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水調歌頭> 水調歌頭古詩教學案例

水調歌頭古詩教學案例

水調歌頭古詩教學案例

  【教材分析】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選自初中語文第四冊第五單元。古代詩詞是我國最寶貴的文化遺產之一,在中學階段對學生進行詩詞學習,可以使學生學習和繼承祖國的優秀的文化遺產,並能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受到愛國主義教育,培養積極、樂觀、健康的生活態度,體會詩詞所表達的強烈的真摯的情感,更能引起他們的共鳴,從而能受到思想教育和美好情操的陶冶。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透過聯想和想象感悟古代詩詞的意境,訓練學生的聯想和想象能力。

  2、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朗讀能力和聯想、想象能力。透過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引導學生培養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積極、健康、樂觀的人生態度。

  【教學重點】

  訓練學生朗讀能力,藉助聯想和想象在古代詩詞中的運用訓練學生合理、大膽、獨特的聯想和想象。

  【教學難點】

  聯想和想象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教法】

  情景創設法、設疑導思法、討論法

  【學法】

  自主、合作、探究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設想】

  1、充分發揮學生的自學能力,課前指導學生預習,查詢有關作者和理解詩詞的資料。

  2、課堂上展開多邊活動,師生互動,學生討論,師生協同探究,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3、讓音樂、繪畫走進語文課堂,培養學生的美感。

  【教學步驟】

  (一)趣味匯入

  老師在黑板上畫一個月牙,邊畫邊要求學生回憶與月亮有關的故事、傳說和詩句,如果有困難也可與同學小聲相互啟發、相互討論,然後找學生起來回答,同學補充。[嫦娥奔月、玉兔東昇、月下老、吳剛砍桂樹、“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峨嵋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

  接下來老師再啟發學生根據自己的知識儲備想想古代詩人們常常借月亮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思念、苦悶、孤獨、惆悵等),最後老師給學生明確本堂課的學習任務,並請同學們猜想作者在這首詞中借月亮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二)誦讀感知

  1、自由朗讀,要求讀得流暢,讀準字音和節奏

  2、抽讀、齊讀,初步體會詞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3、討論: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這首詞的主要內容。

  (學生可能回答不夠全面,教師可提示注意“小序”中的“兼”字以及聯絡自己在課外所查詢的資料。)

  4、教師小結同學們的發言後再齊讀全首詞。

  (三)深入理解

  1、先獨立思考下面問題,然後與小組同學討論交流後發表自己的看法。

  (1)、蘇軾原來在朝廷做官,由於黨派相爭,他受到排擠,被貶為地方官,加之此時他與弟弟蘇轍已有七年沒有相見了,面對中秋圓月,他的心情會怎樣呢?(苦悶、惆悵、憂傷、孤獨、難過等)

  (2)、作者大醉後有了想離開令他傷心的.塵世,飛向美麗的月宮的奇異想法,他的思想感情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矛盾,還怕寒冷)

  (3)、從哪些詩句可以看出他的心情非常矛盾?(“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4)、“高處不勝寒”僅僅是指禁不住高處的寒冷嗎?聯絡寫作背景,還有無其他含義?(不願回朝廷做官,討厭那裡的黨派相爭,勾心鬥角;沒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孤單冷清;禁不住人世間的人情冷暖、世態炎涼等)