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關於數學論文作文錦集9篇

數學論文作文

關於數學論文作文錦集9篇

  現如今,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論文吧,論文可以推廣經驗,交流認識。寫起論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數學論文作文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數學論文作文 篇1

  今天放學回家。只聽爸爸在那喊道:“女兒,過來,讓爸爸考考你。”“考啥?”我邊撲向爸爸懷裡邊問道:“你不是比較愛喝冰紅茶嗎?我來問你,假如大潤發現在有個活動,四個統一冰紅茶的空瓶可以換一瓶統一冰紅茶,如果你有15個空瓶拿去換,最多可以喝到幾瓶統一冰紅茶?”

  哈哈!15÷4=3…3嘛。“3瓶,”我不假思索脫口而出:“老爸,這也太簡單了吧,我看,連一年級的小朋友······呀!”我邊敲自己的腦袋邊叫道:“老爸,不對,我說錯了,你等等,讓我想想。”

  於是,我開始自言自語起來:“直接換4瓶嘛四四十六,少1個空瓶,就只能換3瓶了,那我還剩3個空瓶,再加上換回來的3瓶,喝完後就又可以有6個空瓶了,那不就又可以再換1瓶了,喝光後再加上原有2個空瓶最多隻有3個空瓶,看來怎麼也換不了了。那麼是4瓶。我就對爸爸說是4瓶。

  爸爸沒有回答我,只是微笑,笑得我心裡發毛。過了一會兒,爸爸又提示我,問你是最多能喝到幾瓶?又不是叫你換幾瓶拿回家。可以用一些變通辦法哦。

  我絞盡腦汁,最終腦中突然靈光一閃,“對了,是5瓶,爸爸。”“哦,為什麼是5瓶,說來聽聽。”於是,我分析道:“15個空瓶換好3瓶冰紅茶後我再把喝完的空瓶加上換剩下的空瓶共6個空瓶去換。這樣第一次換3瓶,第二次再換1瓶,就是全部喝完,手裡最終也只有3個空瓶,怎樣都不能再換了,對吧?爸爸聽好了,關鍵來了,這時我只要向換空瓶的營業員阿姨先“借”1瓶統一冰紅茶,告訴她我馬上還給她哦。接著把這瓶冰紅茶喝掉,最後拿著已有的3個空瓶和借來喝光的這1個空瓶,共4瓶給換瓶的營業員阿姨,對阿姨說這4個空瓶換的1瓶冰紅茶不用給我,就算還給她了,因為我已經預支了。所以我分3次,一共喝到了5瓶,對吧。”

  爸爸讚許的拍了拍我的頭說:“嗯!總之是要用“借”的辦法,還有一種方法聽起來還要順當,只要分2次就可以喝到5瓶:我拎著15個空瓶去,第一件事就是先去“借”1瓶喝了。16個空瓶,立馬換4瓶,再喝了,4個空瓶直接給營業員,換1瓶不用給我,算把“借”的那1瓶還掉。不過,5瓶冰紅茶全部當場喝掉,我家寶貝恐怕要喝壞肚子了,看來要爸爸媽媽陪你一起去喝,要不你就再弱弱的問一聲:阿姨,能不能幫我們打包……”老爸說到這裡,我們都笑得滾翻了。

  “哈哈!不錯,答對了。來,作為獎勵,讓我親一下。”我滾翻了還沒爬起來,爸爸就把嘴巴湊了上來。“不要啊!”我拼命躲閃著,不讓爸爸的口水粘到我的臉上,而笑聲卻不斷地填滿著我的家。

數學論文作文 篇2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在我們數學王國裡也有許多有趣的事情。

  比如,在我爸爸給我買的一本數學拓展題中,有一題思考題是這樣說的:”一輛客車從東城開向西城,每小時行45千米,行了2。5小時後停下,這時剛好離東西兩城的中點18千米,東西兩城相距多少千米?“ 這時,我就在數學草稿紙上這樣寫: 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答:東西兩城相距261千米。

  但我又看了看,發現有點不對勁。原來,我忽略了一個重要的東西,就是:這時剛好離東西兩城的中點18千米,其中的”離“,這到底是沒到中點呢?還是過了中點呢?如果是還沒到中點,離中點還差18千米的話,就是我剛剛這麼寫。但如果是到了中點多了18千米,那就應該這麼寫:45×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94。5×2=189(千米)。

  那到底是怎麼寫呢?我便向爸爸求助,我跟爸爸講了這件事後,又給爸爸看了看式子,結果,爸爸卻說:”嗯……你寫的這兩個式子都對。都可以寫。“

  在日常學習中,往往有許多數學題目的答案是多個的,容易在練習或考試中被忽略,這就需要我們認真審題,根據生活經驗,仔細推敲,全面正確理解題意。否則就容易忽略了另外的答案。

數學論文作文 篇3

  數學俗稱“開發腦子的工具”,它無處不在,比方說在學習上,在生活中…~~——題記一次,爸爸媽媽外出買衣服,我一個人在家,這可了壞了我這個“滑頭”。我躡手躡腳的走到電腦旁,開啟電腦,本想在“網”裡“暢遊”一番,可我這個聰明老爸早就知道我這招,便在電腦上設了密碼!唉!怎麼辦呢?只能碰碰運氣是一下啦。可我左試右試,每次都不行。正想關電腦時,突然看到螢幕上有一個“提示”,我一看是一道算式“20xx÷20xx分之20xx等於多少”我蒙了,可為了打電腦,只能拿起演算紙,動起腦筋:如果把它化成假分數,那就太麻煩了……。突然,我想起奧數老師曾說過:“一個分數除法算式中,除數是帶分數時是不能拆開的,但可以化成假分數,在化成假分數時如果數字大,分子可以不算出來,用兩個數相乘的算式表示!”那不就成了,直接:=20xx÷20xx分之20xx×20xx+2015=20xx÷20xx分之20xx×20xx=2015×20xx×20xx分之6=20xx分之20xx啊!終於算出來了!在我伸懶腰時,腦子裡又有一個“亮點”,也可以反過來用20xx又20xx分之20xx:=1÷(20xx又20xx分之20xx÷20xx)=1÷(20xx÷20xx+2015分之20xx÷20xx)=1÷1又20xx分之1=20xx分之20xx哈!我用兩種方法算了出來,正想把正確答案輸上去,可門去卻開了!唉…可這一次雖沒有玩的著電腦,但卻也讓我在無意中鍛鍊了自己,也想告訴大家: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自己沉下心來,靜靜思考,不放過任何一個線索,每一道難題也會迎刃而解。不要說自己智商差,不要畏懼難題,只要仔細讀題,認真思考,你也可以是100分!

數學論文作文 篇4

  老師在教你做除法計算時,肯定強調過:0不能做除數,這個算式是沒有結果的,這是為什麼呢?當被除數不是0而除數是0時,比如:1÷0,2÷0,3÷0等,根據被除數=除數×商,那麼1=0×(),2=0×( ),3=0×( ),而任何數與0相乘都不可能是一個非零的數,此時商不存在,故0作除數無意義。

  當被除數是0而除數也是0時,根據被除數=除數×商,那麼0=0×(),而任何數與0相乘都是0,此時商不是唯一的,故0作除數無意義。

  再比如“2/0”假如讓0作除數,設2/0=A,那麼根據乘、除法互為逆運算,可以看出2=0×A,任何數與0相乘都的`0,不可能得2的,此數是不存在的,也就是這樣的A是不存在的,對0/0怎麼辦呢?同樣可以設0/0=A,根據同樣的道理,0=B×0,在這個式子裡B可以等於1,2,3,4,5……當中的任何一個數,因此0/0等於多少還是不能確定,所以,0不能當作除數。

  哦!現在我明白0為什麼不能做除數了。

數學論文作文 篇5

  今天,媽媽要去買燈泡。到了超市,發現超市裡有兩種燈泡:一種是節能燈泡,一種是普通燈泡。節能燈泡雖然開200小時只需要用一度電,比普通燈泡一度電多用170個小時,但是它一個要5元,;普通燈泡一個只要1元,比節能燈泡便宜4元,但是它30個小時就要用一度電。

  媽媽問我:“考考你,如果我要買一個燈泡回家,買哪種的燈泡最划算?”

  我思索了一會兒,不慌不忙地說:“可以這樣算:

  5/1=5

  30*5=150(小時)200小時>150小時

  還可以這樣算:

  5/1=5

  200/5=40(小時)30小時<40小時

  由這幾步可得出結論,節能燈泡省錢。”

  媽媽又問我:“很好。再想想看,還有沒有別的辦法來算?”

  我又想了一會兒,一個字一個字地說:“可以用我這學期才學的?百分數?來算。也可以這樣算:

  5/200*100=0.025*100=2.5

  1/30*100≈0.033*100=3.3

  3.3>2.5

  或者這樣算:

  200/5*100=40*100=4000

  30/1*100=30*100=3000

  4000>3000

  因此,也是節能燈泡便宜。。”

  我和媽媽買了比較划算的節能燈泡回去了。

  經過這件事,我明白了:“生活處處有數學”這個道理。

數學論文作文 篇6

  在學校裡,學瞭如何算體積的,急忙想算一下週圍用品的體積。突然,我的目光集中在我的未開封清風面巾紙上,有了,就只算單張面巾紙的體積。

  既然算單張的,就要先算整包的。我拿出尺子,分別量出了長,寬,高。

  長:7。4釐米 體積為:7·4×5。6×2。5=103。6立方厘米

  寬:5,6釐米 但是,我突然想到,面巾紙是可以壓的扁一點的,這不

  高:2。5釐米 就減少了體積嗎?我思考了幾分鐘,想到既然是測量未開封的的,就應該是未壓扁的。想到這,我又看到了我的資料。可能是量的是壓得。最後仔仔細細量重新變動資料。

  長:7。5釐米 體積為:7·5×5。5×2。5=立方厘米

  寬:5,5釐米 眼看就要成功了,可我猛地發現,包裝塑膠紙也是有體

  高:2。5釐米 積的,可是又有什麼辦法。思考許久,忽然,我想到了一個很原始的辦法。我抽出裡面的面巾紙,把塑膠包裝紙對摺4著,這成了一個小正方體。

  長:2。1釐米 體積為:2。1×1。8×0。3=1。134立方厘米

  寬:1,8釐米 雖然可能有誤,但是我也想不出其他辦法了。

  高:0。3釐米

  最後算式:(103,125—1。134)÷10(一包面巾紙裡有10張)=10。1991立方厘米

  經過這次,我終於享受到寫數學小論文的快樂。

數學論文作文 篇7

  我和媽媽去金雞湖玩。途中看到很多交通指示牌。有的寫著離前方1000米,有的500米,也有3公里等等。我就好奇的問媽媽:”媽媽,10公里有多少米啊?“媽媽笑著對我說就是10000米啊!”啊?我以為10米呢!“我對媽媽說。

  ”哦,兒子你知道一公里等於多少米麼?“媽媽問

  ”100米?“我試著回答

  ”錯了,一公里等於1000米!“媽媽說

  ”那為什麼人們不說一公里是1000米,而以公里計算呢?“我問道

  ”那樣太麻煩啦,如果是幾百幾千甚至幾萬公里,以米計算的話那得寫多少個0啊,人們為了便於記錄,就以公里代替,1000米,10000米,100000米等等,只要把後面的3個0去掉,就是公里數啦!“媽媽說。

  ”我懂了,媽媽,1000米去了3個0就是1公里,10000米去了3個0就是10公里,100000米去了3個0就是100公里!“我興奮地告訴媽媽

  ”兒子,你真棒!“媽媽讚許的說道。

  哈哈,原來計算公里數是有竅門的呀!

數學論文作文 篇8

  今天,姑媽給我出了一道數學題目,是關於年齡問題的,別看就一道題,它可是奧數題,我可要好好的動一下腦子。題目是;女兒今年3歲,媽媽今年33歲,幾年後,媽媽的年齡是女兒的7倍?

  我想了想便說;他們的年齡的差要先算出來;33—3=30(歲)她們的年齡差永遠都不會變。幾年後媽媽的年齡是女兒的3倍?要把女兒的年齡看作是一份,媽媽的年齡看做7份,可以畫線段圖來做做。就是相差6份,就是‘7—1=6(份)6份就是30歲,所以幾年後女兒的年齡是30除以6=5(歲)也就是說;5—3=2(年)後媽媽的年齡是女兒的7倍。

  姑媽聽了,不時在向我投來讚賞的目光!

數學論文作文 篇9

  有一天,我在玩一個遊戲,碰上一道挑戰題,只要題目做對了就能得到相應的獎勵,題目是這樣的:從1+2+3+……100=?我心想這樣要加到什麼時候啊。我趕緊請教爸爸,爸爸教了我一個好辦法:例如從1加到6,可以組成1+6=7、2+5=7、3+4=7,再將三個7相加或者是3×7,得數就是21。計算方法是將第一個數1和最後一個數6相加得7,再和最後一個數的一半相乘,即和6÷2= 3相乘,3×7 = 21,這樣就方便多了。我試著算了一下,從1加到10就是1+10 = 11,10÷2 = 5,11×5= 55;那麼從1加到100就是1+100= 101,100÷2= 50,101×50= 5050。

  哈哈,加法變乘法,算起來又快又準,數學真奇妙,數學無止境,數學真是快樂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