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古橋古塔說課稿

古橋古塔說課稿

古橋古塔說課稿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麼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古橋古塔說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一、教材分析

  根據教材分析,結合我校的具體情況,從實際出發來進行教學設計。教材要求學生“抓住你喜歡的橋和塔的特徵,尋找合適的材料,試著動手做一做。”教學時,首先透過展開橋和塔的歷史、人文、藝術等方面的探索,激發對古橋、古塔知識的探索熱情、瞭解建築與生態的密切關係、環保意識、對橋、塔外觀的審美意識,再來引導學生進行紙質立體造型嘗試。以達到循序漸進,深入淺出,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要求的效果。

  教學活動定位:學習的歷史,橋、塔的種類、起源、作用、外觀與基本結構;學習收集資料,總結學習結果;理解建築藝術與環境的和諧美的重要性,建立環保意識;利用紙材進行立體的橋和塔的製作。

  課時:二課時

  二、教學目標

  1、收集有關古橋、古塔的資料:

  2、利用紙材製作紙立體梁模型;

  3、寫一篇與橋和塔有關的文章(或故事,資料、考察報告均可);

  4、嘗試製作或繪畫出一座有創意的橋或塔的模型(可獨立完成或自願組合小組完成)。

  三、課前準備

  學生:1、查詢橋和塔建築資料或有關的歷史,故事等等(可從過去學過的課文中、圖書館、網上查詢)。

  2、常規用具、剪刀、膠水等。

  教師:1、查詢古橋、古塔建築資料,做相關的課件。

  2、紙質梁摺疊嘗試。

  四、教學過程

  1、教師激趣匯入

  a、回憶課文《趙州橋》。

  b、講述《西遊記》中大雁塔玄奘取經的故事。

  c、引出橋和塔對現代經濟、文化交流的作用。

  2、師生互動交流有關橋和塔的知識(配合多媒體教學課件展示)。

  (1)談談你所知道的`橋和塔的故事。

  (2)說說橋樑之最。

  最古老的石拱橋趙州橋;

  最早的十字橋山西晉祠魚沼飛樑;

  最早的鐵索雲南水平霧虹;

  最多石獅子的北京盧溝橋;

  最早的磚塔河南崇嶽寺塔;

  最大、最早的木塔山西佛宮寺釋迦塔;

  ……

  (3)大家熟悉的著名橋:趙州橋、盧溝橋、頤和園十七孔橋、南京長江大橋、美國金門大橋、悉尼跨海大橋等。

  (4)大家熟悉的塔:西安大雁塔、大理三塔、河南崇嶽寺塔、山西佛宮寺釋迦塔、埃及金字塔、斜塔等。

  3、請生說說橋和塔的建造材料:

  最早的材料:石、竹、木、藤、金屬……

  現在的材料:石塊、石板、磚塊、木頭、木塊、水泥鋼筋……

  材料與外觀的變化:從簡單到複雜再到簡練。

  4、老師介紹橋和塔的基本結構(課件出示)。

  (1)橋:

  起支撐作用的部分:樁、墩、拱、梁、架、柱、索;

  交通部分:面;

  安全和裝飾部分:護攔(看課本圖片)

  (2)塔的結構和造型:

  一般由地宮、塔基、塔身、塔頂和塔剎組成。

  分有樓閣式塔、密簷塔、單層塔等。

  5、動手做一做:摺疊簡易的紙質古橋和古塔。

  (1)教師示範講解摺疊橋、塔的基本方法。

  (2)學生做一做:運用各種方法,摺疊紙質橋。

  步驟:摺紙;成型;裝飾。

  (3)師適時評價指導。

  6、小結。

  五、展示成果

  開一個小型展覽會:展示作品,同學互評。(參照課本評價標準)

  六、課後拓展

  1、注意觀察我們平時所遇到的橋與塔,繼續收集古橋、古塔資料。

  2、折或畫一新型現代橋(獨立或自由組合小組完成)。

  3、展示所有作品、資料(分班級做多媒體課件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