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關於說課稿範文合集5篇

說課稿

關於說課稿範文合集5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需要準備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我們應該怎麼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說課稿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分析

  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家中的電視和電腦的普及,孩子在家中看電視、上網、玩電子遊戲的時間越來越長。加上部分學生寫字、讀書的姿勢不正確,甚至有一小部分學生在家邊看電視邊寫作業的不良習慣,孩子的近視程度越來越低齡化,且人數越來越多。據統計我國的弱視兒童有1000多萬,青少年近視率達40%,大學生近視率超過70%……這說明,保護眼睛、預防近視已經刻不容緩。為此,開展一次綜合實踐主題活動:《保護眼睛》。

  這一主題活動在經歷了主題生成課之後,我們把它分解成了五個活動內容:認識我們的眼睛;瞭解我們的視力;近視帶來的不便;預防近視小常識;愛眼宣傳我能行。這些活動動容分五個小組來完成。由於上節課及課後同學們都已經做了充足的調查,所以本節課只是一個調查成果的展示。

  《課標》要求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個人優勢和活動進行分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交往能力;能公平、公正合理的評價自我、他人和小組的活動,虛心接受他人的批評建議,培養學生的評價意識和評價能力。

  二、活動目標

  再說說我的目標定位: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以布魯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為依據,我確定了認知、技能、情感三方面的目標:

  1、瞭解眼睛的作用以及眼睛各部分的名稱。(認知)

  2、創編"眼保健操",體驗大膽表達的成功感。(技能)

  3、懂得保護眼睛的重要性,掌握更多保護眼睛(視力)的知識。(情感)

  活動重點:指導保護眼睛的重要性,掌握保護眼睛的方法。

  活動難點:創編眼保健操。

  三、活動準備

  為使活動呈現出趣味性,寓教育於情境遊戲之中,我做了如下準備:

  1、經驗準備:活動前帶幼兒玩《捉迷藏》的遊戲。

  2、物質準備:每人一面小鏡子、一副自制的太陽鏡,眼睛的結構圖、對視力有益的食物圖片、掛圖《眼睛生病了》,上面貼滿膠帶:幼兒自制的小老鼠指偶人手一個。

  四、說教法:

  《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

  本次活動中我採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①談話法

  ②操作法

  ③遊戲法等幾種方法相結合,動靜相結合。

  五、說學法

  本次活動以幼兒為主體,以幼兒發展為本,幼兒採用的學法主要有:①觀察法②遊戲法③討論評議法④感知體驗法

  六、活動過程

  本次活動五個環節:

  (1)黑暗體驗,感受眼睛的重要性

  (2)初步瞭解眼睛的功能

  (3)瞭解眼睛各部分的名稱

  (4)討論學習保護眼睛的方法

  (5)創編"眼保健操"

  (一)黑暗體驗,感受眼睛的重要性幼兒戴上自制的眼鏡,體驗看不見東西時的感受。認識眼睛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初步瞭解眼睛的功能

  1、談談眼睛被矇住的感受。

  師:在捉迷藏的時候,眼睛被矇住你有什麼感受?

  2、師:我們的眼睛可以看到哪些東西?(拓展幼兒的思維空間)

  小結:我們的眼睛真了不起,能讓我們看到很多很多的東西。可是你們瞭解自己的眼睛嗎?

  (三)瞭解眼睛各部分的名稱

  1、先讓幼兒用鏡子觀察自己的眼睛:眼睛的上面有什麼?眼睫毛有什麼用處?眼睛裡面像黑葡萄的是什麼?眼睛最中間的小黑點是什麼?

  2、出示眼睛結構圖,引導幼兒觀察。

  小結:眼睫毛對眼睛有保護作用,能遮住眼睛不被強光照射,也可防止塵土落入眼內。眼睛裡面像黑葡萄的是眼珠,眼珠最中間的小黑點叫瞳孔。

  (四)討論學習保護眼睛的方法

  1、師:認識了眼睛,知道了眼睛的用處,我們就應該好好地來保護眼睛,應該怎樣保護呢?

  2、出示掛圖《眼睛生病了》,提問:這個小朋友為什麼要揉眼睛?他的眼睛怎麼了?眼睛會生什麼病呢?(近視眼、紅眼病、沙眼等。)

  3、討論:眼睛為什麼會生病?(如用髒手揉眼睛,看書或看電視時間太長等。)

  4、討論:日常生活中,我們應怎樣保護眼睛?

  (1)舉例:看電視時,距離電視2米以上,看電視時間不能過長:看書時身體要坐正,不能趴著或仰著看書,看書時間長了,要休息或向遠處看或看綠顏色的植物;眼睛生病了可以點眼藥水等進行治療等。

  (2)出示對視力有益的食物圖片,如胡蘿蔔、蝦、大豆、豬肝等,引導幼兒每樣菜都要吃,食品應多樣化,葷素合理搭配,這樣對我們的眼睛、身體有好處。

  (五)創編"眼保健操"

  1、教師請幼兒取出小老鼠指偶,引導幼兒想象自己是黑貓警長,將指偶呈現在眼前,眼珠隨著小老鼠上、下、左、右移動,不讓老鼠逃跑。這一過程,輕鬆達到讓幼兒手眼一致、活動眼球的目的。

  2、教師鼓勵幼兒隨音樂節拍設計、創編運動眼球、放鬆眼睛的方法。

  3、幼兒分組設計、創編眼保健操。

  5、小結:今天我們知道了許多有關眼睛的秘密。老師希望每個小朋友都有一雙明亮的眼睛。從現在起,改掉那些不好的習慣,好好地保護我們的眼睛。

  七、說、活動延伸

  1、將眼保健操作為一日活動中的常規活動。

  2、進一步開展有關如何保護眼睛的討論。

  八、活動特色

  這次活動的特色在於首先讓幼兒透過遊戲瞭解眼睛的作用,這個遊戲很直觀,能激發幼兒的興趣,同時也能讓幼兒自己發現眼睛的主要作用。接著讓幼兒在觀察、交流的過程中,瞭解眼睛的結構和知道怎樣保護眼睛。最後運用小動物的形象,達到讓幼兒手眼一致、活動眼球的目的。

  我的說課結束了,謝謝!

說課稿 篇2

  一、把握教材聯絡,深入領悟教材。

  《組織比賽》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數學一年級下冊統計的第一課時,教材以"組織什麼比賽好呢"引入統計活動。 根據數學新課程標準、本課教材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教學目標如下:

  1、經歷簡單的統計過程,初步學習收集、整理、分析資料的方法,形成初步的統計意識。

  2、認識簡單的條形統計圖,能根據統計圖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3、透過學習進一步體會統計的必要性。

  4、在統計教學過程中發展數學思維,培養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突出以人為本,靈活選擇教法。

  根據"新一輪課程改革實驗"的思想理念,為了有效的促進師生互動、共同發展,在課堂展開發展性的教學活動,讓課堂充分煥發生命活力。我本著設計新、處理活的原則,從教學內容、學生思維特點和年齡特徵考慮,採取以下教學方法:

  (一)低年級學生參與教學,很少是因為認識上的需要,教學活動能否激發興趣,使學生主動投入到學習中去,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之所在。為此,我充分利用一年級學生好奇、好動的心理特徵。由"組織什麼比賽好呢"引入,讓學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中去尋找、發現、探究,認識和掌握數學,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

  (二)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數學,重視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讓學生親身體驗數學知識的形成和發展,這是標準中提倡的學習方式。小組活動中我讓學生在整理資料的實踐中體會,在交流中比較和選擇自己喜歡的、較簡單的統計方法,為學生的大組活動提供了再創造的機會。

  (三)"數學來源於生活,而又應該為生活服務。"這是《數學課程標準》強調指出的。在學生初步掌握了整理資料的方法後,我聯絡生活設計練習,讓學生在小組裡統計文具的數量,然後讓學生想象"如果你是文具店的經理,你要怎樣進貨"這一問題,要求學生分析統計結果,作出決策,切實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絡。

  (四)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知識與技能的獲取,學習方法的掌握,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因此,教學中我改變了以往的評價方式,讓學生透過趣味統計,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自評,作出分析,這有利於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提高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豐富了學生的主體意識。

  三、強調自主、合作,大膽更新學法。

  首先,讓學生聯絡自己的生活實際,討論班上要組織一次比賽,要組織什麼比賽好呢?應該是全班最喜歡的那項活動,從而明確,統計的必要性。

  其次,強調自主,注重合作交流。在收集資料時,方法多種多樣,該用哪種方法比較好?學生先透過"你說我記"的遊戲活動,在整理資料的實踐中體會,合作交流中相互啟發,然後選取自己認為較合理的、喜歡的方法,進而為大組活動做好準備。在練習中,統計小組內每個同學的文具時,學生邊調查、邊收集、邊分類、邊整理資料,在愉悅的動手中既解決了問題,又互相啟發,共同進步,增強了合作意識,還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從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四、體現新課程理念,精心設計教學程式。

  (一)創設情境,喚起主體意識。

  1、如果我們班要組織一次比賽,同學們想一想組織什麼比賽好呢?

  2、同學們說了很多種比賽,在這些比賽中。你最喜歡哪項比賽呢?能說說理由嗎?

  3、請大家想一想,我們怎樣才能很清楚地知道全班同學中有多少人喜歡跳繩,有多少人喜歡踢球,又有多少人喜歡套圈或其他活動?(學生說說自己的方法,師根據學生的發言引出課題)

  (二)自主探索,啟用主體意識。

  1、用"你說我記"的方法收集資料。

  2、交流統計結果和統計方法。

  3、比較統計方法。

  (你最喜歡哪種方法,為什麼?如果讓你再來統計一次,你會用哪種方法?)

  4、大組活動,統計全班最喜歡哪項比賽活動。

  5、整理資料,填塗統計圖。

  ①出示"最喜歡的活動統計圖",並介紹這是簡單的條形統計圖。

  ②讓學根據調查結果把教科書上的統計圖填塗完整。

  6、分析資料,說說從統計圖中知道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從統計圖中可以看出,調查了幾名同學,喜歡哪種比賽的人數最多,喜歡哪種比賽的人數最少,班上最好組織什麼比賽等。)

  (三)組織小組活動,運用方法統計文具。

  1、統計出小組同學的每種文具的數量。

  2、交流統計方法和統計結果。

  3、說說從統計結果你能知道什麼?想到什麼?如果你是文具店的經理,你要怎樣根據統計出來的結果進貨?

  (四)趣味統計,豐富學生的主體意識。

  1、師:每個同學對自己這節課的學習情況滿意嗎?我們也來做個統計。

  出示三塊磁性小黑板,說明統計方法:三塊磁性小黑板分別表示"非常滿意"、"比較滿意"、"還需努力",請同學們排隊上臺根據對自己的評價將手中的小圓片貼到相應的小黑板上。

  2、觀察小黑板,你從中知道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3、談話結束全課,希望同學們在課堂上更大膽地展現自我。

說課稿 篇3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空間與圖形”中“平移與旋轉”一節。

  一、說新課程理念:

  數學課程致力於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教學活動是師生積極參與、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數學教學活動必須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引發學生的數學思考;在數學課堂上如何唱好活動這臺戲已成為大家的共識。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也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學習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也要關注學習的過程;資訊科技的發展對數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教學方式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因此,透過學習《數學課程標準》感觸很大,它要求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新課標認為學生經驗是發展空間觀念的基礎。學習“圖形與幾何”應該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注重培養學生的幾何直觀與推理能力。經歷從實際物體中抽象出簡單幾何體和平面圖形的過程,瞭解一些簡單幾何體和常見的平面圖形,在討論簡單物體的性質、運動和位置的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二、說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教學目標:

  1、 透過生活事例,使學生初步瞭解圖形的平移變換和旋轉變換。並能正確判斷圖形的這兩種變換。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轉現象 。

  2、 透過動手操作,使學生會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後的圖形。

  3、初步滲透變換的數學思想方法。

  教學重點:

  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轉現象。

  教學難點:

  學生利用方格紙數出平移的距離。

  三、說教法和學法

  教法

  1、實踐操作法

  建構主義學認為,小學生學習數學是一個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不是被動地吸收課本上的現成結論,而是一個親自參與的充滿豐富而生動的思維活動。根據三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本節課設計了讓學生看一看、說一說、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動,運用多感官參與學習,解決了數學知識的抽象性與小學生思維多依賴直觀這樣一個矛盾,促進學生思維的不斷髮展。

  2、遊戲教學法

  《數學課程標準》要求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因此,本教學設計注重創設圖片情境,以激趣為基點,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鞏固所學新知識。教育心理學中也說遊戲是兒童的本性,結合本課教學內容抽象性的特點,我以圖片和遊戲作為載體由淺入深地引入平移和旋轉的概念。

  學法

  1、情境學習法

  《數學課程標準》要求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隨時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解決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問題,體會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因此,我讓學生從身邊事例中找出平移、旋轉的物體,培養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學數學用數學的興趣。

  2、小組合作法

  透過合作交流培養學生能數學地進行交流,形成良好的數學素養,使學生從自己的經驗出發,在合作中探索、發現和發展,使學生從被動服從向主動參與轉化,從而形成師生平等、協作的課堂氣氛,使教師真正成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

  四、說教學策略和方法:

  依據以上的教法學法,我採取探究式師生互動學習策略和觀察與分析兩種方法, 這節課設計瞭如下十個教學環節:

  1、創設情境,初步感知新知

  新課標認為學生經驗是發展空間觀念的基礎。學生的空間知識來自豐富的現實原型,與現實生活關係非常緊密,這是他們理解和發展空間觀念的寶貴資源。而且兒童的注意力有強烈的直觀性和色彩性的特點,容易被生動有趣的事物所吸引,為了吸引學生興趣,我利用學生生活中的例子創設有關平移和旋轉現象的情境。 所以在開始的時候我就課件出示遊樂場圖片揭示平移和旋轉的現象。

  2、多媒體輔助,再次感受平移和旋轉,體驗本質特點

  (多媒體演示)請大家仔細觀察,判斷哪些運動現象是平移?講述:剛才大家找出了許多平移的現象,看來平移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常見。小朋友回憶一下,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的運動現象也是平移的?

  3、分類

  你能把這些遊樂專案,按他們不同的運動方式分分類嗎?為什麼?

  4、揭題

  剛才我們看到了不同的運動方式,像這樣的運動,你們能給它起個名字嗎?(旋轉)像這樣的運動方式呢?(平移)

  5、舉例

  除了遊樂園和我們的玩具世界中有平移和旋轉現象,在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是平移和旋轉的現象?

  6、實踐體驗,培養直觀區別兩種運動現象的能力

  請同學們試做動作,你能做一個動作來表示平移和旋轉嗎?請同學站起來做個表示平移的動作,再做個表示旋轉的動作。(鼓勵做的好的同學)透過觀察移動情況,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圖片中的運動情況並讓學生用手勢比劃移動路線,形成對平移概念初步的體驗。

  7、語言概括

  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怎樣的運動是平移?怎樣的運動是旋轉?(沿著直線移動——繞著一個點轉動)

  8、動手操作,進一步探究平移和旋轉

  師:看來同學們對平移和旋轉現象都有了初步的認識,如果把平移的現象表示在紙上又該怎麼做呢?

  師:現在我們就和藍貓、淘氣一起去智慧島研究平移。(出示課件)與講述同步。瞧!這就是智慧島,我們的船 港口出發了。

  師:我們的船在做什麼運動?朝哪個方向平移?那怎麼樣才知道船平移了多遠呢?你有什麼好辦法?(出示格子圖)請大家數一數我們的船從出發向左平移了多少個格子。 生:爭論

  師:到底誰說的對呢?我們來數一數,1、2、3、4、5船重合的,沒有?能不能只數他們中間的格子?6、7。答對了,我們的船向左平移了7格。

  師:就在我們到達智慧島的時候,我們的兩位朋友發生了爭論,怎麼回事?想知道嗎?

  生:在同一條船上的淘氣和藍貓都說自己剛才走的路要比對方遠一點。

  師:同學們1你們評評理,究竟誰說的對?誰經過的路長一些?提問:用什麼辦法可以知道誰說的對?我們這樣,請1、2兩組數藍貓,3、4兩組數淘氣(課件同步出現兩次)集體交 流,你們數的各是多少格?

  師:都是7格,他們向左平移的距離是一樣的。將具體船模變為抽象的幾何圖形,在圖形中線段的連線點上畫上不同顏色的點,這些點都在船上的不同位置,有各種顏色,請大家選擇一個你最喜歡的顏色的點,選好了嗎?

  師:請同學們自己選擇點,每位同學觀察自己選的點,數一數你觀察的點向左平移了幾格。(多媒體演示移動情況)同時讓學生自由交流各自的發現。

  小結:不管哪個點,都是向左平移了7個格,點平移的格數正好是我們的船平移格數。你們說呢? 生:回答

  師:既然一樣,那麼我們今後要數一個圖形或一個物體平移了幾格,可以巧妙的在這個圖形上找到一個觀察點,只要數清了點平移的格數,就很快地確定圖形平移的格數。

  9、情境練習,啟智培能

  讓學生感受到了在方格紙上移動物體的樂趣後,我繼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我再創設房子會搬家的情境,讓學生都參與數一數的練習。師:現在,藍貓的好朋友恐龍大哥,最近搬到新家了,他遇見頭痛的事,需要小朋友來幫忙,你們願意嗎?生:回答

  師:他想把房子安在離大樹向上平移5格的位置且向右平移7格房子靠近石頭邊的位置,都找好了,不知道對不對,大家來幫忙參謀一下。生:回答

  師:如果建議房子分別安在這兩個位置,向什麼方向平移多少格呢?生:回答

  師:是這樣嗎? 演示。瞧!藍貓送我們一顆智慧星,答對了

  10、課堂小結

  在最後的時候讓學生自己總結本課所學的內容。

  五、說媒體運用和板書設計

  媒體運用:在初步感知新知環節運用多媒體出示遊樂場圖片,在再次感受平移和旋轉環節,運用媒體輔助,讓學生判斷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轉。舉例生活中平移和旋轉現象以及在動手操作,進一步探究平移和旋轉環節,運用多媒體呈現去智慧島船移動現象,創設房子會搬家的情境,都運用到多媒體。

  板書設計:

  本課運用了直觀比較的形式設計板書,簡單直觀的設計有利於學生進行比較和記憶,幫助學生了解知識的整體結構,掌握所學內容間的聯絡和區別。

  平移與旋轉

  旋轉現象 平移現象

  圍繞一箇中心運動 直直地移動

  方向發生改變 方向不變

說課稿 篇4

  一、 說教材

  《飛向太空的航程》是高一語文必修<一>“溝通與應用”板塊中的一篇通訊。通訊是新聞體裁的一種,它除了具有新聞真實性、及時性的特點外,還有生動性、完整性和評論性的特點。本課從“神舟”五號飛船發射成功寫起,回顧了中國載人航天史,在歷史與現實結合中,使現實事件有一種歷史縱深感,要引導學生學習這種歷史與現實結合的寫法。課文的結構簡單,它不但具備新聞的基本結構特點,而且還有首尾圓合型的結構特色,要引導學生分析總結。

  二、 說學情

  高一學生已掌握了新聞的基本知識,具備了獨立閱讀新聞作品的能力,但是理性認識不足。同時學生的基礎層次不同,閱讀時,抓表層易,知本質難;知思路易,理思路難;知區域性易,觀全文難;習得知識易,遷移能力難。

  三、 說教學目標及依據

  依據教材分析與學情分析,根據新課標“三維目標”的要求,結合本課的特點,確定目標如下:

  (一)知識與能力

  1.掌握新聞的基本結構。

  2.分析本文結構,提高分析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透過合作探究學習,引導學生概括提取本文的主要資訊,完成本文的教學,提高學生的能力。

  (三)情感與態度

  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與愛國心。

  教學重點:掌握新聞的基本結構。

  教學難點:體會歷史和現實相結合的寫法。

  四、課時:一課時

  五、說教學流程:(結合課件)

  (一)匯入語(屏顯“嫦娥奔月”圖和“萬戶飛天”圖)

  從遠古時期嫦娥奔月的神話,到敦煌的飛天壁畫,再到人類真正的“航天始祖”萬戶,我們這個古老民族的飛天夢已經做了幾千年。也只有到了今天,隨著中國國力的富強,科技水平的提高,國人才能親眼目睹這一夢想的實現。到底如何讓夢想變為現實的呢?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飛向太空的航程》。

  (二)自主學習(螢幕顯示)<依據自主學習原則>

  1.瞭解通訊。除去真實、時效的新聞性特徵,通訊的主要特點有:生動性、完整性、評論性。

  目的:瞭解通訊自身的特點。

  方法:邊讀邊劃。

  2.詞語積累 (注意這幾個詞的意義和寫法)

  聳入雲天 扭轉乾坤 一鼓作氣 不同凡響

  翌年 橫亙 醞釀 塵封

  方法:利用註解和工具書。

  (三)合作學習-----教師質疑,學生討論。<依據合作學習原則>

  (1)通讀全文,理清文章脈絡:找出導語、主體、結尾部分。(螢幕顯示)

  目的:掌握新聞的基本結構,完成教學重點的學習。

  (2)梳理主體部分:中國實現“飛天夢”的歷程中,有哪幾個意義重大的事件。(螢幕顯示)

  目的:理解本文的記敘順序,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心。(情感目標)

  (3)綜合全文,理解標題——“飛向太空的航程” 的雙重含義(螢幕顯示)

  (四)分析與探究<依據探究學習原則>

  (1)這是一篇典型的新聞報道,它是如何體現新聞的真實性的,請舉例說明。(螢幕顯示)

  目的:理解用事實說話的特點

  (2)談談本文的結構特色 (螢幕顯示)

  目的:瞭解本文的結構特色。

  (3)新聞報道強調及時性,強調關注當下的事件。這篇文章用了大量篇幅來敘述中國航天史,是不是不像新聞了?

  目的:理解歷史與現實相結合的寫法,突破教學難點。

  (五)課堂小結(螢幕顯示)

  本文的結構很簡單,但是作為一篇典範的新聞報道,各個構件很清楚,是大家閱讀和寫作新聞報道的範本,希望同學們認真體會它的結構特點和寫作方法。

說課稿 篇5

  【導學目標及重難點設計】

  《變色龍》是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小說閱讀訓練單元)中的一篇課文。小說是最能廣泛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體裁,小說的內容最為豐富,謳歌美好、神聖、莊嚴,鞭撻醜陋、汙穢、邪惡。閱讀小說,可以更好的認識社會,品味生活,感悟人生。

  《變色龍》是契訶夫早期創作的一篇諷刺小說。作者主要透過精彩的對話刻畫了一個欺下媚上、見風使舵、趨炎附勢的警察奧楚蔑洛夫的形象,巧妙地揭露了俄國警察制度的反動和虛偽,批判了沙皇俄國的黑暗統治。

  《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對義務教育初中階段文學作品教學提出的目標是: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絡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於表現力的語言。

  根據課程標準對小說導學的要求,結合小說《變色龍》具體特點,我把這篇課文的導學目標確定為:

  1、認知目標:學習小說透過對話描寫塑造人物性格的寫法。

  2、能力目標:從作品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及作品的社會意義的入手,初步學會欣賞小說的基本方法。

  3、情感目標:感受作者透過人物對話所表現出來的對俄國沙皇走狗的諷刺之情。

  根據以上導學目標和學生對小說所反映的俄國十九世紀社會現實缺乏瞭解的實際情況,本文導學的重點是引導學生從課文的對話中領會主人公奧楚蔑洛夫的性格特徵,分析奧楚蔑洛夫這一形象的深刻社會意義則本文是導學的難點。

  【學情分析及導學方法運用】

  1、學情分析:本文的導讀物件是初二學生,經過八年的語文閱讀訓練,他們對小說的有一定的感知、欣賞能力,能夠自主梳理小說情節,理解小說所塑造的人物性格,對運用動作、表情、對話表演小說的情節有濃厚的閱讀興趣,並能依據文字評議小說中的人物。

  2、導學方法運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綱要》明確指出:課程改革的目標是要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根據導學物件的特色和課程改革理念的要求,在本課的導學過程中,我把課堂活動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放手學生充分地讀,自由地議,入情地演,出色地評,大膽地想,盡情扮好學習主人這一角色。

  充分地讀:葉聖陶先生說過:“學語文主要靠學生自己讀書,自己領悟。”因此,課堂上要給學生儘可能多的時間讀書思考。為了激發學生自主閱讀課文的強烈慾望,我採用形象直觀的多媒體手段匯入新課,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並向學生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帶著問題走向課文,在邊讀邊思邊議中學習課文。

  入情地演:表演是學生非常感興趣的事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根據本文故事性強,表演難度不大,角色易於裝扮的特點,我將把課文交由學生自主改編成課本劇,自導自演,讓學生在無限興趣的情節表演過程中品味小說的語言,領悟文章的主旨。

  自由地議: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充分展示各自給課文另擬的題目等環節中讓他們充分交流,自由地議論,使學生在討論交流中互相溝通,互相啟發,互相補充,教師適時地給予評定和表揚,以鼓勵學生大膽提出自己的獨到的見解,不但可以幫助學生領會課文的內容,而且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求索精神和創新意識。

  出色地評:評,既是學生對參與教學活動的同學的評價,也是學生之間思想交流的重要形式,在本篇小說導學過程中,我將透過引導學生對同學們給課文另擬的題目進行評議,對課本劇表演的優劣中進行評議等等,讓學生在平等的融洽的氣氛中互相交流,導引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大膽地想:豐富的想象是創新的翅膀。為了加深學生對小說所揭示的奧楚蔑洛夫警官媚上欺下、見風使舵、反覆無常形象特徵的理解,我啟發學生根據奧楚蔑洛夫警官在處理狗咬人案件時的對話展開聯想和想象,對奧楚蔑洛夫警官當時的心理和神態進行再創造,以激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導學流程設計】

  1、情境匯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為了激發起全班同學學習課文的興趣,我設計如下導語來匯入新課:

  “同學們喜歡不喜歡看中央電視臺的《動物世界》節目啊?下面請同學們來看一段《動物世界》節目曾經播出過的介紹蜥蜴這種動物的錄影片。”在播放介紹蜥蜴這種動物的錄影片後引導:“錄影中的蜥蜴叫什麼名字?變色龍給同學們留下的最深刻、最有趣的印象是什麼?”“下面,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透過對話描寫來塑造人物性格的短篇小說,這篇小說的題目就是《變色龍》,既然小說寫的是人,作者為什麼要用變色龍這種動物的名字來做為小說的題目呢?下面請同學默讀小說全文,想一想,根據您對小說情節和人物的理解,重新給本文擬一個題目。”

  這則導語,藉助多媒體導學手段,透過觀看介紹變色龍特徵的錄影,形象直觀地匯入新課,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帶著問題走向課文,認真思考、分析小說主人翁奧楚蔑洛夫在處理狗咬人案件中的語言,深刻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徵,領會小說所揭示的主旨。

  2、給課文另擬題目,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

  在學生自由默讀課文後,讓學生根據各自對小說的初步理解,另給本文擬一個題目,並說說擬題的原因。

  由於學生在擬題時著眼點不一樣,有的學生可能從情節角度去命題,有的學生可能從人物角度去命題,有的學生從小說的主題方面去命題,即使是從同一角度去命題的同學,由於學生對小說的理解不一樣,所命的題目也不可能完全一樣,所以只要學生言之有理、自圓其說,教師都要給予肯定,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讓學生另擬題目的目的有三:

  ⑴ 引導學生帶著問題走向課文,認真思考,理解並領會小說的主題。

  ⑵ 在學生重新給課文起一個題目,對所命的題目進行解釋的過程中訓練學生的思維,鍛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⑶ 透過另擬題目,教師從中發現可以學生對哪些內容了讀懂了,哪些地方還不完全讀通,需要教師的進一步指導,為下一步有針對地導學調查摸底。

  3、演評課本劇,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讓學生將小說改編成課本劇並上臺來表演,使參與表演有的同學置身於狗咬人事件之中,從情節到主題,細加揣摩後,形之動作,述之以語言;觀看課本劇的同學,透過直觀形象的動作和語言,感受到小說的情節發展,品味小說的語言,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在學生表演課本劇結束後,我給學生時間,引導學生從臺詞的表演、表情、角色配合、道具的運用等角度去自主評議課本劇表演的優劣,談談各自對小說的內容的體會和感悟,

  4、啟發點撥,導引學生深入理解小說的主題:

  根據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情況,我設想設計以下問題引導學生理解小說的主題:

  ⑴ 從剛才同學們所表演的課本劇中,我們清楚地看出奧楚蔑洛夫警官對案件先後做了幾次判決啊?這六次判決對被告的狗是怎麼看的?我們可以想象出在說這些話時,他心裡會是怎麼想的呢?說話時的神態又是怎樣的呢?誰能用一個詞來概括奧楚蔑洛夫警官處理狗咬人案件的最大特點?

  ⑵ 他這五次變化的依據又是什麼?從他五次變化的語言中,同學們可以歸納出他什麼樣的性格特徵?

  ⑶ 小說結尾的這句話“普洛訶爾喊一聲那條狗的名字,帶著它從木柴廠走了。那群人對著赫留金哈哈大笑。”誰能說說那群人笑什麼呢?為什麼笑呢?

  ⑷ 你們看,狗走了,奧楚蔑洛夫也走了,從他對將軍家的狗的態度中,我們完全可以這樣說,奧楚蔑洛夫也是一條走狗,同學們想一想,他是誰的走狗?是什麼樣的走狗?哪位同學能給這條狗加上適當的定語?

  ⑸ 那麼,是什麼樣的社會,使奧楚蔑洛夫這位執法者變成了一條走狗呢?

  這五個層次提問設計,一問把學生閱讀的注意誘引到奧處理案件的奇特之處──根據主人身份判案上引導學生想象;二問引導學生分析人物語言,歸納出奧楚蔑洛夫媚上欺下、見風使舵、反覆無常的性格特徵;三問是一個開放性的問題,當時在廣場上的人較雜,由於社會地位的不同,對所遇見的奧楚蔑洛夫警官處理案件,各人有各人的想法,因此,雖然同樣的笑,但笑的內涵卻大不一樣,有的人可能笑赫留金事與願違,他本來想得到一筆賠償,結果卻是一場空;有的人可能笑赫留金偏偏遇上了奧楚蔑洛夫這樣的警官,他媚上欺下、見風使舵、反覆無常一幅統治者奴才的嘴臉;有的人可能笑赫留金偏偏遇上了這樣一條狗,如果這狗的主人不和將軍沾上邊,結果就不一樣了;有的人可能笑這樣的社會,一人得勢,雞犬升天;有的人可能笑當時窮人不如富人家的一條狗……等等,因此,只要學生言之有理,言之有據,都要給予肯定,訓練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四問引導學生認識奧的走狗本質;五問引導學生聯絡時代背景理解小說所揭示的社會意義。這五個層次的問題環環相扣,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理解小說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和主題。

  【板書設計的指導思想和依據】

  為了隨著《變色龍》一文導讀過程,有條理地再現了奧楚蔑洛夫警官根據狗的主人身份處理狗咬人案件的五次變化的經過,歸納出其媚上欺下、見風使舵、反覆無常的性格特徵,指出這一形象的走狗本質,為學生結合時代背景理解這一人物的深遠的社會意義提供了幫助。我設計瞭如下板書:

  整個板書結構簡潔美觀,板面達意流暢,線條符號疏密得當,揭示了小說中的人物、情節、性格、本質的關係。

  【馬惠潮書記對《變色龍》一課的點評】

  何玲玲老師的這堂課是一堂成功的課,主要講三個方面:

  一、三大亮點

  1、整合巧妙。在分析主人公幾次變化時,先讓學生個體閱讀,在文中圈點勾畫的前提下,再群體閱讀,分析主人公圍繞著“狗的主人”身份的變化,對“狗”的稱謂,對赫留金的態度的幾次反覆,出示多媒體課件,並用箭頭表現出起伏變化,使學生一目瞭然,印象深刻。

  2、教學機智。在組織學生概括主人的人物性格時,一位同學出人意料地提出“膽小怕‘勢’”一詞,這個詞教師在備課中沒有料到,何老師立即充分肯定,並立即板書。

  3、拓展合理。在課的最後環節,分析了題目的好處後,教師提出:“‘變色龍’成為一類人的代名詞,你還能列舉出幾個與本文標題有異曲同工之妙的稱呼嗎?”學生思維活躍,紛紛提出諸如“鐵公雞”、“應聲蟲”、“井底蛙”之類的生活積累。

  二、兩個感覺

  1、教學設計精巧,層次清晰,從整體到區域性再到整體,先個體閱讀再群體閱讀,遵循閱讀的客觀規律。

  2、圍繞小說閱讀的要點,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課堂各環節中,有效地對學生的概括能力、資訊篩選整合能力、分析賞析能力、遷移能力多方面指導,有的放矢。

  三、一點思考:能否讓課堂的“亮點”再放大?

  在多媒體出現主人公的五次變化之後,教師能否再點撥一下,這些變化除了表現了人物的性格之外,也構成了小說的故事情節,這些情節恰恰是人物本身的對話構成的,所以用人物自身的語言來構成故事情節,表現人物性格不失為一種巧妙的寫法。

  在學生提出“膽小怕‘勢’”一詞時,老師在充分肯定的前提下,能否再追問一下:“主人公是不是隻是膽小怕‘勢’?”學生閱讀之後,指導學生明白主人公有時也“膽大妄為”,這在文中也有很多表現,而有時膽小,也有膽大,正是他見風使舵的最好佐證。

  在學生提出“鐵公雞”、“井底蛙”之類詞後,老師能否再因勢利導,設定一個特定情境,讓學生明白不同性格的人會有什麼不同的語言,學生的印象會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