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家鄉那端午的粽香散文

家鄉那端午的粽香散文

家鄉那端午的粽香散文

  近日,縣上的文友養鋒弟來訪,特意帶來了老家灞源的斛葉粽子,哦,原來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快到了!

  春節才剛過去幾天,轉眼已是端午了。

  說起這斛葉粽子,那可是很有講究的。

  初夏的山上百花盡綻、萬木崢嶸,秦嶺山上生長的一種灌木,叫斛腿子,個兒不高,葉子卻很碩大厚實,綠色的葉面上生著一層極細的絨毛。端午時節,山民們攜籃背袋去山的陽坡面釆摘斛葉,要不了多久,就籃滿袋鼓了。

  拿回家中,置於盛放著山泉水的面盆裡浥洗,除去浮塵的闊葉便綠油油翠生生地展現在面前,稍作蔭涼,歸摞備用。

  米要挑上好的江米,用清水泡約兩小時左右,雲豆、大棗、核桃仁、花生豆等配料,如法炮製。還有另類點的,用新鮮的豬膘肉,以鹽醃過之後備用。包棕子之前,先在大鍋內放適量泉水,柴火加熱至漸開。

  取新鮮斛葉置於左手掌面,右手三指為撮,取泡過的江米於葉面攤鋪,二次再取雲豆、核桃仁、大棗、花生豆各數枚放於攤好的米之上,復撮江米上覆之,然後三角摺疊,用水浸過的稻草枝捆紮成三角形狀,如此反覆,逐個完成。

  如果家裡人多,大家圍桌而就,有說有笑,包粽子如同玩遊戲一般,駕輕就熟,不一會工夫,一籮筐包好的粽子便堆成一座小山頭。

  至於風味,皆因各家個人喜好,有放入老黑糖的甜味粽子,有放五香調料的五香味,有什麼調味也不放的原味棕子,有放入豬肉片的葷味粽子,五花八門,不一而足。

  這時,再看看灶間,一鍋熱氣騰騰的開水正沸騰著,倒入包好的棕子,急火煮上二十分鐘左右,再煨以小火持續煮約二十幾分鍾,粽子便可新鮮出鍋了。

  只見,原來墨綠色的斛葉顏色變成了黃中淡綠色,有些蓬鬆的葉孑下面已經鼓實起來,那是生米及佐料吃水以後形體膨脹而緊緻密實起來的。

  伸手拿起一個,解開稻草枝上按壓的活釦,細緻地剝開包著粽心的斛葉,只見一個緊緻有形的三角狀米團,其間夾著棗的紅、花生的黃,隱約看到黑中有紅的暈色,這便是甜味粽子。

  取中碟一隻,根據個人食量,綻開三二棕子不等,原味的再澆上點蜂蜜,一盤白裡透紅的棕子,便呈現在了面前,那米的筋道,緊緻入口,米的糯香夾著斛葉的`草香味,沁人心脾,澆上蜂蜜晶螢剔透,咬上一口甜中有筋,其間的大棗、花生、肉菜類早已糯化了,只需舌頭輕輕一壓,便隨形散開,和著米粒的筋道,緊緻入喉,頓覺口舌生津,真是別有一番甜味在心頭!

  近端午節前一天或是端午當天,用一種近似於長方形叫做“馬提籠”的籃子盛好,家人會蒸上一屜“糖包子”,去孝敬剛度過春荒不濟的老人,然後去走訪各處的親戚。

  為了面子,禮成雙數,出門入戶走各家不同輩份的親戚,還得往籠子裡放上三至五個不等的糖包子。

  剛過門的新媳婦,端午一定要提著包好的棕子,新蒸好的糖包子要去看自已的孃家老人,逢節必送,久成禮數。莊戶人家生個大胖小子,那高興勁就別提了,“帶把的”、“頂門槓子”,語氣裡不乏自豪。如若生個女子,氣勢上先輸了三分,鄉鄰問起生男生女時,則陪上笑臉說“糖包子”,那意思便在於此,女看娘要拿糖包子的,生女子是“糖包子”的綽號便由此而來。

  我家住在川道,端午節包粽子必不可少,慣常用夏時的蘆葦新葉,因蘆葦古稱荻或者荻子,荻草,葉性甘涼平實,有清熱潤肺、瀉實火之特效,其葉性韌,多葉相疊而包棕,無不盡其葉之天性微甘、溫涼之利。

  吃著兄弟帶來的粽子,家鄉的風味,含飴於口,意猶未盡;和著夏晚的涼風,美味溢滿唇齒、甜到心裡,油生出思念家鄉之情,絲絲縷縷,在心頭縈繞著,縈繞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