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五年級上冊《等式的基本性質》教學設計

五年級上冊《等式的基本性質》教學設計

五年級上冊《等式的基本性質》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麼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五年級上冊《等式的基本性質》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教材分析

  等式的基本性質是學生在剛剛認識了等式與方程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是系統學習方程的開始,其核心思想是構建等量關係的數學模型。本節課的學習是學生在實驗的基礎上,掌握等式的兩個基本性質,引導學生透過比較,發現規律,併為今後運用等式的基本性質解方程打基礎。同時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理解並能用語言表述等式的基本性質,能用等式的基本性質解決簡單問題。

  過程與方法:在用算式表示實驗結果、討論、歸納等活動中,經歷探索等式基本性質的.過程。

  情感態度價值觀:積極參與數學活動,體驗探索等式基本性質過程的挑戰性和數學結論的確定性。

  三、教學重點是:

  引導學生探索發現等式的基本性質,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質解決簡單問題。

  教學難點是抽象歸納出等式的基本性質。

  四、教學程式(分三部分教學)

  (一)聯絡實際,激趣引入

  首先激發探究興趣:提出問題:“同學們,你用天平做過遊戲嗎?”這節課我們就利用天平一起來探索天平遊戲中所包含的數學知識。”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學習等式的基本性質1

  1、具體情境,感受天平平衡

  利用多媒體依次展示天平圖的各個操作。讓學生透過觀察,用語言來描述發現,與同桌交流。這樣由具體演示到抽象概括,使學生記憶深刻,充分體現了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

  圖1、圖2的教學模式:先讓學生觀察,問:你發現了什麼?然後提問:怎樣變換,能使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呢?待學生思考片刻,再進一步提問:往兩邊各放1個杯子,天平會發生什麼變化?生口答,驗證。接下去,繼續提問:如果兩邊各放上2個茶杯,天平還會保持平衡嗎?兩邊各放上同樣的一把茶壺呢?生答,再一一演示驗證。

  圖3、圖4的教學模式和前面一樣。

  板書如下:

  2、總結抽象,認識規律

  透過上面的觀察,先用一句話歸納圖1和圖2的內容。(1、等式的兩邊都加上或減去相同的數,等式不變。)再以第一句話為基礎歸納出圖3和圖4的內容。(2、等式的兩邊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等式不變。)

  教師指出這是等式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性質。板書:等式的基本性質

  (三)鞏固練習,深化認識

  練習題的設計,低起點,小臺階,循序漸進,符合學生接受知識的特點,培養了學生的靈活性,使學生獲得成功的滿足感。

  1、根據圖(1)在下面每幅圖的括號裡填上適當的符號或數字,使天平平衡。

  2、課堂作業。(當堂完成)

  填一填。(a、b均不為0)

  (1) 如果x+a=b,那麼x+a-a=b○

  (2) 如果x-a=b,那麼x-a+a=b○

  (3) 如果ax=b,那麼a x÷a=b○

  (4) 如果x÷a =b,那麼x÷a×a=b○

  3、拓展訓練。

  五、最後,關注學生的學習體會和感受,提出:透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