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關於茶文化旅遊深度開發策略的論文

茶文化旅遊深度開發策略的論文

關於茶文化旅遊深度開發策略的論文

  摘要:近年來,隨著“茶為國飲”的觀念日益深入人心,茶文化旅遊業得以迅速發展,已初具成效,但茶文化旅遊開發還處於初級探索階段。本文分析了我國茶文化旅遊的現狀問題,提出了茶文化旅遊深度開發的方法和途徑,意在促進我國茶文化旅遊產業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關鍵詞:茶文化;旅遊;開發

  1茶文化與茶文化旅遊

  我國的茶文化源遠流長,自唐宋以來,人們就把茶作為一種精神生活的重要內容和文化藝術的享受活動。在茶葉物質文化不斷髮展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一整套茶文化。要了解與茶相關的一切,最好實地堪察一番。正如王勇先生在《遊走茶鄉》一書中所說,想要了解一種茶和一種茶的文化,人們必須得走進出產這種茶的那片土地,瞭解在那片土地上生活或是曾經生活過的人們的世界。茶文化是指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與茶有關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兩個層面。其中物質層面包括茶葉科學技術、實踐經驗,它們推動了茶葉產量的提高和茶葉產品質量的提高,也包括茶葉的生產流通形式、生活消費地域、消費方式、茶政設施;精神文化指一切茶的物質文化在人們記憶中的反映,包括人們有關茶的知識、手法、禮俗、宗教、文化藝術等。茶文化是著重於茶的人文科學,主要研究茶對精神和社會的功能,包括茶道、茶藝、茶的禮儀、茶的精神以及在各個階層人民中表現出的與茶相關的眾多文化現象,它強調的是一種精神文化。由於茶的自然科學已形成獨立的體系,現在常講的茶文化偏重於人文科學。茶文化旅遊興起於20世紀90年代,它是現代茶業與現代旅遊業交叉結合形成的一種新型旅遊模式,發展迅猛,已成為當今旅遊業中的一支具有強勁發展勢頭的旅遊產業群。茶文化旅遊屬於旅遊產品分類中主題文化旅遊的一個分枝,將茶葉生態環境、茶生產、自然資源、茶文化內涵等融為一體進行綜合開發,是具有多種旅遊功能的新型旅遊產品。總之,茶文化旅遊是以茶和茶文化為主題,以茶園參觀,茶古蹟瀏覽,茶葉鑑品,參與茶葉生產,觀賞茶藝,茶藥用功能聽講等為內容的一種新型旅遊模式。這種旅遊形式集地方特色旅遊、生態旅遊、養生主題旅遊於一身,使茶、茶文化、旅遊成為一個體系,三者相輔相成,密不可分。茶與茶文化豐富了旅遊業的內容,旅遊的興盛反過來帶動茶文化的發展。當前,把茶文化與旅遊有機結合起來,是提升旅遊品質和弘揚茶文化的雙贏策略之一。

  2茶文化旅遊的特徵

  茶文化旅遊內涵豐富多樣,涉及上百種產品及多個特色地區。它們都具有和其它旅遊形式相同的特性,如休閒性,消費性,參與性,暫時性等。而與此同時,茶文化旅遊還具有其它旅遊型別所不同的特徵。

  2.1精神與物質的結合

  茶樹是一種經濟作物,但同時又是一種可觀賞植物;喝茶可以滿足人的身體基本需求,又能給人帶來精神的享受與昇華。以茶為客體,不同的人為主體,不同的審美主體具有不同的感受,其層次多樣,內容多彩。遊客在觀看茶藝、茶道表演時,五官得到充分調動,看、聽、聞、品———清香醇美的茶食帶著傳統文化和地域文化的智慧一併給遊客帶來細膩而多彩的美感。這種物質形式上的享受增添了旅遊的樂趣,同時又有不流於世俗的精神層面的享受內容,因此,茶旅遊又常常被稱為心靈之旅,感悟之旅等。

  2.2特色文化與大眾文化相結合

  茶的受眾性十分廣泛,自古就倍受社會各階層人士的喜愛。茶是平民百姓不可缺少的日常飲品,解渴又提神;茶還常常是文人墨客的靈感來源,以茶為詩為文的作品不在少數。茶是王宮貴族待客的主要載體之一。茶具有普通大眾都可以享受的群眾性,又有文人貴族的高雅性,真正達到了雅俗共賞。

  2.3觀賞性與體驗性相結合

  我國的`茶旅遊資源十分豐富,能夠滿足不同層次人們的觀賞和體驗的多重需求。百年的茶樹、萬傾的茶園、琳琅的茶窯、異彩紛呈又神秘的茶事活動都成了茶文化旅遊中的人文資源。這些與茶相關的資源具有極為豐富的觀賞性,同時又非常適宜觀賞者參加到活動中去,與當地人民一起感受、感知茶的內在文化,精神得到昇華。近年來,隨著人們旅遊、休閒意願的加強,茶文化體驗旅遊在國內消然升起。遊客不但可以到當地的茶館品茶,還可以觀看當地特色的茶藝表演,參加當地人茶田的勞作。這種觀賞與體驗並重的特徵吸引了許多愛茶人士的參與。

  2.4自然與人文相結合

  茶文化旅遊以茶區優美的自然景觀和深厚的人文景觀為依託,將茶的生長環境,製作過程,人文資源等融為一個體系,茶文化旅遊也就成了人文旅遊與自然旅遊相互參與滲透的產品。我國的茶園茶場為數甚多,自然資源極為豐富,茶文化古蹟、茶俗行為、茶歌茶舞等人文資源多,都可以被用以旅遊開發。茶文化涵蓋了歷史、文學、哲學、宗教等多門科學,人們在旅遊過程中可以領略到茶文化的人文魅力。

  3茶文化旅遊中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我國茶文化旅遊有了長足的發展,甚至一度成為旅遊業的一枝獨秀,迅速拉動了茶區地方經濟的提升。但是,也必須看到,我國茶文化旅遊開發還只是處於初級階段,還存在一些或典型或普遍的問題,如茶文化旅遊的形式單一、各地方茶文化旅遊相似甚至雷同、文化色彩不夠深厚、自然生態環境在旅遊過程中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等。這些問題制約了我國茶文化旅遊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3.1茶文化旅遊的形式單一性

  從整體來看,我國的茶文化旅遊還只是處於初級階段,對旅遊市場中茶文化內涵及應用的力度不夠,大部分茶文化產品還僅僅是停留在鑑賞、保護、研究等基礎上,並沒有達到真正與市場接軌和融合。目前存在的一些茶文化旅遊形式,大部分還只停留在瀏覽、參觀的層面,因為時間、費用等問題很難讓遊客靜心領悟這一獨特的文化,最終能真正達到讓遊客感到修知養性、享受精神層面感悟目的的還是少數。另外,茶文化旅遊的從業人員整體綜合素質也有待提高。茶文化旅遊中的導遊絕大多數都是從其它旅遊線路上直接承接了茶業旅遊的導遊任務,沒有經過專門的培訓,更談不上對茶文化的深入瞭解。而一些茶藝師在給遊客表演的茶藝茶道也只限於藝術本身,其茶業的文化背景很少被觸及。

  3.2茶文化旅遊中文化內涵的缺失

  任何一種旅遊都應該以其豐富的內涵而吸引遊客。豐富的文化內涵是形成文化旅遊吸引力的基礎和核心。我國現存的茶文化資源都具有較強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初步具備了形成特色吸引力的條件。但是遊團往往沒有足夠的能力和機制將遊客從快節奏的工作中吸引到田園勞作、品鑑觀賞、靜心參茶等慢生活上來。更多的茶文化旅遊只是停留在茶的物質形態上,沒有涉及茶文化精神形態和文化內涵。更有一些旅遊團社打著茶文化的幌子吸引遊客去指定地點買茶的行徑。

  3.3茶文化旅遊中的原本茶文化遭到破壞

  市場上的少數茶文化旅遊產品不僅沒有對茶文化的宣傳和利用起到促進作用,反而破壞了茶文化底蘊。如有的商家為了起到銷售茶的目的,對茶文化的宣傳只是商業利用,沒有對茶葉本身真正的文化做認真研究,造成一原本茶品牌、茶文化大相徑庭的效果,損害了參觀者與旅遊者的利益,更讓原本茶品牌受損。還有地區為了吸引遊客,故意打出吸引眼球的旅遊主題,只是譁眾取寵,沒有達到讓人們真正瞭解茶文化的效果。

  3.4茶文化旅遊破壞了原生態環境

  隨著市場對茶葉的需求越來越大,一些茶葉中重金屬、農藥殘留超標的情況時有發生。與此同時,有些茶農為了提高生產效益,多賣茶葉,在缺乏發展規劃的情況下盲目投資擴大再生產,使得本來可以持續利用的茶園茶田的自然生態遭到破壞。在開發過程中,新的技術和節能技術應用不足。要保護茶葉的生態環境,又要發展茶文化旅遊,低碳的旅遊形式應得到更多的重視。

  4茶文化旅遊深度開發的方法與途徑

  茶文化旅遊的深度開發已經是擺在我們面前亟待解決的一個大課題。各部門應該協同合作,努力使我國的茶文化旅遊能夠發揮其獨特的魅力,在市場上更具吸引力和競爭力,以促使我國茶文化旅遊業持續健康地發展

  4.1多方開發,對茶文化旅遊進行特色建設

  近幾年來,國內已經陸續出現了一些具有高品位的茶文化旅遊景點和特色地區。一些經營成功的旅遊案例中的茶園、茶莊、茶田對茶原有的內涵保護和宣傳做的都比較到位,對我國茶文化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目前越來越多的老茶莊在進行改造升級,以期達到文化與經濟雙贏,當地與遊客雙贏的效果。當地政府應該重視該方式,借鑑成功案例,採取符合地方特色的方案,對當地茶業旅遊進行升級改造。

  4.2深入開發茶文化旅遊紀念品

  在任何一種旅遊形式中,吃、喝、購物都是其中的最重要的部分。目前,各地方推出的茶文旅遊中都含有茶宴這一特色專案。與茶相關的各種飲料、食品也越來越多樣化,茶葉的衍生品如茶具、茶藝,正在成為遊客越來越青睞的產品。而名茶更是人們饋贈親友的佳品。應適時抓住遊客的這一正常消費心態,開發更多樣飾精美,又具質量上承的茶文化禮品,擴大茶文化旅遊的延伸度。

  4.3與地域相結合,形成各具特色的茶文化旅遊專案

  我國產茶地區眾多,如雲南、浙江等已經普遍為人們所知。各地可以結合自己獨有的地域特色開展茶文化旅遊的深入研究與深度開發。如名茶的發源地、茶業建築、茶禮儀等與當地的古建築、特色民俗、宗教旅遊相結合,形成獨一無二的旅遊形式,這不僅在整體旅遊開發上達到以一帶多的經濟市場效果,還滿足了消費者多方面的旅遊需求,達到雙贏的效果。

  4.4加強對茶文化旅遊的研究

  對茶文化旅遊進行專門研究的文著還十分鮮見,較多的文章只是涉及表面探討而缺少深層次的研究。事實上,茶文化可研究的課題非常多,研究者不但可以研究我國的茶文化旅遊,還可以與境外的茶文化旅遊相結合,透過多方面的參照、對比,逐步就能得出符合我國特色茶文化旅遊的形式來。例如,臺灣和日本的茶文化旅遊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遊客;新加玻、泰國更是將其視為重要的旅遊經濟來源。

  4.5加強對茶文化旅遊中從業人員的專業教育

  我國多年前就出臺了《茶藝師國家職業標準》一書,這是從事茶藝工作人員的重要參考書之一。越來越多的茶業相關學校開始應用更多更專業的書籍來對學生進行培訓。茶文化看重的是茶對人精神層面的薰陶,這就要求從業人員除了要具有專業素質以外,還要具有較好的綜合素養。茶文化旅遊的從業人員在旅遊當中起到的媒介作用,他們將茶文化的內涵傳遞給遊客,他們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著遊客資訊接受的完美度。我國的福建、安徽等地都陸續開辦了茶校教育,這為我國茶業人才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餘悅,王柳芳.茶文化旅遊概論[M].世界圖書出版西安有限公司,2014.

  [2]鄭劍順.茶文化旅遊設計[M].廈門大學出版社,2011.

  [3]檀亞芳,劉學芬.茶文化與茶藝[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作者:王裕光 單位:長春光華學院商學院旅遊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