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經典美文> 半腦男孩的堅強的美文摘抄

半腦男孩的堅強的美文摘抄

半腦男孩的堅強的美文摘抄

  19歲,他以623分的優異成績考入大學,入學前夕突遭車禍,大腦受重傷,讓他成為植物人,5次開顱後與死神擦肩而過,他竟然奇蹟般清醒過來。

  21歲,他步入校門開始大學生活,因右腦缺少三分之一,他被稱為“半腦男孩”。

  25歲,他以優異成績完成大學學業,被學校評為“最有影響力的十大畢業生”之一。

  他叫王亦愷。

  80後的王亦愷出生在丹陽市,從小學到高中,成績在班級裡一直名列前茅。高考後被東南大學建築系錄取。然而就在2005年7月12日,接到錄取通知書的第二天,王亦愷上街去買電腦,被一輛違規疾駛而過的小轎車重重地撞倒在地,當即昏了過去。

  王亦愷被送進醫院,經檢查他左右腦都有損傷,尤其右腦幾乎全部損壞,醫生馬上為他做了開顱手術。由於傷勢嚴重,一週內又連續做了3次手術。短短10余天5次開顱,次次都伴隨著令人心驚的`病危通知。第5次手術後,性命雖然保住了,但成了植物人。王亦愷的父母不甘心,立即帶他趕到江蘇省大腦損傷恢復治療方面最好的省人民醫院康復科求治。住院治療期間,王亦愷的母親不僅精心照料王亦愷,還天天和他講話,在他耳邊一次次呼喚:“愷愷,我是媽媽,媽媽在叫你呢!你能聽到媽媽的聲音嗎?”積極配合醫生恢復王亦愷的意識。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醫生的精心治療和王亦愷的母親無微不至的護理,半年多後奇蹟出現。2006年2月的一天,王亦愷微微睜開眼睛,喃喃地喊了聲:“媽媽,我身上痛!”聲音雖不大,但非常清晰,王亦愷的母親當即激動地大喊:“我兒子說話了,我兒子醒過來了!”

  王亦愷恢復意識,知道了自己的遭遇,尤其知道了父母為自己的付出後,看著父母憔悴的臉龐,暗暗告誡自己:“不能讓父母再為自己心焦!自己一定要堅強面對不幸!”於是他告訴父母:“爸媽,不幸已經發生,我堅強面對就是,世上意外遭遇不幸的人也不止我一個,別人能面對,能挺過來,我也能!你們放心,我一定努力,決不讓你們失望!”

  王亦愷說到做到,很快投入到艱苦的康復訓練中。按照醫生的治療計劃,王亦愷每天要透過冰水、針灸、木棍、腦電療等進行溫、痛刺激;透過搭積木、幾何拼圖培養空間認知能力;透過記電話號碼、背英語單詞提高記憶力。為解決腿部肌肉痙攣,他每天還必須身體靠牆在一塊斜板上最少站半個小時,這些訓練既要承受皮肉之苦,又機械枯燥,但他從不偷懶,更不叫苦。

  經過一年多的不懈努力,王亦愷有了巨大進步。到2007年夏天,除了左手活動不十分自如外,他的生活已基本能夠自理。2005年7月王亦愷遭遇車禍後,他的父母曾向東南大學校領導說明情況,請求為他保留學籍。當時得到了學校的應允。如今,王亦愷生活能基本自理,智力也恢復了,於是向學校提出了上學申請。

  學校接到申請後非常重視,馬上安排相關專家對他進行測試,專家們測試後認為,王亦愷的智力已能適應大學學習。於是2007年8月25日,王亦愷走進大學校園,開始了全新的生活。

  王亦愷深知自己這次學習機會來之不易,入學後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學校為了照顧王亦愷,在離教學樓比較近的地方給他安排了一間宿舍,儘管如此,由於走路蹣跚,王亦愷到教室依然要走近半個小時,為了上課不遲到,他每天早晨6點就起床,按計劃做半個小時康復訓練,然後簡單吃一口早點,便往教學樓趕,每天都是第一個到教室。

  開學不久的一天,南京遭到颱風“韋帕”襲擊。那天,狂風呼嘯,大雨傾盆,伴讀的母親看著惡劣的天氣問兒子:“今天風雨交加,你還去上課嗎?”“去!怎麼能因為天氣不好就不去上課呢?”王亦愷語氣堅定地回答。於是,母親撐起雨傘扶著他頂風冒雨向教學樓走去,平日最多半個小時的路程,那天他們走了約45分鐘。到了教室,王亦愷和母親的衣服都溼透了,王亦愷硬是穿著溼衣服堅持上完了兩節課。下課後,母親對王亦愷說:“兒子,看到你今天的表現,媽媽很欣慰,你今後還會遇到很多困難,要走的路要比同齡人艱難得多,但媽媽堅信沒有什麼困難能難倒你,你一定能成功!”母親的話對王亦愷既是鼓勵更是鞭策,他牢牢記在了心中。

  大學4年裡,王亦愷就是憑著這樣一種精神,孜孜不倦地發奮學習,從沒遲到過一次,從沒曠過一次課。

  常言道:“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王亦愷的勤奮和努力贏得了豐厚回報,2011年他不僅按時完成了大學課程,順利畢業,還於畢業前夕,當選“2011年東南大學最有影響力十大畢業生”,隨後又於7月榮獲“南京市首屆自強不息好青年”稱號。

  如今王亦愷已成為丹陽中等職業技術學校一名教師,開始了新生活,他用行動詮釋了一個人最優秀的品格——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