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關於體育為手段的職業素養培育思路論文

體育為手段的職業素養培育思路論文

關於體育為手段的職業素養培育思路論文

  體育精神的內涵及外在表現

  1、體育精神的內涵

  所謂體育,“體”是人體,“育”乃教育。人體的教育除了強壯體魄外,上升至精神層面就是對人的發展具有啟迪和影響作用的有價值的思想作風和意識。它是透過體育運動展現出來的人類的勇敢、智慧、力量、進取心等積極的社會意識,是鼓舞人們積極向上、戰勝一切困難、實現人類自我超越的精神,作為一種理性精神,它是體育運動的最高產物。體育精神是體育的整體面貌、水平、公正、公開、特色及凝聚力、感染力和號召力的反映,是體育的理想、信念、情操及體育知識、體育道德、體育審美水平的標誌,是體育的支柱和靈魂。

  2、體育精神的外在表現

  體育精神包含著人們在體育活動實踐中表現出來的寶貴品質,併為社會觀念所接受的積極意識。而體育精神在運動層面的核心表現為:其一是以“更高、更快、更強”為代表的一種運動狀態的“全力以赴”精神;其二是“公平、公正”為代表的公平競爭精神以及重在參與、追求美好等幾個方面。它的最高宗旨是對人的教育,最高目標是培養身心和諧發展的個人。體育精神不是體現在獲得多少獎牌,而在於人們透過體育運動懂得什麼是堅強,擁有健康的體魄,能夠更健康、幸福地學習、工作和生活。更深層次的體育精神,則是在鍛鍊過程中所形成的不畏艱險、排除困難的精神和抗挫折能力,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和友誼,重在參與,超越自我的勇氣和終身鍛鍊的理念。我們可以把體育精神的外在表現總結為健康第一的意識、終身體育的意識、團隊合作精神、勇敢無畏的拼搏精神、公平競爭精神、科學精神、重在參與的精神、求善求美的精神等方面。

  體育精神培育是發展職業素養的新思路

  1、體育應當在職業素養教育中佔有一席之地

  體育是高職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它理應為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作出有益的貢獻。當然,內在職業素養不可能由某一門或幾門學科完全承擔,它必然是一個綜合培養的體系。但是體育教育有其自身的特點和優勢,特別是體育精神的培育同職業素養之間有天然的結合點,它必定在內在職業素養的培養中可以起到積極的作用。但在過去長期的體育教育實踐中,我們往往只是將健康作為體育教育的主要目標,而忽視了體育教育在其他方面的重要作用。

  2、體育精神培育能夠促進內在職業素養地提升

  體育精神是體育活動的高階表現形式,是體育活動最終昇華而成的在精神層面的體現。在培育體育精神的過程中,必然會對學生在心理、技能、行為等方面產生積極的影響。我們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培訓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溝通交流能力、開拓創新能力、尊重科學的意識、拼搏進取永不放棄的意識、公平競爭的意識以及求善求美的意識等等。這其中科學精神體現在按規律、按規章辦事,有組織性。求善求美的精神體現在世界觀、人生觀以及道德觀的價值判斷上,它使高職院校的學生具有一定的使命感、正義感和正直的品質團隊合作能力、溝通交流能力、開拓創新能力都是從事任何職業都必須具備的能力,是屬於通用能力範疇。拼搏進取永不放棄的意識體現在不怕困難和挫折,具有堅強的毅力上。而公平競爭的意識則體現在尊重自己尊重對手,注重個人行為的規範性和道德性,培養良好的個人行為和道德風尚。由此可見,體育精神同職業素養之間有相互融合的部分,內在職業素養的部分訴求內容和體育精神的一些外在表現是一致的。因此,本文認為培育學生的體育精神必定能夠促進學生內在職業素養的提升。

  體育精神的培育的途徑

  1、利用體育課堂教學進行體育精神培養

  高職體育課是高職院校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具有公共性的特點,面向全體學生。因此,把握體育課堂教學是最全面地培育學生體育精神的機會。在體育教學中應注重發現和挖掘體育精神的深刻內涵以及對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的闡述,它有助於學生對體育精神認識地進一步提高。與此同時,在教學中對學生加以正確的引導和啟發並透過其後的實踐加以感受,使認識得以昇華。教學過程應精心設計教學各個環節,利用已有條件創造和利用最佳的教學手段、教學環境和教學氛圍,從而到達體育精神培育的目標。

  2、利用體育文化建設進行體育精神培養

  體育文化是內涵豐富的文化,它具有以體為主、身心並重、著眼完善、易於交流的特點。體育文化可以滿足學生精神方面的需求、豐富學生業餘文化生活,可以對學生的性格、意志、思想品德的形成產生重要作用。它是培育學生體育意識、體育精神和體育技能的.主要形式。營造良好的體育文化氛圍,為體育精神的塑造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例如,當前,在全國各地學校開展的“陽光體育運動”,倡導“我運動、我健康、我快樂”的理念,深得學生的喜愛和認同,為體育精神的培育提供了契機。高職院校加強校園體育文化建設,形成富有各校特色的校園體育文化有利於激發學生主動自覺鍛鍊的意識和興趣,進而在體育鍛煉中達到體質健康促進和體育精神昇華的效果。高職院校的發展離不開校企合作。因此,除了校園體育文化建設外,高職院校還因該加強校企體育文化合作共建。校園體育文化和企業體育文化的都是以人為著眼點,均是一種以人為中心的管理文化和組織文化,“以人為本”的理念是學校和企業的核心價值觀。職業素養培養的最終目標即是培養企業需要的、適應崗位的人才,那麼無論是在校的學生還是已經就業的企業員工,在職業素養培養的目標上面是一致的。加強校企體育文化建設,既達到了豐富學生和員工的業餘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滿足了學生儘早融入到企業中去的要求,也能促進校企雙方的溝通與信任。透過豐富的體育文化活動,加以正確的引導和昇華,使體育精神的培育深入學生和員工,進而促進職業素養的提高,達到雙贏的目標。

  3、利用“拓展訓練”,促進體育精神的培育

  拓展訓練模式,這種新興的戶外活動是讓參與者在一些特定的環境或者任務中完成規定的專案目標和要求,它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認識自身潛能,增強自信心,改善自身形象;克服心理惰性,磨練戰勝困難的毅力;啟發想象力與創造力,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認識群體的作用,增進對集體的參與意識與責任心;改善人際關係,更為融洽地與群體合作;學會欣賞、關注和愛護大自然。體育教師可以在教育過程中透過設定特定情景,透過“體驗——分享——交流——整合——應用”這個模式來進行啟發式教育。拓展訓練這種培訓方式,能夠使抽象的內容較為具體化,讓學生更形象、具體地體會到體育精神的內涵意義和外在的表現內容。

  結論

  隨著社會的發展,對高職院校畢業生的要求不斷提升,高職教育在加強學生外在職業素養——專業技能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忽視職業素養的另外一個方面——內在職業素養的培育。而透過多方面對學生體育精神的培育來促進學生外在職業素養的培養是一種新思路、新方法,是對高職院校體育教育的一種拓展,有利於提升學生的綜合職業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