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氨的性質物理說課稿

氨的性質物理說課稿

氨的性質物理說課稿

  第六章:氮和氮的化合物中第三節:氨銨鹽第一課時內容。“氨”是繼學習“氮氣”之後學習的第二種氮的重要化合物,它又是氮的重要氫化物。氨的知識是學習硝酸、銨鹽、氨水等重要物質的基礎知識。因此,理解和掌握好氨的性質佔有重要的地位。同時,瞭解氨分子的組成和結構,也為今後在大學化學(小教大專教材)中進一步學習“化學鍵”相關知識奠定基礎;在討論氨的有關化學性質過程中,既能複習了可逆反應、氧化還原反應的知識,又能為學習化學平衡和電離平衡等知識打下基礎。

  1、教學目標

  ①使學生了解氨分子的結構、氨的物理性質和用途;

  ②使學生理解氨的化學性質

  ③引導學生探究氨的性質,增強學生自主學習、合作研究的意識;透過提出問題,探究問題,培養學生髮散思想和創新意識;

  ④透過體驗實驗模型、模擬實驗和演示實驗,提高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培養學生的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

  2、教學重、難點

  ⑴理解和掌握氨的化學性質;

  ⑵引導學生探究氨的性質。使學生學會利用教材內容、各種參考資料(相關資料內容、學法指導內容、重難點闡釋內容以及思維訓練習題等)進行個人和小組(集體)的探究,師生互動,解決問題,發展能力。

  ⑶氨的催化氧化——氨的還原性

  3、說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匯入新課,引出研究課題:《氨的性質》

  如,提問:

  ⑴在農業生產上常用哪些化肥?(銨鹽、氨水、尿素等)

  ⑵當你接近碳銨或氨水時,有什麼氣味?(刺激性臭味)

  ⑶說出工業合成氨的反應原理。

  (二)展示《氨的性質》課件資源

  教師向學生介紹本課件中所包含的“九大”部分內容,讓學生了解網上可用資源和使用方法。

  (三)探究指引

  教師向學生簡要介紹探究的內容和方法,並要求學生提建議。

  (四)個人、小組合作探究

  1、學生根據教材和課件中的“教學內容”進行個人、小組的合作探究、尋疑、質疑、解惑,教師巡視指導;

  2、學生自由使用教學媒體和網上教學資源,分析、討論問題,找出答案。

  3、教師演示氨的“噴泉”實驗,學生演示氨與氯化氫反應的實驗和檢驗氨存在的實驗;

  (五)小組之間交流

  在個人、小組內探究之後,接著進行小組之間的合作交流,初步肯定研究成果。教師巡視指導。

  (六)師生交流

  1、教師按照“教學內容”的`要求,給出問題,要求各小組(至少3個小組)的學生代表回答問題:氨的結構特點、氨的物理性質、氨的化學性質等。並用實驗驗證,教師加以肯定(實際上是學生彙報探究成果;)

  2、教師再給出問題,由學生自由搶答問題,教師點評;

  3、學生提問老師,老師對部分問題進行作答或提示解答問題的思路。

  (七)課堂練習,思維訓練和思維創新

  1、讓學生熟悉本課件中全部思考問題,重點放在思維訓練和思維創新的問題上,個人和小組合作完成,教師巡視指導。

  2、教師抽查個人回答或搶答問題。

  (八)課外研究,拓展思維

  1、教師給出兩個案例:氨對人體危害和對環境造成汙染:⑴氨氣事件;⑵氨氣超標。教師作指導性的知識簡介;

  2、教師給出新問題讓學生探究:氨為什麼易液化和易溶於水?

  (九)教學總結

  教師歸納總結出本課的教學知識要點(提綱),並評價學生的學習表現。

  (十)佈置作業

  1、書面練習(有關習題)

  2、預習新課:銨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