚湯時," 班長皺起眉頭" 。

  課文22節,寫班長看見大家把魚湯喝完後," 臉上的皺紋舒展開了,嘴邊露出了一絲笑意" 。

  課文23節裡,當大家走到草地邊上時,又對班長的外貌進行描述:" 老班長雖然瘦得只剩下皮包骨頭,眼睛深深地陷下去,還一直用飽滿的情緒鼓勵著我們。"

  課文裡最後一次寫老班長的外貌,是在28節裡,班長已經奄奄一息了,但" 他微微地睜開眼睛,看見我端著的魚湯" 。

  B 動作和語言描寫:(找幾處不唯一,自由說)

  C 人物神態描寫的語句,從文中畫出來。

  3、 這篇文章除了透過老班長的外表來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之外,還透過“我”的神態、動作、語言來襯托老班長的內心。(同學們從課文中畫出有關的句子。)

  4、 本文是刻畫老班長,為什麼寫“我“呢?(討論) (反面襯托)

  5、 分析老班長的性格特徵。(板書)捨己為人? 忠於黨和人民?

  6、 品讀老班長犧牲的段落(28—33)

  (1) 找一學生有感情朗讀。(2)師設疑,生分組討論回答。

  7、選讀你喜歡的語句。(要飽含真情)

  8、 討論,提高思想認識。(ppt 課件)

  A 。 作者為什麼要把老班長留下的魚鉤小心的包起來,放在貼身的衣兜裡?

  〔老班長精神不死,流芳百世。〕

  “我”把魚鉤收藏起來,是為了革命勝利後送到革命烈士紀念館去,教育子子孫孫要學習老一輩革命家捨己為人,忠於黨,忠於革命的高尚品質。

  B 用" 金色的魚鉤" 做課題說明了什麼?

  金子是高貴的,而老班長的精神同樣是高貴的。

  魚鉤上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就像一盞燈,點亮了革命者前進的方向。

  那個長滿了紅鏽的魚鉤身上看到了老班長那顆金子般的心。

  C 你是怎樣理解“在這個長滿了紅鏽的魚鉤上,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這句話的?(同上)

  三、擴充套件與延伸。

  你能列舉老班長式的人物嗎?

  (“馬背上的小紅軍”“草塘中的老同志” “媽媽”“爸爸” )

  四.作文片段訓練:(二選一)

  受老班長精神鼓舞方面:我們要走出草地。引導學生想象,在老班長捨己救人的精神鼓舞下,三個小戰士互相幫助,艱難地走出草地的情景。

  五.作業:

  1、縮寫本文

  2、把故事講給家人聽

  3、蒐集長征時期的故事

  板書設計

  外貌描寫

  老班長

  語言描寫

  “我”

  神態描寫

  動作描寫

  (正面描寫)(側面襯托)

  忠於黨,忠於人民,一心為同志,捨己救人

  《金色的魚鉤》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生動感人。作者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等方面進行細緻入微的描寫,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內心世界。作者語言樸實,像講故事一樣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敘述,表達了對老班長的深切懷念。我在教學中注意如下幾個方面:

  1、本文描寫的是紅軍長征途中發生的一件感人至深的故事。因此我提前讓學生查閱歷史資料背景,為理解老班長的高尚品質奠定基礎。

  2、這篇文章要求進行快速閱讀的訓練。初讀課文時,要求學生入眼看得快,入腦想得快,邊讀質疑:課文的題目是“金色的魚鉤”,這個魚鉤真的是金色的嗎?作者為什麼說“在這個長滿了紅鏽的魚鉤上,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

  3、在初步理解文章之後,我再讓學生把感受較深的部分有感情地多讀幾遍,並把自己心中的感受寫在字行句間。之後,組織學生進行交流,把感受最深的部分讀給大家聽,並說說自己為什麼受到感動。

  4、這篇課文作者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等方面進行細緻入微的描寫,揭示出人物崇高的精神境界。教學中我有意識地為學生在讀寫之間架起橋樑,引導學生從讀學寫。如,課文中幾次描寫了老班長的神態,從課文中畫出有關語句讀一讀,思考這幾次描寫老班長的神態有什麼不同,你能從中感悟到什麼?從而使學生領會神態描寫對反映人物精神品質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