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猜一猜》說課稿範文

《猜一猜》說課稿

《猜一猜》說課稿範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說課稿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我們應該怎麼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猜一猜》說課稿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猜一猜》說課稿1

  一、說教材

  本節課是在學生了解事件可能發生或一定發生、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大小的知識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使學生進一步知道事件發生有幾種可能的結果,體會可能性結果是有大小的。教材中提供了轉轉盤、拋圖釘和摸球3個實驗活動,其中猜測轉轉盤的結果目的是使學生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拋圖釘實驗進一步研究簡單事件發生的幾種可能的結果,以及結果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摸球實驗是由摸出一個球來列舉出事件發生的所有可能結果,以及不同結果的可能性大小,然後進一步探討複雜的摸出2個球的所有可能結果。教材中提供的實驗活動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將猜測與實驗相結合,透過具體的活動來體驗隨機事件中所蘊涵的規律,突出實驗在研究隨機現象中的作用。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經歷提出問題、收集和處理資料、作出決策和預測的過程,掌握統計與機率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經歷可能性試驗的具體試驗,感受事情發生的不確定性,從中體驗某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能列舉出事情可能發生的所有結果。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透過對摸球、拋紙杯、摸球等活動的觀察、猜想、實驗、證明,經歷對資料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使學生獲得一些初步的數學活動經驗和運用數學進行思考的能力。感受到動手試驗是獲得科學結論的一種有效方法,培養學生透過實驗獲取資料、並利用資料進行猜測與推理的能力。

  3、情感與態度:在猜想、實驗、操作活動中,使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發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體驗數學活動充滿探索與創造,感受數學的嚴謹性、科學性,形成實事求是的態度以及積極思考的習慣。學會和同伴交換意見,發展合作交流意識。

  教學重點:

  進一步體會有的事情發生的可能性大些,有的事情發生的可能性小些。

  教學難點:

  能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並能根據資料知道事情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為了更好地達到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本節課還將藉助自制的教具如轉盤、紅白黃三種顏色的乒乓球、紙盒等來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

  二、說教法與學法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因此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入手,挖掘生活中的數學素材,大膽探索透過數學實踐活動這種學習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所以我以三個活動貫穿整堂課:

  1、以學生身邊常見的一種活動轉轉盤引入激發學生學習的慾望,學生透過親自操作,親身體驗,對事情發生的可能性大小會有直觀的感受。並且讓學生在猜的基礎上再實際動手轉動轉盤,可以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

  2、透過拋紙杯的試驗使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絡,而且有利於發展學生有條理地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用數學眼光來描述、解釋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進一步瞭解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及其大小。

  3、透過摸球活動使學生體會對事物判斷應有一定的根據,猜測也要科學地進行,不能盲目瞎猜,培養學生不遺漏地列舉出事情可能發生的所有結果的能力。

  三、說教學流程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本著創造性的利用教材,按課程標準來上課的理念,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修改和重組了教材,透過利用實踐活動,努力貫徹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的理念,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轉變為豐富有趣的數學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實踐,在活動中探究,在活動中感悟,體驗數學學習的愉快和樂趣,力爭讓學生在數學活動中不僅獲得了知識,同時親身經歷和體驗了知識獲得的過程。

  (一)故事匯入,複習舊知

  一上課,我準備口述故事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匯入新課的教學。我說上課前老師先給大家講個故事,宋國有個農夫正在田裡翻土。突然,他看見有一隻野兔一頭撞在田邊的樹墩子上,便倒在那兒一動也不動了。農民走過去一看:兔子死了。農民高興極了,他一點力氣沒花,就白撿了一隻又肥又大的野兔。從此,他再也不肯出力氣種地了。同學們想想這個農民還能撿到兔子嗎?

  以學生喜歡的故事引出上學期學過的可能性的相關知識,學生回憶起舊知,同時能大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這樣的好奇心和興趣是學生獲得學習成功的內驅力,又能較好地調動學生積極主動、愉悅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為下面的教學聚集動力。這時就很自然的引出課題,剛才同學們猜測時用到上學期學過的有關可能性的知識,我們知道,生活中有的事情可能發生,有的事情不可能發生。今天我們就來繼續研究可能性的問題(出示課題猜一猜)

  (二)實驗操作,探究新知

  愛動是孩子的天性,遊戲是孩子的最愛。遊戲教學以其內在的趣味性誘發兒童潛在的學習動機,啟動和調節兒童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使學生感到學習的輕鬆與愉悅。因此在這一層次中為了讓學生能夠很好地掌握猜地方法,我設計了三次猜的遊戲,使學生在循序漸進的猜之中掌握猜的技巧:

  1、轉盤遊戲。

  出示三種轉盤:藍色部分大於黃色部分、藍色部分和黃色部分等大、紅色部分最大藍色部分次之黃色部分再次這三種轉盤。先讓學生觀察,引導學生猜測,讓學生透過猜一猜,再轉一轉的方法參與實驗的全過程,同時感受到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對於轉盤來講,哪種顏色的面積越大,那麼指標停在這種顏色的可能性越大。

  2、拋紙杯,自主探究。

  (1)問個問題讓學生猜測引起學生的好奇心。現在,老師手裡拿著一樣東西,在你們小組長的桌上也有,請你猜猜是什麼?

  (2)分小組來做這個拋紙杯的試驗,這是本節課的重要環節。先獨立活動,每人拋5次,把拋的結果記錄在拋紙杯表格中。拋完以後,小組長彙總,把現每種情況的次數進行合計。組長統計完以後,觀察組長記錄的表格,最後全班彙報,得出結論。

  (3)讓學生透過實驗、彙報等一系列的活動感受到事情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得出結論:紙杯落地後,三種結果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不一樣,側放的可能性大。同時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合作能力。 透過拋紙杯的試驗不僅可以使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絡,而且有利於發展學生有條理地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用數學眼光來描述、解釋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

  3、摸球活動

  透過拋紙杯,學生已經知道了事情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接下來的摸球遊戲進一步證明這個結論。

  1、當箱子裡有1白2黃球時,任意摸一個球有兩種結果,摸到黃球的可能性大,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小。先讓學生猜測可能性填寫在課本上,然後組織學生動手實驗驗證自己的猜測是否正確。

  2、當箱子裡有1白2黃3紅球時,任意摸一個球,可能出現三種結果,摸到紅球的可能性大,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小。同樣先讓學生猜測可能性填寫在課本上,然後組織學生動手實驗驗證自己的猜測是否正確。

  透過著兩個遊戲,學生已經完全掌握了事情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3、討論:當箱子裡有二個白球,二個黃球時,可能出現哪些結果,此時不需要實驗,學生經過討論就能說出結果,學生經過討論會說出所有的結果。

  在這裡,組織學生動手實驗,一方面是幫助學生由前面的直觀感受培養抽象思維,在活動中發展學生的探索意識,另一方面,在這個活動中,使學生經歷猜測、實驗、動手操作、分析推理、歸納總結的過程,體驗資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描述,認識到簡單的資料處理技能在實際解決問題中的應用,感受數學的嚴謹性、科學性,形成實事求是的態度。

  (三)走進生活,應用拓展

  數學課程標準強調數學教育要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因此在課的末尾我準備對學生說:在生活中的很多地方都存在可能性的知識,我們也可以用可能性的知識來幫助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讓學生翻開課本第74頁的你知道嗎,讓學生讀一讀,說說明天要帶傘嗎?為什麼?使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發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四)總結全課,迴歸生活

  在本節課即將結束時,我準備向學生提出:不知不覺一節課就要過去了,透過這節課,你有什麼想法和感受要對大家說嗎?引導學生進行最後的總結與交流,逐步培養學生學會反思和總結一節課的收穫和體會,不但學會反思和評價自己,而且學會反思和評價他人,培養學生善於總結的好習慣。最後總結:數學知識與我們的現實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絡,希望同學們能做個生活中的有心人,學習中有心人,不但能從課本中學到知識,從生活中也能獲得更多的知識。以此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探索慾望將學習和探究延續到課堂之外。

  《猜一猜》說課稿2

  一、說教材

  猜一猜是在學生了解事件可能發生或一定發生、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大小的知識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使學生進一步知道事件發生有幾種可能的結果,體會可能性結果是有大小的。教材中提供了轉轉盤、拋紙杯和摸球3個實驗活動,其中猜測轉轉盤的結果目的是使學生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拋紙杯實驗進一步研究簡單事件發生的幾種可能的結果,以及結果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摸球實驗是由摸出一個球來羅列事件發生的所有可能結果,進一步探討複雜的、摸出2個球的所有可能結果,以及不同結果的可能性大小。教材中提供的實驗活動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將猜測與實驗相結合,透過具體的活動來體驗隨機事件中所蘊涵的規律,突出實驗在研究隨機現象中的作用。

  學習目標:

  1、經歷可能性的試驗過程,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列出簡單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感受到數學實驗的意義與作用。

  2、能對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學會和同伴交換意見,發展合作交流意識。

  3、培養學生透過實驗獲取資料、並利用資料進行合理的猜測,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同時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培養學生善於用數學的眼光來觀察事物。

  教學重點:

  完整列出事件發生可能性,會判斷可能性大小。

  教學難點:

  判斷較複雜的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

  二、說學前準備

  轉盤,紙杯,表一,表二,乒乓球,透明袋,獎品等若干個,摸獎箱一個,課件。

  三、說教學流程

  第一個環節 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他們主動參與課堂教學之中,我採用了孩子喜歡的遊戲方式匯入。這種匯入適合三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點。同時營造了輕鬆、和諧的學習氛圍。

  【設計意圖:利用猜一猜的活動,為學生提供挖掘已有的可能性知識儲備條件。】

  第二個環節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這裡我設計了三個操作活動:

  活動一 轉動轉盤

  讓學生透過猜一猜,再轉一轉的方法。以小組為單位,做好分工,在優雅的樂曲中進行實驗。讓學生參與驗證的全過程,同時感受到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小組彙報實驗結果,全班彙總,從整理出的資料中你發現了什麼?哪種顏色的區域大,那麼指標停在這種顏色的可能性就大。在觀察第二個轉盤統計結果時,指標落在兩種顏色的次數如果不同,教師應該給學生說清這種現象是由於數學的隨機性造成的,轉動的次數越多,結果就會越接近的。

  活動二 拋紙杯

  也是採用先猜一猜,再拋一拋的方法。在猜測結果發生分歧的情況下,學生自己想用拋一拋的方法來驗證,這時教師提出活動要求,以小組為單位,在樂曲的伴奏下,每個學生都親自參與拋紙杯,小組內做好記錄,完成表二,最後全班彙報,得出結論。總之,讓學生透過實驗、彙報等一系列的活動感受到事情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合作能力。

  【設計意圖:讓學生明白學數學最講究的是知識的嚴密性,可不能光靠猜測,一定要進一步驗證、觀察、比較才能得出結論。進一步讓學生掌握了學習數學的方法,體驗了獲取數學知識的途徑。】

  活動三 摸球

  學生已經知道了事情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接下來的摸球遊戲進一步證明這個結論。這裡我設計裡三次摸球遊戲:

  1、當箱子裡有兩個綠、三個紅球時,任意摸一個球,所出現的結果與可能性的大小。

  2、再加四個黃球時,任意摸一個球呢?;

  3、一個箱子裡有兩個紅球、兩個綠球時,任意摸兩個球,可能出現哪些結果。此時學生經過討論就能說出結果。為了培養學生的能力,我在這題的基礎上進行拓展延伸,在箱子裡又放進了二個黃球。現在已經有二紅、二綠、二黃,任意摸出兩個球,可能出現哪些結果。學生經過討論會說出所有的結果。

  【設計意圖: 前兩次摸球進一步證明事情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後兩次摸球主要是對知識的拓展延伸。】

  第三個環節 鞏固新知運用生活

  這裡我設計了四個練習題:

  1、一個盒子中裝有1到8的數字球,任意摸一個有幾種可能的結果?為什麼?

  2、看要求,來操作有兩小題。由小組探討合作,全班彙報交流。

  3、走進生活:結合六一兒童節的到來,我設計一個摸獎活動。

  【設計意圖:一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二使學生感受到節日的快樂。】

  4、看天氣預報片段

  【設計意圖:瞭解可能性在天氣預報中的應用,進一步感受生活中的數學。】

  第四個環節 總結概括師生互評

  總之,本節課體現新的課程理念,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在玩中學,玩中悟,既增長知識,又培養學生對數學的濃厚興趣,同時培養學生的科學意識和愛學、會學、樂學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