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隨筆> 《日月潭》教學隨筆範文

《日月潭》教學隨筆

《日月潭》教學隨筆範文

  “語文姓語”這是大家常說的一句俗話,它簡練明確地表達了語文教學的基本特徵。語文是工具,需要學習訓練,需要運用積累;語文又是人文生活,就要有情感、有審美、有文化積澱。本人在教學《日月潭》一課,自認為朝著這些努力去實行,真正感覺到語文教學回歸了本位。在教學中,以理解內容、感悟情感為經,以語言訓練為緯,使語言形式與語言內容兼顧,內化與外化兼收,從而取得工具性與人文性兼得的效果。

  如教學第二段:日月潭名稱的由來時,因為文字的詞句通俗易懂,學生一讀就能理解,因此,我就省去了不必要的講解,讓學生自由的、反覆朗讀文字,讓文字中的語言在學生的頭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後,再讓學生邊看圖片邊齊讀文字,然後讓學生離開文字,把剛才反覆朗讀的語言內化成自己的語言,當導遊解說日月潭名稱的由來。一開始是讓幾位表達能力強的學生做示範,到後來幾乎全班的小朋友都搶著要當導遊介紹日月潭名稱的由來。在這一環節的教學,學生在朗讀、當導遊解說這一語言實踐過程中提高了語言的表達能力。

  又如教學第三四兩段:這兩段是描述了日月潭不同時候的.美景這兩段是本科文字語言的亮點,寫得最為精彩。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抓關鍵詞聯絡上下文反覆體會,如“隱隱約約”的教學,先讓學生看隱隱約約在哪一句,找到句子後讀一讀,讀後問:這句話講什麼隱隱約約的?再讀句子後看圖體會隱隱約約的燈光和點點晨星應該是怎麼樣的?想象說話。那為什麼天邊的晨星和點點燈光倒映在水中,看上去會隱隱約約的呢?師語言描述帶入情境,生閉眼想象情境:清晨,太陽剛剛升起,湖面上還飄著一層薄薄的霧,就好像是仙女的白紗落在了湖面上,天邊的星辰和點點燈光,隱隱約約的倒映在湖水中,這是多麼迷人的景象呀!下面,請小朋友讀一讀這一段,讀出日月潭的美。這麼美的景色,這麼美的文字,我多想把它積累下來,永遠地留在我的腦海中。你們也像被嗎?那我們就一起背一背吧。在品讀語言時,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想象體會,反覆誦讀,乃至成誦,課堂上運用這種方法,不但能快速、高效的感悟文字的人文內涵,陶冶學生的思想素養和審美情趣,而且對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及語言感受能力的培養無疑是捷徑一條。同時,突出了重點,節約了有限的教學實踐,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在感悟、品讀完全篇課文後,我又用這樣一個問題,“小朋友,如果請你用一句話讚美日月潭,你會怎麼說?”激發學生對日月潭的讚歎、熱愛之情,“日月潭太美了!”“日月潭多麼迷人啊!”“日月潭真是個風光秀麗的好地方呀!”“日月潭真像一個仙境呀!”……當學生的情感激發達到沸點的時候,再讓學生齊讀全文,學生入情入境的朗讀,把教學推向了高潮。

  在教學結束前,我又以“小朋友,日月潭風光秀麗、馳名中外,吸引了許許多多的中外遊人,面對這一切,你有什麼話想說嗎?”這一問題,讓學生的思維自由的馳騁,“如果我是畫家,我就把日月潭的美景畫下來,那一定很美。”“日月潭太美了,要是我住在日月潭,那該多好啊!”“日月潭多麼迷人啊,我盼望能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日月潭觀光遊覽。”我緊抓這一時機:是啊,老師也盼著這一天呢,可是,臺灣還沒有回到祖國媽媽的懷抱,現在我們還不能去臺灣的日月潭旅遊,讓我們一起期盼臺灣早日回到祖國的懷抱。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同課文真真切切地暢談,學生透過閱讀進入角色,走進課文作者的感情世界,透過體驗進入現實生活中的角色,從而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和人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