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科學教案> 小班科學教案神奇的瓶子

小班科學教案神奇的瓶子

小班科學教案神奇的瓶子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班科學教案神奇的瓶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班科學教案神奇的瓶子1

  活動目的

  1. 發展手眼協調的能力。

  2. 鍛鍊小肌肉的活動能力。

  3. 加強對“大”和“小”的認識。

  活動準備

  大小不同的帶瓶蓋的塑膠瓶子。

  盒子。

  活動過程

  1. 出示不同大小的塑膠瓶子和蓋子,請幼兒幫忙旋上瓶蓋。

  2. 老師可與幼兒一起進行活動,假裝找不到合適的瓶蓋,請幼兒幫忙。

  3. 把更多的塑膠瓶子和瓶蓋分別放在兩個盒子內,請幼兒自行進行旋瓶蓋的活動。

  4. 老師可以把瓶子和瓶蓋放在益智區,讓幼兒在自選活動時間自由練習。

  總結分享

  1. 請幼兒說說小瓶蓋遇上大口瓶子會怎麼樣。

  2. 請幼兒說說如果不把盛滿水的瓶子蓋好會發生什麼事情。

  活動評價

  1. 能找到相配的瓶子和瓶蓋。

  2. 能擰緊瓶蓋。

  活動建議

  1. 請幼兒為相對應的瓶子和瓶蓋作上標記,如瓶身、瓶蓋貼上大小不一、顏色相同的花朵。

  2. 在益智區投放大小不一的鎖和相對應的鑰匙,讓幼兒學習開鎖和關鎖,培養幼兒一一對應的`能力。

  3. 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周圍的環境,引導幼兒用目測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大小,例如:大碗、小碗的比較,大湯匙、小湯匙的比較,大球、小球的比較等。

小班科學教案神奇的瓶子2

  設計意圖:

  好奇心是小班幼兒典型的特徵表現,而漂亮、鮮豔的顏色總是吸引著幼兒的注意和興趣。本節活動《神奇的瓶子》就是結合幼兒對顏色的喜愛,利用魔術、故事這些幼兒喜歡的方式,運用了啟發提問法、直觀教學法、總結歸納法等方法,加深幼兒對顏色的認識。使幼兒感受到顏色的變化多端,知道紅黃、黃藍、紅藍三種顏色兩兩混合就能變出橘紅色、綠色、紫色的顏色常識。

  活動目標:

  1、認識紅,黃,藍色,並根據色彩標記匹配相應的瓶子。

  2、感知兩種顏色混合後變出新顏色的現象,體驗發現的樂趣。

  3、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4、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活動準備:

  1、裝有小半瓶水的透明瓶子人手一個,在瓶蓋裡面分別塗有紅黃藍顏料。

  2、紅黃藍顏色標記分別固定在塑膠筐上

  活動過程:

  一、匯入遊戲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樣東西,我們數一、二、三,把它請出來!

  哇,是什麼呀?我們來看看,瓶子裡有什麼?這個水有沒有顏色?

  師小結:水是沒有顏色的,是透明的,而不是白色的。

  2、看好了,水寶寶是透明的。水寶寶要和我們玩變變變的遊戲,我們一起念"水寶寶,水寶寶變變變,水寶寶水寶寶,變變變!"(教師搖動瓶身,讓水接觸瓶蓋裡的顏料)師:哇,水寶寶怎樣了?會變色呢!好玩嗎?你們想玩嗎?

  二、探索激趣師:老師準備了好多瓶子,聽好,每個寶寶拿一個瓶子,我們一起學老師搖瓶子,要說:"水寶寶水寶寶,變變變哦"。

  1、請幼兒自行取一個瓶子,用力搖,使其變色。(老師鼓勵孩子用點力,再加加油)師:"你們變出來了嗎?變出什麼顏色了?"2、顏色對應師:水寶寶要休息了,請給它找個家(與框子對應放)三、解讀秘密師:我們的瓶子怎麼能變顏色呢?

  請一幼兒上來嘗試搖動沒有顏料的瓶子,再換上有顏料的瓶子再次試驗師:這個怎麼都變不出來,那個卻變得出?好奇怪哦!

  師小結:哈哈,其實老師把一個秘密放在了瓶蓋裡。這個蓋子裡有什麼?蓋子裡有顏料,水寶寶就可以變出顏色了。

  四、交換瓶蓋感知兩種顏色混在一起的變化。

  1.老師手裡有一瓶有顏色的水,現在我要請另一個顏色和它做好朋友,兩種顏色加在一起會怎麼樣呢?你們想知道嗎?我們一起來仔細觀察。

  2.幼兒交換瓶蓋,嘗試將兩種不同的顏色混合在一起,觀察色彩的變化。

  (1)引導幼兒觀察瓶子的顏色,再取不同顏色的蓋子,換上。

  (2)幼兒換好瓶蓋後,搖晃瓶子。

  (3)教師:瓶子裡的水有變化嗎?變成什麼顏色了?哇,顏色可真有趣,不同的顏色混在一起還會變成另一種新的顏色呢!

  五、詳細講解兩種顏色混合後變出的新顏色幫助幼兒加強鞏固活動反思:

  一個活動下來,自我感覺幼兒對此活動非常得感興趣,教師帶動起幼兒,使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很濃厚,這是非常開心的,每個環節也初步達到預設的目標。但也有不足之處:最後環節對於小班幼兒來說過於困難,需要改進

  活動反思:

  創造力的培養主要是透過發散性思維去實現的。本次活動重點在於透過實物與實物的聯想培養幼兒思維的新穎獨特性,透過聯想,幼兒內心的願望情感能盡情表達,思維不受限制,因此幼兒作品更具有獨樹一幟的個性化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