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淺談膠帶機控制改革論文

淺談膠帶機控制改革論文

淺談膠帶機控制改革論文

  摘要:結合現場膠帶機的實際情況及經常出現的裝置故障,對膠帶機的控制系統做了改造,主要有:膠帶機啟停機控制原理的改造、膠帶機的控制中增加下游皮帶打滑保護的改造。

  關鍵詞:控制系統啟停機控制堵料打滑

  引言

  隨著計算機控制技術的迅速發展,以微處理器為核心的可程式設計控制器(PLC)已逐步取代繼電器控制,選煤廠也不例外。神華集團準格爾能源有限責任公司選煤廠,其原煤車間的輸煤系統即為PLC控制,控制系統採用美國AB公司的ControLogix控制系統。PLC控制器採用32位匯流排的Logix5562,基本記憶體750K,擴充套件記憶體1.5M,透過SRM熱備模組實現雙CPU間的互為備用。控制系統各框架透過連線模組CNBR組成雙通道冗餘(ControlNet)網路,網路傳輸速率可達5M/s。畫面監控軟體為ifix4.0中文版,採用OPC通訊方式透過上位機內建的網絡卡連線到控制網上。整個控制過程具有自動化程度高、方便維護、執行可靠等特點。在使用過程中,結合現場膠帶機的實際情況及經常出現的裝置故障,對膠帶機的控制系統做了改造,主要有:膠帶機啟停機控制原理的改造、膠帶機的控制中增加下游皮帶打滑保護的改造,現具體簡述如下:

  一、膠帶機啟停機控制原理的改造

  在原煤車間哈爾烏素分割槽裝置剛投入生產執行期間,由於各種原因,導致裝置忽然停電的事故時有發生。但是發現,在裝置忽然斷電情況下,個別裝置,如膠帶機M11、M21、M13、M23,不能正常閉鎖停機,即使由集控發出停機命令也不能起到控制的作用,而且現場的保護裝置也不起作用,造成裝置堵料嚴重,若發現不及時,會造成膠帶機機頭滾筒包膠損壞、膠帶磨擦損傷及機頭保護開關砸壞等事故,給裝置和生產造成很大的影響。聯絡電工,翻閱這幾條膠帶機的控制圖紙,發現這幾條膠帶的控制原理和黑礦分割槽的M11膠帶機極為相似,其啟停控制繼電器是觸發式的,其起機及停機需要兩個繼電器,發出的起機及停機訊號是個脈衝訊號,起機訊號採集發出起機命令的上升沿訊號,停機命令採集發出停機命令的上升沿訊號,在起機訊號發出後,控制系統會對各個保護進行掃描。當具備起機條件時,對起機繼電器發出吸合指令,起機繼電器吸合,電機執行,電機的執行返回訊號是透過綜保保住的,待電機執行訊號正常,起機繼電器斷開,皮帶正常運轉。停機的過程和起機過程是類同的,但是,當裝置忽然發生斷電事故,控制模組得不到裝置發出的連鎖停機訊號,即採集不到停機訊號的上升沿指令,停機繼電器無法吸合,裝置便無法正常停機。

  針對上述事故的發生,經研究,決定對其控制原理進行改造。將其啟停機改造為由一個繼電器來控制,發出的控制訊號由脈衝訊號改為常發訊號。透過改造膠帶機硬體控制線路和對膠帶機控制程式的修改,使其啟停機過程為:集控發出膠帶機起機指令,控制系統CPU掃描起機具備條件,發出繼電器吸合指令,繼電器吸合後,透過控制模組由電機的返回訊號使得繼電器一直處於吸合狀態,當繼電器不吸合,皮帶就停止執行。這樣,就避免了繼電器得不到停機指令的.故障,從而能保證膠帶機即便是在裝置瞬間斷電的情況下,也能正常停止執行。

  二、膠帶機的控制中增加下游皮帶打滑保護的改造

  原煤車間哈爾烏素分割槽的主要膠帶機中,有4條膠帶機(M12、M22、M14、M24)是帶軟啟動驅動的,其啟機及停機過程是透過軟啟動控制,從得到起機或停機命令到膠帶機達到正常轉速或完全停止,皮帶的電機轉速是一個逐步增加或者是減少的過程,從而導致啟停機有一段時間的延時。當裝置過載遇到故障停機時,會導致上游皮帶繼續上煤而發生堵料事故。針對上述事故的發生,經研究,把帶軟啟動裝置的膠帶機的打滑保護增加到上一皮帶中。透過對膠帶機控制程式的修改,把帶軟啟動驅動的膠帶機的打滑保護新增延時,將延時輸出線圈增加到上一條皮帶的總故障控制迴路中,當裝置由於故障而停機,在停機的過程中打滑保護動作,直接給上游皮帶發出故障停機訊號,上游皮帶接到指令,停止執行。:

  三、改造後效果

  這兩項控制系統的改造,自投入執行以來,再未發生過由於裝置瞬間斷電、帶軟啟動裝置故障停機而引起的裝置堵料,嚴重時導致膠帶機機頭滾筒包膠損壞、膠帶機摩擦損傷及機頭保護開關砸壞等事故,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裝置的故障率,也降低了對裝置的損害程度,保證了裝置正常順利的生產。

  參考文獻:

  [1]浙江大學羅克韋爾自動化技術中心編.可程式設計控制器系統[M].浙江大學出版社.1999.

  [2]Logix5555ControllerUser,sManual.RockwellInternationalCorporation.

  [3]陳宇編.可程式設計控制器基礎及程式設計技巧.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廣州.2001年.

  [4]廖常初編.大中型PLC應用基礎.機械工業出版社:北京.2005年.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