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試析大學語文教學改革一家談教育論文

試析大學語文教學改革一家談教育論文

試析大學語文教學改革一家談教育論文

  論文關鍵詞:大學語文 教學改革

  論文摘要:大學語文的課程目標應該著眼於學生自覺的語言學習意識、文化反思與文化創新精神的培養;大學語文的教學內容應該“有趣”、“實用”和“刺激,’;大學語文教師應該具有大師意識和教育者的使命感,應該採用先進的、科學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參與性,營造一種時話型、互動性的課堂氛圍。

  近幾年來,對於大學語文課程如何在專業分科的高教體系中確立自身的地位,承擔起自身的責任,許多大學語文教師和專家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和主張。其中,大學語文的課程性質、教材編訂、教學方法和改革路徑等問題成為大家討論的熱點。每個教師都有自己個人化的教學理念和教學風格,這裡僅就自己的實際教學經驗,談談有關大學語文教學改革的一些想法。

  一、大學語文的課程目標

  簡單地說,語文就是母語學習的課程。然而,語文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其內容既包括語言文字和語言表達方面的聽、說、讀、寫,又包括文化方面的政治思想、道德倫理和人文精神等等。小學、中學和大學的語文教學都包含了以上這些內容,但各有偏重。在半年或一年的教學時間裡,大學語文應該達到什麼樣的課程目標,任課教師應該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大學實行的是專業化分科教學,目標是培養高階專門人才,我們不可能奢望大學語文在較短的時間內給予學生太多的、可以量化的語言文化知識。大學語文的課程目標應該定位於,在傳授基本知識和方法的基礎上,培養學生語文學習的濃厚興趣和自覺意識。具體而言,包括以下兩個主要方面:培養自覺的語言學習意識,培養自覺的文化反思與文化創新精神。

  這裡所謂自覺的語言學習意識,指的是文化個體在各種話語情境中持續地積累和辨析詞彙,不斷地提高自身語言表達能力的意識自覺。當代語言學的研究成果告訴我們,“語言是心靈的窗戶”。語言是人類分割和描繪經驗世界的工具,它決定著人們體驗和思考世界的方式。文化個體的語言水平不僅決定其感受世界的精細度、敏感度,還影響其心靈世界的豐富性和深刻性。當代的大學生,不應該是僅僅為掌握某種專業性技能而存在,他們還應該有細膩的感覺和深刻的思想,而提高他們的語言水平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必經之途。不僅如此,當代大學生還要有良好的溝通能力與表達能力,不僅能夠準確、生動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還能夠形成個人語言風格和語言魅力。這需要大學生在其一生的過程中持續不斷地進行語言學習和語言創新。

  文化個體獲得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的'情境是多樣的,讀雜誌、小說,看電視、電影,乃至人們的日常交流。在這些情境中,個體總有機會體驗到語言的豐富性、細膩性以及語言鮮活生動的使用方式。但是,並非所有人都具有從中學習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的自覺性。中小學語文課堂,偏重於基本詞彙和基本表達方式的傳授,而不那麼注重語言學習意識的培養,也不那麼重視學生語言創新能力和個人語言風格的培養。作為學生語文學習的最後課堂,大學語文應該充分關注那些具有表現力、生動活潑的詞彙,那些隱喻、擬人、反諷、陌生化等修辭手法,引導學生努力豐富自身的詞彙庫和表達方式,力圖使學生的語言學習成為一種日常自覺。對於整個人生而言,語言課堂的時間是有限的,大學語文作為課堂語言學習情境應該“授之以漁”,使學生有自覺的“語言追求”,以便在日後的各種語言學習情境中提高自身的語言水平。

  中國的高等教育已經進入了大眾化階段,但是教育的大眾化並不意味著精英意識和人文精神的缺失。我們的大學生,是要進人社會生活的活生生的人,他們有自己的人生、追求和理想。一批批大學生進人社會之後,又會對整個社會和文化的發展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從大學生個體生命的角度來看,大學生要在道德上做到“慎獨”.在人生價值的實現上做到“卓越”,在做人原則上形成“風骨”,在時代意識方面成為“先進”,都需要精英意識和人文精神的培養;從國家與民族的發展角度來看,當代大學生將逐漸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主流,他們的生活方式、人生理想和政治信念都會影響整個國民素質的提高,甚至整個國家的未來走向。

  當代中國正處於全球化語境下的社會轉型時期,各種生活方式、價值觀念和文化思潮共生雜語。在如此多元而蕪雜的文化生態中,大學生的文化選擇、文化適應能力就顯得尤其重要。大學語文作為人文教育的重要形式,肩負著培養大學生文化反思與文化創新意識的重任。這裡所謂的文化是一個廣義的概念,既包括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包括有關個體生存、社會歷史、國家和人類命運的思想與價值觀念;所謂文化反思與文化創新意識,是指對傳統與當代、國內與國外各種生活方式、價值觀念有一種批判性反思和獨立思考的意識與能力,不迷信,不盲從,同時具有一種強烈的歷史意識和創新意識,勇於接受和創造新的、有活力的文化形式。傳統文化中有忠、孝、禮、信,當代文化中有實踐、改革、創新,還有“娛樂至死”、“拜金主義”,“西學東漸”的過程中有科學、民主,還有個人主義和自由主義。面對如此之多的“主義”、“理念”和“價值”,大學生需要教師的引導,需要在新的歷史語境中沿襲、變革傳統文化和創造新的文化。大學語文教學作為人文內容的載體,應該給予學生正確的文化與意識形態立場。這種立場的給予不是依靠生硬的說教,而是透過審美教育的方式使學生獲得一些“形象的積累”、“情感的積累”和“思想的積累”,使他們在潛移默化中獲得文化反思與文化創新的意識與能力。

  二、大學語文教學內容改革的方向

  目前,大學語文教學中“學生不願聽,教師不願講”的問題還很嚴重。但是,有調查顯示,學生對大學語文課程的學習願望卻十分強烈,尤其是理工科學生。川為什麼想學又不願意聽講?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教學內容沒有“趣味”、不“實用”、不“刺激”。

  所謂沒有“趣味”,主要是指大學語文成了文學課、文學史課。大學語文教師大都是中文系的文學教師,他們在教學中有很重的文學情結,比較側重文學史、文學常識和作家傳記,這些內容對於非中文專業的大多數學生來說沒有多大吸引力。由於這種課程定位上的問題,文學教師語言分析、文字細讀和對課文內容進行深度闡發的能力沒有得到很好的發揮。有論者指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大學語文主要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對語文的興趣,也就是對民族語言、文學、文化的興趣。特別是把以往在應試教育中喪失了的這種興趣重新激發出來,讓學生體味語文之美、人文之美。”教師應該透過對課文內容精彩研討激發學生的濃厚興趣,同時積極引導學生對課文涉及的詞彙、修辭和表達方式進行精細分析,幫助他們建立自覺的語言意識。 所謂不“實用”,主要是指教師對課文內容的分析,沒有聯絡當下的社會生活,沒有與當代大學生的成長煩惱、精神困惑和現實處境相聯絡。大學語文教材所選的篇目大都是文學經典,對這些經典的意義闡釋不能僅僅停留在當時的歷史語境,也不能僅僅呆在某個審美的象牙塔之中。經典的價值在於它的當代意義,對於經典的學習應該遵循“學以致用”的原則,透過經典來思考我們自己的時代、我們自己的人生。比如,在分析《西廂記》第四本第二折“拷紅”時,教師就不能把分析停留在原初主題的層面:熱情歌頌了崔、張對愛情的追求,深刻揭露了封建禮教對青年自由愛情的摧殘,提出了“願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的進步主張。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當代青年的愛情困境。我們今天的青年人也存在著出身的差距、貧與富的差距、來自農村與來自城市的差距,他們在戀愛時也會碰到與“崔張愛情”類似的問題。這些問題顯然已經不是簡單的封建禮教問題,我們今天的大學生應該如何思考和麵對?

  所謂不“刺激”,主要指教師講述的內容、表達的思想或提出的問題不具有穿透力,不能觸動學生的神經。當然,教學內容的“刺激”,並不是指爆料麻辣、觀點偏激,而是指教學內容要真正能夠開拓學生的視野,打破原來的“成見”,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在當今的網際網路時代,大學生獲得資訊非常便捷,知識面廣、思維活躍成為當代大學生的重要特點。如果教師的視野和觀點過於大眾化,沒有廣度和深度,就很難獲得學生的青睞。教師應該挖掘那些真正能夠開啟學生心智的內容。比如,在講授《史記·李將軍列傳》時,教師就不能僅僅講述司馬遷和李廣的歷史事蹟,而應該依據自己的關注點拓展開去,講述匈奴人的歷史與中華民族的形成問題,講述愛國主義的歷史性問題,講述少數民族的歷史命運問題,等等。

  因此,面對挑剔的學生,大學語文教師一定要在教學內容的新穎性、廣泛性、深刻性和新銳性上下功夫,力求刺激學生神經,激發他們在課堂之外繼續深人思考和自主探求的興趣,幫助他們形成廣泛閱讀與深人思考的習慣。

  三、大學語文教學改革對教師、教法的要求

  從事大學語文教學的教師,大都有自己的專業研究領域,古代文學、現代文學、外國文學等等,因此也都有自己的專業情操,都希望能夠在自己鑽研的領域內有所建樹。由此,許多講授大學語文課程的教師僅僅把大學語文教學視為一種工作任務,沒有確立一種使命感,一種肩負大學生語言文化素質培養的神聖使命感。其實,中文系的文學教師,應該確立一種大師意識,即使不能成為真正的大師,也應該朝著這個方向而努力。文、史、哲不分家,從事大學語文教學的過程,就是朝著大師的方向努力的過程。大學語文學要求教師有廣博的知識和敏銳的洞察力,能夠在看似簡單的課文中為學生挖掘和引申出深邃的思想、尖銳的問題。一個優秀的大學語文教師應該具有一些大師的素質,興趣廣泛、思想深刻、知識淵博,而且在秉持專業情操的同時,還要有一種對教育事業的神聖使命感。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夠在大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獲得成就感、滿足感。

  大學語文教師不僅應該有廣博的知識、深刻的思想,還應該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先進、科學的教學方法。對於大學語文教學而言,學生的主動性、參與性至關重要。在課堂學習與訓練中,只有學生真正參與其中,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性因素,他們的語言學習意識、文化反思與文化創新意識才能從自發轉變為自覺。因此,大學語文課堂應該成為一種對話性、互動性的課堂,其中,教師的引導與學生的參與相互激發、相互觸動,共同推動教學過程的展開。

  在培養學生語言學習意識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發揮示範作用,還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努力與學生形成互動。大學語文教師的表達能力,是學生課堂語言學習的示範性因素,對於營造課堂語言學習環境十分重要。因此,教師在精心準備教學內容的同時,還要考慮如何用最好的詞彙、最好的表達方式把內容呈現給學生。同時,教師應該充分注意學生的表達欲求,可以靈活地採用討論式、自學式、答疑式的教學方法,給予學生表達觀點的機會。當學生思維短路,缺乏詞彙或用語不當時,教師可以給予一定的幫助。對於表達效果不好的觀點,教師可以用自己的語言重新表述一次,以便達到示範效果。

  大學語文教材所選篇目基本上都是文學經典。為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教師應該採用“傳統經典的多元闡釋、開放式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思維,還使傳統經典具有了當下的“實用性”。學生可以從自己的文化心理需要出發,在經典作品中找到興奮點,賦予其個性化的解讀,也可以從當下社會現實出發,闡釋經典作品的當代意義。比如,在學習《論語·為政第二》時,如果把闡釋的權力教給學生,往往會得到許多令人驚喜的個性化闡釋。孔子云:“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學生從其中得到的意義可能讓我們大開眼界:有的學生從當代社會發展和生存境遇的角度,思考當代年青人何時能“立”;有的學生則思考當代年青人如何提升自己的精神修養和思想境界,應該具有哪些“新的”精神品質;還有的學生則批評儒家思想中“中庸妥協”的成分—“安天命”、“耳順”、“不逾矩”,這些都表現出儒家思想具有屈從現狀、不敢抗爭的缺陷。由此可見,大學語文課堂不是不能活躍,關鍵是要有正確的教育思想和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