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總結> 初一英語教育教學工作總結(精選6篇)

初一英語教育教學工作總結

初一英語教育教學工作總結(精選6篇)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不經意間,我們的工作又將告一段落了,回眸過去這段時間的成果,一定承載著我們許多的心血和汗水,讓我們一起來寫一份教學總結吧。但是你知道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一英語教育教學工作總結(精選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一英語教育教學工作總結1

  本學年我擔任初一(5)班的英語教學工作,轉眼間一學年的教學工作已經結束,現在我對本期教學情況作如下總結:

  一、思想政治方面

  認真貫徹黨的基本路線,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學習新的教學理論,及時更新教育理念。新的課改模式不允許我們在課堂上做無用功,我們必須具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才能適應教育的發展。所以我不但注重集體的政治理論學習,還注重從書本中汲取營養,認真學習仔細體會新形勢下怎樣做一名好教師。

  二、積極運用新課改理念教學

  運用新課改教學,我有以下兩點體會

  1、新課程要求轉變觀念,更新教育教學理念。

  課改要能發揮學生主體性和積極性,有一個創新思維活動的空間,關鍵在於教師;教師如何引導,啟發,點拔?能否真正地把學生引到這一領域?教師在平時備課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儘量地蒐集,製作與教材有關的知識,教具;又要善於把握學生的心裡,使學生能夠與老師發生共鳴。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從熟悉的事物,現象出發,根據學生掌握的情況,創設情境提出問題,激勵學生共同參與,發揮想象,積極思維來解決問題的意向。我們應該教會學生知識,教給學生方法,教給學生獨立和生存的能力應成為所有教師的職業追求。

  2、新課程要求實施新課改改變傳統的教學評價模式。

  已有的對學生的評價模式只是對學生的課業學習情況透過考試分數來評價,而忽視了學生的能力、品質的評價,評價方式呆扳,不利學生的發展,打擊了一批學生的積極性。而新課改要求在評價學生時,不是隻看學生的考試成績,還要注重學生的學習品質、自主學習能力、合作學習能力、探究能力、思想品質等各方面的綜合評價,要以發展的眼光來評價學生,評價的是學生的綜合能力,注重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而不是以一次考試的成績論成敗,評價方式要科學、全面、客觀,要有利於學生的發展。

  這樣才能從“有限”的教材中無限延伸。

  三、工作表現和教學實績

  要提高教學質量,關鍵是上好課,為了上好課,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1、課前準備,積極和有經驗的老師互相討論,怎麼備課以及備一節好課,儘自己的努力把課備好。

  2、認真鑽研教材,對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都弄清楚,瞭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知道應補充哪些資料,怎樣才能教好。

  3、瞭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4、考慮教法,解決如何把他掌握的教材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

  5、課堂上的情況

  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休息反饋,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對穩定性,同時激發學生的情感與創造力,使他們在成功中獲得自信和愉悅的心境。

  6、課後拓展

  英語課課上要注意強調課程的課後延伸,使得課的內容全面而豐富。

  7、積極參與聽課、評課,虛心向同行學習教學方法,博系眾長,提高教學水平。

  8、對於考勤,我積極遵守學校的考勤制度,從未請假缺席過。

  四、成績

  這一學年的成績雖然不太理想,但我已經盡力了。進班時班上的基礎就比其它的班薄弱些,班上分與其他班也有很大的差距,但我始終在儘自己的努力把他們教好。透過這學年的不斷學習和總結,我更有信心去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了。

  五、在工作中我嚴慈相濟,關心學生,幫助學生茁壯成長

  學生小王原來基礎很差,對英語不感興趣,上課不愛、不敢回答問題,平時很少會向老師或同學詢問問題,缺乏自信,是個有點內向的女生。

  現在:英語進步很大,整個人變化非常大,自信滿滿,上課非常積極,喜歡回答問題和上黑板做題,對於難題敢於挑戰,對英語的興趣非常濃厚。她的變化讓她的家長和我(老師)都很驚喜。

  轉變過程:要教育和改變一個孩子,首先要了解她的性格、愛好、學習習慣、家庭情況、學校班級、學校老師等等一些基本的情況,這樣才能做到對症下藥!

  她小時候很活潑,但長大後(現在)變成一個內向、不愛與人溝通的孩子,她的自卑心很重,學習上遇到不會的問題都不敢問老師甚至同學,平時看起來很用功,但成績老上不去。

  瞭解這些情況後,我和她進行了深入的交談:我:“老師我覺得你很聰明,你覺得呢?”答:“是!”我問:“你的英語目前不是很棒,我認為你的問題,不是不勤奮,而是你的學習方法還沒有找到,對不對?”答:“是!”……我說:“我希望你以後要多回答問題,不會的及時問,經常來做輔導……老師相信你的英語肯定會進步!從現在起,我們一起加油!”

  透過交流,讓我和她的關係親近了,也讓學生喜歡上我這個老師了。同時我也發現她是個需要鼓勵的孩子,她的自信心很弱,她喜歡的教學方式是輕鬆愉快的。慢慢地她上課就願意舉手回答問題了,隨著回答問題的增多,她的自信也慢慢變強了,從而就有了很大的進步。

  以上就是我在這學期的教學工作總結。由於經驗頗淺,許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裡,能有機會在各位領導老師的指導下,取得更好成績。

  初一英語教育教學工作總結2

  一、教學計劃

  七年級是小學到初中的轉型期,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都開始發生轉變,所以我時刻注意學生對這種轉變的適應情況,及時解決出現的問題。我努力把學習內容歸類,用盡量簡潔卻有趣的方式教課,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知識,以免學生對英語的學習產生厭煩的情緒。兩個班的人數都在70人左右,要想對所有學生進行細緻的輔導,這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我每週都會制定目標針對廣泛出現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經過一年的學習,學生們已經逐漸的適應了初中的教學模式,知識上也有了一定的提高,而且知識的運用也較好。

  二、教學成績

  在這一年的學習中大部分的學生都能夠掌握初一應該掌握的英語知識,而且能夠較為熟練的運用,這對他們今後的學習非常有幫助。另外,除了課本知識的學習我還注意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希望他們逐漸增強自制力,為學生從老師教的學習模式向自學型學習模式轉換打好基礎。

  三、存在的問題

  雖然學生基本上都能把所學的知識掌握,但是在知識的靈活應用方面卻仍舊存在困難。另外,部分學生對學習失去了興趣,注意力投放在其他的地方,這不僅不利於教師的教學而且嚴重影響學生以後的發展,從而對學生人格的塑造產生很壞的影響。

  四、改進的措施

  只有掌握了這一學期教學和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才能更好的進行改進,所以我常常對自己的工作進行反思,以期有更好的教學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經過思考,我發現還有以下需要改進的地方:首先,對該年級教學重點不明確,從而導致有時候教學思路不明確,教學內容過多。其次,在掌握課堂方面有欠缺,不能時刻從總體上注意到學生的學習狀況。最後,在教學過程中,對知識的延伸拓展做的不是很好。鑑於以上幾點,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要多從學生的角度想問題真正瞭解學生學習的困難,幫學生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並讓學生逐漸建立起自信,在輕鬆快中進一步提高學習成績。

  以上就是我對本學期教學工作的總結,在這一年中我遇到了很多的困難同時也學到了很多,體驗了很多的快樂,在以後的教學中我一定多學多思考並且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能力。

  初一英語教育教學工作總結3

  時間飛逝,轉眼間為期個月的實習已經畫上句號。在這兩個月的實習生活中,我選到了許多在大學課堂上,及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個人的教學能力及綜合素質都有了很大提升。現將在實習中的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我們2月24日下午到達XX校,學校一行領導熱情接待了我們,之後在校長的帶領下認識了各自的指導老師,並對接下來兩個月的教學工作做了安排。2月25日開始聽課,初步瞭解了學生、學校情況並正式開始我為期三個月的教學生活。

  在這兩個月的實習過程中,我經歷了從學生到教師的轉換,在教案的備寫和課堂的佈置上,在課時的掌握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8個星期的教學工作,我收穫很多,這些日子裡,我跟隨指導老師認真學習,聽課並且觀察老師如何設計課堂環節,備課,模擬講課,上課。每天都有新的收穫。

  這兩個多月裡,我感慨頗多。剛開始,我十分的侷促、緊張。就連最開始走進課堂,去看學生們做作業、上自習都會很緊張。看著老師們在講臺上滔滔不絕,信手拈來心底羨慕不已。我的指導老師何老師是位教學經驗豐富的資深教師,她從教十多年來,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方法獨到,深受學生喜愛,教學成果頗豐。她耐心的指導我如何處理教學的各個環節,從如何備課、寫教案、處理教學過程中的突發事件及管好課堂紀律等細節方面,每一環節都給予耐心的指導。她多次鼓勵我上臺嘗試一下,鼓勵我多練習。學生們十分喜歡何老師,她一走進教師,學生們就會十分開心。這讓我很有壓力,害怕自己走不近學生的心裡。於是接下來的幾天,何老師的每節課我都細心的去聽,認真做記錄。從她身上我看到了英語課帶給學生的快樂和一個優秀的英語老師應該具備的素養。每次上完課,何老師都會問我的感觸。真心的交流和學習讓我深深體會到,知識學問浩如煙海,我必須不斷的學習體會。聽課是每個教育專業實習生的必經階段,聽課不僅僅能夠學習老師的教學方法、教學經驗。同時也能熟悉一個教師以後所有面對的各種情況。現在的教育方式和我們中學時有了很大的變化,不再是簡單的傳道授業解惑,還需要親切感、吸引力。老師總是把一節課規劃的很好,就算遇到緊急的情況,她也總是能很快的調整平且把握好時間。上課形勢多種多樣。就算教學內容一樣,她也總能以不同的方式讓學生喜歡。這些,都成為了我實習中寶貴的財富。每天晚上我都會把自己一天的聽課筆記整理一遍,回憶老師上課的情景和學生的反應情況,並且思考消化,想著如果是自己上這堂課會用什麼樣的方法,然後記錄下來。並進行對比,並對自己不太明白的地方向何老師請教。我把日常學習中的這些困惑講給老師聽,她總是耐心解答,每個人成長都有一個過程。在教師的成長之路中很多都是從模仿開始,然後慢慢的積累經驗之後便開始有了自己的獨特的方式。她告訴我我不要否定自己,對子自保有自信,並認真向周圍的同事、向學生學習,自己會得到很好的成長,取得很大進步。老師的話讓我重新有了自信。

  聽課一週之後,我鼓足勇氣走上了講臺。在此之前,我做了很充足的準備,設計好了這節課的流程、步驟、把所有可能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案都想了一遍。每個表情每個動作。學生的提問如何巧妙的去回答,遇到的問題如何化解。我甚至在鏡子前面把自己這堂課上了一次。可是真正登上講臺的那一刻,我羞澀,心情忐忑不安,面對那麼多雙純真的、明亮的眼睛的注視,還是十分緊張。表情動作僵硬,課上到後來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說了些什麼。面對學生的提問,之前準備好的回答彷彿都消失在我的腦海裡了。磕磕碰碰的上完這節課後,我很沮喪,尷尬的對坐在教室後排的何老師笑了笑。心想自己肯定讓她很失望。沒想到,老師卻給了我掌聲,並且向同學們鄭重其事的介紹了我,告訴她們這個一週以來一直坐在教室後排聽課的“學生”是她們以後的老師。當時,我感動萬分。何老師告訴我,我太緊張了,動作表情都很侷促,但上課的基本條理都是正確的。她幫我指出了教案的不足。她鼓勵我繼續努力,紮實自己的專業知識。大膽的去嘗試上課,多向經驗豐富的老師學習。慢慢的就會成功了。她告訴我,別擔心。從我身上,她看到了自己剛開始站上講臺的樣子。我,就是幾年前的她。那一刻,我在心裡對自己說。希望何老師會是我幾年之後的樣子。

  在之後的日子裡,我嚴格要求自己,認真的聽課備課,彌補自己不足的知識,專心的寫好教案,虛心的向前輩們學習,向他人請教,抓住每一次上課的機會,鍛鍊自己的授課能力。我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教師是神聖的,儘管現在我們可以再電視上網路上看到很多反面的教師例子,但是,我知道也看到了大多數老師仍舊堅持著他們的職責,守護著老師這個稱謂的神聖。想成為一名受人喜愛的老師。首先,你必須學會喜歡你的學生。高爾基曾經說過:“誰不愛孩子,孩子就不愛他,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對學生有愛心,耐心,是每個老師都必須具備的美德,是教師的天職。熱愛他們,尊重他們。因為,我知道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我承認,孩子的天賦有差別,有些學生接受能力比較差,一個問題也許我說好多次他都不明白,這個時候我會有一點焦躁。但沒到這個時候,我都會告誡自己冷靜,我想,可能是思維方式的問題,也許嘗試用另外的比喻,他們就會明白。而很多次,結果也讓我很滿意。小朋友是最天真的,你鼓勵他們,給他們自信,給他們最熱情的幫助,他們就會信任你。

  實習工作,有了收穫,也發現了問題,現在的仍舊不算是一個非常合格的老師。今後的路,我會踏實的走好每一步,努力實踐,善於總結經驗。我相信,一份努力一分收穫。實習!只是我挑戰和希望的開始,只是我夢想啟程的地方!未來的某一天,我一定會成為一名優秀的英語老師。

  初一英語教育教學工作總結4

  一方面,學生英語聽,說的能力相對較弱,授課採用較深的全英教學,同學們還不能適應。另一方面,三、四班的同學雖然比較活躍,上課氣氛積極,但中差生佔較大多數,尖子生相對較少。因此,講得太深,沒有照顧到整體。由此可以看出,瞭解及分析學生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對授課效果有直接影響。這就是教育學中提到的“備教法的同時要備學生”。這一理論在我的教學實踐中得到了驗證。

  教學中,備課是一個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環節,備學生,又要備教法。備課不充分或者備得不好,會嚴重影響課堂氣氛和積極性,記得一位優秀的老師曾說過:“備課備不好,倒不如不上課,否則就是白費心機。”我明白到備課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備課之上,認認真真鑽研教材和教法,不滿意就不收工。雖然辛苦,但事實證明是值得的。

  一堂準備充分的課,會令學生和老師都獲益不淺。例如我在教授《unit3.lesson9》的時候,這課的主題是“如何詢問和回答時間”,教學難度比較大。如果照本宣科地講授,學生會感到困難和沉悶。為了上好這堂課,我認真研究了課文,找出了重點,難點,準備有針對性地講。當講到“half”和“quarter”時的時候,我透過畫圖,用數學上的“圓”來加以充分形象的講解和文墨星河說明。這樣學生就形象地明白了這兩個單詞,學生聽懂了,也就顯得頗有積極性。因此在練習”what’sthetime?it’s……”的句型時,學生特別用功,教學效果也十分理想。可見,認真備課對教學十分重要。特別是對英語這門學生不甚熟悉並感到困難的外語來說至關重要。

  聽課也是提高自身教學能力的一個好方法,新老師只有多聽課才能夠逐漸積累經驗。所以對每一次聽課的機會我都十分珍惜。聽課的主要物件是我們組的優秀老師的課,同時也聽其他老師的課。本學期,我聽了二十多節課,我的收穫很大,逐步掌握了一些駕馭課堂的技巧。聽完課之後,把教師們上課時講到的記在聽課記錄上,然後對我自己的備課教案進行修改,將他們很多優點和長處應用到我的課堂教學當中去,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因為英語的特殊情況,學生在不斷學習中,會出現優差分化現象,差生面擴大,會嚴重影響班內的學習風氣。為此,我制定了具體的計劃和目標,對同學進行有計劃的輔導。在三班和四班,我把同學分為三個組。第一組是有能力提高,但平時懶動腦筋不學的同學,對這些同學,我採取集體輔導,給他們分配固定任務,不讓他們有偷懶的機會,讓他們發揮應有水平;

  第二組是肯學,但由於能力不強的同學。對這部分同學我採取適當引導,耐心教導,慢慢提高他們的成績方法,當然不能操之過急,並且多鼓勵,只要他們肯努力,成績有望提高;第三組是紀律鬆散,學習不認真,基礎又不好的同學。對這部分人我進行課餘時間個別輔導。因為這部分同學需要一個安靜而又不受干擾的環境,才會靜下心來學習。我想只要堅持輔導,這些同學基礎重新建立起來,以後授課的效果就會更好。

  初一英語教育教學工作總結5

  本學期,我擔任初一年3、4兩班的英語教學。初一年級正是打基礎的階段,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說、讀、寫的能力對今後初中英語學習很重要。因此,我覺得自己肩上的任務重大,教學上不敢有一絲的懈怠,認真學習,勤勤懇懇,兢兢業業,深入研究教法,虛心向同行學習。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積極向老教師請教,使教學計劃及實施能夠有條理、有組織、有步驟地開展,並努力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為適應新時期教學工作的要求,結合本校的實際條件和初一學生學習英語的實際情況,我在教學中的主要環節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書寫

  英文書寫的端正與規範,是開學階段必須要抓好的。從新生入學第一次在英語四線格上落筆寫英文字母,就向學生們提出要求:任何一位學生都必須書寫端正,否則將會受到懲罰。嚇唬之餘,在最初階段還不妨特意抓幾位敢“頂風作案”的學生,以懲一儆百;同時對書寫端正的任何一個學生都給予鼓勵。後來我驚奇的發現,那些中文漢字寫的歪歪扭扭的學生,英文卻完全可以寫的非常端正,感覺很有成就感。

  在後期進行英文寫作評分時,依然貫徹字跡端正者得高分,否則從重扣分的原則。經過一段時間的狠抓整治,同學們形成一個端正書寫的良好氛圍。

  二、朗讀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讓學生在基礎學習階段養成大聲朗讀,敢於開口是非常必要的。在日常教學中,我最害怕不開口的學生。我認為只要他們開口讀、說英語了,那麼他們這一生學習英語都將不會存在任何的障礙了。所以在開學最初的幾個星期階段,我特別提醒學生們,一定要開口出聲且大聲的朗讀英語,並要求學生能基本正確地運用語調、單詞重音朗讀句子,運用正確的語音、語調、停頓、句子重音朗讀句子、對話或短文。針對個別性格內向、羞於開口的學生,則要將其列為重點關注物件,致力於先張口,再出聲,最後大聲朗讀。

  一天之計在於晨,這句名言對於英語學習者來說,更是如此。早讀課上,我想盡辦法讓學生們去讀,以不同的形式,朗讀不同的內容,充分挖掘學生們讀的潛能,讓學生們都能開口說英語。

  三、單詞教學

  很多時候我們不得不承認,學生的英語考試成績是和學生的單詞量完全成正比的。仁愛版這套教材的單詞量很大是眾所周知的。為了讓學生從識記單詞拼寫這個繁重的負擔中解脫出來,我想我們應該在第一時間向全班學生講述正確的識記單詞拼寫的方法,同時幫助其摒棄他們在小學階段可能已形成的死記硬背的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我堅決要求學生依據單詞發音來識記單詞的拼寫。所以在單詞教學方面,我一般遵循三步走的順序。1.跟讀。讓學生先學會讀單詞,做到看到單詞,讀音能夠脫口而出。2.記住漢語意思。可以由老師報中文解釋,學生讀出英文單詞;在課堂句型操練中,進一步鞏固單詞的讀音和中文意思的聯合掌握和運用。3.最後才要求學生開始識記單詞的拼寫。正確拼讀單詞,目的就是要培養學生從單詞的拼法判斷其讀音,從單詞的讀音僱其拼法的能力,做到“見形知其音,見音知其形”。事實上,此時由於學生對很多單詞的過目率非常的高,他們可能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本單元裡為數不少的`新單詞的拼寫了。

  此外,在教材的前幾個單元部分,我想最好能堅持每天滲透“直拼法”拼寫規則,逐步引導學生養成利用單詞讀音來識記單詞拼寫的習慣。

  在開學階段,對單詞識記的聽寫檢查方面,我們最好是能因生而異,區別對待。我們既要讓所有學生認識到單詞拼寫識記的重要性以及單詞拼寫不過關的嚴重後果,同時我們也要避免一小部分學生可能因為單詞聽寫不過關,而產生對英語的畏學、厭學心理。

  四、音標

  不同的英語老師對音標的出現時機看法不同。我想只要適合班級學生特點和自己教學風格的,都是可行的。儘管如此,我個人認為在七年級下學期或八年級上學期再逐步滲透音標教學,可能更為合理。因為經過七年級上學期的英語學習之後,每個學生各自都會自覺不自覺的形成一套適合自己的英語學習方法與方式,隨後我們增加音標的教學,以促進他們進一步自學英語的效果,可以說是水到渠成,一氣呵成了。

  並且一個班級中,肯定有部分學生的英語基礎薄弱,他們對字母掌握都是似懂非懂,如果我們在七年級開學階段馬上引入音標,我想無疑大大的加重了這一部分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負擔,這同樣可能導致他們產生畏難心理,甚至放棄英語學習。

  此外,音標教學的目的無非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利用音標自學單詞,所以我比較同意利用滲透教學,在一段時期內逐漸地讓學生認識大部分的音標,逐步的掌握利用音標拼讀大部分單詞;而不要急著在兩、三節課裡專門進行音標教學。相信學生在之後的英語學習中,會越來越熟練的運用音標自學單詞的。

  五、課堂活動模式

  英語課堂上的同桌對話模式,我想應該一直被提倡。因此,在教學過程編排上,也儘量多的編排對話操練,以爭取讓學生有儘量多的機會展示,尤其是每個話題的SectionA,包括SectionB的前半部分句型,更是有必要以兩人或四人一組等模式充分操練。而此時,教材後面的聽力材料則完全可以作為早讀朗讀內容,其中個別超綱單詞,不妨也加以解釋,以作為擴充套件學生單詞量的一個輔助手段。

  六、課件製作

  如今利用網路資源共享,我們可以獲得豐富的教案設計、課件素材、課本錄音、教材圖片甚至完整的flash或video等教學資料。即使如此,我認為依然不應該全部照搬挪用,而應該利用所獲得的教學資源進行二次整理與加工,使之更適合自己的教學風格與班級學生學習特點。

  七、後進生控制與轉化

  眾所周知,英語學習的兩極分化現象,是令我們英語老師最頭痛的。我們甚至可以發現,即使在小學畢業生中,就已經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兩極分化了。為此,在開學階段,根據初步的觀察、調查與測試,儘快掌握班級中英語學習後進生的情況,並且在教學過程中給予更多的關注與關心,持續地給予他們精神上的鼓勵,積極幫助他們重樹學好英語的信心,在課堂設計上更多的向後進生傾斜,並努力取得學生家長的配合。總之,採取一切措施控制並縮小班級內英語學習後進生的數量,並非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八、課外活動的開展

  為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或競賽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我在自己的教學班中開展了書寫、朗讀、表演對話、人物畫配短文描述等比賽,既讓獲勝者班級起到了很好的示範作用,也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並樂在其中。另外,針對學校開展的英語演講比賽及聖誕賀卡製作比賽也鼓勵其積極參加並予以輔導,都獲得了比較好的成績。(英語演講比賽:2人二等獎,2人三等獎;聖誕賀卡製作比賽:1人二等獎,8人優秀獎。)

  綜上所述,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一部分同學成績有所提高,在本學期期末考試中我所任教兩個班級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因此,七年級起始階段,只要我們老師用心地教,只要我們學生用心地學,相信我們就能圓滿的完成教學工作,為學生之後的更高層次的英語學習奠定紮實的基礎。

  初一英語教育教學工作總結6

  這學期是我初中英語任教的第一學期,我擔任七年級的英語教學。由於教學經驗頗淺。因此,我對教學工作不敢怠慢,認真學習,深入研究教法,虛心向前輩學習。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獲取了很多寶貴的教學經驗,以下是我在本學期的教學情況。

  教學就是教與學,兩者是相互聯絡,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學者。學生是被教的主體。因此,瞭解和分析學生情況,有針對地教對教學成功與否至關重要。最初接觸英語教學的時候,我還不懂得了解學生對教學的重要性,只是專心研究書本,教材,想方設法令課堂生動,學生易接受。

  一方面,初學英語的學生說的能力相對較弱,授課採用較深的全英教學,同學們還不能適應。另一方面,二班的同學比較活躍,上課氣氛積極,瞭解及分析學生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對授課效果有直接影響。這就是教育學中提到的“備教法的同時要備學生”。這一理論在我的教學實踐中得到了驗證。

  教學中,備課是一個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環節,備學生,又要備教法。備課不充分或者備得不好,會嚴重影響課堂氣氛和積極性,曾有一位前輩對我說:“備課備不好,倒不如不上課,否則就是白費心機。”我明白到備課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備課之上,認認真真鑽研教材和教法,不滿意就不收工,雖然辛苦,但事實證明是值得的。一堂準備充分的課,會令學生和老師都獲益不淺。相反,我沒有認真備課的時候,課堂氣氛沉悶,教學效果不好,與此相比可見,認真備課對教學十分重要。特別是對英語這門學生不甚熟悉並感到困難的外語來說至關重要。

  備課充分,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上課效果就好。但同時又要有駕馭課堂的能力,因為學生在課堂上的一舉一動都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因此上課一定要設法令學生投入,不讓其分心,這就很講究方法了。上課內容豐富、現實,教態自然,講課生動,難易適中照顧全部,就自然能夠吸引住學生。所以,老師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讓學生感受到一種自然氣氛。這樣,授課就事半功倍。回看自己的授課,我感到有點愧疚,因為有時我並不能很好地做到這點。當學生在課堂上無心向學,違反紀律時,我的情緒就受到影響,並且把這帶到教學中,讓原本正常的講課受到衝擊,發揮不到應有的水平,以致影響教學效果。我以後必須努力克服,研究方法,採取有利方法解決當中困難。

  英語是一門外語,對學生而言,既生疏又困難,在這樣一種大環境之下,要教好英語,就要讓學生喜愛英語,讓他們對英語產生興趣。否則學生對這門學科產生畏難情緒,不願學,也無法學下去。為此,我採取了一些方法,比如儘量多講一些關於英美國家的文化,生活故事,讓他們更瞭解英語,更喜歡學習英語。因為只有英語水平提高,才能提高同學們的英語寫作能力,對成績優秀的同學很有好處。

  因為英語的特殊情況,學生在不斷學習中,會出現兩極分化現象,差生面擴大,會嚴重影響班內的學習風氣。因此,絕對不能忽視。為此,我制定了具體的計劃和目標。對這部分同學進行有計劃的輔導。

  英語是語言。困此,除了課堂效果之外,還需要讓學生多讀,多講,多練。為此,在早讀時,我堅持提前進入教室瞭解早讀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課後發現學生作業問題也及時解決,及時講清楚,讓學生即時消化。另外,對部分不自覺的同學還採取同桌抓、小組長檢查的強硬背誦方式,提高他們的識記單詞能力。

  期中考和期末考是考察每位同學在本學期的學習成果,因此應該予以重視。考試前進行有系統的複習,考試後進行學科總結。從期中考試可以看出這個班有十個同學的英語基礎比較薄弱,不喜歡學英語;還有十二名同學尤其是女生英語基礎非常好,而且喜歡學習英語。這種情況導致了這個班的英語水平兩端的人非常明顯,下學期應加大對後進生的輔導力度和督促力度,為他們建立信心,慢慢地趕上來。

  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期末考就是一種考驗。無論成績高低,都體現了我在這學期的教學成果。我明白到這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學期後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兩班的英語水平。因此,無論怎樣辛苦,我都會繼續努力,多問,多想,多向前輩學習,爭取進步。

  以上就是我在本學期的教學工作總結。由於經驗頗淺,許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裡,能在各位領導老師,前輩的指導下,取得更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