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六年級數學下冊《圓柱的認識》教學設計範文

《圓柱的認識》教學設計

六年級數學下冊《圓柱的認識》教學設計範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式。那麼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六年級數學下冊《圓柱的認識》教學設計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圓柱的認識》教學設計1

  一、揭題示標

  【學習目標】

  1、認識圓柱,掌握圓柱的基本特徵,知道圓柱的各部分名稱。

  2、理解圓柱的側面展開圖與圓柱各部分的關係。

  板書課題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圓柱的認識”(板書課題)。

  出示目標

  本節課我們的目標是:(出示)

  1、認識圓柱,掌握圓柱的基本特徵,知道圓柱的各部分名稱。

  2、理解圓柱的側面展開圖與圓柱各部分的關係。

  為了達到目標,下面請大家認真地看書。

  出示自學指導

  認真看課本第10頁到第12頁的例1和例2,看圖看文字,,重點看圓柱的側面展開圖,想:

  1、圓柱有幾部分組成,各部分名稱是什麼?

  2、圓柱的側面展開圖是什麼形狀,與圓柱有什麼關係?

  5分鐘後,比誰能做對檢測題!

  師:認真看書自學,比誰自學的最認真,自學效果最好。下面自學競賽開始。

  二、自主探究

  (一)看書

  學生認真看書,教師巡視,督促人人都在認真地看書。

  (二)檢測(找兩名學生板演,其餘生寫在練習本上)

  第11、12頁的“做一做”

  要求:

  1、認真觀察,正確書寫。

  2、寫完的同學認真檢查。

  三、合作提升

  (一)更正

  師:寫完的同學請舉手。下面,請大家一起看黑板上這些題,發現問題的同學請舉手。(由差-中-好)

  (二)討論

  1、看圖認為判斷正確的請舉手。

  【圓柱有上下兩個底面(是圓),有一個側面(長方形)】

  2、觀察自己做的圓柱,側面展開圖是什麼形狀?它的長和寬相當與圓柱的什麼?

  [長方形的長等於圓柱底面的周長,寬等於圓柱的高]

  3、評正確率、板書,並讓學生同桌對改。

  今天你們表現實在是太好了,老師真為你們感到高興。老師這裡有練習題,敢不敢來試一試?(出示)

  四、鞏固運用

  1、練習

  圓柱有()個底面,是完全相同的(),有一個(),展開後是個()。

  下面,我們就來運用今天所學的知識來做作業,比誰的課堂作業能做得又對又快,字型還又端正。

  2、當堂訓練(課本練習二,第15頁)

  作業:課本第1、2、3、4題(填書上)。

  練習:《學習與鞏固》第6頁

  五、總結解惑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板書設計

  圓柱的認識

  1、圓柱有上下兩個底面(是圓),有一個側面(長方形)。

  2、長方形的長等於圓柱底面的周長,寬等於圓柱的高。

  《圓柱的認識》教學設計2

  1、藉助日常生活中的圓柱體,認識圓柱的特徵和圓柱各部分的名稱。能看懂圓柱的平面圖;認識圓柱側面的展開圖。

  2、培養學生細緻的觀察能力和一定的空間想像能力。

  3、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圓柱的特徵。

  難點:看懂圓柱的平面圖。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媒體呈現:大螢幕出示學生生活中常見的物體(有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各3-5個)。

  1、讓學生分類整理,想想它們有哪些特徵和量的計算。

  2、觀察沒有學習過的物體,告訴學生對這些物體我們將陸續進行學習,今天我們認識其中一個,它叫圓柱引出課題。

  3、板書課題:圓柱的認識

  【設計意圖】生活是生態的,透過展示學生生活中常見的物體,創設有利於學生學習的生態情境,在分類中自然地引入課題,使課堂自然、生動。

  二、探究新知

  1.整體感知圓柱

  (1)談談圓柱,你喜歡圓柱嗎?請同學說說喜歡圓柱的理由。

  (2)找找圓柱,請同學找出生活中圓柱形的物體。

  2.教學例題:認識圓柱

  (1)認識圓柱的面。

  師:請同學摸摸自己手中圓柱的表面,說說發現了什麼?

  師:指導看書,引導歸納。

  (上下兩個面叫做底面,它們是完全相同的兩個圓。圓柱的曲面叫側面。)

  (2)認識圓柱的高

  a.操作思考:一根豎放的大針管中的藥水由高到低的變化過程,引導學生思考:藥水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什麼有關?

  b.引導小結: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高有關。

  c.結合課本回答什麼叫圓柱的高。(板書:圓柱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高。)

  d.討論交流:圓柱的高的特點。

  歸納小結並板書:圓柱的高有無數條,高的長度都相等。

  3.例:圓柱的側面展開

  (1)動手操作:請同學分小組拿出橡皮、蠟筆、水彩筆、固體膠水等有商標紙的圓柱形實物,分別把商標紙剪開,再開啟,觀察商標紙的形狀。

  反饋後討論:展開後得到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是怎樣剪的?展開後得到平行四邊形的是怎樣剪的?

  (2)操作探究。展開的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圓柱的關係並旋轉。

  師生一起把展開的長方形還原成圓柱的側面,再展開,在重複操作中觀察。

  歸納:這個長方形的長就是圓柱底面的周長,寬就是圓柱的高。

  (3)延伸發現展開的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及正方形的邊長與圓柱的關係。

  【設計意圖】

  讓學生從旋轉的角度來認識圓柱,感受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的聯絡和旋轉。

  三、鞏固練習

  1.做第18、19頁“做一做”習題。

  2.做第20頁練習三的第1題。

  3.做第19頁“做一做”習題。

  4.做第20頁練習三的第2~5題。

  《圓柱的認識》教學設計3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六年級下冊P10—12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掌握圓柱的基本特徵,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2、讓學生經歷探索圓柱基本特徵的過程,提高學生觀察、操作、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3、透過學生自主研究,使學生掌握研究立體幾何的一般方法,豐富其學習數學的積極體驗。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圓柱的基本特徵

  【教學難點】

  圓柱的側面與它的展開圖之間的關係

  【教具、學具準備】

  圓柱體、硬紙、剪刀、膠帶、圓規、直尺、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滲透學習方法。

  師:(出示長方體的模型),我們在認識長方體時主要認識了它的哪些方面?

  生:長方體的'組成,就是長方體有6個面,12條稜和8個頂點。相對的面的面積相等,相對的稜的長度相等。

  師:正向大家所說,我們在認識一種幾何圖形時,通常研究它的兩個方面:即它的組成和組成部分之間的關係。今天這節課我們就用這種方式研究一種新的立體圖形。

  【評析】用長正方體的學習方法來研究圓柱體,體現了研究方法的一致性,有利於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

  二、圖片引入,探索圓柱的特徵。

  1、課件引出研究問題。

  師:螢幕上的這些物體都是什麼形狀的?(課件出示:比薩斜塔、客家圍屋、立柱、蠟燭、水杯等)

  (課件抽出圓柱的幾何模型)今天我們一起研究圓柱的認識。(板書課題)

  2、結合實物,初步探索圓柱的組成。

  師:研究圓柱,我們先要研究圓柱的組成,每個人都有一個圓柱形的物體,請大家用手摸一摸,看一看,援助是有哪幾部分組成的?(學生獨立觀察、操作)

  生1:圓柱有三部分組成,兩個圓和一個周圍的面。

  生2:兩個圓的面積相等,

  生3:圓柱有無數條高。

  師:你能給大家指一指圓柱的高在哪裡嗎?(學生指)

  教師劃一條側面上的斜線,這是圓柱的高嗎?為什麼?兩個底面圓心的連線是高嗎?高有多少條?

  師:大家的觀察很仔細,確實圓柱是由三部分組成的,兩個圓和一個曲面,並且兩個圓的面積相等,在圓柱中,兩個圓叫圓柱的底面,曲面叫做圓柱的側面,圓柱有無數條高。(板書)

  3、設定問題障礙,深化特徵的研究。

  師:透過剛才的研究,我們知道:圓柱是有兩個完全一樣的圓和一個側面組成的,是不是任意兩個完全相等的圓和一個側面就一定能組成圓柱呢?(不是)我這裡有兩個大小完全相同的圓和一個側面,他們能不能組成一個圓柱呢?(不能)

  圓柱的底面和側面之間又有什麼樣的關係呢?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結合手中的學具進行研究。

  彙報1:

  生1:圓的大小和側面的粗細一樣。

  師:大家的感覺沒錯。可是老師總感覺底面圓和側面之間的關還不夠具體,誰有辦法能讓大家很容易的看到它們之間的關係?再次進行小組合作。

  彙報2:

  組1:我們可以把圓柱的側面剪開,把它展開後就變成了一個長方形。這樣它們就都成了平面圖形,就容易進行比較了。

  師:這個小組的同學把側面剪開變成了長方形,是沿哪裡剪的?(圓柱的高)這樣就把側面這一曲面轉變成了平面。板書:化曲為直

  在以前的學習中,還有哪些知識也用到了這一方法?

  生2:學習圓的周長時我們也是用到了這一思想。

  生3:學習圓的面積時我們也是用到了這一思想,把原轉化成了近似的長方形。

  師:大家的想法很有創造力,那展開後的長方形和底面圓之間有什麼關係?

  組2:現在長方形的長等於圓柱的底面周長。

  師:大家把剪開的圓柱體再圍起來,驗證一下這位同學的結果。(學生操作)

  還有其他發現嗎?

  生4:長方形的寬等於圓柱的高。

  師:現在誰能完整地說一說展開後的長方形和圓柱的關係?

  生5:圓柱的側面展開後是一個長方形,長方形的長等於圓柱的底面周長,長方形的寬等於圓柱的高。

  板書:

  師:請同位兩個用本子作學具互相說一說。

  4、課件演示,建構圓柱的特徵。

  【評析】具有挑戰性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的思維層層推進,使學生的操作經驗內化到原有的認知結構中,豐富了對圓柱特徵的理解。在比較圓柱的側面和底面圓的關係時,教師適時地啟發學生聯想圓的周長和麵積的公式推導中所用的思想、方法,潛移默化中教會了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

  三、運用特徵,解決問題。

  師:剛才透過大家的努力,我們發現了圓柱的基本特徵。現在每個小組都有一張長方形紙(長62.8釐米、寬31.4釐米),你能利用剛剛學到的知識做一個以這張長方形紙為側面的圓柱嗎?請大家先討論應該怎樣去做,有了想法後動手操作。(小組合作)

  (交流彙報)

  組1:我們組是利用長62.8釐米求出了底面圓的周長也是62.8釐米,62.8÷3.14÷2=10釐米,所以底面圓的半徑是10釐米。用圓規畫出了兩個圓。粘起來就做成了一個圓柱。

  組2:我們是把31.4釐米作為圓柱的底面周長,求出底面半徑是5釐米,用圓規畫出了兩個圓做成了圓柱。

  師:請大家把做成的圓柱舉起來互相欣賞一下。雖然兩個小組做成的圓柱形狀不同,但他們都用到了今天所學的圓柱的基本特徵:圓柱由兩個完全相等的圓和一個側面圍成的,圓柱的側面展開後是一個長方形,長方形的長等於圓柱的底面周長,長方形的寬等於圓柱的高。大家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了很大的發展,老師真為你們感到高興。

  【評析】

  圓柱體的製作,引導學生能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既培養和發展了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能力,又發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

  四、鞏固練習,夯實基礎。

  1.下面的圖形哪些是圓柱?請標註來。

  2.折一折,想一想,能得到什麼圖形,寫到括號中。

  【評析】

  有效的練習,既鞏固了本節課所學習的知識,又發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