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想象力教育論文

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想象力教育論文

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想象力教育論文

  摘要:筆者對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想象力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了探析:運用教材,啟發想象力;引導質疑,展開想象力;訓練寫作,激發想象力;延伸課外,豐富想象力。

  關鍵詞:語文教學 培養 學生 想象力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運用比較、分析、歸納等方法,發展他們的觀察、記憶、思考、聯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是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不言而喻,要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必須以激發和培養學生的想象力為前提。

  馬克思曾經說過,想象是促進人類發展的偉大天賦。愛因斯坦也強調指出:“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的任務一方面要教會學生聽、說、讀、寫,另一方面要挖掘學生的潛力、發展學生的智力,而培養想象力是實現這一目的的重要途徑之一。想象力既然如此重要,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應如何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呢?

  一、運用教材,啟發想象力

  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把閱讀的思路和作者的文章創作思路統一起來,並根據文章內容認真地感知文章所再現出來的具體情境,形成“感知——理解——思考——領悟”這一思維過程,從而拓展學生知識,豐富學生想象力。

  1。充分利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增強學生的想象力。教師在課堂中有效地利用多媒體教學,不但能借助媒體更好地完成教學內容,而且使用多媒體本身,就是教師教學過程的創新體現,對學生有一種言傳身教的影響。因此,我們要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儘可能多地運用視聽、音像、電腦等多媒體輔助教學,使課堂真正成為師生各種知識積累、釋放、組合、撞擊的舞臺。如我在教《看雲識天氣》時,配以掛圖幫助學生認識雲的種類、形狀;教《望天門山》時,藉助幻燈投影圖象,讓學生真切感受到“天門中斷楚江開”的雄奇景象和“孤帆一片日邊來”的壯麗景色。

  2。比較閱讀,開啟學生的想象。如學了“碧水東流至此回”“春來江水綠如藍”“黃河流水鳴濺濺”“桃花流水鱖魚肥”等詩句後,我要求學生進行比較閱讀,領會詩人藉助流水錶達出的.不同的感情。透過比較閱讀,學生意識到,正是由於詩人對水有了整體、充分的認識,才能從大小、冷暖、顏色、氣勢、速度等方面來塑造文學形象,表達不同的感情。

  二、引導質疑,展開想象力

  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我們常常發現,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學生,其想象力就豐富;語言表達能力差的學生,其想象的描述便枯燥乏味。由此可見,在語文教學中,我們必須加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訓練,努力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不然學生僅僅有豐富的表象而無豐富的語言,他們的想象力就只會停留在直觀、形象的水平上,而不能上升到詞的思維水平上,其想象力的廣闊性、深刻性和邏輯性也就無從談起。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對學生進行用語言描述想象內容的訓練。教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時,我讓學生結合中國古老的神話傳說,想象“美麗的街市”中牛郎織女是怎樣生活的?學習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裝》時,我讓學生想象“若小孩的話皇帝沒聽到或沒人說真話的情景”,以及“皇帝回宮後的情景”等等。並且要求學生根據想象,用自己的語言流暢地、準確地表達出來。這樣給學生提供了想象的空間,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了學習的效率。透過再造想象,學生不但鍛鍊了想象能力,而且由於語言的調節而提高了想象的水平。

  三、訓練寫作、激發想象力

  “創作永遠離不開想象”(老舍語)。作文的天空永遠需要想象的翅膀。生動的描寫,準確的說明,精闢的議論都離不開想象。培養學生想象力可從訓練學生寫作入手,進而分析,再進行想象。如詩歌教學中,由於詩歌侷限於篇幅,往往是點到為止,不能展開而留下空白,即所謂“言有盡而意無窮”,體會這“意無窮”,必須引導學生進行合理想象,加以補充。

  透過作文訓練進一步鞏固和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更深層次地訓練學生的想象能力。比如“口頭作文”的形式可以有複述課文精彩片段、編講故事、描述見聞,這樣既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同時也強化了學生的表象積累。“書面作文”可以有擴寫、改寫、補寫、續寫、看圖寫作文等等,這些自由馳騁空間較大的“大作文”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想象空間,進行這方面的訓練,無疑可以有效地發展學生的想象力。

  四、延伸課外,豐富想象力

  宋代理學家朱熹在《觀書有感》中寫道:“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就告訴我們,要發展學生的想象能力,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就得引導學生走向社會、深入生活、觀察生活。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閱歷豐富的人,表象儲備才豐富,而表象儲備豐富才利於透過粘合、誇張和聯想等方式創造出更多的想象。

  閱讀古今中外的文學作品,不僅可以讓學生積累好詞佳句,懂得文章的謀篇佈局,而且可以間接地豐富學生的生活閱歷,為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打下基礎。因此,有目的的引導學生閱讀文學作品對於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是很重要的。如中國的《西遊記》、《聊齋志異》,外國的《騎鵝旅行記》、《魯濱遜漂流記》、《一千零一夜》等文學作品,都是開啟學生智慧、培養學生想象力的“訓練器材”。除此而外,還應鼓勵學生大膽想象,不要抑制自己的想象。大發明家愛迪生小時候看到母雞孵蛋,相信自己的身體也可以孵出小雞來;看到氣球上天就想象人吃了蘇打片,肚皮裡有了“氣”,人也可以騰空,雖然充滿稚氣,但其中就蘊含著讓人驚訝的“想象”元素。事實上許多有成就的人物,其共同點都有強烈的好奇心和豐富的想象力,唯其如此才會做傲人的成績。

  要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就必須最大限度的營造出一種積極、民主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活躍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廣闊的思維空間之中,調動已有的生活知識和閱歷,很好地發展自己的想象力。當今時代,知識經濟已現端倪,讓我們緊跟語文教學深入改革的前進步伐,把聯想、想象能力的培養列入正常的教學日程,認真備課,依綱據本,提高自身素質,為開發學生的創造力,為培養創造性的新型人才,做出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