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電功》教學設計模板

《電功》教學設計

《電功》教學設計模板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那麼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電功》教學設計模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電功》教學設計模板1

  一、教材分析:

  學校同學在學習電學基本學問的基礎上,讓同學初步瞭解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運用電學的,它包括:電功、電功率、焦耳定律、生活用電常識等。《電功》讓同學初步瞭解生活中電流是能夠做功的,電流做功實質上就是電流透過用電器將電能轉化成其他形式能的過程。透過列舉一些詳細的例子來說明有多少電能轉化成其他形式的能或者說消耗了多少電能,就說電流做了多少功。本節重點透過探究電流做功的大小跟什麼因素有關,從而讓同學知道電流所做的功就是消耗電能的多少等於電壓、電流、通電時間的乘積。

  二、教學目標

  1、學問目標:

  (1)知道電流可以做功、電流做功的形式及其實質。

  (2)理解電功的計算公式:W=UIt

  (3)知道電功的單位:焦耳

  2、力量目標:

  (1)培育同學運用學過的學問解決簡潔的電功問題的力量。

  (2)培育同學初步的觀看力量和分析概括力量。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電功的概念、計算公式及應用。

  教學難點:引導同學採納掌握變數法討論電功與電壓、電流和通電時間的關係

  四、教學過程

  1、電流可以做功

  複習: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是什麼?(同學回答)

  出示圖片:漂流圖

  引入新課

  :水流可以做功,電流可以做功嗎?

  演示試驗:

  問:

  ①電動機為什麼能把砝碼提起來?

  ②這個試驗表明什麼?

  (同學回答)

  小結:電流可以做功,電流所做的功叫做電功。用“W”表示。

  問:

  ①砝碼上升過程中,能量是如何改變的?

  ②砝碼所增加的機械能從哪裡來?

  (同學回答)

  小結:電流透過電動機做功的過程中,電動機消耗電能,把電能轉化為砝碼的機械能。

  問:電流做功還有哪些形式呢?

  出示圖片:電風扇、電燈、電飯鍋、蓄電池充電(同學回答)

  說明:

  電流透過電扇,扇葉轉動是電能轉化為機械能

  電流透過電飯鍋發熱是電能轉化為內能

  透過電燈發熱發亮是電能轉化為內能和完能

  電流透過蓄電池是電能轉化為化學能

  引出電流做功的實質: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電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

  那麼電流做功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呢?

  2、打算電功大小的因素

  出示示教板,講解並描述:試驗中,我們透過小燈泡的亮暗來確定電功的大小,小燈泡越亮,說明電流在相同時間裡做的功就越多。

  啟發:小燈泡發完時,燈泡中必需有什麼流過?燈泡的兩端存在什麼?

  請同學們猜想一下,電功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呢?

  同學猜想,(會提到電流和電壓)

  引導,那我們該如何去討論呢?

  點撥:討論這類問題,我們常常用法的是掌握變數法。先使其中某一個因素(如電壓)發生改變,而其餘的因素保持不變或者相等,找出電功和這個因素(如電壓)的改變關係。然後,再使另一個因素髮生改變,而其餘的因素也保持相等或者不變,找出電功和另外這個因素的改變關係。

  出示串聯電路教板(兩個小燈泡,電阻不一樣)

  問:兩個小燈泡是如何連線的?

  當開關閉合後,透過兩個小燈泡的電流又是怎麼樣的呢?

  (同學回答)

  問:據此,那我們可以討論電功和哪個因素之間的關係呢?

  (同學回答)

  試驗:在兩個燈泡的兩端各並聯一個電壓表,(可以邊接邊講解並描述有關操作)

  同學觀看電壓表的讀數和燈泡的亮暗

  設問:哪個燈泡亮?哪個電壓表讀數大?電流透過哪個燈泡做的功多?兩個燈的通電時間如何?那麼,電功和電壓有什麼關係呢?

  引導同學回答:在通電時間和電流相同的狀況下,電壓越大,電流所做的功也就越多。

  問:那如何討論電功和電流的關係呢?

  啟發:兩個燈泡採納什麼樣的連線方式?討論電功和電流的關係,應在什麼條件下進行?

  (同學爭論,設計試驗方案)

  依據同學的設計,叫某個同學到示教板上連線好電路,閉合開關。

  同學觀看電流表的讀書和燈泡的亮暗

  設問:哪個燈泡亮?哪個電流表的讀數大?電流透過哪個燈泡做的功多?兩個燈的通電時間如何?那麼,電功和電流有什麼關係?

  同學歸納:在通電時間和電壓相同的狀況下,電流越大,電流所做的功越多。

  問:假如在前兩次試驗中,通電時間越長呢?那電燈消耗的電能又會怎樣?

  (同學回答)

  問:電功除了和電流和電壓有關外,還跟什麼因素有關呢?

  (同學回答)

  歸納:依據進一步的試驗證明:電流在某段電路上所做的功跟電壓、電流和通電時間成正比。

  3、電功的計算

  引導同學依據上面得出的結論寫出電功的計算公式

  (同學回答):W=UIt

  問:U、I、t的單位各是什麼?

  (同學回答)

  講解並描述:那電功的單位是什麼呢?我們學過機械功的單位是焦耳,電功的單位也是焦耳,焦耳也是國際單位制中能量的單位。則

  1焦耳=1伏·安·秒。那麼,1焦耳有多大呢?

  在生活中透過手電筒的電流,每秒鐘做的`功大約是1焦耳;透過一般電燈泡的電流,每秒鐘做的功一般是幾十焦耳;透過洗衣機中電動機的電流每秒鐘做功是200焦耳左右。

  舉例:我們教室裡的燈兩端的電壓是220伏,透過的電流是0.18安,那麼通電10分鐘,電流做了多少功?

  (同學計算)

  4、同學小結:透過這堂課學到了什麼?

《電功》教學設計模板2

  一、教學目標

(一)學問與技能

  1、知道電流做功的過程就是消耗電能的過程,瞭解不同用電器能量的轉化;

  2、知道電能表是測量電能的工具,瞭解電能表的引數;

  3、結合例項理解電功,知道電能的計算公式及單位;

  (二)過程與方法

  熟悉電能表的各項引數,會用法電能表測某段時間內電路消耗的電能,會透過電能表計算電費。

  (三)情感看法和價值觀

  通過了解1kW·h的電能的作用,對節省用電有進一步的熟悉。

  二、教學重難點

  本節內容由電能、電能的計量和電功三部分組成,電能是由各種各樣的電源供應的,從能量轉化的角度來熟悉電能,它也是各種用電器工作的能量來源,離開了用電器來談電能是毫無意義的。電能的計量,電能表的熟悉是與生活聯絡較緊密的學問點,可以結合實際電能表來學會利用電能表來測量電路消耗的電能。由於電功的概念比較抽象,同學不易理解,利用類比的方法從能量轉化的角度來熟悉電功。

  重點:電能和電能的計量。

  難點:對電功的理解及計算電路中電流做的功。

  三、教學策略

  電流流過用電器時電流也會做功,要消耗電能。結合生活中各種電源來熟悉電能的來源,電源是把其它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生活中各種用電器都是來消耗電能的,從能量轉化的角度來熟悉電能。電能表的熟悉與讀數與生活聯絡特別緊密,同學對此已經有初步熟悉,再透過展現電能表與實物投影,把電能表接入實際電路,觀看電能錶轉盤的轉動、電能表數字的跳動,瞭解電能表的引數與讀數,使同學實際體驗電能表的引數與讀數。把不同功率的用電器接入電路中,觀看電能表表盤的轉動,介紹1度電的作用,使同學從物理走向.,對節省用電有進一步的熟悉。

  在力學的學習中,已經瞭解了力對物體做功的問題,功和能是可以相互轉化的,例如利用做功可以轉變物體的內能,可以把機械能轉化為內能。電流做功的過程也是能量轉化的過程,它是把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能的過程,從能量的角度來熟悉電功。電流做功的多少與電流的大小、電壓的凹凸和通電時間的關係,同學的認知水平的限制,在本節課中不作為探究試驗討論。在本節課中是在介紹了電功的計算式W=UIt之後,引導同學嘗試去結合例項來分析影響電功大小的三個因素,能舉例說明,並不需要透過試驗得出詳細的結論,體現掌握變數的思想在試驗設計中的應用。同時本試驗設計還用法了轉化的思想,把電路消耗的電能轉化為電流做功轉化為其它形式的能,突出教學中物理方法的重要性,使同學不僅學習了物理學問,還把握了物理方法。

  四、教學資源預備

  電能表、家庭電路演示板(含電能表、插座、開關等)、功率不同的用電器(燈、取暖器等)、秒錶、實物投影、多媒體課件整合網路、電費繳費單。

  五、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老師活動

  同學活動

  設計意圖

  創設情景

  (5分鐘)

  展現各種各樣的發電廠、電源的圖片,它們在電路中的作用?人們如何用法電能?

  同學說出不同的電源中能量的轉化,總結出:它們是把不同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

  製造課堂情景,激發同學的愛好和求知慾。

  引入新課

  (5分鐘)

  展現生活中各種用電器的圖片,你知道它們的作用嗎?播放停電的影片。

  電能的單位是什麼?電能是如何來計量的?

  同學說出不同的用電器工作時能量的轉化,總結出不同的用電器是把電能轉化為不同形式的能。

  聯絡實際,貼近生活,培育分析與總結力量。

  新課內容(25分鐘)

  電能的單位是kW·h,也叫“度”,物理學中能量的單位是焦耳,它們之間如何換算?

  1kW·h=__________J

  同學利用組合單位的方法把kW·h換算成J。

  培育同學動手力量,熟識單位換算。

  電能的計量是利用電能表,展現電能表實物,瞭解電能表的引數。

  “220V”

  “10(20)A”

  “600revs/(kW·h)”

  “50~”

  給出一張電費繳費單,你能讀出上月家中消耗的電能,需要繳納的電費嗎?

  介紹分時電能表、IC卡式電能表等不同電能表。

  同學閱讀課本上電能表的各引數。

  利用電能表讀出一段時間內消耗的電能,計算電費。

  培育觀看思索、自學力量,會讀電能表

  電能是人類生活、生產的重要資源,你知道1度電可以做哪些事情嗎?

  介紹生活中一些用電器工作中消耗電能狀況,如電飯鍋燒一次飯需要消耗0.5kW·h電能等。

  把不同用電器接入電路,觀看電能表的轉盤轉動狀況。

  同學閱讀課本中“1kW·h電的作用”,瞭解電能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說出其它生活中1kW·h電的作用。

  知道不同的用電器接入電路後,電能錶轉盤轉動速度不同。

  對情感看法和價值觀的培育,形成節省用電的意識。

  展現工作中的用電器。

  電功就是電流做功,就是把電能轉化為其它形式的能。舉例說明電功。

  電流做功的多少跟電流的大小、電壓的凹凸、通電時間的長短都

  有關係。舉例說明。

  電功的計算:

  W=UIt

  舉例說明電功與電壓、電流和通電時間有關。

  1.手電筒和家用白熾燈的電流差不多,相同時間內白熾燈消耗的電能比手電筒多;

  2.空調和白熾燈的工作電壓相同,但流過空調的電流大,相同時間內空調消耗的電能多;

  3.同一用電器工作時間越長,消耗電能越多。

  結合例項說出電功與電壓、電流和通電時間有關,培育同學物理與生活的聯絡。

  在黑板上演示下面例題的計算過程。

  例題:有一隻節能燈接在220V的家庭電路中,透過它的電流為0.09A,計算這隻燈用法5h用電多少千瓦時。

  解:W=UIt=220V×0.09A×5h=0.099kW·h

  所以,這隻節能燈工作5h消耗的電能為0.099kW·h。

  練習:有一輛電動腳踏車,其蓄電池上標明電壓為48V,容量為10A·h,它佈滿電後大約儲存了多少電能?

  同學在課堂作業本上練習

  解:W=UIt=48V×10A×1h=1.728×106J

  所以佈滿電後大約儲存了1.728×106J的電能

  培育同學利用物理學問解決實際問題的力量

  總結(5分鐘)

  課堂小結:

  1.透過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

  2.你能利用電能表測量某用電器在一段時間內消耗的電能嗎?

  3.你會利用電功的計算公式計算電功或電能嗎?

  拓展:如何利用電能表的引數測量較小的電能。

  提示:可以利用電能表上的600revs/(kW·h)引數。例如電能錶轉盤在某段時間內轉過了n轉,則電路消耗了多少電能?

  同學梳理本節課學問內容。

  1.熟悉電能表、電能的單位及計算。

  2.可以利用電能表的某段時間內讀數的差值來測出電路消耗的電能。

  3.電功的大小可以利用W=UIt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