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關於笑的優美散文

笑的優美散文

關於笑的優美散文

  大凡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能做到勝不驕,敗不餒,以淡定的人生態度而坦然面對所發生的一切,實屬上上睿智之舉,然而修煉至如此爐火純青的境地,並非易事。世人多以利益為核心,以取捨為半徑,得意則喜,失意則悲。覬覦之心如蛇吞象,深陷名利圈內,接踵而來的便是無盡無休的嗔恚與傷愁。

  有人愁極便“一醉解千愁”,殊不知,此舉無異於飲鴆止渴,以酒解愁愁更愁,倒不如“一笑解千愁”。面對困難和挫折,笑能使人樂觀豁達,增強自信;面對沉重的生活,笑能使人變得輕鬆活潑,陽光可人;面對平凡的日子,笑能使人充滿生機。笑可以把苦難的光陰變得甜美珍貴。笑可以增加無限親和力。笑還可以長壽,笑還可以美容,笑……

  善笑之人,必受其善。古人如斯,今人亦然。

  三國曹操兵敗赤壁,八十三萬大軍損失殆盡,華容道遇關羽險些喪命。處於行將滅亡之際他卻仰天大笑,笑聲不僅鼓舞了士氣穩定了軍心,同時也激勵了身為主帥的自己,提高了反敗為勝的勇氣,最終,成為三分天下據其一的頭號梟雄。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共產黨人面對著敵人的屠刀臨危不懼,視死如歸,他們高喊著打倒日本侵略者,打倒反動派的口號,大笑著從容就義。他們的笑代表了正義的呼聲,是對敵人的極端蔑視,笑聲像威力無比的.狂飆,讓敵人膽顫心驚。他們的笑是衝鋒號,喚起了民眾的覺醒,使敵人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在無數革命先烈的笑聲中,迎來了抗戰勝利和蔣家王朝的覆滅,在人民的歡歌笑語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

  笑能使人快樂,快樂便是福;笑能使人產生魅力,魅力能改變命運。

  某女,外籍戶,暫居島城。以賣饅頭為職業,她的饅頭幾乎是做多少就能賣多少。周近居民、職工都買她的饅頭。賣饅頭的不只她一家,也不是因為她的饅頭比別人家的好吃。那麼,原因何在?關鍵就在,她懂得微笑待客。微笑本身就是一種魅力,微笑會讓人感覺平易近人,自然而然形成了一股親和力。只要是接觸過她的人,心裡在不知不覺中留下了一個優美自然,笑容可掬的形象。所以然,她的顧客就多,她的朋友就多。笑,幫她產生了市場效應。

  有人說“長生的秘訣就是多笑,笑一笑十年少”。此女實際年齡已經43歲,看上去最多不超過35歲。她所從事的職業環境和上帝賜予她的命運告訴我們,她不可能有充足的營養,更不可能有經濟條件刻意進行肌膚保養和美容。如此說來,她青春的面容表象,完全是受益於快樂豁達的心態。

  據說她23歲時結婚,與老公相親相愛,婚後一子,視若掌上明珠,孝敬公婆如親生爹孃,五口之家快樂幸福。怎奈天有不測風雲,老公因車禍喪命。公爹本來身體有病,因疼兒子一命嗚呼。惡運無情的砸向了這個剛滿30歲的少婦,30歲的她似乎一下子老了許多,幾乎天天以淚洗面,面上時刻掛著悲憤和憂傷,整個家庭籠罩在愁雲苦雨中。婆婆幾次苦勸她改嫁,可她發誓要為婆婆養老送終,要把兒子養大,今生不再另嫁他人。

  老公去世後,贍養婆婆和養育兒子的重擔全壓在她一個人肩上。她在飯店洗過盤子刷過碗,也去工廠打過工,她甚至去建築工地幹過那些只有男子漢才能乾的活。後來跟人學著經商做小買賣,同樣的商品別人比她銷售得快。後來反覆找問題,透過同夥點播才恍然大悟:自己“滿臉掛著階級鬥爭,一副苦大仇深”的樣子,顧客遠遠的躲著,如此下去,怎麼會搞好經營?她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的嚴重性,並且徹頭徹尾得對自己進行了一場心態大改革。

  逝者已矣,哭有何用?下決心從悲痛中走出來,活出個人樣!要笑,要笑著過每一天,要笑著經營,要把笑的快樂帶給他人。

  兒子在她的呵護下,努力學習,終於考進省內名校青島大學。為了方便教育兒子,為了把母愛無私地奉獻,她帶上婆婆離開了自己的家鄉,一家人聚守在島城,其樂融融。

  生活是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來,讓我們開心地笑,快樂的笑,幸福的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